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后儒学分了几派?分别是那几派?

作者&投稿:凭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后儒学分了几派,分别是那几派.~

儒家共分八大派系: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
1、子张之儒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养秋末期陈国阳城(今河南淮阳)人,生于公元前503年,卒年不详。子张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从学后学业出众,与子夏、子游齐名。曾从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遭到过围困。他勤学好问,经常与孔子讨沦各种问题,《沦语》记其向孔子问学达二十次之多。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沦浯·子张》),明确反对“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言不忠信,行不笃敬”(《沦语·子张》)的人和事。子张的秉性有点偏激,孔子曾批评他“师也过”,“师也辟”(《论语·先进》)。但他为人博爱容众,交友颇广,认为君子应该“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浯·子张》)。子张终身未仕,孔子死后,居陈国,收徒讲学。子张传下来的弟子以后就形成了“子张之儒”,被列为战国儒家八派之首。“子张之儒”的学术或政治主张究竟如伺,现在已难知其详。荀子在其《非十二子》中曾十分严厉地批评“子张之儒”.把他们称之为“贱儒”,况:“弟佗其冠,神谭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电。”这个批评似乎没有列出什么学术或思想上的根据,仅讲一些言行举止而已。一般以为荀子所斥可能是指战国末期依附于“子张之儒”—派门墙的人。如清儒郝懿行以为,是指那些徒似子张之貌而不似其真的人(参见正先谦《荀子集解》引)。现代学者郭沫若根据“子张之儒”具有博爱容众,严已宽人等特点,认为“子张氏的后学们似乎更和墨家接近”,并推测“墨翟受了子张的影响”(《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
2、子思之儒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参见本书“于思”条)。关于“子思之儒”的学术或政治主张究竟如何,现在已难知其洋。荀子在《非十二子》中从否定的角度略有沦及,说:“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其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盂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督儒曜曜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按大多数宋儒的观点,“子思之儒”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把儒家道德范畴“诚”这一精神实体提高到世界本原的地位,对儒家的心性之学有重大贡献。宋儒之说,近代以来有不少学者表示怀疑。
3、颜氏之儒  综合《论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等文献资料的记载。孔子弟子中姓颜的共有八人,他们是:颜无繇、颜回、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颜氏之儒”究竟是其中何人之学所传,今天已难确断,学术界一般认为足以颜回为代表的。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学派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安贫乐道,重在下功夫实践孔子的仁德思想。此外,在《庄子》一。书中,也提到过颜回之学的“坐忘”、“心斋”等修养理论。
4、孟氏之儒  学术界一般认为,“孟氏之儒”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以及施行“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等(参见本书“孟子”条) ,孟子曾自云:“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则谓其“受业于子思门人”。又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说“子思唱之,孟轲和之”,则“孟氏之儒”又当与“子思之儒”为一系。郭沫若认为,“孟氏之儒”不仅与“子思之儒”为—系,而且也与“乐正氏之儒”为一系(《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
5、漆雕氏之儒  综合《论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等文献资料的记载,孔子弟子中姓漆雕的共有三人,他们是: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孔子家语·弟子解》作漆雕从),学术界一般认为“漆雕氏之儒”足以漆雕开为代表的。漆雕开,《汉书·艺文志》作漆雕启,据宋儒王应麟考证,“启”为原名,汉人避汉景帝名讳改为“开”,春秋末期鲁国(—说蔡国)人,生于公元前540年,卒年不详。漆雕开是孔子弟子,孔子曾让他去做官,他说对做官没有信心,孔子听厂表示很赞赏(参见《论语·公冶长》)。漆雕开具有不屈的勇气,《韩非子·显学》中说:“漆雕之议,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世主以为廉而礼之。”在对人性的看法上,主张性有善有恶,《论衡·本性》中记:“宓(不齐)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功;论情性,与世子(世硕)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根据这些资料,现代学者研究认为:“漆雕氏之儒”不愿做官,好勇任侠,属于孔门弟子中任侠的—派;这一派主张人性有善有恶,宓子贱、公孙尼子、世硕等都是这一派的主要成员;《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漆雕子》、《宓子》、《世子》、《公孙尼子》,说明他们当时都有著作(均已佚);此外,《孟子·公孙丑上》称善于“养勇”的北宫黝,亦当属于“漆雕氏之儒”(参见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蒙文通《古学甄微·漆雕之儒考》)。
6、仲良氏之儒  战国儒家八派中这—派不可考。据郭沫若推测,“仲良氏之儒”或许就是《孟子·滕文公亡》所说的陈良一派。据《孟子“记载:“陈良,楚产也,悦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陈良的弟子有陈相、陈辛等,后来欣赏农家许行的学说,曾遭到孟子的严厉批评。据陈奇猷推测,“仲良氏之儒”或许是《礼记·檀弓上》所载的仲梁子—派仲梁子,东汉郑玄在《礼记注》中说是鲁人。据《礼记·檀弓上》记:“曾子曰:尸未设饰,故帷堂,小敛而彻帷。仲梁子曰:夫妇方乱,故帷堂小敛而彻帷。”又《毛诗传》中引有仲梁子语,而《毛诗》源自子夏,所以这一派可能兼有曾参、子夏二家之学。
7、孙氏之儒  学术界一般认为“孙氏之儒”就是以荀子为代表的一派。荀子是战国晚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的治学传统,是儒家经学的主要传播者之一;在政治思想上发展了孔子的“礼学”,倡言礼法兼治;哲学上主张“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孙氏之儒”中除那些传承荀子经学的弟子之外,有名者是韩非和李斯,但他们两人已经突破了其老师荀子的儒家学派的界限,而成为法家巾的代表人物。
8、乐正氏之儒  战国儒家八派中这一派也不可考。据郭沫若推测,“乐正氏之儒”或即孟子弟子乐正克,因此当属“孟氏之儒”一系。据陈奇猷推测,“乐正氏之儒”或为曾子弟子乐正子春,因此当传曾子之学。 总之,战国时期的儒家八派,是当时“百家争鸣”中儒家内部出现的派别,它们之间的观点很不相同,但都自认为是代表了孔子的儒学思想。从以后的历史发展来看,主要是孟子的—派和荀子的一,派影响颇大。

