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作者&投稿:慎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一、环境质量现状综合评价的原则
1)综合整体性。在充分反应不同区段地质环境质量、自然生态环境差异性的基础上,将全区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评价。
2)评价因子体系化与全面化。全面考虑区域地质环境各组成因子的相互作用,所选取的评价因子应具有整个环境体系表征特点,特别是能全面反映区域地质环境的质量状况。评价结果既能反映自然环境要素,又能反映人类活动的影响。
3)评价技术的系统化、定量化、概化。因为各地质环境因子构成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因而评价力求具有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用系统分析观点突出因子与因子,因子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以及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综合分析。为使评价结果直观、可靠,并能定量地说明地质环境质量状况,应恰当地概化归类,力求采用适合的定量手段,建立定量化评价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
二、评价方法与数学模型
评价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也叫综合模式法。它能有效地反映各个因子对总体质量状况的贡献大小和起决定因素的环境因子,同时能兼顾一些本身非定量化因子评估时对专家意见的采纳和综合。一般数学形式为:

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式中:H为评价因子(或评价单元)的环境质量指数;Si为第i个评价因子(或评价单元)的权重;xi为第i个评价因子(或评价单元)的评价向量。
关于权重Si的确定,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到,建立环境质量评价的层次结构(图9-9),在各层元素中两两进行比较,以确定各环境因子的权重。

图9-9 地质评价系统层次结构图

本次评价采用五级定量法给判断矩阵元素赋值。这五级是相等(同等重要)、稍重要、重要、很重要、特别重要,相应赋值1,3,5,7,9。至于一个元素遇到比另一个元素不重要,则相应赋值为上述数字的倒数,即1/3表示较不重要,1/5表示不重要,1/7表示很不重要,1/9表示特别不重要。
经专家讨论,本项目选取与地下水关系密切的水环境子系统、土地环境子系统和植被环境子系统作为环境地质质量评价的三个子系统。疏勒河中下游区干旱少雨、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一切环境问题的起因都与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水环境子系统相对其他两个子系统处于重要性的地位,赋值1;土地环境子系统和植被环境子系统,同处较不重要地位而彼此同等重要地位,同赋值1/3;同时也对各子系统内部环境地质因子和评价要素相对重要性做出判断,并计算了权重值(表9-14)。
表9-14 环境质量评价子系统、因子权重计算结果统计表


续表


三、环境质量评价的识别指标
区内环境地质质量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涉及范围广,为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与评价,需建立表征各评价因子状态好坏的具有可比性的量化指标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标。根据前人研究,本次采用1~10区间内的1,3,5,8,10来确定指标分级量化值。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与评价因子如表9-15。
表9-15 环境质量评价因子识别指标体系统计表


区域环境地质系统综合的质量状态值,也就是综合质量好坏评价的准则参数,用1~10区间的连续数来表示(表9-16),计算结果和该表比较来判断优劣。
表9-16 环境总体质量对照表


四、评价年份与评价分区
现状评价以2004年为水平年份。涉及变化率的指标,表9-15备注中已分别指出。
评价范围与工作区范围一致,以灌区作为评价的最小单元。
五、综合评价计算与结果分析
疏勒河中下游平原区共有灌区5个,荒区6个,合计11个。其评价要素的现状值列于表9-17,计算过程见表9-18。
表9-17 三大盆地各灌区、荒区环境评价因子现状值统计表


表9-18 三大盆地各灌区、荒区环境综合指数计算表


续表


在运用综合模数法进行环境质量定量评价时,需要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取值及相应的识别刻度,结合各环境要素的综合权重值,利用式(9-1)综合评分,比照环境地质总体质量表9-16,得到综合评价结果(表9-19)。
表9-19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一览表


