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一电路,请大家给我点指导

作者&投稿:易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电子大神请指导!急求!重赏!关于运算放大器的问题,自己第一次做pcb板,有什么建议还请多多赐教~

左边那个是最基本的差分运算电路,增益是2。右边的类似,只是多了一些滤波电容,增益低一点。2.2u是隔直流的,680pF是吸收掉高频的信号,整体是二阶带通滤波电路。应该性能会好一点。因为滤波电路把直流的干扰和音频的谐波信号有效的进行了抑制。Vcc接电阻提供运放的共模电压。

我也是做这行的,你这个展板做的挺好,一目了然,把想表达的都表达出来了,但是,有点缺少新意,路过的人看到了,只会一眼带过去,而不会详细的看完这份展板!!不过第一次能做成这样已经很好了,我那时还做不出这样的呢。加油!!


望楼主给个最佳,谢谢!

可查查遥控车电原理图,或拆一个看看。
PCB布线
在PCB设计中,布线是完成产品设计的重要步骤,可以说前面的准备工作都是为它而做的, 在整个PCB中,以布线的设计过程限定最高,技巧最细、工作量最大。PCB布线有单面布线、 双面布线及多层布线。布线的方式也有两种:自动布线及交互式布线,在自动布线之前, 可以用交互式预先对要求比较严格的线进行布线,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边线应避免相邻平行, 以免产生反射干扰。必要时应加地线隔离,两相邻层的布线要互相垂直,平行容易产生寄生耦合。
自动布线的布通率,依赖于良好的布局,布线规则可以预先设定, 包括走线的弯曲次数、导通孔的数目、步进的数目等。一般先进行探索式布经线,快速地把短线连通, 然后进行迷宫式布线,先把要布的连线进行全局的布线路径优化,它可以根据需要断开已布的线。 并试着重新再布线,以改进总体效果。
对目前高密度的PCB设计已感觉到贯通孔不太适应了, 它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布线通道,为解决这一矛盾,出现了盲孔和埋孔技术,它不仅完成了导通孔的作用, 还省出许多布线通道使布线过程完成得更加方便,更加流畅,更为完善,PCB 板的设计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简单的过程,要想很好地掌握它,还需广大电子工程设计人员去自已体会, 才能得到其中的真谛。

1 电源、地线的处理
既使在整个PCB板中的布线完成得都很好,但由于电源、 地线的考虑不周到而引起的干扰,会使产品的性能下降,有时甚至影响到产品的成功率。所以对电、 地线的布线要认真对待,把电、地线所产生的噪音干扰降到最低限度,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对每个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的工程人员来说都明白地线与电源线之间噪音所产生的原因, 现只对降低式抑制噪音作以表述:
(1)、众所周知的是在电源、地线之间加上去耦电容。
(2)、尽量加宽电源、地线宽度,最好是地线比电源线宽,它们的关系是:地线>电源线>信号线,通常信号线宽为:0.2~0.3mm,最经细宽度可达0.05~0.07mm,电源线为1.2~2.5 mm
对数字电路的PCB可用宽的地导线组成一个回路, 即构成一个地网来使用(模拟电路的地不能这样使用)
(3)、用大面积铜层作地线用,在印制板上把没被用上的地方都与地相连接作为地线用。或是做成多层板,电源,地线各占用一层。

2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共地处理
现在有许多PCB不再是单一功能电路(数字或模拟电路),而是由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混合构成的。因此在布线时就需要考虑它们之间互相干扰问题,特别是地线上的噪音干扰。
数字电路的频率高,模拟电路的敏感度强,对信号线来说,高频的信号线尽可能远离敏感的模拟电路器件,对地线来说,整人PCB对外界只有一个结点,所以必须在PCB内部进行处理数、模共地的问题,而在板内部数字地和模拟地实际上是分开的它们之间互不相连,只是在PCB与外界连接的接口处(如插头等)。数字地与模拟地有一点短接,请注意,只有一个连接点。也有在PCB上不共地的,这由系统设计来决定。

