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客观和主观与历史教学

作者&投稿:剧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历史的客观和主观与历史教学

  新课改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在教法、学法、教材解读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教学的进步。但对一线教师来说,仍然有许多潜在或显在的问题困扰着教学。比如“什么是历史”、“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认识历史”等等一些看似简单的历史学问题,我们却不知如何回答更好。经验告诉我们,历史教学要进一步提高,需要打破这些尴尬。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历史本体,更清楚地认识了历史的本质,提高历史实践的能力。

  一个偶然机会,我接触到陈新教授所著的《西方历史叙事学》。通过对西方传统历史哲学、现代历史哲学和后现代历史哲学的简单了解,我开始从史学实践的角度去思考一些有关历史观念的问题。本文就此历史的客观和主观,以及对历史教学的启示,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历史是客观与主观的综合

  历史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许多年,至今也没有停息的迹象。其原因是,无论从客观的角度和主观的角度去思考历史,都会发现一些使你欣喜若狂的东西。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件。这种最普遍的观点,但人们很快意识到这是对历史最粗浅的认识。现在人们普遍认同历史一词具有双重含义:一为历史事实,二为历史事实的叙述(历史编纂)。同时,人们还认识到人类只能做到回忆过去、面对现在和筹划将来,人们根本无法直接接触已经消逝的过去,认识历史只能从人们的回忆、文件档案或前人制造的物品中寻找。这样,人们不禁会问:回忆、文件档案这些过去的事实的表述可靠吗?它是不是我们要追寻的那个历史?

  “历史是真实可靠的,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最为流行的看法,因为它最接近于常识。常识往往使我们认为,自己过去的实践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会清楚地回忆起那一幕幕“真实”的经历;以此类推,我们相信前人的一切行为实践也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某种途径,我们可以将那些行为实践客观真实地表现出来。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他们认为自己面对的表现出来的历史并非完全可靠,其实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历史和建构历史。因此,他们确信在历史学实践中,普遍的主观性是无法避免的。首先,我们在描述历史事实所用的媒介就是我们平时生活在交流的语言,而人类语言并非完全可靠的媒介。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它会因为不同的修辞和语言结构或情境的变化,经常性地发生语义的转化。历史的经历者、描述者、阅读者属于不同的人群,以意义不稳定的语言作为唯一媒介进行交流,所谓的客观真实性是无法完全保证的,反而处处体现了语义的主观性。其次,用语言文字描述历史总是需要一定的结构形式,编织一定的情节结构也是在所难免。历史的发展本身并没有所谓开头、经过   和结尾,只有过去、现在、将来三维时间的动态过程。为了追求历史作品的最大影响力,历史学家们借用了文学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法,虚构了诗化的外在形式,赋予历史主题以“开头──过程──结果”的叙述顺序,甚至根据需要将其编织成喜剧、悲剧、浪漫剧或讽刺剧等等。第三,历史实践者并非简单地描述事实,更重要的是探索和传承深藏于历史中的价值意义,这依赖于实践者主观创造的能力。在探索实践中,价值体系不断被丰富,新的意义不断被生成;在叙述价值意义时,常常根据需要选择史实,在历史的断裂处通过解释、分析链接完整,在关键处显性或隐性地进行或道德或意识形态的主观评价。

  以上可以看出,我们接触的所有历史并非都是客观真实的,实践中的历史是建构的历史,到处弥漫着主观性。顽固的坚持客观,不承认历史的主观性,将会成为双重主观。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而轻视历史的客观性呢?当然不能。如若那样,我们又将会陷入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的泥潭,将会失去历史学科生存的最后阵地。在历史实践中,我们无论怎样主观创造、参与建构,我们都无法撇开史实存在而不管,所有的建构活动都必须围绕史实进行,受史实制约。语言修辞和结构尽管会出现语义的变化,但语言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语义并非完全随意,而符合社会主体共同利益的公共语言的存在,就足以保证语言交流的相对稳定性。情节结构尽管是编织的虚构形式,但编织一个好的情节结构是为了使已经泯灭的过去真实具有一个即时的形态,而非去创造另一个“真实”。价值意义、解释、评价这些原本体现意识形态的主观因素,却真实地体现了历史实践者的历史性,从另外一面体现了主观意识产生的客观性。综上,认识历史不能简单地轻视主观或客观任何一方,只有综合二者,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的本质。

  二、以客观主义为基础,做一个积极的主观参与者

  既然历史是主观和客观的综合,那就意味着,好的历史实践既能“如实直书”,又能“建构想象”,科学和艺术的手段都可以成为历史实践的技能,这对中学历史教学无疑开阔了思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以客观主义为基础,做一个积极的主观参与者。

  一个教学实践活动可分为教学前准备阶段和教学过程阶段。在教学前准备阶段,教师通过阅读、理解相关知识和默认教学方案来建构自己的教学意义体系。阅读时,不能仅限于教材及课标,尽可能多读一些相关材料,从不同视角去对比、理解和思考,这样可能会更接近于历史真实。阅读中,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抛弃个人偏见,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的意义体系与材料文本的意义体系充分交融,使自己得到提升和突破,努力建构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启发学生筹划将来的意义价值体系。在默认教学方案时,我们当然要追求价值意义最佳表现形式,选择合适的和诗化的语言修辞,编织情节的开头、经过和结尾,策划悲喜剧或浪漫或讽刺的解释策略。但要注意历史情节不等同于艺术情节,精彩的语言情节不能违背历史的真实,而且结尾必须是开放性的,因为历史永远不会是为了证明一个必然实现的终极目的,封闭的情节框架只会体现出我们缺乏历史意识。在第二个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活动将自己的价值意义体系传递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建构过程,即学生学习中建构历史的过程和教师教学中再建构的过程。从学生角度看,面对教材的阅读和教师的讲解,通过自己的思考,新的知识经验不断顺应或同化到学生的学习前知识结构,从而建构了学生自己的历史意义体系,但每个学生建构的体系都不会与老师的完全一致。从教师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本质上是生成性的,这是因为师生课堂教与学的即时情境的偶然性使我们无法完全能够默认,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必然会即时生成新的认识、调整意义体系,提出新的解释,这也就建构了新的历史结构。教学需要对这两个建构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唯有如此,才能更科学更艺术地组织教学活动。

