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伐的桓温北伐

作者&投稿:叔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东晋北伐为何每次都功败垂成?~

东晋时期参与北伐的人有
祖逖、庾亮、桓温、殷浩和刘裕等人
,虽然东晋整朝都有北伐举动,但大多的确都功败垂成,其中取得成果最大的还是那个代晋称帝的刘裕。在这里先不谈这几人北伐失败各自的具体原因,只
结合东晋王朝的发展走向,分析东晋北伐为何每次都功败垂成的原因。


一、东晋门阀政治格局下,北伐只是某个门阀的强盛之路,必然会遭到其他门阀的打压东晋的政权模式是门阀政治,这不同于一般王朝的皇权政治,东晋门阀政治格局下,诸多大门阀与皇权共同执掌天下。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会有某个鼎盛门阀执掌东晋朝政,但是在整个东晋王朝发展中,诸多门阀互相平衡、相互角力的状态一直存在。
通过北伐建立功业,又是东晋门阀格局下,某一门阀强权人物建立功业、提升声望、扩大自身影响的捷径。以此来看东晋王朝的几次北伐,庾亮、桓温等人都有想要通过北伐建功,以扩大自身影响的目的。
但是,任何门阀的发展都是处在东晋特殊的门阀格局之中,
如果某个门阀想要不断地通过北伐等行动,逐渐压制其他门阀,甚至有取代皇权的企图,就会遭致其他门阀势力和中枢皇权的强烈反制。
也因此,桓温等人想要通过北伐建功立业,再谋算夺权中枢的行径,最后都会是功败垂成。

单看东晋初期祖逖的北伐过程,其中当然包括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的原因,但也应当去思考东晋建立的基础,琅琊王氏王导与江东本土门阀士族对北伐的态度。
试想一下,正当以王导为代表的南来侨姓士族,与江东本土门阀努力营造出,东晋特殊的“王与马,共天下”门阀政治格局的情况下,祖逖还不断地想要去北伐。若是北伐胜了那么王导等人门阀政治的谋划就会功亏一篑,因为北伐收复中原之后,东晋营造的流亡政权会被中原正统取代,这是包括司马睿和王导等门阀势力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并且,即便祖逖北伐并未收复北方失地,但也可能成为一方巨擘,从祖逖北伐生平来看,祖逖的态度可能真的不适合东晋门阀政治的形式。看当初门阀政治斗争中琅琊王氏王敦之乱时,祖逖对王敦的态度就可以知道。
王敦久怀逆乱,畏逖不敢发,至是始得肆意焉。王敦之乱本来就是门阀政治受到皇权冲击,而导致的一次门阀起兵压制皇权的斗争。
王敦作为琅琊王氏的强势代表,但却依旧畏惧当时北伐建功颇丰的祖逖。
等到司马睿昏招迭出,让戴渊替换了祖逖的镇合肥之威,王敦便不再畏惧豫州等北伐势力了。

也由此可以看出,祖逖的北伐其实是不受门阀势力看好的,甚至为了保证门阀势力自身的利益,还会抵制祖逖北伐建功。
另一个例子看桓温几次北伐过程,桓温前两次北伐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以陈郡谢氏和太原王氏的门阀势力,联合朝中会稽王司马昱等人,企图限制桓温过于强大的势头。
这是一种门阀格局下均衡门阀之间势力差距的有效制衡手段。东晋朝廷用殷浩替换了桓温北伐,最终导致北伐功败垂成。桓温和殷浩的失败,其中门阀格局下的门阀制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以上便是东晋门阀政治对于东晋北伐功败垂成的影响,反观已经不再受门阀势力影响的刘裕北伐,取得的北伐成果最大,更是说明东晋门阀政治对于北伐的负面影响。
二、北伐的目的都不为恢复失地,真正意图是江左朝中夺权除了受到东晋门阀政治下门阀之间的相互制衡原因之外,
北伐的强权人物并非单纯的为了北伐收复失地,
也是东晋几次北伐即便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依旧会被功败垂成的重要原因。强权人物通过北伐建立功业在上述中已谈及,他们
北伐的目的其实不在北方,真正意图在江左朝中的权力。


强权人物北伐,志不在北方的例子,可以看桓温和刘裕的北伐:
桓温第一次北伐,击败前秦符健,驻军霸上,当时还未归附符坚的王猛去拜见桓温,交谈之中,这位在之后“功盖诸葛第一人”的名士,看出了桓温北伐的真实目的。

一、北伐势如破竹到灞上
公元345年2月,废掉了对手殷浩后,集内外大权于一身的桓温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第一次北伐。


桓温此次北伐的目标,是关中的前秦。
桓温统帅4万步骑从江陵出发。江陵在三国时就是英雄的城市,是当年刘备和孙权宁愿破坏联盟也要必争的地方,这个重镇已经被东晋牢牢掌握在手中。
桓温从江陵北伐,基本按照当年战略家诸葛亮所定的北伐战略:一支军从荆州出发进攻长安以东,一支军从汉中出子午谷进攻长安以西,还有一支偏师进攻上洛(今商县)。
桓温的行动和诸葛亮北伐战略所不同的是,从荆州出发的是桓温亲率的主力,而且目标由宛洛换成了长安,但是他的行动却比诸葛亮更加稳妥,他出了三支军。
桓温的三路北伐军势如破竹,出上洛的偏师俘虏了前秦的荆州刺史,占领了青泥(今蓝田);出子午谷的一支军也顺利进入前秦境内。