评价结果显示:区内环境质量较好区3个,一般区6个,较差区2个,分别占评价区总数的27.3%、54.5%和18.2%。环境质量较好区分别是昌马、党河和双塔灌区,它们都是一些大型灌区,这些地区由于水资源较丰富,土地垦耕率高,植被发育,田间林带密集,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程度低,故为环境质量较好区;环境质量一般区有榆林灌区、花海灌区和花海荒区,尽管水资源相对也较丰富,但由于地下水TDS较高,植被欠发育,且部分地段已出现沙化、盐渍化现象,故属环境质量一般区;环境质量较差区主要是安西-敦煌盆地的玉门关以西荒区和黄墩子以北荒区,这些地段由于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土壤盐渍化和土地沙漠化程度严重,以及湿地萎缩、河道缩减严重等原因,属于环境质量较差区。
因评价因子中包含了时间序列的因素,因此上述评价结果也代表了近二十年来各评价区环境质量优劣化的等级,环境质量较差的区都是环境劣化比较明显的地区,而较好的灌区基本上是人工绿洲发展的区域。值得一提的是,榆林灌区、花海灌区水资源较丰富,植被较发育,环境质量应属较好,但由于花海灌区北部和榆林灌区南部土地沙化程度较严重,反映在评价结果上是一般。可以说,戈壁、沙漠等环境恶劣的地区,除人类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造成的影响外,环境状况基本上是稳定的,而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其环境状况呈现出不稳定性。本次评价把绿洲的变化列为重点,所占权重较大,评价结果也基本上反映了这个特征。
归纳起来,区内环境质量存在以下规律:绿洲内部较好,外围荒区较差;中游较好,下游较劣;东部较好西部稍差(图9-10)。

图9-10 疏勒河流域盆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图

评价结果与现状调查状况和前人研究成果比较吻合,宏观全面地反映了各灌区、盆地环境质量的等级。同时可以看出,疏勒河流域环境的变化受水土资源开发影响显著,区域环境体系尚未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平衡状态,环境衰退明显。建议进一步开展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找到环境系统中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规律,以期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保护环境、恢复环境,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

一、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与分级标准
1.地质-生态环境系统结构
地质生态环境是一个多成分系统,在该系统内有岩石、土壤、地下水、气体、微生物等多种成分,并包含有构造活动形迹和地表形态要素。
进行地质-生态环境评价时指标体系的选取十分重要。只有在系统分析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选取合理的指标体系,准确提取各指标的性状参数和赋予其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使评价结果真实、客观,正确地反映评价区地质环境的生态适宜性现状,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与建议。指标体系选取的不合理会得出偏差较大甚至是错误的评价结果,可能会造成开发决策不合理、生态环境退化乃至恶化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根据客观科学性、系统整体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在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7个层次共计16个变量指标(表10-1),用以表征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8个城市的地质-生态环境质量。
2.系统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确定
综合相关方面专家学者近年的研究成果,密切结合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的特点和现有的地质生态环境资料,制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如表10-1所示。
表10-1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预测与评价指标


二、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8个城市的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0-2。
表10-2 山东半岛8个城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权重


续表


三、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与计算过程
1.单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模型及指标归一化处理
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城市地质-生态环境指标与地质-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可以看出,地质-生态环境指标可分为2类。第一类指标值越小,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越好,为负效应指标,如地壳稳定性、土地资源环境质量、河流水质指标(全年期河流评价河长超标率)、地下水水质、地质灾害风险大小、生态环境质量。第二类是指标值越大,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越好,为正效应指标,如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矿产资源潜在价值(14种主要矿产D级以上保有储量潜在价值)、水资源总量(年均值)、地下水资源量。其效应函数如下: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式中:Pi为单元内某指标代表值;Pimin为单元内某指标的最小值;Pimax为单元内某优势指标的最大值。值得说明的是,Pi根据分级结果将变量赋予离散代数值。对应土地资源环境条件中Ⅰ、Ⅱ、Ⅲ、Ⅳ4个等级质量分级,单因素指标离散取值依次为1,2,3,4。其他一些指标,如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等,根据单元的实际数值确定。
根据上述效应函数,对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2.地质-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及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根据地质-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的数据分析,地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大小可以反映地质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因此,提出质量指数的计算模型如下: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式中:SYj为j单元的地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i为效应指标数,i=1,2…16;j为各单元数,j=1,2,3…8;Wi为各效应指标的综合权重;P'i为各单元内单项指标的性质特征值(为研究方便,统一在0~1之间)。
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8个城市作为独立单元,根据上述16个半岛城市群地区城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确定每个单元内各因素(指标)的特征值Pi',再乘以其权值,即得到每个单元的地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计算出各单元的基准值(表10-3),根据各单元的质量指标值大小,将8个城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分为四级,其结果见表10-4和图10-1。
表10-3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8个城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计算


