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研究发展概况

作者&投稿:释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矿床模型研究历史概述~

(一)国外矿床模型研究发展概况
矿床模型的研究是随着矿床发现实践和成矿理论深化而发展起来的。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外矿床模型研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1.矿床模型的萌生和奠基时期
这一时期大致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其基本特征是,以大量已知矿床为基础,总结出了一系列典型矿床的基本特征。
在矿床学研究的早期,虽然没有正式提出矿床模型的概念,但实际上早就从研究已知矿床的典型特征入手,查明控矿要素,探讨成矿过程,总结矿床成因,确定找矿标志,孕育着矿床模型的研究思路。例如,美国的W.林格伦、R.C.艾孟斯,瑞士的P.尼格里,挪威的J.H.L.伏格特,德国的H.斯奈德洪,前苏联的A.E.费尔斯曼、C.C.斯米尔诺夫、A.Г.别捷赫琴等,以各自的研究为依据,认为大部分金属矿床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建立了以“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导的学说。这些观点逐步系统化,形成了岩浆热液成矿论,实际上这便是现今我们熟知的岩浆热液型矿床的矿床模型。以德国A.G.维尔纳为代表的水成论学派,认为所有的岩石和矿床都是从大洋水中沉淀形成的,大洋水中溶解有形成岩石和矿床的所有物质,当它们沿岩石裂隙渗透时,就在其中沉淀出矿石。后来,逐渐形成“侧分泌”成矿观点,进一步演变成了“层控”成因的新观点。这便是后来提出的“层控型矿床模型”。
到20世纪50年代,“模型”的概念和术语开始被采用,并见诸文献。例如在美国,当时已开始研究斑岩铜矿的蚀变和矿化分带模型,用于找矿实践,并在卡拉马祖等矿床的发现中发挥了作用。从60年代开始,使用矿床的描述性模型和成因模型进行矿产勘查和矿产资源区域评价,在科罗拉多钼矿带的扩大和阿拉斯加矿产资源评价中取得了成功。这种研究思路得到了学术界和管理部门的认可。1979年,美国在丹佛召开了“矿产评价讨论会”,将描述性勘查模型确定为评价美国本土矿产资源潜力的主要方法。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在澳大利亚,便有意识地建立了一些典型矿床的成因模型,并集中力量利用模型指出成矿环境,圈定找矿靶区。1960~1980年间,澳大利亚成功建立并应用的模型有:第三纪到现代红土准平原上的铝土矿矿床模型,元古宙条带状铁质建造中的块状赤铁矿矿床模型,超镁铁质熔岩流铜镍硫化物矿床模型,古生代火山岩中的铀矿矿床模型,以陆棚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石的铅锌矿床模型,酸性火山岩中的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模型,等等。
从20世纪70年代起,前苏联地质部和苏联科学院的许多研究所,也开始集中力量研究一些重要类型矿床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模型。
应当提到的是,在 20 世纪 60 ~70 年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和发展,给成矿理论和成矿模型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地质科学理论的重大创新推动着矿床模型研究的发展。到 70 年代末,矿产勘查发现了大量矿床,促进了现代矿床学框架的基本确立,同时也为矿床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矿床模型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时期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大量资料积累的基础上,矿床模型研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成为这个时期矿床模型研究的重要特征,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 1) 总结性、综合性学术著作大量问世,研究水平明显提高
1981 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出版了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Deposit Occurrences》,开始以专著形式总结矿床模型的研究成果。此后,不同国家相继出版了类似的总结性专著,且综合性大大提高。例如,1986 年,美国地质调查局 D. P. Cox 和 D. A. Singer 编著的 《Mineral Deposits Models》,总结了 111个国家 3900 多个矿床的资料,包括 87 个矿床类型的描述性模型和 60 个不同类型矿床的品位 - 吨位模型。1992 年,J. D. Bliss 主编的 《Developments in Mineral Deposits Modeling》对 1986 年之后美国矿床模型的建立和使用做了简要回顾。加拿大地质调查局于 1984 年出版了 《Canadian Mineral DepositTypes: A Geological Synopsis》( O. R. Eckstrand,1984) ,介绍了一些矿床类型的描述性模型。此后,加拿大地质协会于 1988 年和 1993 年先后出版了 《Ore Deposit Models》( R. G. Roberts and P. A. Sheahan)和 《Ore Deposit Models ( Ⅱ) 》( P. A. Sheahan and M. E. Cherry) 两本汇编,系统收入了加拿大矿床模型研究的最新成果,先后重印了 7 次。1998 年,《澳大利亚地质和地球物理杂志》编辑部组织大学、研究部门和矿业公司,针对澳大利亚的主要矿床类型撰写了 20 个找矿模型。这种趋势也延伸到发展中国家,例如,哈萨克斯坦于 2004 年以英文出版了 《Minerogenic Map of Kazakhstan》( S. Zh. Daukeev等,2004) ,介绍了 43 个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模型。2007 年,印度出版了 《Exploration Model-ing of Base Metal Deposits》 专著 ( S. K. Haldar,2007) ,以印度元古宙锌矿资料为基础,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层状铅锌银矿床进行对比,系统地论述了矿床模型的理论、参数和实例 ( 表 1 -2) 。
表 1 -2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外发表的矿床模型代表性著作


续表


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前苏联在金属矿床模型方面完成了先驱性的研究。例如,全苏地质研究所在 80 年代初以建造分析为基础,在前苏联境内划分出了 87 个构造建造带类型,为区域矿产预测提供了经验模型。矿床模型研究虽受到前苏联解体的影响,但其后又得到加强。例如,俄罗斯中央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地质勘探研究所 ( ЦНИГРИ) 参与专题研究的专家有 80 多位,1992 ~2002年 10 年内出版的专著就有 33 种,包括矿床模型图集、丛书,介绍建模的规程和方法 ( 表 1 -3) 。表1 -3 俄罗斯中央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地质勘探研究所出版的有关矿床模型的专著

