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无法质疑吗?

作者&投稿:邱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科学的真实性,就是不怕质疑;纵观整个人类科学史,科学就是在不断的被质疑中进步的。欧几里得曾经告诉人们,物体落地时,重物比轻物先落地,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都相信亚里士多德的话是对的。后来,诞生了一位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家,就是物理学家伽利略,他对亚里士多德的“重物先落地"的理论,产生了怀疑,并通正斜面上滚动的不同质量的小球同时落地的试验,最终从理论和实际上证明了,在无阻力的情况下,鸡毛和铁块处于同样高度,是同时落地的,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物比轻物先落地说法。科学家故事里,还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这一试验,将重物和轻物绑在一起,下落原理仍然不变。这个科学事例,说明前人的科学结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是可以质疑的。伽利略敢于质疑亚里士多德的结论,以正确的科学结论,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认识。在科学认识史上,这类质疑从没有间断过,人类认识物质宇宙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质疑声中,由肤浅到深刻的。哥白尼质疑了托勒密的地球宇宙中心说,以太阳中心说取代。随着科学的发展,天观测手段的提高,人们发现,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系只不过是银河系里一个离银心2.6万光年的恒星系统。哈勃后来发现,仙女座大星云不在银河系内,它是一个比银河系还要大的河外星系。这就否定了银河系是宇宙中心的假说。人类的科学认识。在质疑否定中不断提高。今天,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能看到宇宙140多亿光年深空处,仍然都是密布星系的,科学家认为膨胀的宇宙半径,已经达到了465亿光年。试想,如果前人所下的科学结论不能更改,那有科学的进步?古人一直认为地球是方的,至今西方还有个地球平板学会,坚持他们的认识。这也很难怪,质疑一个科学认识,必须以理以事实服人。如果以真正的科学事实来评价,“地平说"和“地球说”都只讲对了一半。地球是圆的没有错,因为航天员在外太空给地球拍回了照片,地球就是个圆圆的蓝色星球。另一面,也要给"地平说"的人说清楚这样一个事实,为什么站在地球上看平原和海洋,是一望无际的平直?这不是某个人用“先看到海上的桅杆尖",能糊弄得了"地平说"的人。事实上,人肉眼看海上驶来的轮船,并不是先看到桅杆尖。人眼看不到那么远,除非用望远镜,才能看到地球洋面弯曲处驶来的轮船的桅杆尖,人眼只能着到海洋和大地的平直部分。人们一直都不知道,圆就是小一些的直组成的。我们亲眼看到了地球上的平直,正好证明了,平直的大地和海洋,是可以弯曲为地球的。在任何圆上,3.6度圆心角所对的弧都是直线!通过计算,组成地球的每一个小平直,有约11万多平方公里,人眼当然看不到这个平直范围外的弯曲。地球是个球体是事实,人站在地球上看大地是平直的也事实,将"地平说"骂的一无是处,同样也是不科学的。质疑要以事实为根据,否则,你说你很科学,也难使人相信。将π等于3.14改回真正的圆周率3.09,恢复圆是平直组成的弯曲这个真像!结束世纪之争,皆大欢喜。

科学不是无法质疑,科学本身就是通过质疑、质疑、再质疑。质疑到不能再质疑才成为科学。所以要想质疑科学的前题是质疑质疑。也就是说你这个质疑科学的质疑必须经过质疑的检验才能去质疑科学。
没有经过质疑的质疑本身是很可疑的。用很可疑的来质疑已经觉得不可疑的方法是很可笑的。不足取的。
科学是可以质疑的。但质疑科学的质疑必须经过种种质疑,直到不能再质疑时。这个质疑,才能质疑科学。
不能再质疑的质疑,这个质疑已经是科学了。
如果这个科学超过了前面要被质疑的科学,使取而代之。科学就是在质疑中进步。
民科之所以被轻视的原因,就是民科有许多自以为是的所谓科学。自以为是还不让质疑。其根本原因却是经不起质疑。一旦质疑便崩溃。
最著名的科学理论崩溃就是托勒密《天文学大成》
地心说因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来后,彻底溃坏。
牛顿的力学虽没有崩溃。但在演绎进化中。现在已出现量子力学。
科学的质疑必须符合科学的方法。

“科学无法质疑吗?”

