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甫为何在张九龄走后,才赞同李隆基从洛阳回京长安的想法?

作者&投稿:勤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如果当时李林甫直接说出来自己的想法,那么就是公然与张九龄站在了对立面,他不但得罪了张九龄,而且还未必能成功劝说李隆基从洛阳回京长安。张九龄和他必然会产生争执,在争执之下,他也未必能赢了张九龄,说不定反而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他当然不会选择这么做。

当时张九龄是不赞同李隆基从洛阳回京长安的,张九龄认为这个季节所有的农民和百姓都在秋收,他们都在忙于收成。如果这个时候李隆基再从洛阳回京长安的话,那么路途之中一定会耽误黎明百姓的收成,百姓便没有办法好好的专注于农作物了。

李隆基会给他们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庄稼的生产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毕竟一路上有李隆基在出行,所有的百姓肯定都得毕恭毕敬的,不可能一直忙于自己的事情,张九龄觉得这样对黎明百姓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他是在替黎明百姓考虑,他是坚决不会同意离李隆基从洛阳回京长安的,而且李隆基其实也很听张九龄的话,李林甫不敢乱来。

李林甫也只能趁着张九龄走了以后再向李隆基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去鼓动李隆基从洛阳回京长安,并且告诉李隆基,如果造成了什么损失,大不了不收农民这一年的税也就罢了。从洛阳到长安都是自己的地方,自己身为帝王,想去哪儿便去哪儿,不必为任何事情而逗留。



因为当时的林甫,是担心李隆基从洛阳回长安的路上,遭遇到劫难,所以说才没有让他回去

有可能是为了当时的农民着想。当时秋收没有结束,如果兴师动众的回京,会耽误这一批农作物的收成。

可能是担心李隆基从洛阳回长安路上遇到危险吧,毕竟当时正值秋收,路上比较乱。

因为如果当时就赞同李隆基的想法,那么他可能就会导致农民的税加重,间接增加了农民压力。


林甫为何在张九龄走后,才赞同李隆基从洛阳回京长安的想法?
如果当时李林甫直接说出来自己的想法,那么就是公然与张九龄站在了对立面,他不但得罪了张九龄,而且还未必能成功劝说李隆基从洛阳回京长安。张九龄和他必然会产生争执,在争执之下,他也未必能赢了张九龄,说不定反而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他当然不会选择这么做。当时张九龄是不赞同李隆基从洛阳回京长安的...

开元盛世之后
那是因为开创了盛世之后,唐玄宗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小人李林甫爬上了相位。李林甫病死后,又是杨国忠掌权,致使政治更加黑暗。这个李林甫最善于揣测唐玄宗的意思,在公元736年,唐玄宗想从洛阳回长安...

唐朝宰相张九龄与李林甫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一、张九龄和李林甫的关系 唐玄宗是个十分喜欢换宰相的皇帝,他执政期间共换了二十多个宰相,其中就包括张九龄和李林甫。张九龄先李林甫之前为宰相,后因遭到李林甫的诸多算计被罢免了宰相一职。张九龄为人正直,从小在文学造诣上崭露头角,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宰相。他在为官时秉公执法,性子比较直...

为什么张九龄之后奸相李林甫独揽大权16年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唐朝宰相张九龄与李林甫,两人有什么样的差异人生?
李隆基时期的两位宰相张九龄和李林甫其实有着很鲜明的对比,两个人在后世的评价是相差很多的。而张九龄这样的贤相会被罢黜,李林甫这样的奸佞反而成功上位,难道说李林甫狡猾的能够骗过皇帝?其实大家都了解,这唐玄宗李隆基不是一个糊涂人,从他能在韦皇后乱政下先不已看透局势保住李家江山,就看得出...

唐玄宗为何要罢免贤相张九龄,而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张九龄与李林甫都是有治国才能之人,但是张九龄入朝为官的时间比较早,并且张九龄是言官出身,他是辅佐过唐玄宗创建盛世的统治。所以他对唐玄宗的要求比较高,但是李林甫不一样,他入朝为官的时候,唐玄宗已经开创了开元盛世,而且当时唐玄宗也有些沉迷于后宫享乐之中,这个时候李林甫为了可以得到唐玄宗的...

李林甫是什么人?他为何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张九龄认为牛仙客学识不高,极力劝阻,引起玄宗不悦。李林甫私下言道:“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天子用人,有何不可。”唐玄宗后以结党为由罢去张九龄、裴耀卿的宰相之职,任命李林甫、牛仙客为宰相。李林甫被授为中书令、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后来,监察御史周子谅奏称牛仙客非宰相之才,...