世界找矿模型与矿产勘查

续表


资料来源: А. И. Кривцов 等,2005
注: * 丛书为 《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床模型》。
( 2) 多种形式推进矿床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实际效果显著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矿床学和矿产勘查界的学术会议,都把矿床模型作为重要的讨论议题,对矿床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前苏联先后召开了 3 次 “全苏内生矿石建造成因模型会议”( 1980 年 5 月,1985 年 11 月和 1990 年 4 月) 。第一次会议通过对建模任务、内容、原则和方法的争论,明确了发展方向,为后来的模型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后的两次会议,分别讨论了建立矿石建造和成矿系统的定性和定量地质 - 成因模型的一般原则和特点,以及以矿石建造和成矿系统的成因模型为基础的矿产预测方法原理。1985 年 9 月,美国和加拿大共同在利斯堡市召开了“公有土地矿产资源评价展望”专题讨论会,肯定了矿床模型是进行矿产预测和评价的主要方法,进一步推动了它的实际应用。
国际地科联 ( IGUS) 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UNESCO) ,在推动矿床模型研究和应用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1985 ~1994 年间,他们联合组织了一个为期 10 年的 “矿床模型项目”( DMP) 。该项目的基本目标是,在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地球科学家之间进行资料和技能方法的交流,对发展中国家的地质工作者进行培训,促进矿床模型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应用。1994 年以后,该项目又续作了一段时期。相关情况见表 1 -4。
有关矿床模型的文献在相关专业杂志上发表与传播,也有效地推动了矿床模型的推广和使用。1980 年以来,加拿大 《Geoscience Canada》 杂志开辟了矿床模型讲座,先后介绍了 12 个 20 世纪 70年代和 80 年代在北美流行的地质 - 成因模型。在国际地科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矿床模型项目”( DMP) 实施期间,每次讨论会提交的报告都发表在 《Episodes》杂志上,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 3) 矿床模型研究内容扩展,应用范围扩大
随着各类地质观测数据的增多,矿床模型研究的内容不断扩展,研究参数不断增多,从传统的矿床地质描述模型扩展到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型。随着研究内容的扩展,矿床模型的功能也不断增强,
表1 -4 国际地科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组织的 “矿床模型项目”的主要活动 ( 1985 ~1994)


资料来源: C. G. Cunningham 等,1993,有修改从局部找矿预测扩展到区域找矿应用,从矿体定位扩展到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 4) 矿床模型定量化、智能化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矿床模型向定量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矿床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矿床模型数据库,并建立了适应不同比例尺预测和普查需要的自动化人工智能预测勘查系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 “勘探者Ⅱ号”,促进了矿床模型研发与应用的定量化和智能化。当然,由于成矿作用复杂多样,矿床模型千差万别,矿床模型的定量化研究尚需不断探索和完善。
3. 矿床模型研究与应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近地表易寻矿床的发现殆尽,地质工作者面临着寻找隐伏的、难识别大型和超大型矿床的任务,矿床模型研究也出现了新的局面。
( 1) 通过对超大型矿床的研究,拓宽矿床模型认识,建立了一些新类型矿床模型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热潮,地质学家试图通过对超大型矿床的研究,确定有利于大型、超大型矿床的产出环境,制定相应的勘查准则,进而确定勘查战略。然而,研究表明,大多数超大型矿床与中小型矿床在成矿作用、主要找矿标志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针对这种情况,地质学家另辟蹊径研究矿床形成过程,认识到成矿作用研究不能离开岩石圈与地幔演化,除了研究壳 - 幔相互作用外,还应注意研究岩石圈底面、软流圈上涌等对成矿作用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把成矿作用看作是地球动力学过程的一部分。为此,澳大利亚于 1993 年成立了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试图通过对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演化关系的了解,增强矿业界发现矿床的能力。这被认为是成矿作用研究进入第三个里程碑的阶段 ( 施俊法等,2004a) 。为响应这个重大发展趋势,欧洲科学基金会亦于 1998 ~2003 年实施了 “地球动力学与成矿作用”研究计划。总之,成矿作用过程研究正在被纳入到地球动力学演化的总体框架中,从岩石圈深部壳 - 幔驱动到浅部地壳响应及环境变迁,从巨量物质及能量运移、聚集与浅部定位整体过程研究到大型矿集区及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分布规律等,形成一系列与地球深部作用有关的成矿作用的新理论、新模型,例如,地幔柱成矿理论、碰撞造山成矿理论 ( 陈衍景等,2001; 侯增谦等,2003) ,等等。
与此同时,随着新矿床的发现、资料的增多和认识的深入,过去被认为独一无二的超大型矿床,现在却被认为是一种新类型的矿床,建立了新矿床模型。其中,以奥林匹克坝为代表的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 ( IOCG) ,现已被公认是一种遍及世界各地的新类型矿床。这种认识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矿产的勘查与发现。另一个实例是产在黑色岩系中的贵金属矿床,现在也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新类型矿床。
( 2) 对矿床模型性质、用途、效用进行反思与定向
在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过程中,矿床模型的应用遇到了极大的难题。对同一成因类型,甚至同一地区或同一构造环境的矿床作对比研究时,发现超大型矿床与小型矿床虽储量相差悬殊,但成矿地质条件十分相似,找矿标志亦十分类似,成因机制无本质区别,因此,专门寻找超大型矿床,尚缺乏独特的理论、显著的标志和有效的技术手段。同时,一些超大型矿床具有较独特的成矿地质特征,几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矿床,利用它们的成矿模型寻找类似规模的矿床,似乎难以如愿以偿。
从矿床发现史来看,有些勘查计划是按事先设定的成矿模型来组织工作的,虽然找到了矿床,却发现该矿床的实际模型并不是原来设定的理论模型。在一些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尤其是在没有开展物化探工作的地区,单凭矿床理论模型判断该区的找矿潜力,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一些地区,尤其是隐伏区,尽管探测到与矿化有关的地质、物化探异常,但因矿床成因类型不明,往往很难下决心打钻验证。当然,大多数矿床是在明确已知成因类型后,系统收集与研究地质、物化探信息,从而实现找矿突破的。
基于上述认识,勘查者应该更加重视识别矿床的找矿标志,在矿床成因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矿床的各类找矿标志,进而指导同类矿床的找矿工作。可见,对矿床模型的研究明显具有理性回归的势头。
( 3) 找矿模型愈来愈受重视,综合研究正在加强
面对超大型矿床勘查的挑战和寻找隐伏矿、深部矿的难题,矿床模型的研究再次受到重视。尽管理论模型在指导找矿方面具有不确定性,但突出找矿信息的找矿模型在某种程度上不受矿床成因认识的影响,减少了勘查过程的不确定性,更受勘查者欢迎。随着深部找矿的重大发现,以矿床空间分带( 或地质标志) 为主要对象,建立了一些矿床地质找矿标志模型; 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为主要参数,建立了一批物化探找矿模型。目前,以地质成因模型为基础,以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标志为重点,正在不断地加强综合研究,推进矿床模型向纵深方向发展。
( 二) 中国矿床模型研究的发展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研究矿床模型最早的国家之一。20 世纪 30 年代,老一辈地质学家就对矿床分类和代表性矿床的特征作过描述,如谢家荣等 ( 1935) 在 《扬子江下游铁矿志》中对凹山式、南山式、凤凰山式、长龙山式等铁矿类型的划分和典型矿床的描述,实质上是我国建立铁矿床描述性模型的开端,这便是原始矿床模型的基础。
在大量已知矿床研究的基础上,20 世纪 60 ~70 年代,提出了一系列描述性模型,揭示矿床立体结构及空间共生关系,例如,南岭钨矿石英脉 “五层楼”模型、长江中下游 “玢岩铁矿”模型、江西九瑞地区“三位一体”铜矿模型,等等。
程裕淇等 ( 1979) 提出了成矿系列理论,将单个矿床模型研究扩展到了区域成矿模型研究,丰富和发展了成矿模型研究。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 “成矿系列”、“成矿系统”、“成矿谱系”等理论体系 ( 陈毓川等,2007) 。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大量涉及单个矿床的成矿模型和找矿标志的文献,但总体来说,资料分散。为推动国内矿床模型的研究,原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在 《国外地质科技》刊物上刊登了 “国外成矿模式”专题讲座,并于 1988 年和 1990 年分别编辑出版了 《矿床模式专辑》和《矿床模式专辑 ( 续篇) 》( 表 1 -5) 。
表1-5 国内有关矿床模型研究的重要专著


