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登州府海阳县西马官庄和四马庄的现在哪里呀???

作者&投稿:沙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姓于祖籍是山东省登州府海阳县司马庄现在是什么地方?~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宋宽由莱阳县翠疃迁居此地,耕种崖后村地主孙泮之地。因娶孙姓官宦之女为妻,故命村名孙母官庄。后因一姓司马的将军葬此,更名为司马官庄。 司马官庄位于海阳市西部,地处东经120°53′,北纬36°46′。西与莱阳市李树圈村、横岭口村接壤,南邻卧龙村,北连崖后村,东与齐格庄相接。距市政府驻地38公里,隶属小纪镇。 全村辖区东西长,南北窄,面积约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芋头、沙参、花生等。 2002年,全村500户,1410人,有宋、赵、李、孙等姓,均为汉族。

老兄是海阳县乳山乡桃花社。不过桃花社没有马庄,和它相邻的邵村社有马家庄。
现在属于乳山市。

现在的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乳山市司马庄村
司马庄于氏资料整理(高林)
于,是当代中国一个大姓,于氏来源却并不多。于氏主流是源于姬姓,始祖为邘叔。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当年姜太公辅佐周武王夺得天下,武王大举分封,其第二子被封于邘国(今河南沁阳市北部西万镇邘邰村)史称邘叔。后来邘国灭亡,邘叔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史称于姓正宗。另外据《路史》所载,东海(东海郡为于氏之郡望)有于公裔孙,本为汉人,随拓拔珪迁徙至代北(大致相当今山西代县、繁峙、五台、原平一带),为万忸于氏(鲜卑复姓),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时,恢复为于姓。有此可知,此支于氏仍然为邘叔之后。于氏第三支便是不同于以上两支,中国古代有淳于氏,历史记载淳于氏原为姜太公之后,唐朝宪宗李纯时期为了避讳宪宗名讳而改为于氏,宋代以后部分后人依然恢复为淳于氏,还有一些则依然采用于姓。自然这部分于氏后人并不多。由此可知于氏之主流正宗仍为姬姓邘叔之后。
两千多年以来,于氏族人多居于北方,尤其在山东、河南等省份人数众多。其中山东乳山司马庄于氏是长久以来于氏家族的一支优秀代表。 乳山信息港资料显示:于氏第一代(邘叔)至第十代在河南沁阳,代表人物第九代于劂、第十代于乾、于坤;第十一代至第二十六代也在河南沁阳;公元前249年一支于姓迁至山东郯城,二十六代至三十五代在山东郯城;第三十六代到七十代(于敬祖)在山东省荣城斥山搬到固山;第七十一代(于礼)在洪水澜(七十二代为于坚)搬到大水泊,而后人丁兴旺陆续迁到全国各地。据司马庄《于氏谱族》记载:广公世居文登之赤山,大宋南渡时,金兵乱华,公自赤山迁居宁海州之南乳山乡石山社赫家疃,离城一百四十里,历宋而元明清,国朝乾隆元年奉宪裁登州四卫,而以大嵩卫为海阳县,割莱阳之行村林次嵩山三乡宁海之乳山亦柰丐盖,自文登入海阳迄今千余年。(于春喜先生提供)
