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庸”怎么理解

作者&投稿:臾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庸应该怎么去理解?~

中庸,中正持平,和谐永恒。
中者,正也,和也,中正和谐,恰当适度,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意。
庸者,用也,常也,运用、实行,平常、常道,永恒不易之意。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就是“以中为常”之意,也即把“中和”与“中正”作为常道加以运用。因此,中是原则,是自然界一种均势的平衡状态;庸是实践,是客观事物的表现形式;中庸是知与行的统一。中庸,即包容与利用。就是对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的使用。在具体事件中,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就应予以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当做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做出适当的行为。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的本性,也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循的原则。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中者和也,就是和谐。中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不苛求,不厌弃,不厚此,也不薄彼。庸者常也,就是认同,就是接受;是指对待事物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适可而止、合乎自然,不与自然之道相背离,也即“平常心就是道”。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事万物就会欣欣向荣繁育茂盛。所以,中庸是实现天下大同的必由之路。


君子“时中”。宇宙是运动的,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有道德的君子,时时刻刻都要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应当始终保持“中”的境界,也就是中和平常,中正持平,适度适中,做事合乎中道,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君子立身处世,不图名图利,不患得患失,胸怀若谷,不急躁冒进;做事情求同存异,公平客观,顺应自然。“时中”,不是时时事事都要求普通人达到中庸,而是对重大事务的处理时,在原则和立场上,能够信守并运用中庸,那么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中庸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集中反映在《中庸》的三十三章之中。简述如下。

1.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当然,他们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明确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2.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与人性合一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3)理性与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5)外内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杨??骅《中庸提要》云:“《中庸》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记.礼运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说者,大抵皆宗此义。天命之谓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该交会秀气在内。‘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乐,即五行之端,而慎独二字,尤示人节欲以践形而尽性之要旨也。全书中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曰‘人莫不饮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阐‘道不远人’之旨。书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结,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阐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为德,又以阐天人合一之真机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别无所谓道,别无所谓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也。所以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诚也。性为人性,道为人,教者教以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远人,而目之曰庸,谓之曰不可离,始于慎独,极天参赞,祗完得生人本来面目,毫无加损于间焉。子思以中庸名书,‘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远人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3.具体内容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用,“庸”古同“用”。

中庸,为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二、内容结构

《中庸》一书,共三千五百多字,按照朱熹的分法,分三十三章,四大部分,传的是自上古大圣以来的儒家道统心法,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第一章到第十九章的内容着重从多个角度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第二十章承上启下,从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处理政务的方法一事着手,通过孔子的回答指出了施行政事与加强人自身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阐明天下通行的五项伦理关系、三种德行以及治理国家的九条原则。

在此章的最后引出全书后半部分的核心“诚”,并强调要做到“诚”的五个具体方面。第二十一章到第三十三章的内容,便是围绕“诚”来展开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庸



“庸”字,我是这样理解的,仅刍荛之见。
按照甲骨文和金文的构字,可以看出,庸本意有可能是筑墙护城,在中庸这个词的庸肯定不是这个意思,那么就开始衍生另一个意思,当作动词的需要讲,然后才衍生出形容词的平凡的普通的讲,庸另有代词用,此处不谈。
个人认为庸应该是需要的意思,而不是平庸的意思,中庸就是中等的(合适的)需要,也就是不卑微也不奢侈,保证一种和光同尘厚积薄发的发展观,取一种动态上的平衡。如果按照平庸普通来翻译,就失掉了儒家学派的进步性,儒家并非不鼓励进步发展,而是鼓励在礼法内进步发展变革,而这些一个庸人是做不到的,只有把自己摆在合适的位置,加以合适的需求,造就合适的成果,才能明哲保身(褒义)。因此功高盖主者,奸佞乱朝者,恃宠而骄者都很难善终。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评价周瑜是庸才,其实我觉得也不是挖苦,而是一种褒扬,说周瑜是十分能摆正自己的人才,我觉得在这里庸也是需要的意思

庸,平常也。” 破译中庸之道
大约在2500年前,孔子去鲁恒公庙观礼,看到了一个歪倾的一瓦罐。孔子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瓦罐扶正?守庙人说:“这是‘佑座之器’——欹,无水时歪斜,装上一半水就正过来了,装满了水,却反而倾倒了。” 孔子由此大为感叹,悟出了中庸之道。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者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者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南子是春秋时著名的美女,当了卫国国君的夫人。她听说博学多才的孔子最近来到卫国,很想见孔子,就向孔子发出了邀请。孔子也早闻南子的美貌,心向往之,但又怕学生说闲话。他真是左右为难。

假装不动心?不,那不成了伪君子了?

