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整理一下七年级上,下和八年级上所有古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作者&投稿:尘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二) 词类活用:

类型 例句 出处 解释
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对……感到诧异
名词作状语 复前行、听妇前致词 《桃花源记》 往前、上前
形容词作动词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穷尽,走到头
名词作动词 有仙则名 《陋室铭》 有名气
名词作动词 有龙则灵 《陋室铭》 有灵性
使动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使……杂乱
使动用法 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使……劳累
名词作动词 不蔓不枝 《爱莲说》 长枝蔓、长枝节
名词作状语 箬蓬覆之 《核舟记》 用箬蓬
名词作状语 石青糁之 《核舟记》 用石青
名词作动词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戴着高帽、长满胡须
名词作动词 居右者椎髻仰面 《核舟记》 梳着椎型发髻
名词作形容词 其色墨 《核舟记》 黑的
意动用法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大道之行也》 以……为亲人、
以……为子女
形容词作名词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大道之行也》 老年人、中年人、幼童
形容词作名词 造化钟神秀 《望岳》 神奇、秀丽的景色
意动用法 一览众山小 《望岳》 认为……小
使动用法 恨别鸟惊心 《春望》 使……受惊
形容词作名词 虽乘奔御风 《三峡》 飞奔的马
形容词作名词 空谷传响 《三峡》 回声
形容词作动词 夕日欲颓 《答谢中书书》 坠落
名词作动词 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散步
名词作状语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观潮》 用银、用玉
形容词作动词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观潮》 穷尽
名词作动词 皆披发文身 《观潮》 画着文彩
形容词作动词 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 变白
名词作动词 客此 《湖心亭看雪》 客居
名词作状语 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在夜里

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三) 一词多义:

之 a. 渔人甚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为 a.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b.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替
b. 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c.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c. 无丝竹之乱耳:取消主谓独立性的结构助词,不译 d. 为宫室:做。这里指雕刻。
e. 中轩敞者为窗:是
d.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f.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属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焉 a. 不复出焉:兼词,从这里。
b.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尾语气助词,不译。
c. 属引凄异:连接 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里,怎么
舍 a. 便舍船:离开 志 a. 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
b. 屋舍俨然:房屋 b.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寻 a. 寻向所志:寻找 奇 a.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特
b. 寻病终:不久 b. 八分有奇:指零数
可 a. 高可二黍许:大约 云 a.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说
b.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b. 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气助词,不译。
行 a. 复前行:走 闭 a. 是故谋闭而不兴:封闭,阻塞
b. 大道之行也:施行 b. 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曾 a. 计其长曾不盈寸:竟然 虽 a. 老妪力虽衰:虽然
b. 荡胸生曾云:重叠 b. 虽乘奔御风:即使
自 a.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绝 a. 沿溯阻绝:断,中断
b.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 绝崦多生怪柏:极
c. 自康乐以来:自从 c. 哀转久绝:消失
与 a. 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观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
b.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b. 天下之伟观:景观
c. 念无与为乐者:介词,和 能 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b. 以此夸能:能力,本领
d.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e.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词,和
仅 a.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势 a. 势极雄豪:来势,气势
b.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更 a. 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一 a. 上下一白:副词,全
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b. 惟长堤一痕:数词,一
白 a. 上下一白:形容词,白色的 者 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人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名词,酒杯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的标志