1990 年和 1991 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成矿远景区划室组织专家编写了 《矿床成矿模式选编 ( 一、二) 》,将不同时期、不同单位建立的成矿模型按照统一要求,以当时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建立了一系列典型矿床模型。1991 年原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与俄罗斯矿物原料和地质勘探工作经济研究所合作,开展了 “矿床局部预测、普查和勘探工作中矿床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的研究,出版了《世界不同地区矿床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吴承栋等,1992)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原地质矿产部、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十分重视找矿模型研究,组织全国地勘行业联合攻关,开展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型的综合研究,先后出版了一系列专著( 表 1 -5) ,标志着我国矿床模型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国家加大了对矿产勘查和研究的力度,又先后启动了 “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过程与成矿作用”、“印度与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华南陆块陆内成矿作用: 背景与过程”、“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等 5 个国家基础研究计划,丰富和发展了一系列成矿理论模型。
2007 年和 2008 年,先后在武汉和昆明举办了 “矿床模型及矿产勘查” 讲座。讲座由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专家主讲,其内容涉及喷气沉积型 ( SEDEX) 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 MVT) 矿床、砂岩容矿型、造山带型金矿床,以及斑岩铜矿床和澳大利亚北部层控铅锌银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
我国矿床模型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和找矿效果,一些优势矿种 ( 如 W、Sn、Sb、Mo、REE 等)和典型矿区 ( 云南个旧锡矿区、东川铜矿区、金顶铅锌矿区、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区、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区、陕西金堆城和河南滦川钼矿区、胶东和秦岭金矿区、赣南钨矿区等) 的矿床模型研究引起了世界上的广泛关注。
另外,近年来随着危机矿山特别找矿计划的实施,我国在已知矿山深部和外围发现了一批新矿床( 体) ,发现一批新类型、新组合矿床,丰富拓宽了矿床模型研究的视野和内容。