桓温大军前来,前秦举国震动。前秦王苻健率领5万主力前来堵截,和桓温主力在上洛西北的峣柳相遇并进行会战,结果前秦军先胜后败。桓温追击前秦军至白鹿原,后乘胜至灞上。
灞上是当年刘邦和项羽“鸿门宴”之地,它的西面就是遥遥在望的长安城。
得知桓温的北伐军来到,远离祖国怀抱近40年的晋朝遗民们争先欢迎,呈现出一片热气腾腾的军民联欢场面,“民争持牛酒迎劳,男女夹路观之。”那些大于40岁的长者们都含泪说:“不图今日复见官军!”这些长者们前一次见到的晋军,已经是40年前了,他们想不到今天还能见到。
此情此景,桓温似乎已经将诸葛亮“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的理想实现了一半,另一半就等着乘胜占领长安城了。
可是,桓温待在灞上,看着近在咫尺的长安城,不但不前进,而且按兵不动。


对桓温停驻灞上的原因,人们认为是桓温的北伐只是想在朝廷立威,以便篡权,因此并非真心北伐,而是要保持实力。
吕思勉的《两晋南北朝史》中有桓温“温意在自营,故不克罄其力于北伐”之说,还有桓温“怀有异志,屯兵灞上”之说。
人们还能找到很多桓温屯兵灞上,是和他的“异志”有关的证据。
二、认为桓温停驻灞上是保存实力而有异志的证据
1、王猛之问
桓温停驻灞上期间,一位高人曾来到他的军中,此人就是日后辅佐苻坚建成强大后秦的王猛。


王猛是诸葛亮似的人物,他一直在等待明主,和桓温相见后,被枭雄桓温一眼就看出是高人,因此当面请教:

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桓温是个有雄才的人,他并没有被百姓们“箪食壶浆”的虚幻所迷惑,而是看到了本质,即三秦的豪杰们没有来,这些豪杰的态度,让他感觉意外。
王猛说:

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今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知公心,所以不至。

王猛回答,因为桓温在灞上按兵不动,豪杰们看不出他为国家征战的真心,所以没有来。
《晋书》上记载是桓温没有答话,而是报之以沉默。《资治通鉴》上记载,桓温沉默良久,才说:“江东无卿比也!”。