干脆与南子来真格的婚外恋?不,那不是成了登徒子了?

伪君子,登徒子,左右为难。孔子忽然想到了鲁恒公宗庙里的瓦罐,采取了中庸之道。

他欣然应邀,与南子谈论音乐,弹琴唱歌。在优美的旋律中他们一个暗送秋波,一个眉目传情,互相欣赏,心照不宣,如沐春风,如浴温泉,但又没越界限,用眼光抚摸美丽,用语言辐射温柔。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

中,就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中,就是既不纵欲,也不禁欲;既不愚忠,也不奸诈;既不轻生厌世,也不贪生失节。

中,就是升了官不专横跋扈,丢了官不低三下四;发了财不要为富为仁,受了穷不要人穷志短。

中,就是既不让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暴自弃。

中,就是不卑不亢,不左不右……

这是我以前在网上看到的,觉得不错存了下来,但愿对你有帮助。

平常、不起眼的意思。

简单来讲就是大智若愚!我认为!~哈!


“中庸”的“庸”怎么理解
用,“庸”古同“用”。中庸,为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中庸之道的“庸”是什么意思?
1、中庸之道的“庸”,指恰当、恰到好处,不过度,不过不及,采取适当的方式、态度和行动,以达到完美的境界。2、“庸”还可以指平庸、一般、不出众,通常指一个人或事物没有特别之处,缺乏个性或独特性。3、在古代中国,庸也是官职名称,属于中央官职名号,与卿士、大夫同级,通常由身份较低的士人...

中庸的庸是什么意思 中庸的庸意思是什么
1、“中庸”的“庸”古同“用”,“中庸”为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2、《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

中庸的庸是什么意思
“中庸”的“庸”字是平常的、不高明的意思,这里指坚持原则不改变。《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

中庸的庸是什么意思
中庸的庸意味着平常、平和。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其中的“庸”字具有深刻的内涵。一、中庸中的“庸”字基本含义 在中庸思想中,“庸”字最基础的含义是平常、平和。它代表着一种不偏不倚、不极端、不偏激的状态,追求的是和谐与平衡。这种思想源于古代哲人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与体悟,强调...

“中庸”的“庸”怎么理解
庸,平常也。” 破译中庸之道 大约在2500年前,孔子去鲁恒公庙观礼,看到了一个歪倾的一瓦罐。孔子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瓦罐扶正?守庙人说:“这是‘佑座之器’——欹,无水时歪斜,装上一半水就正过来了,装满了水,却反而倾倒了。” 孔子由此大为感叹,悟出了中庸之道。他说:“君子中庸...

中庸的庸是什么意思?
中庸是孔子所倡导的一种处事哲学,是一种平衡、稳健、慎独、宽容的生活态度。庸则是“适度、不过分”的意思,中庸之道就是在追求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既不偏向极端,也不过度。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行为上谨慎,不偏激;在心态上要保持平静,不被外界所动摇。它主张保持自己的本真,遵从自己的...

朱熹把中庸的庸解释为什么
朱熹把中庸的庸解释为:“庸者,平常也”。中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朱熹。古人的中庸哲学,是智慧的哲学,是使人游刃有余的处世法则。人不要太精明,聪明只用三分,七分留与子孙。人与人不可太远,也不可太近。“人有千算,天则一算”不可不算,也不可全算...

孔子的“中庸之道”,其中“庸”有何含义?
中庸的“庸’,有用、常、平常三义。“中”“庸”合称,即中道之实用、中道为常道、中道可常行之义。宋.程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这三层含义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庸一词的字面意义。2.“中庸”内涵 由于认识角度有异,研究者有不同看法。代表性意见有三:其一,认为中庸的内涵情况颇为...