内容简介
本教材简明而系统地阐述了矿床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矿床的形成作用及各类矿床的特征,同时还简要介绍了矿床的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
全书共分12章。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岩浆矿床,第三章伟晶岩矿床,第四章气水热液矿床概论,第五章矽卡岩型矿床,第六章热液矿床,第七章火山成因矿床,第八章风华矿床,第九章沉积矿床,第十章可燃有机岩矿床,第十一章变质矿床,第十二章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国土资源调查、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的矿床学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及从事矿产勘查和矿山地质工作的同行们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
二、矿产资源的分类
第三节 中国的矿产资源概况
第四节 矿床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矿床学的研究任务
二、矿床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近代矿床学研究发展概况
第六节 有关矿床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有关矿石的基本概念
二、有关矿体的基本概念
三、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
第七节 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分类
一、元素的富集与成矿
二、影响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
三、成矿作用及其类型
四、矿床成因分类
第二章 岩浆矿床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岩浆矿床的形成条件
一、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
二、岩浆岩条件
三、控制岩浆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
第三节 岩浆矿床的形成作用及其特征
一、结晶分异成矿作用与岩浆分结矿床
二、岩浆熔离成矿作用与熔离矿床
第四节 岩浆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实例
一、超基性、基性岩中的铬铁矿矿床
二、基性岩中的钒钛磁铁矿矿床
三、基性、超基性杂岩中的铜、镍(铂)硫化物矿床
第三章 伟晶岩矿床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伟晶岩矿床的特征
第二节 伟晶岩矿床的形成条件
一、形成温度和压力(深度)
二、挥发性组分的作用
三、岩浆岩条件
四、围岩条件
五、地质构造条件
第三节 伟晶岩矿床的成因
一、岩浆伟晶岩矿床成因
二、变质伟晶岩的成因
第四节 伟晶岩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实例
一、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
二、白云母伟晶岩矿床
三、长石伟晶岩矿床
四、水晶伟晶岩矿床
第四章 气水热液矿床概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气水热液的成分和性质
一、气水热液的成分
二、气水热液的性质
第三节 含矿气水热液的来源
一、气水热液的来源
二、成矿物质来源
第四节 气水热液中某些组分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一、水(H20)
二、氧(02)
三、硫(S)
四、二氧化碳(CO2)
第五节 含矿气水热液中成矿物质的运移和沉淀
一、气水热液运移的原因
二、含矿气水热液运移的通道
三、成矿物质运移的方式
……
第五章 矽卡岩型矿床
第六章 热液矿床
第七章 火山成因矿床
第八章 风化矿床
第九章 沉积矿床
第十章 可燃有机岩矿床
第十一章 变质矿床
第十二章 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
参考文献






构造地质学
开放分类: 自然科学、地质

【构造地质学简介】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岩石圈内地质体的形成、形态和变形构造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相互影响、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的地质学分支学科。构造作用或构造运动常是其他地质作用的起始或触发的主要因素,因此,构造地质学说通常也就成为地质学的基本学说。

狭义的构造地质学一般限于形变和变形机制方面的研究。构造学或大地构造学是对区域性宏观构造演化史的研究,也是构造地质学的组成部分。狭义的构造地质学与构造学相辅相成,前者的研究是区域构造演化的具体内涵,而后者则是前者变形机制的成因环境和条件的综合概括。

构造地质学最先是对构造要素,即褶皱和断裂的形态、变形组合的认识和分析,以及构造均匀域区划分带的研究,而后又结合岩石组合特征,研究演化历史和变形期次与阶段。其核心是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和成因模式,因而总与学说、假说相联系。

【构造地质学发展简史】

1859年霍尔在研究北美地质时,发现阿巴拉契亚山脉古生代沉积区具槽形特征。他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因沉积重力负荷而致下沉,1873年丹纳把这种槽形构造命名为地槽,并认为是地球因冷缩而在大陆边绕出现的塌陷带。地槽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构造地质学的起点。

1887年贝特朗提出造山旋回的概念。1883~1909年修斯在收缩说的基础上完成巨著《地球的面貌》,书中突出了地质学的全球观点,同时还发展了沉积建造的时空分带理论,使地槽地台学说得以建立,并奠定了20世纪前半叶的地质学研究的基础。

泰勒1910年讨论了欧亚大陆第三纪山脉弧形向南突出,1912年魏格纳有关大陆起源的论述,使大陆漂移思想形成了大陆漂移说。因此,在20年代前后,在地质学中开始了以地槽学说为代表的垂直论,与以大陆漂移说为代表的水平论有关主要构造运动方式之争,并把垂直论与大陆位置相对固定相联系,称为固定论,而水平论固有大陆长距离漂移的认识,称为活动论。

1928年霍姆斯提出地壳以下物质热对流的假说,用以解释大陆漂移。1930~1933年哈尔曼和范·贝美伦提出的重力与波动说,解释造山物质的运动规律。

施蒂勒1924年提出了造山期及其同时性,支持了地槽学说的造山理论。1936年他把地槽进一步划分为正地槽和准地槽,其后又把正地槽分为优地槽和冒地槽。这些研究成果都显示了构造地质学在造山作用理论与岩石建造学说等方面的重大发展,进而使地槽地台学说成为20世纪50年代地质科学的主导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由赫斯首先提出的海底扩张说,以及由转换断层证实岩石圈运动符合描述刚体球面转动规律的欧勒定律,确立了岩石圈板块构造学,并被誉为现代地球科学理论的一次革命,从而引起对地质学中原有的基本原则和规律重新思考和再认识,也促进了构造地质学的现代化进程。

构造地质学对地质体变形机制开展了实验和定量描述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构造物理学,60年代,以兰姆赛为代表,从构造形态几何学中发展了有限应变测量,提高了构造变形机制的定量研究的实践性。70年代,地球动力学的模拟实验和描述计算,扩大了构造成因机制的研究基础。

【构造地质学基本内容】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地质体的次生构造及其成因和演化,同时也进行构造作用环境的重建和反演的研究,可概称为改造和建造。它们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发生和形成,并具复杂多样的特征。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次生构造都与内生地质作用相联系,这与地球深部作用紧密相关。岩石圈板块运动是地质构造演化的主因,所以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尽管有尺度不同和目的不一的差别,但都必须着眼于全球整体的地质演化规律与特定的形成环境相结合。

各种构造作用主要都集中在上地幔圈层以上的岩石圈内,因而岩石圈又称为构造圈。在这里,既有现今的活动构造现象,如地震可测量的板块运动向量等,也有各种已经固结了的构造,这种历史中的构造一直可追溯至38亿年以前的古老地质体中。