3 信号线布在电(地)层上
在多层印制板布线时,由于在信号线层没有布完的线剩下已经不多,再多加层数就会造成浪费也会给生产增加一定的工作量,成本也相应增加了,为解决这个矛盾,可以考虑在电(地)层上进行布线。首先应考虑用电源层,其次才是地层。因为最好是保留地层的完整性。

4 大面积导体中连接腿的处理
在大面积的接地(电)中,常用元器件的腿与其连接,对连接腿的处理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就电气性能而言,元件腿的焊盘与铜面满接为好,但对元件的焊接装配就存在一些不良隐患如:①焊接需要大功率加热器。②容易造成虚焊点。所以兼顾电气性能与工艺需要,做成十字花焊盘,称之为热隔离(heat shield)俗称热焊盘(Thermal),这样,可使在焊接时因截面过分散热而产生虚焊点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多层板的接电(地)层腿的处理相同。

5 布线中网络系统的作用
在许多CAD系统中,布线是依据网络系统决定的。网格过密,通路虽然有所增加,但步进太小,图场的数据量过大,这必然对设备的存贮空间有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象计算机类电子产品的运算速度有极大的影响。而有些通路是无效的,如被元件腿的焊盘占用的或被安装孔、定们孔所占用的等。网格过疏,通路太少对布通率的影响极大。所以要有一个疏密合理的网格系统来支持布线的进行。
标准元器件两腿之间的距离为0.1英寸(2.54mm),所以网格系统的基础一般就定为0.1英寸(2.54 mm)或小于0.1英寸的整倍数,如:0.05英寸、0.025英寸、0.02英寸等。

6 设计规则检查(DRC)
布线设计完成后,需认真检查布线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者所制定的规则,同时也需确认所制定的规则是否符合印制板生产工艺的需求,一般检查有如下几个方面:

(1)、线与线,线与元件焊盘,线与贯通孔,元件焊盘与贯通孔,贯通孔与贯通孔之间的距离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2)、电源线和地线的宽度是否合适,电源与地线之间是否紧耦合(低的波阻抗)?在PCB中是否还有能让地线加宽的地方。
(3)、对于关键的信号线是否采取了最佳措施,如长度最短,加保护线,输入线及输出线被明显地分开。
(4)、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部分,是否有各自独立的地线。
(5)后加在PCB中的图形(如图标、注标)是否会造成信号短路。
(6)对一些不理想的线形进行修改。
(7)、在PCB上是否加有工艺线?阻焊是否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阻焊尺寸是否合适,字符标志是否压在器件焊盘上,以免影响电装质量。
(8)、多层板中的电源地层的外框边缘是否缩小,如电源地层的铜箔露出板外容易造成短路。

第二篇 PCB布局
在设计中,布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布局结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布线的效果,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合理的布局是PCB设计成功的第一步。
布局的方式分两种,一种是交互式布局,另一种是自动布局,一般是在自动布局的基础上用交互式布局进行调整,在布局时还可根据走线的情况对门电路进行再分配,将两个门电路进行交换,使其成为便于布线的最佳布局。在布局完成后,还可对设计文件及有关信息进行返回标注于原理图,使得PCB板中的有关信息与原理图相一致,以便在今后的建档、更改设计能同步起来, 同时对模拟的有关信息进行更新,使得能对电路的电气性能及功能进行板级验证。

--考虑整体美观
一个产品的成功与否,一是要注重内在质量,二是兼顾整体的美观,两者都较完美才能认为该产品是成功的。
在一个PCB板上,元件的布局要求要均衡,疏密有序,不能头重脚轻或一头沉。

--布局的检查
印制板尺寸是否与加工图纸尺寸相符?能否符合PCB制造工艺要求?有无定位标记?
元件在二维、三维空间上有无冲突?
元件布局是否疏密有序,排列整齐?是否全部布完?
需经常更换的元件能否方便的更换?插件板插入设备是否方便?
热敏元件与发热元件之间是否有适当的距离?
调整可调元件是否方便?
在需要散热的地方,装了散热器没有?空气流是否通畅?
信号流程是否顺畅且互连最短?
插头、插座等与机械设计是否矛盾?
线路的干扰问题是否有所考虑?