庸怎么组词
庸字的读音是 yōng 从庚从用以秋之实作变动去用而达到可以行的结果庸,古代通用,在先秦文化中代表褒义词组词,中庸,即中用的意思,中指不偏,庸指不易中庸就是持之以恒的人生成功之学庸字。一庸的声母y,韵母ong,音调yōng 二释义1平常,不高明的平~~医2需要无~细述无~讳言3岂,怎么三...

杂多县13637711777: 孔子的“中庸之道”,其中“庸”有何含义? -
房呢司他:[答案] 1.“中庸”词义 中庸研究者多认为:中庸的“中”,即中正、适当、合宜、正确,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中庸的“庸',有用、常、平常三义.“中”“庸”合称,即中道之实用、中道为常道、中道可常行之义.宋.程颐“...

杂多县13637711777: 四书中的“中庸”中的庸字做何解? -
房呢司他:[答案] 中国最古老的中庸之道其实讲究的就是“合适”,就是“刚刚好”.……品格可以列成三等,各类中的第一类和末一等都是极端和缺德,居中的才是道德或优越性.所以,居于怯懦与鲁莽之间才是奋勇有为;吝啬与奢侈之间才是慷慨大...

杂多县13637711777: 中庸是什么意思
房呢司他: 什么是“中庸”,你真的理解吗?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传承了几千年的智慧,但却被很多人误解,很多人觉得“中庸”就是“平庸”,是一种委曲求全,折中,调和的思...

杂多县13637711777: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中庸字怎么解释? -
房呢司他: 中庸是对圣人的最高评价,无过无不及是处世的最高准则.然而,要想作到轻重适度,缓急得中,又谈何容易,只有经过长期的时间考验.儒家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中庸近年来更是被人理解得面目全非,多数人认为中庸即平庸,保守,妥协,不求上进

杂多县13637711777: 孔子的“中庸之道”,其中“庸”有何含义?
房呢司他: 1.“中庸”词义 中庸研究者多认为: 中庸的“中”,即中正、适当、合宜、正确,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 中庸的“庸',有用、常、平常三义. “中”“庸”合称,即中道之实用、中道为常道、中道可常行之义.宋.程颐“不偏之谓中...

杂多县13637711777: “中庸”究竟是什么意思 -
房呢司他:[答案] 中庸,我觉得是“把的道理用于日常”,即“用中于常”,目的是“达于和”.这中庸两字太难解.“中”在梁先生这里被解释为定理,是“本”,“庸”,被解释为“日常”.朱熹集注: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梁先生的解释与此相同....

杂多县13637711777: 中庸的内容和解释 -
房呢司他: 是儒家的说法,是儒家对老子道德经的善的进一步解释. 庸,就是需求. 中庸,就是让我们的需求,适可而止.儒家提倡的是中庸之道,就是欲望,就是人性,对动物来说是兽性. 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也要适可而止中庸,过分就会出现慈母多败儿的说法. 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不尽母亲的义务和责任,对人来说是人性,欲望,人性不要太过分,老子提倡的是,是天性. 比如,母亲爱自己的孩子,我们有时候也叫没人性,或叫没有母爱

杂多县13637711777: 中庸之道的庸字是什么意思 -
房呢司他: 中庸之道 zhōng yōng zhī dào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处〗《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示例〗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的.★鲁迅《彷徨·幸...

杂多县13637711777: "中庸"这个词很另人费解,"中庸"到底是指的什么? -
房呢司他: 中庸研究者多认为: 中庸的“中”,即中正、适当、合宜、正确,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 中庸的“庸',有用、常、平常三义. “中”“庸”合称,即中道之实用、中道为常道、中道可常行之义.宋.程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这三层含义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庸一词的字面意义. 2.“中庸”内涵 由于认识角度有异,研究者有不同看法. 代表性意见有三: 其一,认为中庸的内涵情况颇为复杂,但集中起来不外尚中、尚和两方面. 其二,认为中庸概念的核心是“中”,中的原则体现于人的现实行为,就是“用中”,或者“中庸”. 其三,认为“中庸”是“中”与“庸”的辩证统一.

杂多县13637711777: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中庸字怎么解释? -
房呢司他:[答案] 中庸是对圣人的最高评价,无过无不及是处世的最高准则.然而,要想作到轻重适度,缓急得中,又谈何容易,只有经过长期的时间考验.儒家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中庸近年来更是被人理解得面目全非,多数人认为中庸即平庸,保守,妥协,不求上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