表10-4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8个城市地质生态环境评价结果



图10-1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8个城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从表10-4和图10-1可以看出,威海市、济南市、青岛市是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和良好区,该区地质灾害不发育,生态环境优良,土地资源环境、水资源与水环境都处于优良状态;东营市是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区,该区地质灾害比较发育,生态环境较差,土地资源环境、水资源与水环境都存在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淄博、日照、潍坊、烟台四市属于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中等地区,地质生态环境的各个指标都没有特别突出的环境问题。

一、评价目的

农业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目的是反映现今农业地质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及其区域分布,为省市各级土地宏观管理和规划提供地球化学依据,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服务;同时,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促进科学合理施肥及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因此,评价需综合考虑农业地质环境的各种要素,包括地质背景、土壤地球化学、水地球化学、农产品安全适宜性及气候环境等等,通过多要素资料整合、信息挖掘与提取,揭示影响农业地质环境质量和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及指标因子。

二、评价体系建立

农业、环境、生态领域的综合评价方法模型很多,过去常用的方法包括图层叠置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综合指数法、专家系统法、神经网络法等等。随着全国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地质调查局推出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并制定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试行)》(DD2008—06),它是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依据土地有益元素、有毒有害元素和有机污染物含量水平等地球化学指标因素,以及其对土地基本生产功能影响程度而进行的土地质量级别评定;评估指标以反映土地质量的地球化学要素如土壤肥力指标、土壤环境健康指标为主,以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和农产品安全等为辅,综合考虑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各种因素,实现土地质量的地球化学评估。

鉴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的综合评价理论依据和方法技术经验的逐渐成熟,基于本次研究成果资料特点,以土壤综合质量(环境质量和肥力质量)、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评价和区域农产品安全性评价成果为基础,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开展土地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第一步,按评估技术要求对土壤中有益元素、有害元素和pH、有机质等影响土地质量的内部指标进行筛选,构成土地综合环境质量的内部因素。以每4km2作为评估单元,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参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隶属度函数模型对指标进行隶属度函数值计算,采用加法模型计算综合得分(即综合指数),根据综合指数值制作土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色块图”,实现对土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的划分。

第二步,浅层地下水和农作物质量是间接反映土地质量的外部指标,通过农用灌溉、生活饮用等途径进入土壤的浅层地下水可引起土地质量的变化,而农作物安全性指标可间接反映土地质量。利用浅层地下水和农产品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分别依据水环境质量标准、农产品食用安全分级标准及相应的评价方法,评价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构建土地综合环境质量的外部因素,实现对土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级”的划分。

第三步,采用数学表示方法将评估单元等级色块上叠加代表外部因素的浅层地下水和农作物质量,形成土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图,并对各等级土地面积、所占比例及分布范围和管护建议进行全面评价。

(一)土壤肥力评价

土壤养分元素按含量高低可划分为3类:①必需大量元素:N,P,K,S,Ca,Mg,有机质。②必需微量元素:Fe,Mn,Zn,Cu,B,Mo,Cl。③有益元素:Si,Co,Ni,Na。

根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DD2008—06)土壤肥力指标筛选原则,对以上指标进行筛选。单指标评价结果适宜区和丰富区占总评估区面积80%~90%的指标不参与评价,多元统计元素间相关系数较差的参与评价,以及利用半方差函数值,选择相关距离(α)相对小的,C0/(C0+C)相对大的指标参与评价。最终确定参与综合肥力评价的指标为:必需大量元素N,P,K,Ca,有机质,必需微量元素Mo,B,Mn,Zn,有益元素Co,Si。