第三篇 高速PCB设计
(一)、电子系统设计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系统设计复杂性和集成度的大规模提高,电子系统设计师们正在从事100MHZ以上的电路设计,总线的工作频率也已经达到或者超过50MHZ,有的甚至超过100MHZ。目前约50% 的设计的时钟频率超过50MHz,将近20% 的设计主频超过120MHz。
当系统工作在50MHz时,将产生传输线效应和信号的完整性问题;而当系统时钟达到120MHz时,除非使用高速电路设计知识,否则基于传统方法设计的PCB将无法工作。因此,高速电路设计技术已经成为电子系统设计师必须采取的设计手段。只有通过使用高速电路设计师的设计技术,才能实现设计过程的可控性。

(二)、什么是高速电路

通常认为如果数字逻辑电路的频率达到或者超过45MHZ~50MHZ,而且工作在这个频率之上的电路已经占到了整个电子系统一定的份量(比如说1/3),就称为高速电路。
实际上,信号边沿的谐波频率比信号本身的频率高,是信号快速变化的上升沿与下降沿(或称信号的跳变)引发了信号传输的非预期结果。因此,通常约定如果线传播延时大于1/2数字信号驱动端的上升时间,则认为此类信号是高速信号并产生传输线效应。
信号的传递发生在信号状态改变的瞬间,如上升或下降时间。信号从驱动端到接收端经过一段固定的时间,如果传输时间小于1/2的上升或下降时间,那么来自接收端的反射信号将在信号改变状态之前到达驱动端。反之,反射信号将在信号改变状态之后到达驱动端。如果反射信号很强,叠加的波形就有可能会改变逻辑状态。

(三)、高速信号的确定

上面我们定义了传输线效应发生的前提条件,但是如何得知线延时是否大于1/2驱动端的信号上升时间? 一般地,信号上升时间的典型值可通过器件手册给出,而信号的传播时间在PCB设计中由实际布线长度决定。下图为信号上升时间和允许的布线长度(延时)的对应关系。
PCB 板上每单位英寸的延时为 0.167ns.。但是,如果过孔多,器件管脚多,网线上设置的约束多,延时将增大。通常高速逻辑器件的信号上升时间大约为0.2ns。如果板上有GaAs芯片,则最大布线长度为7.62mm。
设Tr 为信号上升时间, Tpd 为信号线传播延时。如果Tr≥4Tpd,信号落在安全区域。如果2Tpd≥Tr≥4Tpd,信号落在不确定区域。如果Tr≤2Tpd,信号落在问题区域。对于落在不确定区域及问题区域的信号,应该使用高速布线方法。

(四)、什么是传输线

PCB板上的走线可等效为下图所示的串联和并联的电容、电阻和电感结构。串联电阻的典型值0.25-0.55 ohms/foot,因为绝缘层的缘故,并联电阻阻值通常很高。将寄生电阻、电容和电感加到实际的PCB连线中之后,连线上的最终阻抗称为特征阻抗Zo。线径越宽,距电源/地越近,或隔离层的介电常数越高,特征阻抗就越小。如果传输线和接收端的阻抗不匹配,那么输出的电流信号和信号最终的稳定状态将不同,这就引起信号在接收端产生反射,这个反射信号将传回信号发射端并再次反射回来。随着能量的减弱反射信号的幅度将减小,直到信号的电压和电流达到稳定。这种效应被称为振荡,信号的振荡在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经常可以看到。

(五)、传输线效应

基于上述定义的传输线模型,归纳起来,传输线会对整个电路设计带来以下效应。
• 反射信号Reflected signals
• 延时和时序错误Delay & Timing errors
• 多次跨越逻辑电平门限错误False Switching
• 过冲与下冲Overshoot/Undershoot
• 串扰Induced Noise (or crosstalk)
• 电磁辐射EMI radiation

5.1 反射信号
如果一根走线没有被正确终结(终端匹配),那么来自于驱动端的信号脉冲在接收端被反射,从而引发不预期效应,使信号轮廓失真。当失真变形非常显著时可导致多种错误,引起设计失败。同时,失真变形的信号对噪声的敏感性增加了,也会引起设计失败。如果上述情况没有被足够考虑,EMI将显著增加,这就不单单影响自身设计结果,还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失败。
反射信号产生的主要原因:过长的走线;未被匹配终结的传输线,过量电容或电感以及阻抗失配。