持续不断的构造作用,使地表和地下各种地质体发生形变,如岩层弯曲和断裂;地表升降造成山脉、高原和盆地;地表遭剥蚀和盆地内沉积;岩浆的侵入活动和火山喷发等,它们都直接间接地由更为广泛而具体的构造运动所引起的。从矿物晶格位错至造山带的形成,不同成因环境和层次的变质作用现象,岩浆岩分带,大陆碰撞区地壳压缩隆升和邻区的盆地沉积充填,以及地质体演化发展中的构造叠加和改造等,都是次生构造。

构造地质学也研究由构造作用决定的原生构造现象,如造山带的位置和形态、盆地的形态和分布,各种层次的变质作用与分带,不同成因的岩浆岩侵位和喷出活动条件等的本身特征,都由构造环境所决定,是由先期构造造成而又成为后继构造作用的基础。

构造地质学与地质学一样始于对大陆地质的研究。地壳构造具双层模式特征,不同深度层次的构造变形机制、作用过程和产物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地下一般为10~15公里深处的脆韧性物性过渡带上下的差别。其浅部常见脆性构造变形,构造发育不均匀;而在过渡带之下,以韧塑性均匀剪切变形为特征,各类韧性剪切构造面一般都很 平缓,多强烈置换构造和透入性特征。浅部的脆性断层向下进入韧塑性带时常产状变缓。具细粒化重结晶的糜棱岩则多形成于脆韧性过渡带附近或更深些。

构造变形的各种不同速率和长时间的作用进程,可造成地质体的穿时现象,而不同阶段的构造作用可使构造发生递进变形或叠加;它们在时空上的关系,主构造期间及递进变形期内的演化序列,又常与沉积作用或岩浆侵位相关,这种具明显对应关系的主期又称为构造热事件,它不仅是构造变形产物,也是地质阶段划分的重要标志,有重要的纪年意义。

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研究精度则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提高。20世纪6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的运用,对地质构造的研究产生极高的效益;采用反射地震技术研究地壳结构,并开创大陆地学断面的研究和成囤,所有这些创新技术和理论,已有可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研究具体的构造单元、区域构造特征、水平运动和制图。

实验室内的显微构造与组构研究、构造变形条件的温度和压力的测算、古应力场重建及古应力差值估算等已经实现。因此,构造地质研究的观测分析手段已是宏观更宏、微观更微,使不同尺度的构造有可能在成因和演化及运动学和动力学上结合得更好,研究得更深入。计算机数字模拟则又开拓了为这方面实验提供可资参考的途径。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在于认识和运用地质体的成因和运动的规律性。地质矿产资源和能源的成矿背景,控矿容扩因素都与构造演化、构造环境和成因机制紧密联系。构造地质作用更是地质灾害的发生的重要的决定因素;工程建设及减灾等环境科学问题,也与构造地质学的研究直接相关联。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研究精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提高。20世纪60年代以后遥感技术的运用,对地质构造的研究产生了极高的效益;反射地震技术的运用和大陆地学断面的研究对于揭示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有这些创新技术和理论已使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研究具体的构造单元、区域构造特征、水平运动和制图成为可能。实验室的显微构造与组构研究、构造变形条件的温度、压力测算、古应力差值的估算和古应力场的重建等均已实现。这些都使得不同尺度构造的研究有可能在成因和演化及运动学、动力学上结合得好,研究得更深入。

人类在从事探采金属和其他矿物原料过程中积累了有关矿产分布和性状的知识。各个有古代文明历史的民族都有关于矿产地和某些萌芽矿床成因概念的记载。中国利用铜、铁的历史都很早,夏商两代青铜器制作已有相当规模和水平,春秋时期已能够用铁矿石炼铁。公元前2000多年成书的《山海经》记载有数十种矿物、岩石和矿石的600 多个产地,还把矿产分为金、玉、石、土 4类。《管子》中已有关于采矿中金属共生与分带的描述。古代利用的金属主要有铁、铜、锡、银、铅、金、汞等,全国各地发现过很多古矿硐及其他采矿遗迹,有些地方采掘已有相当的规模。唐宋以来史书中有矿产产量的记载。明代(14、15世纪之交)铁产量已达到2000万斤,这大致相当17世纪欧洲国家产业革命后,英国年产量的数字。在这个时期内,也有几种能反映当时有关矿产和矿床认识的著作。如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广泛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在地学方面他发现记录了地磁偏角,也最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南宋的郑所南早在14世纪就提出关于地下活动的水沿岩石裂隙脉络流渗形成矿脉的推想,得到了现代科学史研究家的极高评价。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记载有160多种矿物岩石的产状和药用价值。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述了许多工业农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其中包括不少古代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寻找和采冶技术。但总的来说,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总结不受社会主流的重视,以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