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yaahp4.01软件)对参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表4-41),运用隶属度函数模型对指标进行隶属度函数值(fi)计算。

表4-41 综合肥力指标权重赋值(Ci)结果表

依据前述指标筛选、权重阈值结果和隶属度函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加法模型,对各评价指标的实测值进行权重和隶属度计算,获得土壤肥力综合指数;

P=∑fi×Ci(i=1,2,3,4……,n) (4-5)

式中:P为肥力综合指数;f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值;C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土壤肥力综合指数P进行综合肥力划分,划分3 等,P≥0.7 时为一等,定义为营养和有益元素丰富区(高肥力区);0.3<P<0.7为二等,定义为营养和有益元素适量区(中等肥力区);P≤0.3 为三等,定义为某些营养和有益元素缺乏区(低肥力区)。

(二)土壤环境健康质量评价

土壤环境健康指标主要是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人体健康直接或间接有害的元素或指标。可分为:①pH;②环境指标:Cu,Zn,Cd,Hg,Pb,As,Cr,Ni;③健康指标:F,I,Se;④有机污染物指标:有机氯农药类等。

根据本次研究测试指标范围,土壤环境健康指标将从前3项当中进行筛选。健康指标对于作物生长具有双阈值,因此,健康指标选择土壤中Se,I和F含量异常(过高或过低)程度较大的元素;根据前面章节中重金属指标环境分区结果表明区内土壤基本均可视为清洁土壤,且Cu和Zn在研究区90%的土壤属一类土,故Cu,Zn归并在肥力指标进行讨论。指标筛选结果和指标权重赋值见表4-42。

表4-42 土壤环境健康质量指标权重赋值结果表

(三)评估指标隶属函数模型的建立

隶属函数是用于表征模糊集合的数学工具,主要包括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根据评价工作的实用性和简洁性原则,本研究以线性模型为基础,采用峰值型、戒上型、戒下型模型(图4-43)。

图4-43 各种隶属函数模型及隶属值计算公式

图4-43中U为评估指标的上限值;L为评估指标的下限值;O1和O2为评估指标的最优值,x为评估指标的测定值。

各类地球化学评估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模型的原则为:

1)土壤pH、质地和土壤健康指标采用峰值型隶属度函数模型。

2)土壤N,P,K,B,Mo,Mn等有益元素采用戒上型隶属度函数模型,评估区土壤中N,P 含量高,且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地区,土壤P 和N可采用峰值型隶属度函数模型。

3)土壤As,Cd,Hg,Pb等有害元素采用戒下型隶属度函数模型。

利用SPSS软件统计各地球化学指标,对于不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平均值±3倍离差剔除异常数据,直至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对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的数据,按照20%(L),40%(O1),60%(O2),80%(U)的累积频率值将各评估指标进行分级,各隶属函数的界限值,隶属函数界限值与分级标准对应关系见表4-43。

表4-43 分级与隶属函数界限值对应表

(四)综合评价

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土地环境质量综合分区按“等”和“级”划分。分等是在土壤环境健康质量与肥力质量综合划分的结果。采用表4-44 所示的分等叠加方案,对评价图斑进行土地环境质量分等,共分为5 等,即优质、优良、良好、中等和差等,并用色块表示,优质为深绿色、优良为绿色、良好为黄色、中等为粉色、差等为红色。在土地环境质量分等的基础上,叠加水环境(灌溉水)质量和植物(本区重点采样植物为小麦)生态效应指数,建立土地环境质量综合分等定级体系,即土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表4-44 农业地质环境质量分等叠加方案表

每个评估单元农业地质环境质量综合等级用3位数字表示。农业地质环境质量分等按优、良、中、较差、差5等,分别以数字1,2,3,4,5表示,放在评估指标代码的第一位。将灌溉水(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指标放在评估指标代码的第二位,不超标,以数字1表示,有一项超标以数字2表示。植物(小麦)生态效应评价指数放在第三位,“不超标”用数字“1”表示,“超标”则用数字“2”表示。这样就可将区内农业地质环境质量分为5等20级(表4-45)。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农业地质环境质量分等定级,可以直观地反映土地内部和外部环境质量状况及产生的生态效应。评估结果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后,能够方便地进行查询,对于土地规划利用、土地生态管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表4-45 农业地质环境质量综合等级定级方案及代码(5等20级)表