史上最具争议的奸臣是谁呢,他在国家繁荣,他去世后国家由盛转衰?_百...
而张九龄与他大大相反,张九龄勤奋读书,颇有才华,深受很多官场之人的青睐。张九龄的出色使得李林甫越发妒忌贤能之人。在张九龄卷入严挺之案件的时候,李林甫落井下石,还污蔑张九龄结党营私,皇上龙颜大怒,将张九龄贬为了荆州长史。自此之后,李林甫掌握了朝政大权,成为内阁的实际控制人之一。虽然他用...

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第六位皇帝,他一生的经历有多丰富?
李林甫最善于揣测李隆基的意思。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隆基想从洛阳回京长安,但张九龄等人说秋收还没有结束,这样上路会骚扰百姓,影响生产。李林甫在张九龄走后却对李隆基说,长安和洛阳是陛下的东宫和西宫,陛下愿意什么时候来往就什么时候来往,不必再等以后,至于妨碍了农民秋收,免了他们的税收也就行了。 开元二十五...

张九龄为什么历史评价那么高
张九龄是一个非常敢直言上鉴的人,对朝廷更是忠心耿耿,可是这样肯定回损害到那些小人的利益,这样以来就会被别人给盯上,就像这个李林甫经常会在唐玄宗身边说一些他的坏话。就是因为这样,当时的张九龄就被唐玄宗给贬到了荆州。这么一个忠心的功臣就这样离开。再加上后来安禄山的事情,张九龄劝诫唐玄宗将...

弓长岭区13536803501: 关于唐玄宗前期统治的评价 (字数一千字以上) -
习衬枢霖: 唐玄宗(公元685-762年),名李隆基,又叫唐明皇,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从公元712年到756年在位,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但从他开始唐朝也走上了下坡路,即从安...

弓长岭区13536803501: 唐玄宗李隆基荒于嬉的故事 -
习衬枢霖: 开创了盛世之后,唐玄宗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李林甫爬上了相位.李林甫最善于揣测唐玄宗的意思.在公元736年,唐玄宗想从洛阳...

弓长岭区13536803501: “口蜜腹剑”的故事是什么? -
习衬枢霖: 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书李林甫,论才艺,也还不错,一手字,画都很好;但他做 官却不正正诚诚的办事,而是一味迁就和迎合玄宗的意旨.不但如此,他还用些不正当的方 法结交玄宗亲信的宦官和妃子.因此,他很得玄宗的宠信,一直...

弓长岭区13536803501: 如何评价唐玄宗的统治 -
习衬枢霖: 前期:政治清明,任用铫崇,张九龄等贤相,大唐得国力强盛,军事,经济实力达打到古代的一个巅峰.但后期沉迷于酒色于开元二十四年以后任用宰相李林甫开始,玄宗李隆基就开始不再接近贤相直到天宝十八年开始李林甫死去,又迎来另外一个宰相,这个宰相可以说是大唐盛世终结的一个标志性人物.这个宰相就是杨国忠.他与安碌山有矛盾结果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爆发.湿大唐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所以,玄宗的功与过基本相抵...

弓长岭区13536803501: 唐玄宗的功绩 -
习衬枢霖: 唐玄宗的功绩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很有几个朝代在当时世界上科技领先,称霸全球.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铁骑曾触及过多瑙河畔,但他给欧洲人民带来了灾难与痛苦.大清王朝也曾鼎盛过,但最终却败于列强之手.只有唐朝,才是...

弓长岭区13536803501: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绩卓著表现在哪些方面? -
习衬枢霖: 在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宫廷斗争中,唐玄宗深知宰相的重要,所以对宰相的选拔极其谨慎.开元之初,踌躇满志的唐玄宗决心“改中宗之政,依贞观故事”,他迫切需要的是一个精明干练的宰相作为得力助手,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启用...

弓长岭区13536803501: 唐玄宗送张九龄白羽扇 -
习衬枢霖: 如任宰相时,李林甫挑拨离间,唐玄宗将信将疑,由高力士赐一把白羽扇给九龄试探,张九龄即写出《白羽扇赋并序》,并写上《咏燕》诗:“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以燕自喻微不足道,暗责李林甫的猜忌,不卑不亢,有理有节,人品文品,均现正气.这种正气,既是中国传统的士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珠江文化的正义性、正直性特质之体现.

弓长岭区13536803501: 唐玄宗重用谁为宰相 -
习衬枢霖: 玄宗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玄宗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奸相是李林甫、杨国忠.

弓长岭区13536803501: 唐太宗和唐玄宗谁更贤能?
习衬枢霖: 唐玄宗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