由此可见,司马庄于氏可能是在唐朝时期从山东临沂郯城迁往山东荣成赤山。东汉时期有著名的于氏族人于定国,于定国乃东海郡人(郯城即属于东海郡),因此司马庄于氏有可能为于定国后裔。
但是对于司马庄于氏和大水泊于氏的迁徙顺序至今为止仍有疑问,到底是赤山于氏是先到了司马庄后来又搬到了大水泊开辟了大水泊于氏,还是分别从赤山搬到了司马庄和大水泊或者分别搬到司马庄和大水泊之后,司马庄又有人搬到了大水泊,这个恐怕还要经过长期的考察研究才行。不过据司马庄于氏二十四代于春喜先生介绍,大水泊于氏第三代于坚的墓在乳山,建国前大水泊仍有人到乳山扫墓,且司马庄人一致认为司马庄于肯定不是从大水泊迁来的。
今年暑假回家之后我曾骑自行车数十里地到司马庄于氏祖居之地——山东省乳山市乳山寨镇司马庄村(该村现分为南司马庄、北司马庄、东司马庄三个行政村,三个村除了少数高姓等人家之外几乎都姓于。南司马庄为明朝天启年间于氏第十三代孙于象泽、于象渭兄弟所立)了解情况。司马庄于氏原有族谱,可惜该谱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值得庆幸的是,司马庄于氏部分族人仍保留了部分手抄本族谱。经过打听,我在南司马庄村见到了司马庄于氏第二十五代孙于开国老先生所藏的族谱。从于开国老先生那里了解到,司马庄于氏始祖于广,金时自荣成赤山迁于现在的司马庄。于广六世孙于仲保,字元卿,元朝至正二年赐进士第,授兖州路军民总管,诏拜兵部司马督理戍务。司马庄村的名字由此而得。于仲保每次回家探亲之时都会在棘子沟下马,走的时候又在棘子沟上马。棘子沟就是现在的乳山寨驾马沟村,驾马沟村的村名便是由此而来。明朝万历十四年司马庄于氏始修族谱。由于广十二世孙于贡甫(字子寿)兄弟主持编修。此后分别于清雍正年间由十六世于淳耀,乾隆年间由十七世于化鹏、于载栋,嘉庆年间由十八世于良嗣、于国玉,道光年间由十九世于钟彦,光绪年间由二十世于景义,民国十年由二十三世于雅亭,民国二十五年由二十一世于魁建进行了于氏族谱的重修,共历八修。不过历经八修的族谱在文革时期却未能幸免。幸亏于开国老先生的父亲参与了最后一次修谱,于开国老先生就是利用他父亲所留下的手稿整理出了现在所存的司马庄于氏族谱。但这份族谱除了前面部分,从第八世以后基本只有司马庄当地的分支。不过现在了解到在其他司马庄于氏后裔分布地保留了部分于氏家谱资料,像乳山寨镇管村的于春喜先生(年字辈),乳山寨镇改造夼村以及辽宁部分宗亲。并且没有家谱的于氏族谱亦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挂谱,如果司马庄于氏重修族谱的话,在资料收集方面应该不难。司马庄于氏亦有字辈传世,明朝万历年间第一次修谱的时候,定下二十字“思尔尚可载,嗣际维崇心。天年开复性,间之一同新。”民国二十五年最后一次修谱又定下二十字:“作述宜长久,斯文善培人。国恩承永世,祖德绍万春。”于氏族人皆依于氏先人所定字辈来取名字。至于现在司马庄于氏族人的辈分分布情况,虽未实地调查过,但是据乳山寨镇到根见村我高氏一位升字辈曾祖爷说在赤家口村有于氏二十一世崇字辈在(昨天晚上在网上碰巧认识了一个司马庄于氏二十三代天字辈的人,他岁数不大辈分却非常大,据他说赤家口已经没有二十一代了,尽管如此其他村子里还是有可能有的),另外于开国老先生说在司马庄村有于氏二十八世间字辈在,据我一个表哥说在夏村于家庄有六十多岁的二十七世性字辈在,那么于家庄应该有二十九世之字辈,我想这大概就是司马庄于氏的最大辈分与最小辈分了。