续表

三、评价结果

(一)土壤肥力分区

综合土壤必需大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有益元素和重金属元素评价结果,编制了农业土壤地球化学环境质量分区图(图4-44):

图4-44 农业土壤地球化学环境质量分区图

1.营养有益元素丰富区

总面积为8572.50km2,占研究区面积的15.78%,分布在沂沭断裂带及其附近、高密西部、潍坊北部及青岛、烟台局部地段,主要为河流冲积物和湖积物场所。该区地势较平坦,土地肥沃,雨水充沛,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宗农作物及花生、果品等,是鲁东主要产粮区;该区重金属含量低,是K,S,Mg,Mn,Na,Fe,B,Ca,Cl,Co,Cu等多种营养有益元素丰富区,其生产条件好,产量高,适合现代农业生产,也是大力发展农、牧、渔业的有利地区。

2.营养有益元素适量区

总面积31 123.98km2,占研究区面积的57.30%,分布在胶莱盆地大部分区域及烟台、威海、日照局部地段,以盆地、丘陵和山区为特征。主要为第四纪地层分布区,部分中生代地层,少量新元古代、中生代花岗岩,是B,Ca,Cl,K,Mg,Na,S,Si等土壤营养有益元素适量区,重金属元素含量低,其生产条件好、产量高,适合现代农业生产。在胶莱盆地或部分低丘陵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为主,山区和丘陵以林、苹果、梨、山楂、花生为主,宜林、宜农、宜牧。

3.营养有益元素缺乏区(培肥区)

总面积9847.65km2,占研究区面积 18.13%,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平度市东部、乳山—威海及沿海地带,以低矮丘陵或海相冲积平原为特征,主要出露花岗岩和海相第四纪地层。岩石裸露区或滨海平原区植被稀少,水土保持差,受人为污染较少,缺乏N,P,K,B,Mo,Ca,Mg,有机质等多种营养有益元素,土地贫瘠,一般需要对土壤进行培肥,适当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可发展某些经济作物和名优特农产品。

4.营养有益元素缺乏而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偏高区

总面积4449.12km2,占8.19%,包括烟台、日照局部、胶州湾北部、文登—成山角及临朐—沂水一带,主要分布在丘陵区,小面积分布在平原地带。这些地区主要是存在重金属元素污染(3类土壤),除烟台市一带以Cu,Cd,Ni等重金属元素综合污染为特点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是Ni的单元素污染区,另外,有机质,N,P,Mo,B等某些营养元素较缺乏。需加强对该地区污染治理力度和农作物宜种性研究。根据作物的耐受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可限制性地发展农业。

5.部分重金属元素污染区(劣三类土壤)

总面积325.74km2,占0.60%,分布在日照、临朐、沂水和烟台局部地段及乳山市北部地区,主要表现为“点源”污染,这些地区 Ni、Cu、Cd、Hg 等重金属元素含量高,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劣3类土壤),是某些农作物限制区。可采取配肥等方法阻断或降低土壤重金属元素活化转移进入农作物中,如施用石灰,提高 pH;或施用有机肥增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或农业工程改土,如换土、排土、深耕翻土等方法,以降低重金属元素进入作物体,通过食物链而造成有害效应。同时还可筛选出适合土壤污染程度和理化性质的种植产品种类,采取低富集轮作的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也可种植花木树草等。

(二)土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土地地球化学质量现状如表4-46和图4-45所示。可作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111级和121级土地面积共1938.69km2,占3.65%,分布在莒—昌邑、莱西—即墨及临朐和烟台北部局部地段。因土壤酸化、灌溉水超标造成植物超标的112级土地面积为34.90km2,仅占0.07%,分布在烟台市区,加强管护也可作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表4-46 鲁东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结果表