5.2 延时和时序错误
信号延时和时序错误表现为:信号在逻辑电平的高与低门限之间变化时保持一段时间信号不跳变。过多的信号延时可能导致时序错误和器件功能的混乱。
通常在有多个接收端时会出现问题。电路设计师必须确定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延时以确保设计的正确性。信号延时产生的原因:驱动过载,走线过长。

5.3 多次跨越逻辑电平门限错误
信号在跳变的过程中可能多次跨越逻辑电平门限从而导致这一类型的错误。多次跨越逻辑电平门限错误是信号振荡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即信号的振荡发生在逻辑电平门限附近,多次跨越逻辑电平门限会导致逻辑功能紊乱。反射信号产生的原因:过长的走线,未被终结的传输线,过量电容或电感以及阻抗失配。

5.4 过冲与下冲
过冲与下冲来源于走线过长或者信号变化太快两方面的原因。虽然大多数元件接收端有输入保护二极管保护,但有时这些过冲电平会远远超过元件电源电压范围,损坏元器件。

5.5 串扰
串扰表现为在一根信号线上有信号通过时,在PCB板上与之相邻的信号线上就会感应出相关的信号,我们称之为串扰。
信号线距离地线越近,线间距越大,产生的串扰信号越小。异步信号和时钟信号更容易产生串扰。因此解串扰的方法是移开发生串扰的信号或屏蔽被严重干扰的信号。
5.6 电磁辐射
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即电磁干扰,产生的问题包含过量的电磁辐射及对电磁辐射的敏感性两方面。EMI表现为当数字系统加电运行时,会对周围环境辐射电磁波,从而干扰周围环境中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电路工作频率太高以及布局布线不合理。目前已有进行 EMI仿真的软件工具,但EMI仿真器都很昂贵,仿真参数和边界条件设置又很困难,这将直接影响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最通常的做法是将控制EMI的各项设计规则应用在设计的每一环节,实现在设计各环节上的规则驱动和控制。

(六)、避免传输线效应的方法
针对上述传输线问题所引入的影响,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控制这些影响的方法。

6.1 严格控制关键网线的走线长度
如果设计中有高速跳变的边沿,就必须考虑到在PCB板上存在传输线效应的问题。现在普遍使用的很高时钟频率的快速集成电路芯片更是存在这样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些基本原则:如果采用CMOS或TTL电路进行设计,工作频率小于10MHz,布线长度应不大于7英寸。工作频率在50MHz布线长度应不大于1.5英寸。如果工作频率达到或超过75MHz布线长度应在1英寸。对于GaAs芯片最大的布线长度应为0.3英寸。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存在传输线的问题。

6.2 合理规划走线的拓扑结构
解决传输线效应的另一个方法是选择正确的布线路径和终端拓扑结构。走线的拓扑结构是指一根网线的布线顺序及布线结构。当使用高速逻辑器件时,除非走线分支长度保持很短,否则边沿快速变化的信号将被信号主干走线上的分支走线所扭曲。通常情形下,PCB走线采用两种基本拓扑结构,即菊花链(Daisy Chain)布线和星形(Star)分布。
对于菊花链布线,布线从驱动端开始,依次到达各接收端。如果使用串联电阻来改变信号特性,串联电阻的位置应该紧靠驱动端。在控制走线的高次谐波干扰方面,菊花链走线效果最好。但这种走线方式布通率最低,不容易100%布通。实际设计中,我们是使菊花链布线中分支长度尽可能短,安全的长度值应该是:Stub Delay <= Trt *0.1.
例如,高速TTL电路中的分支端长度应小于1.5英寸。这种拓扑结构占用的布线空间较小并可用单一电阻匹配终结。但是这种走线结构使得在不同的信号接收端信号的接收是不同步的。
星形拓扑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时钟信号的不同步问题,但在密度很高的PCB板上手工完成布线十分困难。采用自动布线器是完成星型布线的最好的方法。每条分支上都需要终端电阻。终端电阻的阻值应和连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这可通过手工计算,也可通过CAD工具计算出特征阻抗值和终端匹配电阻值。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使用了简单的终端电阻,实际中可选择使用更复杂的匹配终端。第一种选择是RC匹配终端。RC匹配终端可以减少功率消耗,但只能使用于信号工作比较稳定的情况。这种方式最适合于对时钟线信号进行匹配处理。其缺点是RC匹配终端中的电容可能影响信号的形状和传播速度。
串联电阻匹配终端不会产生额外的功率消耗,但会减慢信号的传输。这种方式用于时间延迟影响不大的总线驱动电路。 串联电阻匹配终端的优势还在于可以减少板上器件的使用数量和连线密度。
最后一种方式为分离匹配终端,这种方式匹配元件需要放置在接收端附近。其优点是不会拉低信号,并且可以很好的避免噪声。典型的用于TTL输入信号(ACT, HCT, FAST)。
此外,对于终端匹配电阻的封装型式和安装型式也必须考虑。通常SMD表面贴装电阻比通孔元件具有较低的电感,所以SMD封装元件成为首选。如果选择普通直插电阻也有两种安装方式可选:垂直方式和水平方式。
垂直安装方式中电阻的一条安装管脚很短,可以减少电阻和电路板间的热阻,使电阻的热量更加容易散发到空气中。但较长的垂直安装会增加电阻的电感。水平安装方式因安装较低有更低的电感。但过热的电阻会出现漂移,在最坏的情况下电阻成为开路,造成PCB走线终结匹配失效,成为潜在的失败因素。