桓温的父亲桓彝为东晋尽忠,死于苏峻之乱。桓温少年丧父,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后来娶了南康公主,任琅邪内史。桓温和庾翼是好友,两人相约宁济海内。庾翼非常看重桓温,曾经向晋成帝推荐桓温,认为桓温有雄才大略,希望皇帝予以重视。庾翼有北伐中原的志向,在准备北伐的时候,曾派桓温为前锋小督,率军入临淮。后来庾翼没来得及实施北伐行动就死了。由于桓温这时已经显示了才能,很多人都认为应该由他统率庾翼的部众,镇守荆楚。东晋永和元年,朝廷下令以徐州刺史桓温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
永和二年,桓温孤军深入,经过千里转战,一战破敌,灭亡了氐族建立的成汉,俘获成汉皇帝李势。这样的胜利在东晋建国以来是空前的,大大振奋了东晋朝野的民心士气。但是桓温的胜利有着一定的偶然因素,在笮桥之战中,东晋军一度处于溃败的边缘,不是袁乔等人在关键时刻的奋战,桓温将遭到惨败。尽管如此,桓温定谋伐汉的果断,对袁乔意见的及时采纳,在关键时刻的身先士卒和镇定,都充分展示了桓温的军事才能。但桓温这种孤注一掷的冒险成功,为他以后的北伐失利埋下了伏笔,胜利使他忽视了这次行动中策略上的缺陷。桓温并没有注意对已占领地区的巩固,和对当地人民的充分安抚。在他返回江陵以后,益州并没有就此平定。
桓温建立大功,朝廷加封桓温为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贺郡公。谯王司马无忌加封为前将军。袁乔被封为龙骧将军,封湘西伯。桓温灭亡成汉,建立大功,威名大振,朝廷不能信用,反而猜忌于他。会稽王司马昱与素有盛名的扬州刺史殷浩交接,参与朝政,欲与桓温相抗衡。双方的矛盾逐渐加深。成汉的灭亡,应该是东晋趁民心士气大振,振作进取的机会,但是朝廷上的内耗却不能使这个胜利起到他应有的作用。
东晋永和五年,后赵主石虎死,后赵宗室争权,国内大乱。正是北伐兴师的大好机会。桓温出屯安陆,派遣诸将经营北方。后赵扬州刺史王浃以寿春城投降东晋,西中郎将陈逵进占寿春。征北大将军褚裒上表请伐赵,朝廷恐褚裒深入不利,宜持重。而褚裒以为应该迅速出兵,以造成声势。于是朝廷加封褚裒为征讨大都督,都督徐、兖、青、扬、豫五州军事。褚裒率领三万人马,前进到彭城,声威所至,北方士民降附者日以千计。朝野以为中原指日可复,只有光禄大夫蔡谟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次北伐主帅才略不足,不但不能成功,而且还有引起朝廷的内乱。不出蔡谟所料,褚裒派遣部将王龛、李迈率领精兵三千接应鲁郡归附的民众,结果遭到了后赵南讨大都督李农两万多骑兵的攻击,在代陂全军覆没。褚裒被迫撤退到广陵。陈逵得到报告,大为恐慌,惟恐遭到后赵的进攻,焚毁了寿春囤积的物资,破坏了寿春城后逃走了。褚裒自请处分,朝廷不许,只是解除了他征讨大都督的职务,让他镇守京口。当时河北大乱,北方的遗民二十多万渡过黄河想归附东晋。由于褚裒的失败后退,是遗民得不到接应,在路上死亡殆尽。梁州刺史司马勋取得了一些进展,他趁后赵内乱之机,从驼谷出击,攻破了长城、贺城,威逼长安,三辅的民众有五万多人起而响应,但是司马勋兵力不多,看到后赵的人马依然很多,不敢深入,在攻破宛城以后,又撤回了梁州。褚裒回朝以后,听到阵亡将士家属的哭诉,惭愤而死。
永和六年,后赵大将军冉闵大肆杀戮后赵宗室以及胡人和羯人,自称魏国皇帝,后赵的许多将领割据一方,并不听命于冉闵。东晋看到中原大乱的机会,再次打算北伐。任命扬州殷浩为中军将军、假节、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任命归附的苻洪(氐人,原名蒲洪)为氐王、持节、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苻健(原名蒲健)为假节、右将军、监河北征讨前锋诸军事,襄国公。东晋虽然有北伐的志向,然而放着善战的桓温不用,派遣的殷浩并不善于军事,而苻洪等人却很有野心,趁着北方大乱的机会,进图关中,然后以关中为基地,东进争夺天下。所以苻洪等人虽然接受东晋的官爵,但暗地里也接受后赵的官职,打算乱中取利。
殷浩连年北伐,连年失利,损失了大量的军资器械。桓温乘着朝野上下对殷浩的怨言,上书请罢免殷浩,朝廷不能不罢免了殷浩,流放他到东阳之信安。从此,桓温得以独揽大权。殷浩本来少年与桓温齐名,而心里并不服桓温,桓温也轻视殷浩。不过桓温还是认为殷浩有文臣之才,只是不善于军事,朝廷完全是用人不当,想提拔殷浩为尚书令,以显示他的度量,桓温给殷浩写信,殷浩回信作答,但是殷浩此时已经有点神经质了,总是害怕信中有错,结果反复将信拆了几十次,最后竟送了一封空函给桓温,桓温大怒,与殷浩绝交,殷浩最后死在东阳。殷浩有文才,但是他没有军事才能,最要命的是,他不能用人,不能笼络人才。他对姚襄的处理,除了激化矛盾以外,对姚襄一点作用也没有。就算他暗杀了姚襄,姚襄的部众更会起来造反,也会酿出大乱子。而朝廷用殷浩牵制桓温的办法更是糟糕,殷浩连年失利,损失很大,也错过了几次北伐的有利时机。当桓温能够独揽大权,全力北伐的时候,前秦和前燕已经在北方有了一定的基础,北伐的难度加大了。