图4-45 土地生态管护建议图

可作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的211级和221级土地分布面积最大,达31 255.72km2,占58.95%,主要分布在胶莱盆地和各市局部地段;212级和222级土地面积为1620.75km2,占3.06%,主要分布在安丘西南和沂水,其次零星分布在日照、烟台等地,这部分土地加强管护也可作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

311级和321级土地,土地面积为8084.38km2,占15.24%,分布在昌邑北部、青岛西南、平度及牟平—乳山一带;312级和322级土地面积为162.85km2,占0.31%,分布在昌邑北部、乳山北部及烟台局部地段,这部分土地应加强管护。

411级和421级土地面积为5300.41km2,占10%,目前种植的农产品尚不超标;412级和422级土地面积为3136.82km2,占5.92%。4等土地土壤显酸性、土壤重金属及灌溉水局部超标,局部农产品重金属超标,主要分布在烟台中部、威海东部、临朐东部、临朐—沂水及日照局部地段。

511级和521级土地面积为1217.50km2,占2.30%,目前种植的农产品尚不超标;512级和522级土地面积为267.54km2,占研究区面积的0.50%,5等土地多位于各类矿区(金矿、石墨矿、铜铁矿)内、乡镇周边或紧邻乡镇地带,土壤显酸性且重金属超标,种植的农产品超标可能性极大;昌邑市北部5等土地土壤为强碱性,灌溉水超标,营养元素含量极低,不适合农作物种植。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程序和方法
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是一个细致的过程,其步骤和方法会根据评价目标、对象和具体需求有所不同。以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例,其一般流程如下:首先,进行区域划分。城市会被通过直线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方格,这样便于对各区域内的环境要素进行详细考察。接着,对每个方格内的环境要素进行评估,包括空气、...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综合评价图
为了清晰地展示环境质量的差异,环境质量值通常会进行分级,以标识出环境的优劣层次。综合评价图作为一种直观且广泛应用的工具,其设计巧妙且精确。它的制作过程是在具有精确地形信息的地图上进行,利用微分面积法,将评价的城市区域分割成一系列面积相等的小网格,如250x250米或500x500米的小区域。在这些网...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原则与方法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涉及多层次、多种因素的评价问题,分级界线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故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较为合理,其中模糊综合评判法已广泛应用于环境评价领域。 一般来说,地质环境质量取决于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区域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人类工程活动这3个方面,这是反映地质环境质量的第一层次因子,是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范围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涵盖范围广泛,可涉及宏观到国家或特定地理区域,如流域,微观到城市及其内部功能分区。城市作为主要评价对象,其环境系统独具特色,包括工业城市、港口城市和文化城市等。工业区因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易形成大气和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构成威胁。交通繁忙区和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噪音问...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评价参数
首先,评价环境污染的参数,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颗粒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浓度等测定值;水体污染方面,包括有毒物质、重金属和氧平衡等指标。 其次,反映生活环境质量的参数,涉及人口密度、绿化覆盖率、噪声水平和恶臭强度等,这些都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最后,是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目的
其次,综合评价是评估特定环境单元污染程度的重要手段。这些单元可能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等,通过综合评估,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单元的健康状况,为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再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也着眼于整体,通过对所评价区域的全面审视,评估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水平。这有助于制定和优化区域环境管理策略,确保...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1)从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强度,作为评价地质环境质量的基础。 2)地质环境系统内各组成子系统的质量的综合,体现地质环境系统的总体质量。 3)各子系统内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子系统的环境质量的贡献大小是不相同的,但各个子系统的质量对地质环境系统综合质量的贡献,处于相同的地位。 (二)评价方法 在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图12-9 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的傅勒三角形 表12-7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单项因子权重表 表12-8 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级标准表 三、地质环境质量分区特征 通过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把各地段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明显地区分出来。现根据各级地质环境质量区的分布及其所具有的特点,对其分布的规律性(图12-10)及其特征简述如下...