当然不是。

科学不能质疑,就没有科学的进步,也就不会形成具有世界意义的“科学革命”。

“科学”,这两个字,就包含着在质疑中发展前进的“题中之意”。

当然,“质疑科学”,也不是没有边界条件。比如,网上所谓的“质疑进化学说”、“质疑量子科学”等等,大概如同郭德纲调侃,说他建议火箭最好烧精煤差不多了。

“科学”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特性、关系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约在16世纪期间,西方传教士把“science”一词传入中国。

在中国,这个词最初被译为“格致”。

“科学”一词,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1890年之后,由日文转译而来的。

英文的“science”, 词根是拉丁语的“scientia”,原义为”学问”“知识”。

不过,只是“学问”和“知识”,还不是近代意义上的 “科学”。

在西方学者笔下,有“古巴比伦科学”、“古埃及科学”、“古希腊科学”、“古罗马科学”等等说法;在东方,有“中国古代科学”、“古印度科学”、“阿拉伯科学”等等说法。

严格来说,上述所有“科学”,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或者说,现在通常所说的“科学”,是指1543年哥白尼太阳宇宙中心说创建之后的“科学”。

哥白尼日心说的建立,以及由此引起的科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在基督教笼罩下的中世纪欧洲,那个时候的“科学”,只是神学的“婢女”。

但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后,“科学”,就以一种“质疑”以往人们坚信不疑的结论的方式,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这被人们称为是“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

科学史研究者认为,这一阶段以来,“学科一级”的科学革命有——

16世纪以哥白尼日心说为标志的天文学革命。

17世纪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

18世纪以拉瓦锡燃烧的氧化学说为标志的化学革命。

19世纪以达尔文进化论为代表的生物学革命。

20世纪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以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为标志的地学革命;以DNA双螺旋模型即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学说为代表的生物学革命。

以上所说的这些“科学革命”,无一不是在既吸收前人的科学成果,又“质疑”已取得的成就基础上形成的。

限于篇幅,具体细节,不再赘述。

“质疑”科学,或者换个角度说,“科学的质疑”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有规则必须遵守的。

这种“质疑”,导致科学事实新的发现和科学新理论的建立,并导致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

其表现形式,是学科发展历程的断裂和飞跃,以及新旧基本定律、理论的转换。

这种“质疑”的内容,是新科学概念、定律、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的全面确立,替代传统的概念、定律、理论和方法,并解决大部分反常现象,获得一定的具体领域的一套全新的处理和思考问题的理论工具。

“科学的质疑”,由科学的本质决定了“怀疑”的性质。

科学的本质,是客观性和真实性。“客观性”,是说科学必须表现事实之间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其结论必须经得住实践一观察和科学实验的检验。

因此,所有“科学的怀疑”,也必须是通过对事实的研究,来揭示规律性,进而转为逻辑上的自洽性、连贯性和严谨性。而不能道听途说、凭空臆想、自以为是。

“科学的质疑”,秉承“谁提议,谁举证”的一般性原则,必须靠实验、证据、数据等等客观事实说话,不接受情绪化的说三道四和无根据的猜测。

从上个世纪以来,以量子理论、相对论、电子和原子核等一系列重要发现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导致地学革命和生物学等的革命,以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等构成的一系列复杂性理论科学,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科学系统,使科学和技术愈加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的趋势。

在这种局面下,“科学的怀疑”精神,就更显重要。同时,对这种“怀疑”态度和方法的科学性的要求,也愈加严格。

就是说,必须靠长期艰苦的研究和实验,而不是网络上的浮躁议论。




科学无法质疑吗?
科学不能质疑,就没有科学的进步,也就不会形成具有世界意义的“科学革命”。“科学”,这两个字,就包含着在质疑中发展前进的“题中之意”。当然,“质疑科学”,也不是没有边界条件。比如,网上所谓的“质疑进化学说”、“质疑量子科学”等等,大概如同郭德纲调侃,说他建议火箭最好烧精煤差不多了。

“不学无以质疑,不问无以解疑”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①不学无以质疑,不问无以解疑 不学习就不会发现问题 不问就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不要满足于“知其然”,还要弄懂“所以然”。 不要满足一知半解 还要知道 为什么会这样 【出处】:“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不学无以质疑,不问无以解疑。这句话的意思
不学习,就不知道如何提问(也就是: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发现不懂的问题);不提问,就不能解除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

不学无以质疑,不问无疑解疑的意思
不学习就不能提问,不能提问就不能解开疑惑

质疑与科学
可不可以质疑?当然绝不可以!这个我很明白。科学是不是也有例外呢?说到量化,好像主要是对自然科学的。在人文科学领域有不少是不能量化的,或者不能精确量化的吧?我不大清楚,暂且不论。可证伪或证实,说明必须有科学的证据,有事实来证明真伪。总不能只凭口号,权威,观念,立场来判定吧?很多人...

翻译非学无疑质疑,非问无以广识
不学习就不能解答疑问,不请教就不能增长见识。

敢质疑,好质疑800字作文
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用之于我们的事业。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际的,知识也是无止境的。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

...课本上面的知识点都是写出来了的,为什么不能质疑对不对?
但是作为学习你肯定有个标准哇,没有标准,你都不知道该去学什么了。对于学术问题,我们后人就要秉承着继承与创新的精神,这样才对。当然你现在很质疑的问题,也许是因为你的阅历不够,不能达到理解这个知识点的核心高度,随着你的阅历丰富,许多知识点你就自然而然接受了。

敢于质疑的名言
1、要疑问,而不是质疑,真正的歌者能唱出人们心中的沉默。 柴静 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上进。朱熹 3、不问的人永远和愚昧在一起。东非 4、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李四光 5、耳朵没有底,可以从早听到晚。非洲 7、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 狄德罗 8、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9、...