 

  历史教学作为社会实践活动,根本任务就是挖掘埋藏于历史之中的深邃思想,并将这些具有目的性和历史性的思想价值体系创造性传承下去。这些思想来源于客观史实,但从形式上看却是实践者的主观建构物。历史教学工作的核心就是这样:在建构在传递,传递中建构。




如何区分历史中的直接,间接,根本,客观,主观原因
根本原因与最主要原因,主要原因等的区别 在我们日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很多学生把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原因区分不清。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等,如果对事件各种原因的内涵和分类理解不清的话,在分析原因时往往就会无从...

我们所说的历史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并不是绝对的主观和客观哦!历史是客观的,但是我们所说的历史却依然是由人传承下来的,如司马迁写《史记》,他也是加入了自己个人的主观情绪!我们也会受到别人的主观情绪所影响。所以,任何事情都是相对。没有必要去纠结太多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的是人们认识过程中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的辩证统一关系。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依赖于客观,人的主观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认识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主观和客观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人们的认识任务就是求得主观和客观之间...

请问哲学上说的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什么意思,能不能举个...
哲学上的主观与客观是指人的意识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的是人的主观意识必须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相一致,即人的认识必须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相符合。例如,在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形成科学理论。当新的科学理论能够成功地预测和解释新的实验...

“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和“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区别...
来看区别,前面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后者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那么就是说前者是强调客观要符合主观,夸大了主观的能动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范畴 后者是主观符合客观,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思想,是唯物主义范畴 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习题中,前者是错误观点 ...

在做历史题目的时侯经常说客观或主观原因,那客观和主观怎么分别呢?
机械唯物论虽然承认客观的独立性及其对主观的决定作用,但不懂得主观对客观的能动性和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全面科学地解决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认为主观与客观是对立一的关系。客观不依赖于主观独立存在着,客观决定主观,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和反作用于客 观,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并指出...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体现在: 第一,人们认识的根源只能是也必然是客观物质世界. 第二,真理虽然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怎样理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否则,用一种理论或原则去套不同的实际.只会造成主客观相脱离.陷入唯心主义。客观实际是全面的,要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必须从全面的实际出发。如果只从个别事实出发去看问题、办事情就达不到具体的统一。二、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历史的统一 同一客观对象在不同的时候其客观实际是不同的。因为客观实际是...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什么的观点
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的是人们认识过程中,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的辩证统一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依赖于客观,人的主观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认识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主观和客观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 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意义
首先,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其次,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应当是历史的.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再次,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

东平县13993833011: 历史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历史是由各种历史事实组成的,那么历史本身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
通昭银黄:[答案] 首先请你 搞清楚两个概念“历史本身的存在” 与 “后人对历史的认知”. 前者是客观存在的 不仅在过去 也在现在 更实在将来(纵然2012真的来了,消失的也只是你我,而不是历史) 后者则更多的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认知又包括两类:1历...

东平县13993833011: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重要意义 -
通昭银黄: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的是人们认识过程中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的辩证统一关系.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依赖于客观,人的主观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认识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主观和客观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人们的认识任务就是求得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另外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祝学习进步!

东平县13993833011: 主观化历史与客观存在历史的关系主观化历史与客观存在历史的区别与联系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通昭银黄:[答案] 首先,主体化历史与客体历史之间是一种既吻合又背离的关系.可以这样说,主体化历史是历史研究者对客体历史进行头脑加工的产物,而客体历史则是主体化历史的“生产者”进行加工的自在原形,主体化历史与客体历史...

东平县13993833011: 如何理解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重要意义 -
通昭银黄: (1)所谓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统一是指在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 中,主观认识要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 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2)实践决定认识,由于实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就决 定了主观认识也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如果实践进程已向前推移,转入另一具 体过程,主观认识也应当转变,否则,思想就落后于实际.如果实践的进程尚未 进入另一具体阶段,条件尚未具备,就把将来要做的事情强制提前来做,就必然 犯思想冒进的错误.(3)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内在地要求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必须是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东平县13993833011: “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和“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区别 -
通昭银黄:[答案] 来看区别,前面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后者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那么就是说前者是强调客观要符合主观,夸大了主观的能动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范畴 后者是主观符合客观,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思想,是唯物主义范畴 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

东平县13993833011: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 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意义 -
通昭银黄:[答案] 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说: 首先,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其次,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应当是历史的.所谓历...

东平县13993833011: 什么是主观和客观历史的统一 急 -
通昭银黄:[答案]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的是人们认识过程中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的辩证统一关系.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依赖于客观,人的主观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认识的辩...

东平县13993833011: 如何看一节课是否体现历史学科特点和本质 -
通昭银黄: 在尊重历史客观的基础上,克服主观评价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充分加以想象、假设,运用史料进行探究.走进历史情境,蕴涵历史意识,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独立思考,大胆地进行归纳、演绎、推理、分析和解释,最终得出结论,迁移运用.

东平县13993833011: 怎么区分什么是根本原因,什么是直接原因 -
通昭银黄:[答案] 1、历史事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源或者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原因,在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必然性的东西,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

东平县13993833011: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重要意义 -
通昭银黄: 教材是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的是人们认识过程中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的辩证统一关系.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依赖于客观,人的主观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