当北方混乱的局势渐渐稳定,东晋所面临的主要敌人是占据关中的前秦和已经平定了河北挺进到河南的前燕。前燕的慕容家族曾经奉东晋为主,但是当他们实力强大,地盘扩张了以后,慕容俊就自己当起了皇帝。而统治凉州的张祚表面上还是东晋的臣子。桓温在独揽大权以后,要推进北伐的事业,前燕刚刚灭亡了冉魏,兵势很盛,而前秦由于张遇之乱,关中有不少人起兵反秦,而在前秦的背后,还有凉州的人马可以策应东晋。于是,桓温选择了前秦作为这次北伐的目标。东晋永和十年,桓温统率步骑兵四万从江陵出发。水军从襄阳入均口,到达南乡,步兵从淅川直取武关。桓温又命令梁州刺史司马勋出子午谷攻击前秦,作为偏师,策应主力的进攻。桓温的部队精锐,来势十分凶猛。桓温的部将首先在攻取了上洛,生擒前秦荆州刺史郭敬,又攻破了青泥。司马勋攻掠前秦西部边境,而凉州方面的秦州刺史王擢也进攻陈仓呼应桓温的北伐。三面夹攻的态势,趋势令前秦的局势岌岌可危。秦主苻健派遣太子苻苌、丞相苻雄、淮南王苻生、平昌王苻菁、北平王苻硕率领五万大军在尧(左边一个山,右边一个尧)柳迎击桓温,企图先一举击破桓温的主力军。晋军和秦军在蓝田大战,前秦淮南王苻生骁勇异常,单骑突阵,在晋军中来回冲杀了十几次,杀伤了很多晋军将士。桓温毫不示弱,亲自督阵,率领晋军力战,最后秦军大败,遭到很大损失,太子苻苌也被流矢射中,负了重伤。桓温的弟弟将军桓冲在白鹿原也击败了苻雄统帅的部队。桓温一路转战,推进到灞上,直逼长安城下。苻苌率领败兵退守长安城南,秦主苻健率领老弱六千坚守长安内城,将能够调集到的三万精兵由大司马雷弱儿统率,与苻苌的所部会合,一起防御桓温。面对桓温凌厉的攻势,苻健不能不采取了坚守的策略。桓温的声威所及,三辅的郡县都来请降,桓温抚谕居民,是他们各安本业,民众纷纷持牛酒犒劳晋军,观赏晋军的军容,不时有遗老流泪感叹:不想今天又能看到官军的到来。前秦在坚守长安的同时,苻雄统率七千精骑在子午谷袭破了司马勋,司马勋守女娲堡。而凉州方面,王擢攻破了陈仓,斩杀了秦扶风内史毛难。隐居华阴的北海人王猛,博学多才,有大志而不拘小节,他听到桓温入关的消息,去见桓温。王猛在桓温面前一边捉虱子,一边高谈阔论,桓温暗暗称奇。他问王猛:我奉天子的命令,率领十万大军为百姓除害,而三秦豪杰没有人来投效,这是为何。王猛回答:阁下转战数千里,深入敌境,离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不明白阁下的意图,所以不来。这番话,一针见血,直指桓温的内心深处,桓温默然了半天,然后说:江东没有超过阁下这样的人才呀。他任命王猛为军谋祭酒。桓温又与苻雄在白鹿原交战,这次晋军失利,损失了上万人。桓温悬军深入,后勤补给跟不上,他本来打算在关中就地取粮,而秦主识破了桓温的意图,事先把麦子割了,坚壁清野,晋军缺乏粮草,不能不后退。桓温带着关中民众三千多户一起班师,他想带王猛一起走,王猛推辞了。关中的反秦势力呼延毒也率领部众一万多人随桓温一起撤退。苻苌率领秦军在后面不断追击。等晋军退到潼关,又损失了上万人。而苻雄也在陈仓击败了司马勋和王擢,司马勋撤退到汉中,王擢退到略阳。桓温对前秦的北伐行动最终失败了。
桓温注重了夺取益州的经验,所以这次北伐,果断的孤军深入,企图速战速决。但是前秦不比成汉,前秦的内部比成汉稳定,而且前秦在初战失利以后,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正确策略,打算疲惫晋军。而桓温没有注重后勤的问题,所以相持以后,粮草缺乏的弱点就暴露了出来。他屯兵灞上,并不是不想攻破长安,而是企图等前秦反击,与前秦决战,一举消灭前秦的主力,就象和成汉在成都城下决战一样。因为灭亡前秦,可以让他获得更大的威望,而并非后来人评价的那样,屯兵灞上全然是他的野心所致。苻健还是比较老练的,他采取了坚守的策略,不上桓温的当。而王猛的话,是委婉的劝桓温果敢的深入,如果桓温乘着蓝田战胜的威势,果断攻打长安,前秦有土崩瓦解的危险。桓温屯兵灞上的时候,顺阳太守薛珍也劝桓温直取长安,桓温不听,薛珍率领所部人马独自深入,取得了不少战果。桓温撤退了,薛珍也不能不撤退。后来薛珍向人们宣扬自己的勇猛认为桓温的持重误事,被桓温杀了。而由薛珍的行动可以看出,深入是非常可行的策略。但是桓温顾虑粮草的问题,也顾虑前秦凭借城池顽抗,打算屯兵灞上,一边招降周围的郡县,一边就地筹措粮草,然后再做进取。这样的延误,让秦军恢复了士气,导致了晋军最后的失利,本来形势大好的北伐行动,也因为桓温的战略谋划失误而失败了。王猛弃桓温而去,桓温杀死薛珍,都暴露了桓温的弱点,他并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也不能很好的用人,太相信自己的能力。而这些,都会给他以后的北伐行动,带来不利的后果。
