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病的理化性质是什么?

作者&投稿:伯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类病毒名称: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eachlatentmosaicviroid(PLMVd)。

分类地位: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属PelamoviroidAvsunviroidae鳄梨日斑类病毒科。

病原异名:Peachmosaicvirus。

类病毒理化特性:该类病毒的基因组为是无衣壳蛋白的单链共价闭环的RNA分子,长335~338nt,形成稳定分枝状二级结构,缺少中央保守区(CCR),具有通过(+)链和(-)链上的锤头状结构进行自身切割的功能(HERNANDEZ,C.&FLORES,R.,1992)。该属类病毒不溶于2mol/L氯化锂(洪键,李德葆,周雪平.2001)。大小约为337个左右核苷酸,具棍棒状二级结构,其RNA全序列已测定(HernandezandandFlores,1992)。

类病毒株系:有许多弱毒和强毒株系。我国以提取的类病毒c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从5株表现明显花叶症状的雨花露桃树上检测到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LMVd),并对其中的样品P3通过两次RT-PCR扩增,然后分别将扩增产物回收、克隆测序,确定了该分离物(命名为PLMVd-P3分离物)的全长核苷酸序列,其cDNA分子全长为337nt,这与以报道的PLMVd典型分离株基因组大小相似。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物与已报道的不同地区来源其他分离物相似性为90%~96%(徐文兴等,2005)。

其他:本病于1957年在法国用GF305指示植物检验桃新品种时发现。虽然根据桃潜隐花叶病的某些特征,同Pine(1976)在美国观察到的桃花叶病,以及Kishi等(1973)在日本发现的桃黄色花叶病有相似性,但后两种病害是否由桃潜隐花叶病毒所致,以及同桃潜隐花叶病的关系,至今尚未明确。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病是怎样传播的?
这表明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的分布非常广泛。传播方法:该病害可以通过嫁接或芽接传播,但不能种传。在EPPO地区,病原能够气传,传播范围5~20m,每年传播率5%。接种桃树嫩枝(树龄3~20年),2~3年之内树枝全部传染。该类病毒在温室通过桃蚜传染桃树获得成功。机械传播成功率很低。据报道,可通过螨类传播...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病的理化性质是什么?
类病毒名称: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eachlatentmosaicviroid(PLMVd)。分类地位: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属PelamoviroidAvsunviroidae鳄梨日斑类病毒科。病原异名:Peachmosaicvirus。类病毒理化特性:该类病毒的基因组为是无衣壳蛋白的单链共价闭环的RNA分子,长335~338nt,形成稳定分枝状二级结构,缺少中央保守区(...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病有哪些症状?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病:是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引起的病害。病害发生于桃树生长第二年,病树萌芽、开花、成熟,均延迟4~6d。芽常坏死脱落,枝条也常枯死。病叶短而宽。高温时,花瓣出现紫色裂纹。新梢生长缓慢。果实形状不规整,果小,果面凸凹不平,不规则形、扁形、色泽暗淡,果实缝合处开裂。春季,果...

怎样防治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病?
目前,在日本有人利用低温抑制类病毒增殖的特性,采用低温处理加茎尖组培的脱毒方法。但对于桃潜隐花叶类病毒是否会得到好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属简介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属成员的基因组为一条环状单链RNA,长335~338nt,形成稳定的分枝二级结构,缺少中央保守区(CCR)。正链和负链可通过锤头状结构进行自我切割。该属类病毒成员不能溶于2mol\/L氯化锂,通过对称滚环模式进行复制,基因组不编码蛋白质。9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属的寄主范围和分布 ...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的学名有哪些?
揭秘桃潜隐花叶病毒:科学之名与分类探索 桃潜隐花叶病毒,学名<Peach latent mosaic viroid ,别名繁多,犹如一朵盛开的科学之花。它曾被冠以梨花叶病(Peach American mosaic disease,由Hutchins等人在1937年首次命名),1939年又被赋予梨黄花叶病(peach yellow mosaic disease)的称号,是Kishi等人的...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危害情况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LMVd)在多种桃树品种上潜伏侵染,虽无明显叶部症状,但带毒桃树生长缓慢,树势衰退,抗性显著降低。感病品种在叶片上形成白色、黄色奶油状或印花状病斑,以及褪绿斑驳,或小叶边缘坏死的花叶症状。病害通常于桃树生长的第二年发生,引发叶片延迟4-6天生长、开花、成熟,高温下花瓣...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寄主植物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LMVd)的寄主主要是桃树(Prunus persica)及其杂交品种,包括巴旦杏×桃、李×桃等。过去的研究表明,李属植物对这种病毒表现出免疫性。然而,近期有报道指出,PLMVd还能感染杏、巴旦杏、郁李、梅、梨树以及苹果等植物(Hadidi等,1997;Faggioli等,1997;El-Dougdoug等,1998;...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传播途径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主要通过嫁接或芽接方式传播,不可通过种子、花粉途径传播。病毒能在5-20米范围内通过空气传播,每年传播率约为5%。感染桃树嫩枝后,病毒会在2-3年内使树枝全部传染。温室条件下,桃蚜(Myzus persicae)是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成功将病毒传播给桃树。田间传播则主要依赖污染的剪枝工具,...

