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论语20篇题目

作者&投稿:施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二十篇的题目有哪些~

论语 学而篇第一 共十六章\x092
论语 为政篇第二 共二十四章\x093
论语 八佾篇第三 共二十六章\x094
论语 里仁篇第四 共二十六章\x096
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 共二十八章\x097
论语 雍也篇第六 共三十章\x099
论语 述而篇第七 共三十八章\x0911
论语 泰伯篇第八 共二十一章\x0913
论语 子罕篇第九 共三十一章\x0914
论语 乡党篇第十\x0916
论语 先进篇第十一 共二十六章\x0918
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共二十四章\x0920
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 共三十章\x0922
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 共四十四章\x0924
论语 卫灵公篇第十五 共四十二章\x0926
论语 季氏篇第十六 共十四章\x0929
论语 阳货篇第十七 共二十六章\x0930
论语 微子篇第十八 共十一章\x0932
论语 子张篇第十九 共二十五章\x0933
论语 尧曰篇第二十 共三章\x0935

学而第一 (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为政第二 (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第三 (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里仁第四 (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公冶长第五 (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第六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述而第七 (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 (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子罕第九 (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乡党第十 (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先进第十一 (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颜渊第十二 (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子路第十三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宪问第十四 (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季氏第十六 (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阳货第十七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微子第十八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子张第十九 (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尧曰第二十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扩展资料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
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君子不器。」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八佾第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季氏旅於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微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微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微之矣。」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或问□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於奥,宁媚於U+7AC8,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吾所祷也。」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里仁第四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公冶长第五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子使漆彤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子曰:「藏文仲居蔡,山节藻□,何如其知也?」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杀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於他邦,则曰,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之;焉得仁?」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腌焉,乞诸邻而与之。」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雍也第六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於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政也与?」曰:「赐也达,於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於从政乎何有?」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也。」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后也,马不进也。」子曰:「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於是日哭,则不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子曰:「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篇第一 ,共16则。
为政篇第二 ,共24则。
八佾篇第三,共26则。
里仁篇第四,共26则。
公冶长篇第五,共28则。
雍也篇第六,共30则。
述而篇第七 ,共38则。
泰伯篇第八 ,共21则。
子罕篇第九,共31则。
乡党篇第十,共27则。
先进篇第十一,共26则。
颜渊篇第十二,共24则。
子路篇第十三,共30则。
宪问篇第十四,共44则。
卫灵公篇第十五 ,共42则。
季氏篇第十六,共14则。
阳货篇第十七,共26则。
微子篇第十八,共11则。
子张篇第十九,共25则。
尧曰篇第二十 ,共3则。加分哈~~

学而第一(共16章) 为政第二(共24章)八佾第三(共26章) 里仁第四(共26章)长冶长第五(共28章) 雍也第六(共30章)述而第七(共38章) 泰伯第八(共21章)子罕第九(共31章) 乡党第十(共27章) 先进第十一(共26章) 颜渊第十二(共24章)子路第十三(共30章) 宪问第十四(共44章)卫灵公第十五(共42章) 季氏第十六(共14章)阳货第十七(共26章) 微子第十八(共11章)子张第十九(共25章) 尧曰第二十(共3章)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李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卫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没有二十,只有十九
1. 学而
2. 为政
3. 八佾
4. 里仁
5. 公冶长
6. 雍也
7. 述而
8. 泰伯
9. 子罕
10. 郷党
11. 先进
12. 颜渊
13. 子路
14. 宪问
15. 卫灵
16. 李氏
17. 阳货
18. 卫子
19. 子张


"往事不可追,来者犹可鉴"是什么意思?
原句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处:春秋时期孔子《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④之,不得与之言。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他唱道:“凤...

有关《论语》的一道题目请问:“君子三年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

关于论语的作文题目 中学
”(《论语·述而》)他的这一作法,对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人才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当然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为了所有的阶级,更不是为了什么培养为全民服务的人才,而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有才干的人。虽然如此,但孔子的教育活动,却是结束了过去贵族垄断的“...