东晋永和十年,江西(文章中的江西不是现今的江西省,而是指东西流向的长江段以西的土地,大约是安徽一带)流民郭敞等上千人劫持了陈留内史刘仕,归附了姚襄。这一举动震动了建康,东晋朝廷急忙派军队沿长江设防,做好了防守京城的准备。姚襄的部下多劝他回到北方,姚襄同意了。东晋永和十一年,姚襄在外黄攻打冠军将军高季,高季突然病死了,姚襄占据了许昌。东晋永和十二年,桓温上了十余道奏章请东晋朝廷移都洛阳,修复园陵,朝廷不给答复,只是拜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讨伐叛将姚襄。姚襄的反叛,实在是有损东晋朝廷的颜面,所以要出兵讨伐。而此时的姚襄,正在围攻占据洛阳的周成,周成拼命坚守,姚襄不能攻取。桓温再次从江陵出师北伐,派遣督护高武进据鲁阳,辅国将军戴施屯兵河上,他自己率领大军继进。桓温与幕僚登平乘楼北望中原,桓温感叹:使神州沦陷,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能不承担这个责任。记室袁宏说:兴衰都有定数,怎么都是是人的过错。桓温激动的说:昔日刘表有千斤重的大牛,食量是普通牛的十倍,但是它负重走远路,还不如一头小牛犊,曹操进入荆州,就把大牛杀了犒赏将士。桓温发出的这些感叹了,除了对兴亡的感慨,还表达了对当权人物的不满,愤慨他们没有收复失地的雄心,还阻挠自己的北伐。桓温前进到伊水,姚襄不能不停止对洛阳的围攻,他将精兵埋伏在水北的树林中,派使者对桓温说:今天阁下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我应该立刻归降,希望阁下让军队稍微后退一点,我就会出来迎接阁下。桓温回答:我这次是来收复中原,修复先帝的陵墓,和阁下没有关系。如果阁下想来拜见,就在眼前,何必烦劳使者呢?姚襄企图麻痹桓温,没有成功。于是姚襄在水边列阵企图顽抗,桓温披甲上阵,亲自督战,指挥晋军向前猛攻,姚襄大败,损失了数千人,姚襄率领部下的几千骑兵逃到了洛阳北山,后来又奔往平阳,最后死于与前秦的交战之中。桓温率领部队前进到洛阳,周成开城投降,桓温拜祭了先帝的陵墓,设置了护陵官员,修复了被毁坏的陵墓。桓温推荐镇西将军谢尚都督司州诸军事,镇守洛阳。谢尚还没有到任,桓温留下颍川太守毛穆之、督护陈午、河南太守戴施率领二千人马驻守洛阳,迁移归附的民众三千多家于长江、汉水之间,桓温带着周成,率领大军回到了荆州。
这次北伐,由于前秦和前燕尚未争夺中原地区,而姚襄的实力相对薄弱,所以比较成功。桓温请求东晋朝廷还都,有些操之过急,南迁的移民在江南一带已经生活了很长时间,情况已经稳定,而中原地区久经战乱,生产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人口稀少,粮食还需要从江汉地区运过去,暂时不具备还都的条件。而桓温显然也没有做好长期经营中原的准备,他如果仿效祖逖的策略,从北方来的流民中招募人员,在中原地区进行屯田,一边慢慢恢复生产,一边训练军队,先巩固在中原的北伐基地,等有了一定的基础,然后在上书请求还都,情况就不一样了,即使不能还都,他也可以把北伐的前进出发地从荆州推进到洛阳一带。但是桓温只重视自己在荆州的地盘,没有考虑经营中原的意见,虽然这次北伐收复了这一战略要地,但是后来也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前燕的势力逐渐扩大,在徐州方面屡次与东晋交战,东晋胜少负多,处于不利的境地。东晋的徐州刺史荀羡一度攻取了山茌,很快就遭到前燕的反击,丢失了城池。荀羡在任的时候,尚能勉强和前燕相持。而荀羡离任以后,东晋在中原的防务更是无人主持。接替谢尚担任豫州刺史的谢万,是个恃才傲物的清谈高士,根本没有统军的才能,从来不激励安抚将士。王羲之曾经给桓温写信,认为让他担任军职,根本是用人不当。王羲之还给谢万写信,劝他接近将士,与将士同甘苦,谢万根本不与理会。而朝廷出于不让桓家掌握太大权力的考虑,还是把这么重要的军职授予了谢万。谢万的哥哥谢安也深为担忧,他劝谢万应该笼络部下的将领,让他们感悦。谢万到是召集了部将,但是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拿玉如意指着在座的将领说:诸位将军都是劲卒。这样的话只能让将领感到侮辱,对谢万更加怀恨。谢安没办法,只能给他擦屁股,谢安对队帅以下的将校,都亲自接见,加以笼络,给谢万准备后路。东晋升平三年,泰山太守诸葛攸率领水陆大军两万进攻前燕,进入石门,屯兵河渚,前燕上庸王慕容评、长乐太守傅颜率领步骑兵五万在东阿迎击诸葛攸,晋军大败。东晋又派谢万率领人马屯兵下蔡,徐州刺史郗昙屯兵高平,准备北伐前燕。谢万率领人马进入涡河、颍河以增援洛阳,偏巧郗昙生病了,不得不退回彭城。谢万认为燕军很强,自己孤军不能轻进,郗昙既然撤退了,立刻也准备撤退,结果部下乘机溃散了。谢万自己狼狈而逃,他部下的将士本打算乘机把他干掉,总算看在谢安的面子上,饶了他一条小命。东晋朝廷把谢万贬为平民,连累郗昙也降为建武将军。这样不战而溃的结果使许昌、颍川、谯、沛诸多地方被前燕攻占。真是想不明白东晋朝廷的用人,明明有殷浩这样的前车之鉴,却偏偏又用了谢万这样的人,丢失了大片的土地。