战同时期儒家内部分化而形成的八个学派。孔子一生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学生众多,有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誉。而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又相当广泛,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难免会产生歧见。所以,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别厂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儒家“八派”之说,始见于《韩非子》的《显学》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儒家共分八大派系:.

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


1、子张之儒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养秋末期陈国阳城(今河南淮阳)人,生于公元前503年,卒年不详。子张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从学后学业出众,与子夏、子游齐名。曾从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遭到过围困。他勤学好问,经常与孔子讨沦各种问题,《沦语》记其向孔子问学达二十次之多。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沦浯·子张》),明确反对“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言不忠信,行不笃敬”(《沦语·子张》)的人和事。

子张的秉性有点偏激,孔子曾批评他“师也过”,“师也辟”(《论语·先进》)。但他为人博爱容众,交友颇广,认为君子应该“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浯·子张》)。子张终身未仕,孔子死后,居陈国,收徒讲学。子张传下来的弟子以后就形成了“子张之儒”,被列为战国儒家八派之首。“子张之儒”的学术或政治主张究竟如伺,现在已难知其详。荀子在其《非十二子》中曾十分严厉地批评“子张之儒”.把他们称之为“贱儒”,况:“弟佗其冠,神谭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电。”

这个批评似乎没有列出什么学术或思想上的根据,仅讲一些言行举止而已。一般以为荀子所斥可能是指战国末期依附于“子张之儒”—派门墙的人。如清儒郝懿行以为,是指那些徒似子张之貌而不似其真的人(参见正先谦《荀子集解》引)。现代学者郭沫若根据“子张之儒”具有博爱容众,严已宽人等特点,认为“子张氏的后学们似乎更和墨家接近”,并推测“墨翟受了子张的影响”(《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