6.3 抑止电磁干扰的方法
很好地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将改善PCB板的电磁兼容性(EMC)。其中非常重要的是保证PCB板有很好的接地。对复杂的设计采用一个信号层配一个地线层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此外,使电路板的最外层信号的密度最小也是减少电磁辐射的好方法,这种方法可采用"表面积层"技术"Build-up"设计制做PCB来实现。表面积层通过在普通工艺 PCB 上增加薄绝缘层和用于贯穿这些层的微孔的组合来实现 ,电阻和电容可埋在表层下,单位面积上的走线密度会增加近一倍,因而可降低 PCB的体积。PCB 面积的缩小对走线的拓扑结构有巨大的影响,这意味着缩小的电流回路,缩小的分支走线长度,而电磁辐射近似正比于电流回路的面积;同时小体积特征意味着高密度引脚封装器件可以被使用,这又使得连线长度下降,从而电流回路减小,提高电磁兼容特性。

6.4 其它可采用技术
为减小集成电路芯片电源上的电压瞬时过冲,应该为集成电路芯片添加去耦电容。这可以有效去除电源上的毛刺的影响并减少在印制板上的电源环路的辐射。
当去耦电容直接连接在集成电路的电源管腿上而不是连接在电源层上时,其平滑毛刺的效果最好。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些器件插座上带有去耦电容,而有的器件要求去耦电容距器件的距离要足够的小。
任何高速和高功耗的器件应尽量放置在一起以减少电源电压瞬时过冲。
如果没有电源层,那么长的电源连线会在信号和回路间形成环路,成为辐射源和易感应电路。
走线构成一个不穿过同一网线或其它走线的环路的情况称为开环。如果环路穿过同一网线其它走线则构成闭环。两种情况都会形成天线效应(线天线和环形天线)。天线对外产生EMI辐射,同时自身也是敏感电路。闭环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它产生的辐射与闭环面积近似成正比。

结束语
高速电路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设计过程,ZUKEN公司的高速电路布线算法(Route Editor)和EMC/EMI分析软件(INCASES,Hot-Stage)应用于分析和发现问题。本文所阐述的方法就是专门针对解决这些高速电路设计问题的。此外,在进行高速电路设计时有多个因素需要加以考虑,这些因素有时互相对立。如高速器件布局时位置靠近,虽可以减少延时,但可能产生串扰和显著的热效应。因此在设计中,需权衡各因素,做出全面的折衷考虑;既满足设计要求,又降低设计复杂度。高速PCB设计手段的采用构成了设计过程的可控性,只有可控的,才是可靠的,也才能是成功的
电路板的印制:
热转印法:
硬 件:

1:一台用于产生高精度塑料碳粉阻焊层的打印输出设备,比如一台激光打印机或者一台复印机(复印机的话需要有复印原稿,原稿可以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出来)。