生平四年,桓温派弟弟桓豁率领人马攻取许昌,击破了前燕将军慕容尘所部。东晋隆和元年,前燕将军吕护攻击洛阳,河南太守戴施逃到宛城,洛阳守将陈佑只有千余人马,急忙向朝廷告急。桓温派遣庾希和竟陵太守邓遐率领水军三千增援洛阳。桓温上疏朝廷请求迁都洛阳,请把永嘉之乱以来迁移江南的民众全部北移,以充实河南。著作郎孙绰上疏谏止:他认为桓温此举虽然是深谋远虑,但是操之过急,北方移民在江南已经生活了数十年,扎下了根基,而中原地区一片废墟,环境险恶,如果强行迁移,必然会引起很大混乱。不如派遣有能力有声望的将领镇守洛阳,先经营河南地区,等漕运之路开通,屯田有了一定的积蓄,敌人远避,中原地区有了一定的基础,然后再谈论迁都的问题。孙绰的意见是非常合理的,但是桓温却不能采纳,还怪孙绰多事。朝廷上一片反对的意见,最后这个事情不了了之。孙绰的意见是可以考虑的,奈何东晋朝廷偏安江南,根本不做这个打算。而桓温虽然有北伐的大志,却缺乏长期经营的耐心,没有祖逖的眼光,如果能用好北方的流民将是大有作为的,后来谢玄的北府兵就是招募北方流民中的骁勇之士。吕护攻击洛阳不克,遭到东晋军队的反击,中流矢阵亡,前燕军队退回了黄河以北。邓遐进屯新城,西中郎将袁真进屯汝南,运输粮米五万斛以供应洛阳,东晋总算保住了洛阳。前燕镇南将军慕容尘攻击陈留太守袁披于长平,汝南太守朱斌乘虚袭占了许昌。东晋隆和二年,前燕派太傅慕容评、龙骧将军李洪夺取河南。李洪首先攻打许昌、汝南,在悬瓠击败晋军,颍川太守李福战死,汝南太守朱斌逃到寿春,陈郡太守朱辅退守彭城,桓温派西中郎将袁真等抵御前燕的进攻,桓温率领水军进屯合肥,前燕攻取了许昌、汝南、陈郡,将万余户民众迁移到幽、冀两州,留下镇南将军慕容尘镇守许昌。前燕太宰慕容恪再次攻打洛阳,先招抚了洛阳附近的地方豪强,然后派遣将领屯兵于洛阳周围的地区,截断东晋救援的道路。沈劲因为父亲沈充死于逆乱,决心立功雪耻。燕军进逼洛阳,守将冠军将军陈佑部下才有两千多人,沈劲请求赴军前效力,东晋任命沈劲为冠军将军长史,统率自己招募的千余志愿兵前往增援洛阳。沈劲屡次以少敌众,击破燕军的进攻。但是洛阳已经成为孤城,粮尽援绝,陈佑估计洛阳不能坚守,以救援许昌的名义,留下沈劲率领五百人防守洛阳,自己率领其余人马离开洛阳。沈劲不但不为险恶的处境而担忧,反而高兴的说:我的志向就是为国献身,今天终于得到了这个机会。许昌已经陷落,陈佑逃到了新城。前燕将军悦希率领军队夺取了河南剩下的城池。东晋隆和三年,司徒司马昱得知陈佑已经放弃了洛阳,和已经担任大司马的桓温商量北伐的方略,反击前燕的进攻,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晋哀帝死了,北伐的事情不能不耽搁下来。而这时候慕容恪、慕容垂已经统帅大军包围了洛阳,开始了围攻,沈劲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兵力实在是太单薄了,最后城破被俘,不屈而死。至此,桓温上次北伐收复的失地,又再次丧失了。前秦苻坚杀秦主苻生以后即位,得到王猛的辅佐,国力渐渐强盛。太和元年,前秦辅国将军王猛、前将军杨安、扬武将军姚苌等人率领两万人马进攻东晋的荆州,遇到荆州刺史桓豁的抵抗,前秦掠走了安阳的万余民户撤退了。前燕抚军将军下邳王慕容厉又进攻兖州,攻克了鲁、高平等数郡。东晋的南阳督护赵亿占据宛城向前燕投降,前燕派南中郎将赵盘率军从鲁阳进入宛城。前燕的慕容尘又进犯竟陵,被太守罗崇击败。荆州刺史桓豁、竟陵太守罗崇攻破了宛城,赵亿仓皇逃跑,赵盘退守鲁阳,晋军跟踪追击,在雉城击破燕军,生擒了赵盘,东晋收复了宛城。在以后的几年中,东晋的边境比较平静,东晋太和四年,桓温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北伐,他率领步骑兵五万从姑孰出发。桓温从兖州出发北伐,郗超以为:道路太远,汴水也太浅,漕运难通。桓温不听。桓温到达金乡,天旱,水道断了,桓温派冠军将军毛虎生凿巨野三百里,引汶水会于清水。桓温乘船从清水进入黄河,舟舰延续几百里,军容很盛。郗超又向桓温进言,他认为从清水入黄河,难以通运,如果敌人坚守不战,粮道又被切断,又不能因粮于敌,处境是非常危险的。郗超向桓温献上速战和持重两策。速战,则以大军向邺城急进,敌人可能畏桓温威名,望风逃跑。如果出城迎战,则胜负可以立决。如果敌人坚守邺城,而是盛夏,百姓散在野外,尽为晋军所有,易水以南都会归附晋军。但是此计太急,胜负难料。如果持重,则屯兵河上,掩护漕运,等物资储备完成,明年夏天再晋军,虽然时间迟了一点,但是可以保证成功。除此二策,仓促北上,深入而不能与敌迅速决战,退必疲乏。敌人坚守不出,等到了秋冬季节,水浅漕运更难通。北方又非常寒冷,晋军又缺少冬衣,到了那个时候,恐怕不单是一个缺乏粮食的问题了。郗超所献两策,都是考虑了晋军北伐的后勤问题,可谓是切中了要害,但是桓温都没有听。桓温派建威将军檀玄攻克了胡陆,生擒了前燕宁东将军慕容忠。前燕又以下邳王慕容厉为征讨大都督,率领步骑兵两万迎战晋军于黄墟,前燕军又大败,慕容厉脱身独逃。前燕高平太守徐翻举郡投降。晋军前锋邓遐、朱序又在林渚击败燕将傅颜。前燕又派乐安王慕容臧率领人马抵挡桓温,慕容臧也接连失利,前燕赶快派散骑常侍李凤向前秦求援。
按:实现统一是困难的,以东晋的北伐为例。桓温在简文帝实施北伐时,不积极北上,东下武昌争权。攻打关中时停驻灞水,坐失战机。不去和司马勋联合攻打长安,让敌军各个击破,把司马勋打败后,回军二战白鹿原,大败桓温,导致这次北伐失利。执行北伐的将领的观念和目的决定了北伐的成败,桓温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自然不会把实现统一作为理想。而且对积极要求攻打长安,渡河取得战果的薛珍,陷害打击。后来任用不善于作战的谢万领军,与简文帝任用谢万为刺史抗衡,以拉拢谢氏为目的,不是以国事安危为目的,不顾王羲之劝阻,都反映了他的个人野心,尽管最终让谢安担任了他的幕僚报答人情,但谢万兵败被贬,这种结局也使谢安对桓温产生了芥蒂,认清了他的个人目的。