在欧洲,古希腊哲学家中有不少人的著述谈到岩石矿物和矿石,关于这些自然界物质起源的认识成了后来地质学及矿床学思想的源头。中世纪,中欧一些古老的采矿业中心积累了有关矿床的知识,一位捷克人Agrico1a经过在这里考察,于1546年写成一本“金属矿床成因”的书,提出了矿床中的物质来源于地壳,地表水渗透到地下深处受热,溶解了岩石中的成矿物质,然后再沉淀在岩石裂隙中的认识,现在认为,出现在16世纪中叶的这一认识可以看作是近代矿床学的萌芽。到17世纪,哲学家笛卡儿提出了与此不同的认识,认为矿床是来源于地球深部,炽热物质通过贯入作用或溶液携带进入已冷却了的地壳岩石裂隙中沉淀而形成的。到18世纪,上面两种不同的观点,发展起来的“水成论”和“火成论”之间的激烈论战达到了高潮。水成论的代表是德国的维尔纳,认为所有岩石和矿床都是大洋水中沉淀形成的,大洋水中溶解有形成岩石和矿床的所有物质,当它们沿岩石裂隙渗透时,就在其中沉淀出矿石。火成论的代表是英国人赫屯,他认为矿石只能由深处上升的火成的熔融物质充填在地壳裂隙中形成。随着大量事实材料积累,表明矿床既有与深处岩浆作用有关的,也有与地球外部的地质作用有关的,这种争论自然就缓和下来。19世纪是欧洲国家工业化后自然科学包括地质学发展的重要时期。19世纪以来的科学由于有了更为正确的理论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从而能够更多地揭示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从矿床学来看,这一时期重要的发展和成就集中表现在岩浆分异和热液成矿理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包括 E.de-Beamont,J.Von Cotta,J.H.L.Vogt等欧洲矿床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都作出过贡献。19世纪末期,岩浆热液理论也为大多数北美矿床学家所接受,他们中间的Emmons,Lindgren,Bateman等,还在岩浆热液矿床的一些重要方面的研究中有所发展。应该提到同一时期内也仍然有T.Sand berger致力于侧分泌成矿理论研究。并得到T.S.Hunt等的支持。F.PosePny则提出在地壳中可能存在一个外层溶液区(侧分泌成矿)和一个深壳区(上升热液成矿),并肯定后一种是主要的。因此可以说,现代矿床学理论基础是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这段时间所奠定的。这显然和两方面的条件有关,首先是产业革命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对矿产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对矿床的调查研究和开发程度,也积累了大量的矿床地质资料。同一时期,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取得了很多新成就,在18世纪首先在欧洲出现的地质学各有关学科也迅速发展,都为矿床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现代矿床学形成的标志是:

(1)结束了水成论、火成论的论战,肯定了矿床非单一成因,不能企图用任何一种成因来解释所有矿床,提出了一个有广泛影响的W.Lindgreen(1933)的矿床成因分类,这是一个包括了内生外生成因矿床,考虑了矿床形成的不同方式、不同形成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矿床大系统。

(2)肯定了金属矿床与岩浆岩有成因关系,认为岩浆结晶分异到后期分异出含矿气液相物质在地壳中活动形成了矿床,而金属矿床可看作是岩浆演化的一个相,这种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得到了普遍接受,并在 20世纪前50年占统治地位,其影响达半个世纪之久。

(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矿床成因理论方面形成了若干个各有特色的科学学派。弗·衣·斯米尔诺夫认为美国学派重视地质构造对矿床形成和富集的控制,并致力于用大量实验和计算资料力求恢复矿床形成的自然物理-化学条件。德国学派着重对形成矿床的矿物学、地球化学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了各种成矿环境条件下矿物共生系列。前苏联矿床学派的优势是全面研究矿床形成作用与地质介质的自然联系,发展了矿石建造和成矿建造的概念,开创了褶皱带成矿规律研究。

到了20世纪50~60年代以后,除了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在有关地球结构、岩浆起源、区域构造发展演化研究成果基础上得到充实和深化外,并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证明了金属成矿物质除由岩浆从深部带出来外,在广阔的沉积作用、火山作用和变质作用环境中也有使金属发生迁移富集成矿的重要机制。层控矿床成矿的理论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讨论。这一时期矿床成因理论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与以下的地球科学重要进展有关: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矿床地球化学迅速得到发展,特别是同位素地质学被广泛应用到矿床研究中,使矿床中金属的来源迁移富集条件以及成矿年代的研究变得更为实际和深入。同时,其他新的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矿物微区成分的研究中获得了许多新的知识和信息。

(2)在这个期间,人类第一次发现并研究了现在正在进行中的成矿作用,196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尔顿发现上升热液。1964~1965年发现红海海底热水和含金属沉积物。1971~1978年以来,在东太平洋中隆很多地方发现含金属热水喷出口。随后,载人潜艇到海底观察了热水喷出口及其附近的含金属热水沉积物。

(3)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板块构造理论为研究矿床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动力学开辟了新的方向。大量资料表明,成矿作用与地球演化存在因果关系,对造山带盆地和大陆地质先后开展了相关研究。

20世纪最后20~30年,世界范围内的找矿和成矿理论研究均取得了重要发展,其中包括新类型矿床的发现、超大型矿床的发现和研究、海底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深入研究、成矿模式的成功应用、同位素、微量元素组成研究与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应用等。

中国近代地矿事业发展也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19世纪以来,近代地质学传入中国,当时有识之士把兴办地矿事业看作是社会发展、民族独立的需要。首先致力于出版译著、兴办学堂。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开始在政府机构实业部中设矿物司地质科,后迁北京改为地质调查所和研究所,所长章鸿钊先生领导下培养了第一批地质人才。1916年十几名毕业生分赴河北、山东开展地质填图,并对龙烟、鄂城、井陉、大同等铁矿和煤矿进行了调查,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进行地质工作的开端。此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相继开设地质系。河南、湖南、两广、江西、四川等省相继成立地质调查所。几十年中,中国地质工作者在基础理论和矿产地质工作方面,都作了许多开创或奠基性的工作。例如,长江中下游铁矿志、赣南钨矿志、云南东川铜矿、个旧锡矿研究报告等不少成果,就是刊载在这些调查所出版的《地质汇报》、《地质专报》中。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现或作过初步工作的一些矿床,如白云鄂博铁矿、攀枝花铁矿、贵州铝矿、云南磷矿、大冶等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床、白银厂铜矿、东川铜矿、湖南铅锌矿等后来都成为我国第一批矿产勘探基地。孙建初等在玉门油矿的工作也使这里成为中国自己最早发现的油田。但总的来看在经费不足、装备落后的限制下,像矿产勘查及研究这样需要较大投入的工作和研究领域未能得到如其他基础地质学科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执行了地质工作大发展大转变的方针。很短的时间内建起了各级地质机构,迅速扩大了地质队伍。在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勘探部署,保证了一批新建企业所必需的矿产储量。随着包括鞍山、包头、大冶等钢铁基地,大同、开滦、抚顺等重要煤田以及东川、白银厂、铜官山、桃林、水口山等有色金属矿山,个旧锡矿、赣南钨矿、昆阳磷矿等重要矿产地勘探任务的完成又及时地提出加强对缺乏资源和分布不平衡资源的普查工作。在此后的两三年中,包括铬、钒、铍、钼、钛、金、石膏、重晶石等几十个矿产地被发现。在西北、东北、华北、西南等地区石油普查也发现了大量的储油构造及油气显示。此外,还组织专门机构开展了铀矿的普查。随着矿床普查勘查工作的开展,矿床地质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加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如程裕淇等关于鞍山式铁矿,郭文魁、郭宗山等关于铜官山铜矿,宋叔和等关于白银厂铜矿,黄懿、裴荣富等关于大冶铁矿,叶连俊等关于中国锰矿等论文先后发表。在1957年的全国第一届矿床会议上,对中国铁、铜、钨、锡、钼、铅锌、金、铬、镍、磷、硫、煤、石油等矿产勘查成果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在国内研究工作中仍居主导地位。代表性的有徐克勤等对华南属于不同时代的花岗岩及各自的成矿专属性的认识,郭文魁对中国主要内生金属矿产成矿条件和基本特征的总结。同一时期内也有孟宪民对同生论的倡导,并围绕长江中下游、云南东川等地矿床的同生成因展开了讨论。