环境质量评价按内容可分为
2、整体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整体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则是将多个环境要素评价结果进行加权汇总,综合评价一个地区或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状况。此种评价方法更能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情况,能够较准确、全面地评价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水平,同时也能提供相应的治理方案制定等参考依据。综上所述,单要素评价和整体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3)评价技术的系统化、定量化、概化。因为各地质环境因子构成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因而评价力求具有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用系统分析观点突出因子与因子,因子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以及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综合分析。为使评价结果直观、可靠,并能定量地说明地质环境质量状况,应恰当地概化归类,力求采用...

晋州市17058103552: 土壤环境综合评价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有区别么,他们都指什么? -
巴柴瑞坦: 环境环境综合评价按照一定的目的,对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总体的定性和定量的评定.这种评价工作通常是在各种单要素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归纳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是指根据污染物积累趋势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预测的调查评估工作.多根据污染物的迁移、积累规律,运用数学手段进行.计算公式为: W = K(B+R)式中:W为污染物(如重金属、酚、氰等)在土壤中的年积累量(mg/kg);B为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mg/kg);R为土壤污染物年输入量(mg/kg);K为土壤污染物年残留率(%).

晋州市1705810355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确定方法 -
巴柴瑞坦: 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所选择评价因子一般是重金属类毒物包括汞、镉、铅、铜、铬、镍、砷等.有机毒物有氰、酚、DDT、六六六、BaP、多氯联苯等.也可以根据评价目的选择评价因子.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上有采用生物法,即根据土壤中的生物反应评价土壤污染,比如用植物叶片、长势和产品来判断土壤污染状况.也有用毒理法来评价,即根据土壤、作物、及人体摄入量的关系来评价土壤污染.

晋州市17058103552: 土地评价的步骤和各步骤的技术关键. -
巴柴瑞坦:[答案] 土地评价是个很宽泛的概念. 建议你根据自己的目的及工作,找书看看. 土地质量评价 土地质量是土地的一项复杂的综合属性,意味着土地满足不同用途的程度,或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性.如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可以广泛运用的土地质量评价的主要指...

晋州市17058103552: 土地评价的土地质量评价 -
巴柴瑞坦: 土地质量是土地的一项复杂的综合属性,意味着土地满足不同用途的程度,或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性.如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可以广泛运用的土地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为:①与种植业生产有关的指标有:作物产量、水源和土壤有效水分、营养源...

晋州市17058103552: 怎样做土地资源评价 -
巴柴瑞坦: 土地资源评价主要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维护土地环境生态平衡来对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指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完成以后,在对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果,确定土地价值的过程.

晋州市17058103552: 谈谈你对土地的认识 -
巴柴瑞坦: 先说说土地质量:土地质量是土地的一项复杂的综合属性,意味着土地满足不同用途的程度,或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性.如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可以广泛运用的土地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为:①与种植业生产有关的指标有:作物产量、水源和土壤...

晋州市17058103552: 土壤资源评价方法程序如何?举一实例说明 -
巴柴瑞坦: 土壤资源评价的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分级划等的等级法,另一种是指数法.前者为定性评价,后者属计量评价.(一)指数评价法 评价方法和程序为:1、土壤类型评价1)确定评价的目的2)选定评价项目;3)拟定分级指标和指数系统4)加...

晋州市17058103552: 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巴柴瑞坦: 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比较全面的城市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应包括对污染源、环境质量和环境效应三部分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案,为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规划制定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晋州市17058103552: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包括内容
巴柴瑞坦: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范围可大可小.大的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行政区域或一个自然区域(如一个流域);小的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功能区(如工矿区、风景游览区).其中城市应该是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主要对象.就城市的外部而言,它有...

晋州市17058103552: 土地评价的作用主要有 -
巴柴瑞坦: 土地评价的作用是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服务,为它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选择土地利用的最优方案. 主要内容有:①查清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揭示土地的生产潜力,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自然基础;②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综合评定土地的适宜性,确定土地合理利用的方向和途径,为制定合理的用地结构提供科学依据;③明确土地利用的不利因素以及危害程度,以便提出相应的整治、改造和利用措施;④编制土地的质量类型评价报告,为生产和利用部门建立土地档案、加强土地管理提供依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