(四) 古今异义

类型 例句 古义 今义 出处
词义转移 芳草鲜美 鲜艳美丽 指食物的味道好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好象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悉如外人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问所从来 从……来 从过去到现在 《桃花源记》
词义缩小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儿女 专指男子法定的配偶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走投无路的境地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无论魏晋 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 不够,不充足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诣太守,说如此 代词,指桃花源的情况 这样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惟吾德馨 品德高尚 散步很远的香气 《陋室铭》
词义转移 往来无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平民、百姓 《陋室铭》
词义转移 宜乎众矣 应当 合适 《爱莲说》
词义转移 罔不因势象形 顺着、就着 因为 《核舟记》
词义转移 罔不因势象形 模仿 指一种动物 《核舟记》
词义转移 佛印居右 在 居住 《核舟记》
词义转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长 修理、修建 《核舟记》
词义转移 男有分 职业、职守 过分 《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 女有归 女子出嫁 返回 《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 盗窃乱贼而不作 造反 没有秩序 《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 造化钟神秀 聚集 指一种计时的器具 《望岳》
词义转移 良多趣味 确实,实在 好 《三峡》
词义扩大 四时俱备 季节 时间 《答谢中书书》
词义转移 晓雾将歇 消散 休息 《答谢中书书》
词义转移 夕日欲颓 坠落 变坏 《答谢中书书》
词义消失 相与步于中庭 院里 《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罢了 耳朵 《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 吞天沃日 用水淋洗 肥沃 《观潮》
词义转移 海涌银为郭 外城 指一种姓氏 《观潮》
词义转移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马 骑马 《观潮》
词义转移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举枪 指一种体育器材 《观潮》
词义缩小 人物略不相睹 人和物 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人 《观潮》
词义转移 江干上下十余里 岸,边 干燥 《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 余拿一小船 撑,划 用手或其他方式抓起 《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 用毳衣炉火 火炉 炉子和火/炉子中的火 《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 仍怜故乡水 爱 可怜 《渡荆门送别》

古今异义的类型:词义缩小、词义扩大、词义转移、色彩变化、词义消失。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通假字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回去)2、古今异义词一百许里(古义为“左右”,表示约数;今常指“应允”,“许多”,“或者”等。) 鸢飞戾天者(古义为“到,到达”,今常指“罪过”或“乖张”。)经纶世务者(古义为为“筹划,治理”,今常指“政治规划”。)3、一词多义绝 天下独绝 (形容词,绝妙。)猿则百叫无(动词,停止。)上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上边,上面)百 一百许里(数词,十的十倍)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4、词类活用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急湍甚箭(副词用作动词,快)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轩,争着向高处伸展。邈,争着向远处伸展)《五柳先生传》1、古今异义词因以为号焉(古义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两个词,今常用作一个词,认为) 或置酒而招之(古义为“有时”,今常用作连词,表选择关系)造饮辄尽(古义为“往,到”,今常指“创造,制作”等)2、一词多义如 亲旧知其如此(动词,像)晏如也(名词,……的样子)得 家贫不能常得(动词,得到)忘怀得失(名词,得到的(东西))3、词类活用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马说》1、通假字才美不外见(通“现”,显露,表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其真无马邪(通“耶”,吗)食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2、古今异义词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为“有时”,今常作连词,表选择关系)执策而临之(古义为“马鞭子”,今常指“政策、决策”等)3、一词多义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量词,顿,餐)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虽有千里之能(名词,才能,能力)策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子)4、词类活用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帮作动词,用鞭子打)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尽,竭尽)《送东阳马生序》1、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能“披”,披着)2、古今异义词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为“问”,今常指“敲”等) 媵人持汤沃灌(古义为“热水”,今常指“汁水”等)略无慕艳意(古义为“欣羡”,今常指“鲜艳,艳丽”等) 日再食(古义为“两次”,今常指“又,再次”等)3、一词多义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动词,担心)无冻馁之患矣(名词,忧患)故 故余虽愚(连词,所以)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副词,特意)质 援疑质理(动词,询问)非天质之悲(名词,资质)至 色愈恭,礼愈至(形容词,周到)至舍(动词)4、词类活用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动词用作代词,此,这)腰白玉之环(名词用作动词,腰挂)《小石潭记》1、古今异义词全石以为底(古义为“以之为,以全石作为”,今义指“认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为“约,大约”,今常作能愿动词,可以) 崔氏二小生(古义为“年轻人”,今常作戏曲用语)2、一词多义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介词,由)隶而从者(动词,跟从,跟随)见 下见小潭(动词,显现,呈现)明灭可见(动词,看见)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明灭可见(副词,可以)差 参差披拂(形容词,不齐)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近岸(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潭中鱼可百许头(动词用作副词,约,大约)日光下澈(形容词用作动词,照射)斗折蛇行(两个词均为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凄神寒骨(两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凄凉;使……寒冷)《岳阳楼记》1、通假字百废具兴(通“俱”,全,都)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嘱托)2、古今异义词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古义为“做州郡的太守”,今常指“守卫、守护”等) 越明年(古义为“到”,今义为“超过”)越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常指“今年的下一年”)则有去国怀乡(去,古义为“离开”,今常指“到,往”。国,古义为“国都,京城”,今常指“国家”)至若春和景明(古义为“日光”,今常指“风景、景色”等)沙鸥翔集(古义为“栖止,鸟停息在树上”,今常指“聚集、集中”等)微斯人(古义为“无,没有”,今常指“微小、略微”等)3、一词多义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相当于动词,是,就是)然则北通巫峡(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连词,就)极 北极潇湘(动词,尽,到达)此乐何极(动词,穷尽)一 在洞庭一湖(无实义,起强调作用)一碧万顷(数词,一片)而或长烟一空(副词,全)4、词类活用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太守)用做动词,做州郡的长官,即做太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动词用做名词,景象)《醉翁亭记》1、古今异义词山间之四时也(古义为“季节”,今常指“时间,时刻”等)]2、一词多义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动词,靠近。)临溪而渔(动词,来到。)谓 太守自谓也(动词,称谓,起别号)太守谓谁(判断动词,为,是)3、词类活用山行六七里(名词用做状语,在山上,顺着山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用做状语,像鸟张开翅膀)野芳发而幽香(形容词用做名词,香花。)伛偻提携(伛偻,形容词用做名词,代指老人。提携,动词用做名词,小孩。)《满井游记》1、通假字 恶能无纪(通“记”,记载)2、古今异义词局促一室之内(古义为“拘束”,动词;今常指“拘谨不自然”等)夫不能以游堕事(古义为“坏,耽误”,今常指“落、掉、往坏里变”等)恶能无记(古义为“哪里、怎么”,念( ),今常指“凶恶( )、厌恶( )”3、一词多义始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前一个作副词,才。后一个作副词,尝,曾。 余之游将自此始(动词,开始)乍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副词,初,开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副词,突然)4、词类活用麦田浅鬣寸许(名词用做状语,像兽颈上的长毛一样。)泉而茗者, 而歌者,红装而蹇者(都是名词用做动词,泉,用泉水煮。茗,煮茶。 ,端着酒杯。蹇,骑驴