作者:218.80.244.*2006-10-26 15:25 回复此发言

--------------------------------------------------------------------------------

2 乳山司马庄于氏资料整理(高林)
我的母亲属于司马庄于氏二十五世开字辈。
需要补充一下,网上看到对司马庄于氏字辈有很多误传,有传为“祠际维崇心”有传为“天年开福性”有传为“天年开复幸”有有传为“天世年复行”等等,这些都是错的,我所写的字辈是从司马庄于氏族谱中抄出来的,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对于这些字辈司马庄人已经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了,当年祖上修谱的时候为何选用这几个字可能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另外,已经迁出威海地区的于氏族人,有很多都说自己是出自司马庄或者大水泊,在这里需要更正一下,司马庄原属于登州府宁海州,原名为赫家疃,因为于仲保官诏兵部司马而更名为司马庄,现在司马庄分为东、南、北三个行政村,后来曾一度归属于烟台海阳县,现在属于威海乳山市乳山寨镇;大水泊原属于登州府文登县,现在仍属于威海文登市大水泊镇。许多外地宗亲对司马庄和大水泊属于哪儿,经常有搞错的情况。
根据于开国老先生手中的族谱记载于氏后人迁徙分布情况:
兴友公(十一世)长子贡甫公(十二世长支)后裔:北司马庄、台上、大管村、西岚村、平岚村、黄埠崖村等。
兴友公次子贡禄公后裔:赤家口、沙沟子、楼村、山前、小管村、水道、曲化庄、江村、官庄、南耿家、柳家、野子、北司马庄、乳山寨、西周格庄、凤台顶、腾河、崐嵛山、玉皇山后、于家庄、康家、河口、高家屯、胡仑、东耿家、西北岛以及外迁等。
兴友公三子应祯公:北司马庄、汪水西庄、宋家河、赤家口、丛麻院以及外迁辽东等。
兴友公四子应祥公(生六子:象泽、象洷、象渭、象渚、象澜、象*):南司马庄、滕河、高家兴、于家庄、江村洼、南兴善、七家、台上、北司马庄、平岚、猪栏夼、沙沟、圈港等。
兴友公五子应聘公:院里山后、台上等。
另外第十世才富公后裔迁东司马庄、赤家口、打磨、腾河、横山后、独家、仇家兴、井子、夏楚、石巷南头、徽湛、于家河、小疃、申家等。
十一世伯友公后裔迁杜家、金(石青)岭、小安、桑行埠等。
十一世胜友公后裔迁改造夼、乳山寨、官庄等。
除了十二世以前有迁出司马庄到了牟平和诸往流水头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十二世以后迁出司马庄的。另有乳山寨村后裔迁往人石等村。于开国老先生介绍司马庄可能有人迁到大水泊,可能是广公六世孙于渊(于广—于全—于三公—于大春—于德仁—于渊),不过即使有这么一支迁到了大水泊,那么从现在的资料来看,在于渊之前大水泊已经有于氏族人了,所以于渊不是最先到大水泊的于氏族人,大水泊家谱记载大水泊第一代为于敬祖,大约为北宋时期的人。在司马庄谱中也有一个于敬祖,但是这个于敬祖是广公的四世孙,应该是元朝末年的人,所以这这个于敬祖与大水泊于敬祖是两个人。
从乳山市县志得知,于氏为乳山市为第一大姓,于氏遍及乳山各个乡镇。其中司马庄于氏分布于夏村镇、诸往镇、乳山寨镇等地,司马庄于氏也是乳山于氏人数最多的一支,另外一部分虽不是司马庄于氏但却属于司马庄于氏同宗,是同出于荣成赤山的文登大水泊于氏,还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属于明朝云南戍边而来的。

有一次无意间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寻亲帖子,帖子中说道
“各位老乡,久违了,这里是我从前所记录的关于于氏祖先的点滴文字,希望知情的同宗圆我一个寻根梦!
于氏宗谱补记
据现存之墓碑皇清于尚志(此碑现立于庄河市栗子房镇永记村同春队的北面丘陵之上,于尚学兄或弟)碑文记载:“□□山东登郡海洋县乳山乡石山社司马庄人……乾隆18年(1754年)徙居奉天岫岩所□□社五甲转本□□子民……道光17年3月初刻(1838年)”(此碑及先人于崇佐、于维潭之残碑已于2004年5月被后生拍照)。吾之先祖,由今之山东,漂洋过海至渤海湾之大连庄河,繁衍生息至今,已有十二代之多,距今整整二百五十一年。向有(1984年)吾长辈于天贵(已故多年),传于氏先祖列宗名录,距现在业已20年。遗憾的是可、载两代没有记录。于氏祖传属字如下:
前20字:思尔尚可载,嗣际维崇心。天年开复性,间之一同新。
后20字:作述宜长久,斯文善培人。国恩承永世,祖德绍万春。
今以列表方式谨缉如下,有望示于后辈,使其铭记之:
不才后生于开旻于公元2003年8月5日记。”

我第一次知道司马庄于氏的完整字辈,就是从这个帖子里面看到的。后来我也在于开国老先生那里了解到,辽宁确有于氏族人前往司马庄寻根,而且根据司马庄于氏族谱的记载,于尚志并非十五世尚字辈,而是十七世载字辈。
由此可见司马庄于氏族人人数众多,分布广泛,而且司马庄同宗的文登大水泊于氏更是遍及胶东半岛乃至东北的广大地区,有理由相信,荣成赤山于氏是于氏家族中最大的一个分支。威海地区于氏族人也是非常有出息,单乳山市而言,张学良将军结发妻子于凤至出自司马庄于氏,乳山市市委书记为于永吉,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为司马庄于氏二十五世于开路等等。我想,作为乳山第一大姓,于氏族人一定会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于氏族谱中记载司马庄于氏家训:
吾家清白门第诗礼旧族 务要父慈子孝 兄爱弟敬夫和妇随长惠幼顺小心以奉官法专意以办国税 勤俭以守家业谦和以处乡里面心安平治 勿怀奸诈 事贵含忍勿轻斗争 勿为奸诱 常改己过不谈人非死丧相助 患难相恤 善相劝勉恶相告诫 务行礼义之风以成义和之主各共勉之 勿忽家教
司马庄于氏家庙大门对联:
祖德堪追想当年 垂训遗谋 原志在繁荣百世
云祁感集虽此日 分枝别派 勿忘了骨肉一家