2:一个能用的电熨斗。

3:一张不干胶贴纸的光滑底衬纸。

4:一定量的三氯化铁腐蚀液,根据板的大小而定。补充,有个量程在0~200度的数字温度计的话更好,高档数字万用表附带的也行。

软 件:低版本的PROTEL,比如PROTEL2.5中文版高版本的PROTEL,比如PROTEL99SE中文版甚至只是一个WIN自带的画图程序总之就是要一个能画图的软件即可 步骤:

第一步:利用一个能生成图像的软件生成一些图像文件,比如用低版本PROTEL组织SCH,再利用网络表生成相应PCB图,或用PowerPCB直接画PCB图(不会PROTEL、PowerPCB的话,甚至是WINDOWS的画笔程序也行),以备打印。

第二步:将PCB图打印到热转印纸上(JS所说的热转印纸就是不干胶纸的黄色底衬!)。

第三步:将打印好PCB的转印纸平铺在覆铜板上,准备转印。

第四步:用电熨斗加温(要很热)将转印纸上黑色塑料粉压在覆铜板上形成高精度的抗腐层。

第五步:电熨斗加温加压成功转印后的效果!若你经常搞,熟练了,很容易成功。

第六步:准备好三氯化铁溶液进行腐蚀。

第七步:效果还不错吧!注意不要腐蚀过度,腐蚀结束,准备焊接。

第八步:将焊盘铣刀装到台钻上,清理出焊盘部分,剩下的部分用于阻焊。

第九步:安装所需预定原件并焊接好。

注 意:
1:不要使电熨斗过热或者过凉,最佳温度是140~170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以内,塑料碳粉的转移特性最佳

2:要等温度低一些以后再将转印纸揭下来,慢慢的揭,发现又没转印好的部分请再盖上

再次加温加压进行热转移。

3:一些实在有问题的部分(比如断线)请用油性碳素笔或者指甲油,油漆什么的进行补救一下不过这种情况不是很多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3 基尔霍夫定律
1-4 电阻元件
1-5 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
1-6 两类约束和电路方程
1-7 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
1-8 电路设计、电路实验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二章 用网络等效简化电路分析
2-1 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
2-2 电阻单口网络
2-3 电阻的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
2-4 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2-5 电路设计、电路应用和电路实验实例
第三章 网孔分析法和结点分析法
3-1 网孔分析法
3-2 结点分析法
3-3 含受控源的电路分析
3-4 回路分析法和割集分析法
3-5 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四章 网络定理
4-1 叠加定理
4-2 戴维宁定理
4-3 诺顿定理和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4-5 替代定理
4-6 电路设计、电路应用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五章 理想变压器和运算放大器
5-1 理想变压器
5-2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5-3 含运放的电阻电路分析
5-4 电路应用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六章 双口网络
6-1 双口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
6-2 双口网络参数的计算
6-3 互易双口和互易定理
6-4 含双口网络的电路分析
6-5 电路实验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七章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7-1 电容元件
7-2 电感元件
7-3 动态电路的电路方程
7-4 电路应用、电路实验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八章 一阶电路分析
8-1 零输入响应
8-2 零状态响应
8-3 完全响应
8-4 三要素法
8-5 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
8-6 冲激函数和冲激响应
8-7 电路应用、电路实验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九章 二阶电路分析
9-1 R1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9-2 直流激励下R1C串联电路的响应
9-3 R1C并联电路的响应
9-4 一般二阶电路分析
9-5 电路实验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十章 正弦稳态分析
10-1 正弦电压和电流
10-2 正弦稳态响应
10-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10-4 R、1、C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10-5 正弦稳态的相量分析
10-6 一般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0-7 单口网络的相量模型’
10-8 正弦稳态响应的叠加
10-9 电路实验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十一章 正弦稳态的功率和三相电路
第十二章 网络函数和频率响应
第十三章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
第十四章 动态电路的频域分析
第二部分 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考试题(2001年)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考试题参考答案(2001年)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考试题(2002年)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考试题参考答案(2002年)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考试题(2003年)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考试题参考答案(2003年)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4年“电路基础”考试题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4年“电路基础”考试题参考答案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5年“电路基础”考试题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5年“电路基础”考试题参考答案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6年“电路基础”考试题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6年“电路基础”考试题参考答案