1.案:通“按”,察看
例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2.颁:通“斑”
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3.板:通“版”
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4.倍:通“背”,违背
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辟:通“避”,躲避
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肴之战》)
6.弊:通“敝”,困乏,疲惫
例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王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
7.辩:通“辨”,区别
例如:此大小之辩也。(《逍遥游》)
8.裁:通“才”
例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9.采:通“彩”,色彩
例如: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
10.飡:通“餐”
例如:适莽苍者,三飡而反。(《逍遥游》)
11.唱:通“倡”,倡导
例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2.沈:通“沉”
例如:暮霭沈沈楚天阔。(《雨霖铃》)
13.绌:通“黜”,贬黜
例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14.垂:通“陲”,边关
例如: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白马篇》)
15.歠:通“啜”,给水喝
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勾践灭吴》)
16.趣:通“促”,催促
例如: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
17.卒:通“猝”,突然
例如:卒然边境有急。 (《论积贮疏》)
18.卒:通“猝”,仓促
例如: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19.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一浸叫焠,俗称“蘸火”。这里指用药浸泡
例如: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
20.厝:通“措”,放置
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21.错:通“措”,措施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离骚》)
22.道:通“导”,引导
例如: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23.得:通“德”,感激恩德
例如: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24.雕:通“凋”,凋谢,凋零
例如:岭峤微草,凌冬不雕。(《采草药》)
25.尔:通“耳”,表限止语气,罢了
例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26.而:通“尔”,你
例如:而翁长铨。(《记王忠肃公翱事》)
27.反:通“返”,返回
例如:使子路反见之。(《荷蓧丈人》)
28.不:通“否”
例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29.父:通“甫”
例如:长乐王回深父。(《游褒禅山记》)
30.共:通“供”,供给
例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31.酤:通“沽”,买酒
例如:酒酤于市。(《训俭示康》)
32.灌:通“盥”,洗
例如: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33.曷:通“何”,什么
例如: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34.盖:通“盍”,何不
例如: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35.盖:通“盍”,怎么
例如: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
36.衡:通“横”,横行
例如: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论积贮疏》)
37.还:通“环”,绕
例如: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38.堕:通“隳”,毁坏
例如: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肴之战》)
39.火:通“伙”
例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辞》)
40.或:通“惑”。想不通
例如: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弈秋》)
41.齐:通“剂”,药剂
例如: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42.贾:通“价”,钱
例如:如有营,予佐尔贾。(《记王忠肃公翱事》)
43.戒:通“诫”,告诫
例如: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冯婉贞》)
44.距:通“拒”,把守
例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45.决:通“诀”,诀别
例如: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信陵君窃符救赵》)
46.菁:通“精”
例如:吾党菁华,付之一炬。(《〈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7.具:通“俱”,全,都
例如: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48.累:通“缧”,绳索,“累臣”,这里代俘虏
例如:不以累臣衅鼓。(《肴之战》)
49.雷:通“擂”,击打
例如:雷鼓大震,北军大坏。(《赤壁之战》)
50.离:通“罹”,遭受,遭遇
例如: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51.列:通“裂”
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梦游天姥吟留别》)
52.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
例如: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
53.陵:通“凌”,凌辱
例如:贾家庄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54.录录:通“碌碌”,平庸
例如:公等录录,皆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
55.免:通“娩”,分娩
例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勾践灭吴》)
56.冥:通“溟”,大海
例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57.摩:通“磨”
例如: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报任安书》)
58.摩厉:通“磨砺”,切磋,讨论
例如: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勾践灭吴》)
59.没:通“殁”,死
例如:孝公既没。(《过秦论》)
60.缪:通“穆”
例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61.莫:通“暮”,夜晚
例如: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
62.内:通“纳”,放入
例如:内所著披袄中。(《记王忠肃公翱事》)
63.内:通“纳”,接纳
例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64.奉:通“捧”,恭敬的拿着
例如: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65.被:通“披”,披散
例如:(屈原)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66.被:通“披”,穿
例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67.罢:通“疲”,疲惫病弱的
例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
68.冯:通“凭”。乘着
例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69.暴:通“曝”,日晒
例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弈秋》)
70.觭:通“奇”,奇特
例如: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71.契:通“锲”,刻
例如:遽契其舟。(《察今》)
72.誓:通“愆”,过错
例如: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孔雀东南飞》)
73.枪:通“抢”,碰撞
例如: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报任安书》)
74.禽:通“擒”,捉拿
例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
75.趣:通“趋”
例如: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
76.殴:通“驱”,驱赶,督促
例如:今殴民而归之农。(《论积贮疏》)
77.诎:通“屈”,弯曲
例如: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报任安书》)