东晋的北伐和南北战争--祖逖北伐,桓温北伐,淝水之战的背景,经过,结果...
在此之后,当权的士族多标榜北伐以增加门户威望,其中以桓温的三次北伐最为著名。他曾经收复洛阳,进入关中,进兵河北,但都未能够巩固北伐成果。公元383年,前秦南下,东晋面临空前威胁,在宰相谢安的运筹下,谢石、谢玄率北府兵大败前秦军队,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决定性胜利。之后立即使其弟进军北方,收复了...

桓温北伐军对东晋政权有威胁吗?
他知道朝廷害怕他借北伐为理由扩大自己的权力,所以他就口口声声倡言北伐,以逼迫朝廷自己出兵北伐。然而朝廷派殷浩北伐一败涂地,于是他就名正言顺地担当了北伐的领导者,之后获得了京口的兵权。于是东晋的兵权就逐渐转入桓温一人之手。幸亏桓温北伐以失败告终,桓温的威信受到打击,他篡位的信心也降低了。

为什么大多历史上多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从南往北打,真有那么难吗...
二、桓温北伐 在洛阳沦陷西晋灭亡快40年的时候,北方传来一个利好消息,那边乱起来了,后赵国主石虎病死后,内部发生政变,后赵大将冉闵称帝,建立了魏国,历史上称为冉魏;鲜卑族贵族慕容皝建立的前燕又灭了冉魏。公元352年,氏族贵族苻健也乘机占领了关中,建立了前秦。 东晋权臣桓温为了建功立业、树立自己的威信,向晋穆帝...