学会质疑是灵魂觉醒的机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第一,学会质疑,方能成长。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开篇说道:“任何人出于自然本能,都渴望求知。”终身成长,才了我们最重要的人生课题。成长的方式很多,比如:阅读、听课学习、技能培训等。作者认为,怀疑能让我们走向心智成熟,与他人文明共处,避免固执己见,发现事物隐藏的一面。这里的怀疑,不是...

云霄县19499003570: 科学到底是什么,以前认为的科学在今天可能是迷信,今天的科学会是明天的迷信吗?有没有一个标准或者默认的, -
泷永高易: 科学和迷信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一个科学理论可以被质疑,被否定,而且能用来预测现实中的现象.一旦出现了不符合该理论的现象,就证明该理论是错误的而一个迷信的理论往往不容许任何质疑,而且无法对现实中的事件给出准确预测.即使出现了与预测完全相悖的情况,迷信这也往往倾向于添加新的补充条件,而不是否定自己的理论——从理论上来说,科学和迷信的区别应该是这样的.但实际上科学和迷信的界定也并不是那么明确.比如很多科学家都会迷信那些久经考验的主流科学理论,而反对与之相悖的新理论.而一些迷信的人有时也会与时俱进,大幅度修改现有理论

云霄县19499003570: 科学及科学方法的性质特征是什么? -
泷永高易: 科学包括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具有各自的性质特征.科学理论、观点、学说、定理、原理、公理等,无论其归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思维科学,都属于认识论的范畴、思维科学的范畴,都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真理所涵盖的范畴....

云霄县19499003570: 一个政治选择题……(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 -
泷永高易: 我不是来答题的. 其实,哲学与科学处完全是两个东西.(不是我的独门观点,康德是这么认为的.)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将哲学、科学、神学三样东西彻底分开,因为理性的作用是有范围的.康德认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思考的:心灵(...

云霄县19499003570: 科学注重和,容不得虚假和,质疑就是对自己和别人的探究是否提出 -
泷永高易: 科学注重(事实)和(证据),容不得(虚假)和(轻信).质疑就是有把握地对自己和别人的探究是否合理(提出疑问),7111

云霄县19499003570: 有多少人质疑过爱因斯坦?他的理论有多少事经过证实的?有多少的理论又事当今科学无法证实的? -
泷永高易: 似乎还没有发现不能解释的,至少我知道是这样,谁知道具体哪个不能解释的事例,可以说来听听.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在一定条件范围内成立的,牛顿定律是这样,它的条件范围是低速、宏观;相对论并没有推翻牛顿定律,只不过把牛顿定律...

云霄县19499003570: 神秘事物科学不可解释就是迷信吗,难道不能质疑科学,只有科学牵着鼻子走.人是没有发展的.要打破枷锁啊!是不?
泷永高易: 是啊,要有打破世界固定思维的枷锁.

云霄县19499003570: 有什么科学完全无法解释的东西 -
泷永高易: 这个问题可以搞一个辩论赛了.我简单的说说自己的看法.科学不是万能的.这可以从现在和将来两个方面来说.有大量的事物是目前的科学无法解释的,比如脑科学方面无法解释大脑具体是怎么工作的,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宇宙从何而来,引力是什么;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地球磁场是怎么产生的;还有许多无法解释或难以解释的现象,如球形闪电.上面所说的例子要么是太前沿,理论跟不上,要么是难以观察,导致数据不足,没法分析,那将来会不会都能解决掉呢?迟早会的.但是将来又会提出新的问题,发现新的无法解释的现象,科学家是不会消失的. 虽然科学不是万能的,但它是解决和解释问题最可靠的体系,这是由科学自身的性质决定的(现在 科学 一词本身就有可靠、合理的意思).

云霄县19499003570: 科学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议论文400字 -
泷永高易: 我说,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

云霄县19499003570: 对当前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实践的看法和建议 -
泷永高易: 科学知识的普及不仅不能等同于科学精神的传播,相反,不恰当的科学普及反而会损害科学精神,使公众加深对科学的误解.比如传统科普常常把科学神化,盲目认为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社会后果必然是好的,对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避而不谈,或者把它当做偶然的技术上的失误.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怀疑精神,科学本身也可以是怀疑的对象.科学知识之所以值得信赖,并不是因为它是绝对真理,而是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自验证的.对科学本身提出质疑正是科学自身的要求.只有正视科学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才能更好地用科学建设人类的未来.

云霄县19499003570: 科技利大还是弊大?(正方)急!!!!200字左右 -
泷永高易: 辩论词 我同意利大于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学的发展可以从历史的、人类的、社会的角度来看待它的利弊.从历史的角度看,如何界定科学呢?它是何时产生的呢?追究这样的问题都是有争论的,但可以界定的是:科学的出现在历史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