我知道有个叫“司马庄”的村子,在黄崖南,好像与桑梓口是邻村吧。

乳山寨镇有司马庄村。


山东登州府海阳县西马官庄和四马庄的现在哪里呀???
司马庄原属于登州府宁海州,原名为赫家疃,因为于仲保官诏兵部司马而更名为司马庄,现在司马庄分为东、南、北三个行政村,后来曾一度归属于烟台海阳县,现在属于威海乳山市乳山寨镇;大水泊原属于登州府文登县,现在仍属于威海文登市大水泊镇。

清嘉庆年间登州府海洋县县城在今天的什么位置?
登州府海阳县就是今天的海阳市,隶属于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因地处黄海之北而得名。据《登州府志》:“以其地在海之阳,故名。”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批准设置海阳县,隶属山东省登州府。西以莱阳县三驾山为界,西北以莱阳县平兰社为界,北以栖霞县水头村为界,东以宁海州崮山为界。将...

清朝时期的登州府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清末,山东省共辖3道,10府,3直隶州,105州县。其中,10府为登州、济南、东昌、泰安、武定、兖州、沂州、曹州、莱州、青州等。清朝初期,登州府仍辖1州、7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政府裁登州府内的成山卫、大嵩卫分别设置荣成县、海阳县。至此,登州府共辖1州、9县,计有宁海州、蓬莱县、...

山东登州府现在叫什么
山东登州府现在叫烟台市蓬莱区以及威海市。登州府是我国古代的地名,登州府最早设立在唐代,现在的烟台以及威海则隶属于登州府。登州府最大时几乎囊括了整个山东半岛在内,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为我国的重要行政区。登州府简介 登州府,清代府治蓬莱县。下辖:蓬莱县、黄县、栖霞县、招远县、莱阳县...

山东登州府海阳县六甲长社东司马庄是现在的哪里
山东登州府海阳县六甲长社东司马庄是现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海阳所镇东司马庄

登州府海阳县
登州府海阳县就是今天的山东乳山市,文登就是登州首府,乳山就是海阳县。你说的大十甲二十牌应该是海阳县城的街道,所以估计你家以前应该就是海阳县城里的。知道我为啥知道不?因为我老家也是登州府海阳县的,东北地区很多人都是从那出来的。

清朝时登州府宁海县司马庄,现在是哪里?
属山东省,在满清登州府海阳县于姓最多的是司马庄村。此地在清雍正后一直属海阳管辖。解放后成立乳山县从此归乳山管理。司马庄立村是荣成斥山人于广迁,原名为于家庵;于广六世孙于仲保,于元朝元统年间中进士,后至正年间任兖州路军民总管,诏拜兵部司马,其孝行名闻乡里,被后人所称颂;后于仲保之...

山东省登州府玉田县司马庄现在是什么地方
是登州府海阳县乳山乡司马庄。现在的乳山市北司马庄村。 北司马庄 金初,赫姓居此,取名赫家疃。天会年间,于广由荣成县赤山来居。后赫姓迁走,更名于家庵。元末于广六世孙于仲保诏拜兵部司马,故于明天顺年间更名司马庄。

山东省早先的登州府文登县现在的名称叫什么?
5. 清末,登州府的辖区扩展到包括荣成县和海阳县在内的9个县。6. 1940年6月,文登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胶东区东海专区。7. 1950年6月1日,文登专区成立,文登县为其所属。8. 1956年3月,文登县与昆嵛县合并,恢复文登县名称,属莱阳专区。9. 1958年11月,文登县划归烟台专区。10. 1967年2...

清朝时期的登州府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 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大张村”应是现在的“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大章村”。理由如下:一、荣成是于清雍正13年(1735年),从文登县析出的新县,也隶属于山东省登州府。大章村位于文登荣成交界处,雍正后至解放前曾划出过荣成。二、该村的村民全部姓肖。据《荣成市志》记载:大章村明万历年间,肖姓...