想做一台电子管胆机,并在网上下载电路图,可由第一次接触这个,不是很懂...
你所下载的电路图太复杂,我给你一个电路图:这是一个交流收音机电路图,你只要的是功放级就可以了,从音量电位器开始安装依次是:6n2~6p1。安装前先备料:电源变压器、管座、管子、输出变压器、滤波电解电容器、底板、470k音量电位器、2k5w线绕电阻和一些个阻容元件。如需要帮助请继续追问。

...想做个逆变器从而也学习一下,请师傅们帮忙给个电路图。
按照这个电路图制作应该注意一个问题,三极管基极反馈线圈的极性连接应该正确。如果不起震把线圈掉一下头再试试。另外不要一次性把所有三极管都焊接上去,一对一对往上焊接,第一对焊接好了实验起震了再焊接下一对。实验的时候变压器次级线圈接一个220伏25瓦的灯泡。

求一个12V电路图,就是通电后让继电器工作一下的:就是闭了然后再断开_百...
开机上电后STM810会输出一个脉宽不小于240mS的4V高电平正方波RST输出信号,然后再变为0.3V的低电平,这个方波正好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连接如下图(图中R1、R2分别取值1kΩ、1.4kΩ,使Vc=5V即可,R3取10kΩ左右,电容C取1μF左右)——这个方案的最大优点是成本低,一片810只要几毛钱。

电阻电感串联的一阶电路,R越大,电路的响应越快?
主要特点:将二个或二个以上元件排成一串,每个元件的首端和前一个元件的尾端连成一个节点,而且这个节点不再同其他节点连接的连接方式。图示三个元件串联。元件3的首端和元件2的尾端连成节点q;元件2的首端和元件1的尾端连成节点p。元件1的首端a和元件3的尾端b则分别和电路的其他节点连接。

一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一次电压为220V,要求输出直流电压为25V,输 ...
可用这个电路。变压比是220V\/25=8.8:1

求一个24VDC电路,通电后输出让继电器吸起1-2秒后就落下,直到下一次通电...
就可以实现通电1-2s继电器吸合后断开。工作原理:在电源接通的瞬间,电路对电解电容充电,充电时间常数决定三极管导通时间,在三极管导通时间内继电器吸合,电容充电结束后,三极管截止,继电器断开。基极回路电容充电时间常数与电解电容的容量和三极管基射极间的PN结电阻有关,结电阻通常为300欧姆。望采纳!

两灯泡串联和并联,哪一次电路中电流大?
并联电流大 我们可以总电阻方面来看 串联电阻R=R1+R2 而并联电阻R=R1R2\/(R1+R2)有一句话 并联电阻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单电阻 并联电阻比串联小得多 所以并联电路中总电流要大

请问有什么好电路,第一次输入高电平,开关接通,第二次输放高电平,开关断...
上图有可能会失败,变成失效答案。我给你讲一下原理吧。用钟控J-K触发器,J和K接高电平,触发器的CP接你的输入信号。每当你的输入信号是高电平的时候,J-K触发器的输出就会翻转一次。第一次输入是高电平,也就是说CP=1,这时候触发器的输出就会翻转,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第二次输入是高电平,...

...自己焊接电路板,问一下大侠怎样给AT89S52做一个烧写器,最好把重要...
技术交流呗)DB25-->74LS373 1-->1 2-->8 5-->14 15-->12 16-->3 17-->11 74LS373-->MCU 2-->RST 9-->P1.5 13-->P1.6 15-->P1.7 这个经典电路,我上学期间设计的第一PCB电路,一次设计两百多块板,都被导师买给本科生做课程设计了。够详细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

时间继电器循环控制电路,需要启动三十秒,十分钟启动一次,请问控制电路...
并延时,到达设定时间,KT2常闭变常开,KM接触器失电,电动机停止,KT2常开变常闭,KT1得电并延时,到达设定时间,KT2断电随之KT1也断电,一个周期循环完毕。KT2时间继电器触头复位,KM接触器线圈得电电机又会自行启动,在电路和机械无故障的情况下,不按下停止按钮,此电路就会一直循环下去的 ...