1958~1965年间,又有许多新矿产地发现,如金川镍矿和大庆油田的发现引起世人的瞩目。还有甘南铀矿、狼山铜铅锌矿、德兴铜矿、金顶铅锌矿等矿产地的勘查也取得了进展。西藏、内蒙古、甘肃、新疆铬矿找矿工作得到加强。山东、贵州先后找到原生金刚石矿床。1975年,河北任丘发现了特殊的油气藏类型,黄海、东海、南海发现含油盆地。70年代中期,还加强了黄金矿床地质工作,在许多省区找到金矿,发现新类型金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矿成因类型和金矿集中区的概念。

1977年以来,地矿工作在调整中发展。重点是开展了成矿区划研究和进行了资源总量预测。先后完成了铁、锰、铬、铜、铅锌、铝、镍、锡、钼、锑、金、铂、铀、磷、硫、钾盐、金刚石等重要矿产的区划远景的研究工作。在后面一轮的固体矿产普查中划分出29个重点片,经过工作在鄂尔多斯、内蒙古、新疆准噶尔和哈密地区、豫陕边境小秦岭、湘南粤北、湘黔边境及三江等成矿远景区都发现了一批值得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这一时期内,矿床研究的方法手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如先后引进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红外吸收光谱、穆斯堡尔谱、核磁共振谱等测试设备。完善了钾-氩、铷-锶、铀-铅、钐-钕、碳等同位素年代方法测定之后,又发展了氢、氧、碳、硫、铅、锶等稳定同位素方法。地质实验测试新技术的应用和地质研究新领域的开拓,使这一时期内矿床类型和矿床理论研究都有了新的进步。

20世纪70年代,不少国家出现了火山成矿作用研究的热潮。我国矿床地质工作者在对长江中下游陆相火山岩中矿床的研究工作中,陈毓川等提出了玢岩铁矿的综合成矿模式。层控矿床研究也受到了普遍的持续的关注,在南岭、秦岭、华北、川黔、甘南、长江中下游等地开展了研究。1982年以来连续三届全国矿床会议中交流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涂光炽主持出版了《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在区域成矿研究方面,从程裕淇等(1973)首先提出铁矿成矿系列开始,随后又综合研究建立了包括各种成因矿床的3大类21个成矿系列。这项工作在后来的成矿区带研究(陈毓川等,1998)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关于成矿区划研究方面,郭文魁(1987)首先根据中国内生金属矿床的区域分布提出了中国境内存在泛西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和古亚洲成矿域三大成矿域的看法。陈国达在根据中国地质和成矿特征提出地洼成矿观点之后,更进一步发展为“壳体演化递进成矿”的假说。此外,能够反映这一时期中国矿床研究整体水平的成果还有陈毓川(1993)、裴荣富(1995)对中国矿床成矿模式的总结,涂光炽等(2000)中国超大型矿床研究成果等。总的来看,正如郭文魁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我国矿床理论研究水平几十年来有了迅速提高,基本上能从追踪国际研究方向,并不断加深对中国区域矿床特色的认识,而发展到目前大体能与国际发展同步。这一时期内,通过参加国际会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等,我们的矿床研究成果在国际交流中已日益受到重视。在新世纪里中国矿床学研究必将会有更大的进步。




矿床学研究发展概况
20世纪最后20~30年,世界范围内的找矿和成矿理论研究均取得了重要发展,其中包括新类型矿床的发现、超大型矿床的发现和研究、海底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深入研究、成矿模式的成功应用、同位素、微量元素组成研究与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应用等。 中国近代地矿事业发展也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19世纪以来,近代地质学传入中国,当时有...

矿床学研究发展概况
20 世纪最后 20 ~ 30 年,世界范围内的找矿和成矿理论研究均取得了重要发展,其中包括新类型矿床的发现、超大型矿床的发现和研究、海底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深入研究、成矿模式的成功应用、同位素、微量元素组成研究与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应用等。 中国近代地矿事业发展也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19 世纪以来,近代地质学传入中...

矿床地质学发展简史
矿床地质学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其起源与矿业生产紧密相连。新石器时代是矿床研究的萌芽期,人们开采铜、金和沥青,制作青铜器,如中国战国时期的矿冶活动已涉及银、铅、汞等金属,并使用煤炭和钻探技术。晋朝时期,白铜的制作技术也有所记载,古代采矿实践积累了初步的矿床地质知识。16世纪是矿床地...