论语二十则翻译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白话释义: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所著的《论语》 扩展资料 成书过程: 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

初中语文考试必考的20篇文言文阅读题
3. BBS系列语文扩展初中文言文阅读中的11到20篇的文言文题目,要快 一.邯郸学步 1.c 2.不曾学得邯郸大概的步法。3.会进入学习的误区,既学不好别人的东西,又会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二.路绩怀橘 1.A.(到)B.(端出)C.(离开)D.(十分,非常)2.(B)3.袁术对这个孩子感到非常惊奇。

论语是谁写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84341d1a4 2006-06-26 · TA获得超过131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如果是脑筋急转弯的话,论语是出题目的人写的 ...

《论语·子路》的原文是什么?
《论语·子路》是出自《论语》的文章,共有30篇,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原文: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

论语考试,老师一般会出那些题目??? 急急急!!!
上次学校里考到课外论语,写实写出来了,但不知道意思,却考卷上还有一题请说说你距离的论语的意思。)还会考到关于论语的朗诵节奏之类的。平时要多读,多请教老师。也有可能考到关于论语这本书的。比如:《论语》是记录___ 的一部书,共___篇,是__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___ 收集整理而成...

火速!!!跪求有关论语的题目。
跪求有关论语的题目。 1结合《论语》有关礼仪的语录,谈谈现在社会的文明修养问题。2简论《论语》中“文质彬彬”的思想观点。3从社会现实出发,谈谈你对孔子“仁爱”思想的理解。4从社会现实出发,谈谈你对... 1结合《论语》有关礼仪的语录,谈谈现在社会的文明修养问题。2简论《论语》中“文质彬彬”的思想观点。

《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引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子罕》第十一章,原文如下: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内乡县17740634994: 谁知道,论语的二十篇分别叫什么名字呀!求正解,求结果 -
敞陈复方:[答案] 刚好买了本论语 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公治长篇、雍也篇、述而篇、泰伯篇、子罕篇、乡党篇、先进篇、颜渊篇、子路篇、宪问篇、卫灵公篇、季氏篇、阳货篇、微子篇、子张篇、尧曰篇

内乡县17740634994: ____ - ,____ - ,则论语二十篇也 -
敞陈复方:[答案]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 《论语》二十篇也

内乡县17740634994: 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的一部书,共20篇,是__________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__ - 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记录___... -
敞陈复方:[答案] (1)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儒家学派 丘 仲尼 春秋 教育 (2)老舍 舒庆春 舍予 《骆驼祥子》

内乡县17740634994: 论语多少篇 -
敞陈复方: 20篇●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内乡县17740634994: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啥意 -
敞陈复方:[答案] 这是三字经的原文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

内乡县17740634994: 《论语》全书共多少篇?语文题!
敞陈复方: 《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别有《问王》、《知道》,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出于《鲁论》.《古论》出孔氏壁中,分《尧曰》下章“子张问”以为一篇,有两“子张”,凡二十一篇,篇次不与《齐》《鲁论》同.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内乡县17740634994: 论语共20篇,由谁编写,以什么和对话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
敞陈复方:[答案] 1、《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2、《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

内乡县17740634994: 《论语》简答题二十题,要有答案,速度啊!谢谢 -
敞陈复方: “学而时习之”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具有何种地位?怎样看待“孝悌为仁之本”?“巧言令色鲜仁”的关节点在哪里?“三省吾身”有怎样的意义?“千乘之国”的治国之道有何意义?孔子的为人“出入”观说明什么?“贤贤易色”说明了什么道...

内乡县17740634994: 论语现存多少篇?尽量准确一些.我这是考试题. -
敞陈复方:[选项] A. 10 B. 15 C. 20 D. 25

内乡县17740634994: 论语现存多少篇 -
敞陈复方:[答案] 现存《论语》20篇 492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