78.取:通“娶”,娶亲
例如: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79.阙:通“缺”,空缺,间隔
例如: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报任安书》)
80.阙:通“缺”
例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81.輮:通“煣”,木工用火熨木料,把直的变成弯的
例如: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
82.善:通“缮”,擦拭
例如: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83.信:通“伸”,伸张
例如: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84.耆:通“嗜”,喜爱
例如: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触龙说赵太后》)
85.世:通“逝”,逝世
例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祭十二郎文》)
86.逝:通“誓”,发誓
例如: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硕鼠》)
87.受:通“授”,教授,传授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88.孰:通“熟”,仔细
例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89.帅:通“率”,率领
例如: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勾践灭吴》)
90.剔:通“剃”
例如: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报任安书》)
91.田:通“畋”,打猎
例如:今王田猎于此。(《庄暴见孟子》)
92.帖:通“贴”,粘贴
例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
93.庭:通“廷”,朝廷
例如: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94.涂:通“途”,道路
例如: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95.说:通“脱”,摆脱
例如: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诗经·卫风·氓》)
96.挽:通“晚”
例如:必用此为物,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报任安书》)
97.无:通“毋”,不要
例如: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98.亡:通“无”,没有
例如: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论积贮疏》)
99.熙:通“嬉”,嬉戏,开玩笑
例如: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100.郤:通“隙”,隔阂,嫌怨
例如: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
101.孅:通“纤”,精细
例如: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论积贮疏》)
102.见:通“现”,出现
例如: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3.向:通“响”
例如:砉然向然,奏刀騞然。(《庖丁解牛》)
104.乡:通“向”,朝着
例如: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信陵君窃符救赵》)
105.刑:通“型”,作榜样
例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齐桓晋文之事》)
106.生:通“性”,资质,禀赋
例如:君子生非异也。(《劝学》)
107.羞:通“馐”,食物
例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祭十二郎文》)
108.于:通“吁”,嗟叹
例如:于嗟鸠兮,无使桑葚。(《诗经·卫风·氓》)
109.还:通“旋”,转身
例如: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10.县:通“悬”,挂
例如:胡瞻尔庭有县特兮。(《伐檀》)
111.俨:通“严”,整治
例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
112.炎:通“焰”,火焰
例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113.厌:通“餍”,满足
例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
114.阳:通“佯”,假装
例如:皆阳应曰:“诺”。(《记王忠肃公翱事》)
115.要:通“邀”,邀请
例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116.已:通“以”
例如: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隆中对》)
117.已:通“矣”
例如: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118.翼:通“翌”,第二天
例如: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促织》)
119.益:通“溢”,涨水
例如: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察今》)
120.景:通“影”,影子
例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121.由:通“犹”,犹如
例如: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兰亭集序》)
122.有:通“又”
例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123.与:通“欤”
例如: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124.原:通“源”,来源
例如: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货殖列传序》)
125.圜:通“圆”
例如:石青苍色,多平方,少圜。(《登泰山记》)
126.员:通“圆”
例如: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张衡传》)
127.说:通“悦”,高兴,喜欢
例如:而民说之,使王天下。(《五蠹》)
128.芸:通“耘”,耕耘
例如:植其杖而芸。(《荷蓧丈人》)
129.蚤:通“早”
例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130.章:通“彰”,明显
例如: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131.适:通“谪”,贬谪
例如: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132.振:通“震”,震动
例如: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荆轲刺秦王》)
133.政:通“征”,指徭役
例如: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勾践灭吴》)
134.支:通“肢”,肢体
例如: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135.直:通“值”,价值
例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
136.指:通“旨”
例如: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原列传》)
137.止:通“只”,仅
例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138.识:通“帜”,标志,记号
例如: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
139.识:通“志”,记住
例如: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140.知:通“智”,智慧
例如: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141.“质”通“锧”,一种刑具
例如: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142.质:通“贽”,见面礼
例如: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143.中:通“衷”,内心
例如: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白马篇》)
144.属:通“嘱”,嘱托
例如:属予作文以记文。(《岳阳楼记》)
145.属:通“嘱”,劝人饮酒
例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
146.住:通“驻”,驻扎
例如: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147.濯:通“浊”,浑浊
例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屈原列传》)
148.从:通“纵”,与“横”相对
例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149.尊:通“樽”,杯
例如: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150.坐:通“座”,座位
例如: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一般有动词活用为名词的、方位名词做状语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使动、意动等)等等。