矿床学研究
矿床学研究的走向始终取决于国际市场对于资源的需求,最近10年矿床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铜金铁资源。由于斑岩铜矿的巨大经济价值,寻找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是一个重要目标;造山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和卡林型金矿研究仍然处于热点,尽管未见突破性进展;氧化铁铜金矿(IOCG)作为一种铁铜金复合型矿床引起全球矿业界的高度重视,是目...

矿床学的发展简史
矿床研究起源于矿业生产,大致可分3个时期:①萌芽时期。新石器时代,已开始开采铜、金与沥青,并出现铜锡为主的青铜制品。中国 战国时代,采冶范围已扩展到银、铅、汞、铁和少许铬,并开始使用煤(当时称“石涅”)和钻取油气以熬卤。晋朝有以铜镍制白铜的记载。古代采矿实践积累了初始矿床地质知识...

矿床模型研究历史概述
(二) 中国矿床模型研究的发展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研究矿床模型最早的国家之一。20 世纪 30 年代,老一辈地质学家就对矿床分类和代表性矿床的特征作过描述,如谢家荣等 ( 1935) 在 《扬子江下游铁矿志》中对凹山式、南山式、凤凰山式、长龙山式等铁矿类型的划分和典型矿床的描述,实质上是我国建立铁矿床描述性模型的开...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学科概况
岩石学则进一步扩展了研究范围,它研究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各种岩石类型,分析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历史。通过对岩石的研究,科学家能够了解地球的历史变迁和地壳运动的规律。矿床学则将焦点集中于人类生活的关键——矿产资源。它深入探究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揭示其形成条件和成因,这对于指导地质勘查、矿产开发...

矿床地质学是什么
20世纪以来,矿床地质学已成为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有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矿床学的基本研究内容:①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在矿体中的分布和变化,以确定矿产的质量和选用可行的加工工艺。②测定矿体的形状、产状及与围岩的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置和开采条件。...

矿床学的定义及综述
其研究对象是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利用价值的矿床(可经济利用的地质体)。矿床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类矿床的物质组成、成矿物质来源、成因机理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具体的研究内容则是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和物质组成,矿床的形成条件及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类型和矿床工业类型等。研究矿床学的目的是为了经济...

矿床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矿床学研究内容通常可概括为研究矿床的特征、形成条件、形成作用及过程与矿床的时空分布及其控制因素。前者即阐明矿床的成因,后者即查明矿床的分布规律。矿床学正是围绕着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断发展起来的。 现代矿床学已包括以下一些相对独立而又互有联系的研究领域。成因矿床学或称矿床地质学讨论矿床成因和分布的基本...

临漳县18783231690: 矿床学主要研究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
载南同博: 矿床学是研究在地壳中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矿床学以矿床为研究对象,其基本任务是: 第一,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串成因. 第二,查明矿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烟花特征,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以便预测在各种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

临漳县18783231690: 矿床学与矿床地球化学这个方向的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怎么样? -
载南同博: 工作很好找,都是去的资源勘查一线单位,比如各个省有色金属局勘探院,还有一些大的地质研究所,另外,还有很多国有大型矿业公司和私企矿业公司!

临漳县18783231690: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有什么区别 -
载南同博: 矿物学:指研究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布、组合关系,应用等的一门地质学分支. 岩石学:研究组成地壳的岩石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分类命名与分布规律的地质学分支.包括岩浆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和沉积岩岩石学三个次级学科. 矿床学:研究地壳中所有的矿床的物质来源,类型,组成,成因,开采,及环境保护的一门地质学分支. 构造地质学:研究地球中各种构造的成因机制,分布规律的地质学分支.

临漳县18783231690: 请问矿床模型与预测模型的关系是什么? -
载南同博: 矿床模型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可以用文字、图解或表格形式表示,是描述某类矿床基本特征的综合概念.矿床模型是在矿床学研究和找矿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对矿床预测和评价有重要作用.矿床模型常常包含描述矿床形成环境和鉴别特征的...

临漳县18783231690: 考研考矿床学怎么样,就业前景怎样? -
载南同博: 不错啊,不过一般矿床都是合到三矿(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里面的把 就业前景没问题,而且除了去西部地区或者内蒙啥的,也不会太苦的,艰苦行业那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了 我就是地质行业的研,推荐楼主坚持下去

临漳县1878323169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普查类 哪个方向比较好 -
载南同博: 资源勘查专业知识容易市场化,找个大矿钱还是问题吗,但工作累啊 矿床学适合于专门做理论研究者,出点成果不容易,但工作较为轻松 煤层气和石油方向主要是研究沉积相、沉积岩,有共同之处,煤层气说白了就是先研究煤矿,再研究煤层中的瓦斯,属于新发展的行业,可能有发展前景

临漳县18783231690: 矿物岩石矿床的研究生具体研究什么?矿物岩石矿床的研究生具体研究什
载南同博: 正好我研究生就是这个专业的,就来为题主回答一下吧.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是许多地质类高校的基础专业学科,通常我们简称“三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

临漳县18783231690: 研究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这类学科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如何回答好的有追加分
载南同博: 前景广阔!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拥有不可替代性,从最近几年各种矿石的需求和价格来看,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矿产资源这一块,钱途无限!

临漳县18783231690: 勘查技术与工程简介 -
载南同博: 每个学校的专业方向还不太一样,我只能给你简要介绍一下全国主要院校这个专业的情况.现在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已经比较多了,但是实力比较强的还是传统的四大地矿高校以及石油院校.地矿院校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及吉林大学(原长...

临漳县18783231690: 为什么要研究矿床的围岩蚀变?
载南同博:研究围岩蚀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① 矿床学研究的理论意义:由于围岩的蚀变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发生,在时间上基本一致,它们二者在空间上也紧密地共生在一起,是在一个相同的地球化学反应场中形成的.实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