阳泉市13167528303: 原来山东省登洲府洛阳县有设有四马庄名字
贾柔康瑞: 原来的登州府 宁海县是现在的烟台市牟平区,至于四马庄就是现在的牟平司马庄祖籍是山东省登州府海阳县(四马庄)现在是烟台市海阳市马家庄村莱州市马家庄村清朝时期的登州是现在的山东省蓬莱.清朝时期的登州府位于现今的山东省蓬莱...

阳泉市13167528303: 清朝时的山东省登州府海洋县司马庄是今天的哪 -
贾柔康瑞: 应该是现在的乳山市乳山寨镇.北司马庄、东司马庄、南司马庄、不知是哪个村的.此地大清时隶属海阳县.

阳泉市13167528303: 我姓于,祖籍是山东省登州府宁海州海阳县司马宫庄在哪里呀? -
贾柔康瑞: 在山东省乳山市乳山寨镇西北方向,此地在清雍正之后一直属海阳管辖.解放后成立乳山县从此归乳山管理.说起司马庄的历史,可谓几经变迁:最初赫姓人居此,起名赫家疃;至金初,赫姓人迁走,荣成斥山人于广迁来居住,更名为于家庵;于广六世孙于仲保,于元朝元统年间中进士,后至正年间任兖州路军民总管,诏拜兵部司马,其孝行名闻乡里,被后人所称颂;后于仲保之孙于玘为纪念祖父,将于家庵更名为司马庄;明朝末年,于氏分家,其中一支由原村南迁数里建村,由此分出南北司马庄;后又有于姓居于两村东面,称东司马庄.

阳泉市13167528303: 古代登州府指的现在的什么地方 -
贾柔康瑞: 登州府,清代府治蓬莱(今山东省蓬莱市).下辖:蓬莱(山东省蓬莱市)、黄县(县治在今山东省龙口市黄县镇)、栖霞(今山东省栖霞市)、招远(今山东省招远市)、莱阳(今山东省莱阳市)、福山(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文登(今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荣城(县治在今山东省荣成市旧荣成镇)、海阳(今山东省海阳市)共9县;宁海(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散州

阳泉市13167528303: 清朝时期的登州府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
贾柔康瑞: 清朝时期的登州是现在的山东省蓬莱. 清朝时期的登州府位于现今的山东省蓬莱市,下辖:黄县、栖霞、招远、莱阳、福山、文登、荣成、海阳. 在清代的《登州府志》中,对登州府所辖区的范围有详细的记载.登州府东至海四百九十里,南...

阳泉市13167528303: 古时候山东登州府滨海县司马庄现在在什么地方 -
贾柔康瑞: 是登州府海阳县乳山乡司马庄.现在的乳山市北司马庄村. 北司马庄 金初,赫姓居此,取名赫家疃.天会年间,于广由荣成县赤山来居.后赫姓迁走,更名于家庵.元末于广六世孙于仲保诏拜兵部司马,故于明天顺年间更名司马庄.后因析建南司马庄而更今名.

阳泉市13167528303: 清朝的登州府莱阳县七甲八社是现在什么地方 -
贾柔康瑞: 莱阳县的乡社和坊 迎仙乡 众水社、王宋社、淳于社、萧家庄社、房疃社、五龙社、陶漳社、废坊社、吕疃社、官庄社 望石乡 玩底社、房屋社、大林社、榆山社、瓦马社、埠上社、南务社、堑头社、寨头社、店上社、平兰社 凤山乡 胡城社、石...

阳泉市13167528303: 山东省登州府海洋县司马庄,前司马李家庄 -
贾柔康瑞: 应该是登州府海阳县,也就是现在的烟台,海阳市,现在有个李家庄村,还有个李家村,以前好像也叫李家庄,因为重名才改成了李家.

阳泉市13167528303: 古代的山东登洲府是现在的哪里? -
贾柔康瑞: 登州,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始于唐代,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所置,由莱州西北部析置.治牟平县(今山东烟台市牟平区).唐神龙三年(707年)移治蓬莱县(今市).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东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登州.位于...

阳泉市13167528303: 早些年山东的登州府如今是什么地方? -
贾柔康瑞: 据明史地理志记载考证. 登州府:(元登州,属般阳路.) 洪武元年(1368年)属莱州府.六年(1372年)直隶山东行省.九年(1375年)五月升为府.领州一,县七. 蓬莱:(倚.洪武初废.九年五月复置.本置於海中沙门岛,后迁朱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