我有一本《全品中考复习方案》上有,很全,可惜我打字不快,建议你去买一本,新华书店应该有~呵呵,我刚中考完,那本书很好


初一上册历史必考重点求整理 好评!!
初一上册历史必考重点求整理 好评!!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zbg99587758 2014-01-12 · TA获得超过43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3.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总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

帮我整理一下七年级上,下和八年级上所有古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我的 帮我整理一下七年级上,下和八年级上所有古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75 谢谢了,急用是词类活用哦,不是通假字哦,希望是详细的整理,最好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哦。我会再追加5分的... 谢谢了,急用是词类活用哦,不是通假字哦,希望是详细的整理,最好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哦。我会再追加5分的 展开  我...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现象
2.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的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解 &《童趣》 一、词语积累 (一) 常规词语 [余]我。 [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 [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毫,细毛。[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私]暗自,暗暗的。 [拟作]比作。拟,比,比拟。 [向]接近...

七年级上思想品德复习提纲整理!!急!
七年级上思想品德复习提纲整理!!急! 第一单元走进中学第一课我上中学了1、中学生活有哪些新变化?P5-62、什么是学校适应?其三个标准是什么?P53、如何积极适应中学新生活P6第二课认识新伙伴1、什么是闭锁心理?P122、闭... 第一单元 走进中学第一课 我上中学了1、 中学生活有哪些新变化?P5-62、什么是学校...

七年级上册作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上册作文1 “出锅了!——”一张香喷喷,而且外酥里嫩的大油饼出锅了。说...