连江县15196435711: 我做了一个双电源的电路.请求指导 -
佛发必仙: 下面的二极管进一步拉低了-12V输出,把它去掉,串联到上面的二极管抬高+12输出,这样输出是大概正负12.5的样子.

连江县15196435711: 一个控制电路的设计问题大家进来指点一下对一个直流24V的电
佛发必仙: IC1组成开机通电延时电路. 接通电源瞬间,电容C2上的电压为0V,因而2脚为低电平,相当于自动加了个触发信号,因而单稳反转,进入暂稳,输出端在加电瞬间即变为高电平.随后由9V电源提供电流给C2充电,2脚上升为高电平,相当于不在有触发信号;同时,电源也通过R1向定时电容C1充电,6、7脚的电压逐渐上升,当到6V,则单稳的暂态结束,输出回到低电平. IC2组成震荡电路. 它的震荡受IC1的控制,震荡周期为4秒.3脚输出端接有指示灯,用与显示通电---断电的状态. 通电与断电 的这种交替状态 的循环次数调节通过R1和C1,即暂态的时间. 两片NE555可以用一片NE556代替.

连江县15196435711: 电路看不懂,求指教,特别是模电 -
佛发必仙: 我是学电子的,对于楼主的困惑当年我在学习过程中也深有同感.你所遭遇的问题不是模电学习的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的.你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谁都有这个过程.说起学习模电,我也有惨痛经历,曾在这个号称电子类专业的“挂科之王”...

连江县15196435711: 上图原理图,下图新手第一次画PCB图,这么画电路对么? -
佛发必仙: 电路图要注意元器件大小和线路布局,你这图里有个交叉点,而原理图是飞过去的.至于没标注什么的,只要你知道是啥,是小问题.以后批量印制的时候电脑做图再补上.另外,电路板有很多基材的,实验的时候,很多时候不是普通pcb厂家能够做的,所以手刻电路板这活有时还是要自己干.

连江县15196435711: 关于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想做一个实物,由于第一次做实物不知道从何下手,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
佛发必仙: 电力.电子.是二码事,电力是交流高电压大电流,电子是直流小电流(当然国际上最新的超高压输电除外),一定要做一个沾点边的实验,建议初学者可以这样做:随便找一个变压器,接一个二极管作半波整流,加一个电解电容滤波,串一个电阻后接一个小LED发光二极管,使它发光,总共5个元件,输电与电子技术都有了,这样行吗?

连江县15196435711: 我是一个刚学电工知识的人`希望谁能给我点好的建议!
佛发必仙: 作为一个电子电工初学者首先应了解电是如何产生的,电的用途,电的种类,直流电\交流电\动力电等.安全用电,电对人体的伤害,如何防电等.还有电对于热能\动能的转换知识,需掌握的理论有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路的并联与串联. 在学习掌握...

连江县15196435711: 本人初三学生一名,最近刚学了电路,对于画电路图或实物连接图什么的还是搞不懂,求大神指导 -
佛发必仙: 从正极出发经过开关然后到用电器这就是一最简单的一个 其他的不要管 然后又从正极出发经过开关然后到用电器 复杂的电路图就画好了

连江县15196435711: 电工问题,怎么接电灯开关? -
佛发必仙: 电灯开关接线如下: 一、 单控电灯开关接线法: 1、将零线直接透过灯头穿过去,然后将线放置在开关的中心点上.2、将电灯开关的两边用其他的典型连起来3、在出线的时候,一个连接在220v的中心点上,另一个就连接到开关上.4、最...

连江县15196435711: 请教一下大家,电路分析,模电,数电,射频电路都学了,但有个困惑,就是如何去实践,如何去设计?? -
佛发必仙: 1,电子线路理论和实践还是有一段距离,电子技术是一门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2,你可以尝试在淘宝上购买一些组装的套件尝试自己,组装调试.这里可以掌握 零件的实体,焊接,调试.仪器设备的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以及对别人设计的理解,3,如果这些基本都掌握,可以再继续看看单片机或是嵌入式ARM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走的路还远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