桃花叶病的病原和症状是什么?
桃花叶病是由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寄生引起的,只寄生桃,扁桃无此病。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对热稳定,在各种组织中很快繁殖。桃潜隐花叶病是一种潜隐性病害,桃树感病后生长缓慢,开花略晚,果实稍扁,微有苦味。早春萌芽后不久,即出现黄叶,4~5月份最多,但到7~8月份病害减轻,或不表现黄叶。有些...

万山特区13478391240: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关于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的简介)
中昭星瑞: 1、学名:Peach latent mosaic viroid,异名:梨花叶病(Peach American mosaic disease)(Hutchins 等,1937;Stout等.2、1939);梨黄花叶病(peach yellow mosaic...

万山特区13478391240: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属(关于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属的简介)
中昭星瑞: 1、潜隐花叶类病毒属为一条环状单链RNA,长335~338nt,形成稳定的分枝二级结构.2、缺少中央保守区(CCR).

万山特区13478391240: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的危害情况是怎样的?
中昭星瑞: PLMVd在许多的桃树(Prunuspersica)品种上为潜伏侵染,通常没有明显得叶部症... 经济影响这种类病毒在桃树上的危害通常是隐症的,只有少数叶片产生花叶.从第5年...

万山特区13478391240: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的分布概况如何?
中昭星瑞: 病害首先由Desvignes(1976,1980)报道,Flores等(1988,1990)证明是由类病毒引起的,目前在世界上种植桃树的地方广泛分布(Desvignes等1986;Albanese等,1992;Skrzeczkowski等,1996;Serio等,1999,).欧洲地区:阿尔及利亚、法国、希腊、意大利、奥地利、罗马尼亚和西班牙.亚洲:日本、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我国的陕西西安、辽宁兴城和大连等地.大洋州:澳大利亚.非洲: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南非.北美洲:墨西哥、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南犹他、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南俄克拉何马、西阿肯色、西科罗拉多、得克萨斯)南美洲:巴西

万山特区13478391240: 桃树病毒病常见类型及其病原物和症状 -
中昭星瑞: 桃树流胶病桃树最常见病害之一.流胶流的是植株的营养,因此要积极治疗.溃腐灵原液涂抹,严重的话,同时进行灌根. 桃树褐斑病,黑斑病,靓果安300倍液进行喷雾.

万山特区13478391240: 植物病毒的类型有几种 -
中昭星瑞: 第四节 植物病毒的分类与命名植物病毒的分类工作由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viruses,ICTV)植物病毒分会负责.随着病毒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有关病毒基本性质的知识不断更新和丰富,病毒学家们对病毒...

万山特区13478391240: 百合潜隐花叶病的病原有哪些特性?
中昭星瑞: 病原为百合潜隐病毒LSV),病毒 粒体为线条状,大小为635nmX(15〜18)nm.百合潜隐病毒除汁 液传毒外,有几种蚜虫能传播病毒.病毒主要是通过鳞茎传递到下 一年.百合潜隐病毒用常规摩擦接种法,能使千日红、黄瓜产生系 统花叶,在苋色藜、昆诺阿藜上形成局斑.

万山特区13478391240: 如何识别与防治菠菜病毒病?
中昭星瑞: 菠菜病毒病,又叫花叶病.该病主要靠蚜虫(特别是桃蚜)传播,其次是通过机械和接触传播.春旱或秋旱,杂草丛生,蚜虫多,早播,施肥不足,管理差,中耕松土、机...

万山特区13478391240: 瓜类病毒病病原菌是什么?
中昭星瑞: 瓜类病毒病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主要有黄瓜花叶病 毒和甜瓜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在西葫芦上引起黄化皱缩,甜瓜上引起黄化,黄 瓜上引起系统花叶,不侵染西瓜.甜瓜花叶病毒只侵染葫芦科植物,在甜瓜上引起系统花叶,在 西葫芦的叶片上呈斑驳、畸形(鸡爪叶),对西瓜很容易侵染,表现为花叶畸形(小叶皱缩).病毒的致死温度为60〜621,稀释终点1 : 1000,体外存活5 ~9天,主要由桃蚜、菜蚜传播,汁液接触亦传毒.高温、干旱、光照强,病害发生较重,因为有利于病毒的繁殖和蚜虫的迁飞,又降低了植株的抗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