七年级上学期学生自我评价
下面是我整理七年级上学期学生自我评价的范文,欢迎阅读! 七年级上学期学生自我评价篇一 初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了,我的初中生活适应期也已结束。这次考试考的很糟糕,与期中考试相比,名次、成绩都大幅度下降。针对此次考试,我总结了我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心态 1、在考试前我并没有深入复习,每次复习总是...

七年级上学期的班务工作总结
时间乘着年轮循序往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是时候认真地做好工作总结了。那么你有了解过工作总结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学期的班务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学期的班务工作总结1 转眼一学期又过去了,回顾自己十几年的班务工作,感觉...

七年级上册总结自我陈述报告
七年级上册总结自我陈述报告(精选12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总结自我陈述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上册总结自我陈述报告 篇1 本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

七年级上期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上期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期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上期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

七年级上册课文《植树的牧羊人》原文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课文《植树的牧羊人》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植树的牧羊人 才不过八年的时光,整个高地便焕然一新,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 假...

宜良县19639688360: 七年级(上.下),八年级上数学知识总结 -
温超香砂: 有理数运算知识点分析 1、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重点,它比算术中的加法运算复杂,而且容易出错. (1)有理数加法法则是进行有理数加法的依据,进行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是异号或是有一个零,从而来确定...

宜良县19639688360: 七年级上册,下册和八年级上册的所有古诗词(课内和课外的所有的) -
温超香砂: 课内: 七年级上: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浣溪沙(苏轼)3.归园田居(陶渊明)4.望岳(杜甫)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6.夜雨寄北(李商隐)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8.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9.梦江南(温庭筠)10....

宜良县19639688360: 帮我整理一下初一数学上下册的所有知识点 -
温超香砂: 初一数学概念 实数: —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无理数: 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 自然数: 表示物体的个数0、1、2、3、4~(0包括在内)都称为自然数. 数轴: 规定了圆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

宜良县19639688360: 七八年级上下册要背诵的古诗文 -
温超香砂: 七年级上册:《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次北固山下》《赤壁》 《浣溪沙》《幼时记趣》,《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 《三峡》,《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 《秋词》,《梦溪笔谈二则》——以虫制虫,梵天寺木塔 ...

宜良县19639688360: 年级的语文归纳语文七年级八年级的归纳(包括同一作家的作品归纳,同
温超香砂: 文言文 7上:《三峡》郦道元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闲情记趣》沈复 《周处》刘义庆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小石潭记》柳宗元 《观潮》周密 7下: 《公输》 《核舟记》魏学?? 《荔枝图序》白居易 《山石》蒲松龄 《陈涉世家》司马迁 《马说》韩愈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 《与朱元思书》吴均 8上:《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醉翁亭记》欧阳修 《满井游记》袁宏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岳阳楼记》范仲淹 《世说新语》三则: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陈太丘与友期;魏武将见匈奴使 8下:《隆中对》陈寿 《出师表》诸葛亮 《越巫》方孝孺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陌上桑》 我刚上完七年级,只知道那么多了!.

宜良县19639688360: 七,八年级的古文请把我列出来分上下册 -
温超香砂: ——人教版—— 七年级上 童趣 《论语》十则 山市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 伤仲永 木兰诗 孙权劝学 口技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狼 八年级上 桃花源记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三峡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观潮 湖心亭看雪 八年级下 与朱元思书 五柳先生传 马说 送东阳马生序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宜良县19639688360: 八年级上册的内容请大家帮我归纳一下,我的数学没有学好,谢谢 -
温超香砂: 八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归纳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一.定义 1.全等形:形状大小相同,能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 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 二.重点 1.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宜良县19639688360: 求人教版语文 7年级上下册 和8年级上册 9年级下册课后全部词语 -
温超香砂: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 一瞬(shùn)间 嶙(lín)峋(xún) 眩(xuàn) 啜(chuò)泣 小憩(qì) 擎(qíng)天撼(hàn)地 忍俊不禁(jīn) 唳(lì) 第二单元 濯(zhuó) 行(xíng)道树 十姊(zǐ)妹 窖(jiào) 泯(mǐn) 厄(è)运 猝...

宜良县19639688360: 数学七八年级的几何概念汇总 -
温超香砂: 1.1 数字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几个单项似的和叫做多项式.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向式的次数. 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1.3 同敌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

宜良县19639688360: 求七年级上下学期和八年级上学期的文言文通假字.
温超香砂: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同“汝”《〈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