东晋时期名将桓温的三次北伐失败,桓温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百度...
从这三次北伐来看,没有一个完整有效的战略准备怎么能够打胜仗呢?其次,因为地势天气的原因,部队的后勤跟不上,导致补给不足。桓温的部队都是靠水路来运输补给,可是水路运输最怕的就是坏天气了。桓温北伐的地势又不好,本来行军就已经很困难了,再加上运粮就更加不容易了。因为没有解决补给问题,这...

东晋的哪三次北伐都是为了阻止桓温专权?
昨天说了东晋北伐的三大隐患,今天我们来详细说说桓温之前的三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在外戚褚裒的率领下进行的。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称他为“冬烘老朽”,因为这位老兄率军深入中原之后,连一场正儿八经的仗都没打,就丧师辱国地退回了江南。面对这种失败,褚裒又羞又愧,一病不起。在病中,他听...

桓温北伐的影响
当时朝廷更打算派侍中劝止桓温,可见桓温在当时的威望极高,足以动摇朝廷。然而,桓温北伐其实得不到举国同心支持,故申胤才有言:“晋室衰弱,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乘阻以败其事。”第三次北伐大败而回,就已令桓的威望大降,只仍因其权倾朝野,故此...

桓温北伐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东晋中期,桓温为捞取政治资本和抢夺军权。先后三次北伐中原。第一次攻打前秦,直抵关中,进军灞上(今属陕西),由于决心不大,遭前秦反击而失败;第二次攻打羌族姚襄,一举攻克洛阳(今属河南),但没过多久便被前燕收回;第三次打前燕,直抵枋头(今属河南),由于坐失战机,给养供应不足,最后也...

东晋史上北伐名将桓温-却为何会被人怀疑谋反
桓温,东晋名将,数次北伐让他名流后世。桓温的身世显赫,不但可以凭着真本事灭成汉,三次北伐中原,他还是皇帝的女婿。这样骄人的地位足以东晋朝的每一个人艳羡不已。如果说桓温像其他驸马和当时的士族一样,弄个官职,铁饭碗,吃穿不愁,落上一肚子好下水,但不会有什么作为。桓温的本事是自己打出来的...

桓温北伐的故事是怎样的?
现在,蜀汉政权的头头李势残暴无道,我们选一支精兵,奇袭蜀国,李氏政权一战就可消灭!”桓温大喜,立即向皇帝上表,请求讨伐西蜀。这时候,当皇帝的是2岁的晋穆帝司马聃,朝中大事由褚太后做主,太后同意了桓温的请求。桓温便率领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司马无忌出兵攻蜀,第二年便打到成都,李势投降,...

能左右帝王命运的东晋四大家族,为何最终会衰败?
在曹魏西晋时,王谢袁萧四大家族的地位并不高于其他士族,有的甚至尚未进入士族行列。但由于王、谢官位的上升,才被列为门阀;晋明帝的世子妃庾文君因晋成帝只有四岁临朝听政,庾氏家族开始以外戚身份崛起。之后庾家没落,让出来的空位,经过几番权力斗争。最后的赢家桓温,得到了荆州刺史的位置。东晋进入...

太康县19594253283: 历史上东晋时期祖逖、桓温、刘裕都曾进行大规模北伐,为什么却只有刘裕的北伐才是最成功的?貌似祖逖北伐时实力比较弱,统治者不支持,桓温三次北伐... -
孙媛乙酰:[答案] 1,桓温这人比较2老怕别人背后暗算他 2,刘裕的时候,强的都搞掉了,周围的人都很2 3,刘裕也没有多成功,只是他是最后做了皇帝的人,自然说得好听 4,刘裕专挑2的打,南燕那些都快自取灭亡了,灭国就没有技术难度.

太康县19594253283: 在下想知枋头之战后的东晋局势与桓温的废立之事. -
孙媛乙酰: 桓温北伐的动机大概跟刘裕差不多,企图籍此立威,掌握朝权. 在北伐之前,桓温已经迫使晋廷给他加殊礼,位在诸侯王之上.很明显,桓温是想趁着北伐胜利的余威,回来后篡夺皇位,或者说至少是为篡位作准备,但他的运气实在不好. ...

太康县19594253283: 桓温“北伐”时经过的“金城”是哪儿 -
孙媛乙酰: 木犹如此, 人何以堪 桓公北征①,经金城,见前为琅邪②时种柳,皆已十围③,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④流泪. 《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 ①桓公北征:桓公,名桓温,东晋人.北征,指北上伐燕.②琅邪:官名,...

太康县19594253283: 东晋时期,率军三次北伐的将领是 -
孙媛乙酰: 桓温.他北伐三次.

太康县19594253283: 东晋有哪此大的历史事件? -
孙媛乙酰:[答案] 东晋:永嘉南渡,桓温伐蜀,三次北伐,淝水大捷,刘裕代晋 这几个是东晋比较大的历史事件

太康县19594253283: 东晋永和年间发生哪些事
孙媛乙酰: 永和九年,兰亭雅集,文采风流,流芳千古.

太康县19594253283: 关于桓温的典故 -
孙媛乙酰: 遗臭万年 典故:东晋明帝时.驸马桓温专权作乱,萌发野心.他对曾阴谋篡权的王敦暗表赞赏,一次他躺在南京家中床上时对亲信说:“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流露出他想篡权的野心.亲信们听候吓的不敢吱声.桓温扶枕而起,说道:“一个人既然不能流芳百世,那遗臭万年也是不错的.”

太康县19594253283: 下列哪个战事不是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
孙媛乙酰: 桓温北伐是东晋的. 淝水之战是东晋和前秦的战争. 永嘉是西晋的. 王敦那个都说是反晋了,是反东晋的. 八王之乱是西晋的,楼上有点常识好不好,汉朝时的是吴楚七国之乱!!!!!!! 祖狄北伐是两晋之交的. 所以答案是——没答案.都是魏晋南北朝的.

太康县19594253283: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
孙媛乙酰: 东晋大权臣桓温第二次北伐经过琅琊,看到以前在琅琊时种的树已经十围,不禁感慨万千.爬树折了树枝在手,想起当日在琅琊往事,再想起自己如今功业未成,英雄坐老,不由得触景生情,泪流满面,一腔悲愤之情油然而生,因而大发感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