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作者&投稿:卓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端午节吃粽子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吃粽子由来已久,但端午节吃创立晋代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神州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国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边和北边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栗子、红枣、红小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这篇文章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当时的风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神州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卵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神州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春秋战国,吊唁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晋代开始的。粽这食品很早就流传开来了,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据考证,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



粽子形态样式

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其中比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粽子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吃粽子与赛龙舟是普遍习俗。但是民俗中都认为是屈原死后,当地人为了不让河里面的生灵咬噬屈原肉体,所以包了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大家普遍认为是屈原死后才有的习俗,实际端午民俗是在屈原死以前就有的。

端午节吃粽子。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史料中关于粽子的记载,始于东汉。当时的粽子包成牛角状,称为“角黍”。西晋周处《风土记》称:“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又说每年在夏至和端午这两个节日都吃这种食品。另据古籍记载,夏至用黍和鸡祭祀祖先,早在殷、周时就有。后来端午节以粽子祭祀屈原,不过是原来风俗的演变和发展。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的起源与含义【简介】
在流放的过程中他得知了楚国的国都被秦国攻陷的消息,于是抱着石头投身汨罗江中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悼念他,便在汨罗江中丢入饭团和鸡蛋这些食物,慢慢的便发展吃为了端午节要吃粽子。形态样式 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楚国的贤臣,相传,他不忍看到自己国家灭亡便投入汨罗江自尽。他死后,当地百姓都非常悲痛,纷纷前往江边凭吊。渔夫们划起小船,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入江中,希望让鱼、虾、蟹不要啃食屈原大夫的身体。后来,人们害怕饭团被蛟龙所食,就用树叶包住饭团...

端午节吃粽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端午节已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传统,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那么,端午节吃粽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端午节有什么寓意?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端午节吃粽子开始时间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晋代开始的。据考证,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简介
端午节吃粽子来源:民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马上划船捞救,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

什么时候吃粽子
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吃粽子。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古时候在北方称为“角黍”,北方产黍,用黍米...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心中悲愤不已,于五月五日,怀抱大石投汩罗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鱼虾损伤屈原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

端午节有何习俗?
作为国内四大传统节日和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承载着2000多年华夏文化的记忆,承载着神州大地代代相传的习俗。今天,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过端午的一些个习俗吧。端午节习俗:1、吃粽子 据说,“端午食粽”是为纪念屈原形成的。元朝马致远在《双调拔不断》中说道“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吃粽子怎么来的
白粽。北方粽子多是简单白米、赤豆、枣,蘸着白糖。而在南方,粽子口味丰富,鲜肉、鲜肉、火腿、蛤蒌、蛋黄、豆沙、排骨、蜜枣、莲蓉等。端午食粽之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传统,是如何一步步演变的呢?
一天晚上,一位老人梦见屈原,问他:“我们给你的食物你都吃了吗?”屈原说,“你给我的米被那些鱼、虾、海龟和螃蟹吃了。”老人问:“它们怎么能不被它们吃呢?”屈原说:“你用竹叶包大米,做马蹄形状的尖粽子。他们不敢吃,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菱角。人们普遍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

万源市17326752718: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太享产后: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

万源市17326752718: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太享产后: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吃粽子与赛龙舟是普遍习俗.但是民俗中都认为是屈原死后,当地人为了不让河里面的生灵咬噬屈原肉体,所以包了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大家普遍认为是屈原死后才有的习俗,实际端午民俗是在屈原死以前就有的.

万源市17326752718: 端午节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
太享产后: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五月节.现在的端午节,是合并了谷雨、夏至等古代所有的“五月节”的一个“节日两极分化”的产物. 可是年深月久,人们大多忘了节日的起源,只留下仪式的末梢——吃.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

万源市17326752718: 2022年端午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吃粽子的历史)
太享产后: 一、2022年端午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1、2022年的端午节主要是在5月28号到5月30号.在端午节这一天有很多的习俗,其中的粽子文化算得上是比较流传久远的一个文化...

万源市17326752718: 粽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太享产后: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

万源市17326752718: 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吃粽子的呢? -
太享产后: 最早是战国时代.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万源市17326752718: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啊 -
太享产后:[答案]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

万源市17326752718: 端午节吃粽子是怎么来的? -
太享产后: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万源市17326752718: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这种风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太享产后: 端午节起源: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万源市17326752718: 粽子是什么时候在中国流传开来的
太享产后: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筒棕”,直到现在的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这种风俗也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