2、子思之儒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参见本书“于思”条)。关于“子思之儒”的学术或政治主张究竟如何,现在已难知其洋。荀子在《非十二子》中从否定的角度略有沦及,说:“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其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

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盂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督儒曜曜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按大多数宋儒的观点,“子思之儒”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把儒家道德范畴“诚”这一精神实体提高到世界本原的地位,对儒家的心性之学有重大贡献。宋儒之说,近代以来有不少学者表示怀疑。


3、颜氏之儒 

综合《论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等文献资料的记载。孔子弟子中姓颜的共有八人,他们是:颜无繇、颜回、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颜氏之儒”究竟是其中何人之学所传,今天已难确断,学术界一般认为足以颜回为代表的。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学派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安贫乐道,重在下功夫实践孔子的仁德思想。此外,在《庄子》一。书中,也提到过颜回之学的“坐忘”、“心斋”等修养理论。


4、孟氏之儒

学术界一般认为,“孟氏之儒”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以及施行“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等(参见本书“孟子”条) ,孟子曾自云:“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则谓其“受业于子思门人”。又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说“子思唱之,孟轲和之”,则“孟氏之儒”又当与“子思之儒”为一系。郭沫若认为,“孟氏之儒”不仅与“子思之儒”为—系,而且也与“乐正氏之儒”为一系(《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


5、漆雕氏之儒 

综合《论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等文献资料的记载,孔子弟子中姓漆雕的共有三人,他们是: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孔子家语·弟子解》作漆雕从),学术界一般认为“漆雕氏之儒”足以漆雕开为代表的。漆雕开,《汉书·艺文志》作漆雕启,据宋儒王应麟考证,“启”为原名,汉人避汉景帝名讳改为“开”,春秋末期鲁国(—说蔡国)人,生于公元前540年,卒年不详。漆雕开是孔子弟子,孔子曾让他去做官,他说对做官没有信心,孔子听厂表示很赞赏(参见《论语·公冶长》)。漆雕开具有不屈的勇气,《韩非子·显学》中说:“漆雕之议,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世主以为廉而礼之。”

在对人性的看法上,主张性有善有恶,《论衡·本性》中记:“宓(不齐)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功;论情性,与世子(世硕)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根据这些资料,现代学者研究认为:“漆雕氏之儒”不愿做官,好勇任侠,属于孔门弟子中任侠的—派;这一派主张人性有善有恶,宓子贱、公孙尼子、世硕等都是这一派的主要成员;《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漆雕子》、《宓子》、《世子》、《公孙尼子》,说明他们当时都有著作(均已佚);此外,《孟子·公孙丑上》称善于“养勇”的北宫黝,亦当属于“漆雕氏之儒”(参见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蒙文通《古学甄微·漆雕之儒考》)。


6、仲良氏之儒 

战国儒家八派中这—派不可考。据郭沫若推测,“仲良氏之儒”或许就是《孟子·滕文公亡》所说的陈良一派。据《孟子“记载:“陈良,楚产也,悦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陈良的弟子有陈相、陈辛等,后来欣赏农家许行的学说,曾遭到孟子的严厉批评。据陈奇猷推测,“仲良氏之儒”或许是《礼记·檀弓上》所载的仲梁子—派仲梁子,东汉郑玄在《礼记注》中说是鲁人。据《礼记·檀弓上》记:“曾子曰:尸未设饰,故帷堂,小敛而彻帷。仲梁子曰:夫妇方乱,故帷堂小敛而彻帷。”又《毛诗传》中引有仲梁子语,而《毛诗》源自子夏,所以这一派可能兼有曾参、子夏二家之学。


7、孙氏之儒 

学术界一般认为“孙氏之儒”就是以荀子为代表的一派。荀子是战国晚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的治学传统,是儒家经学的主要传播者之一;在政治思想上发展了孔子的“礼学”,倡言礼法兼治;哲学上主张“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孙氏之儒”中除那些传承荀子经学的弟子之外,有名者是韩非和李斯,但他们两人已经突破了其老师荀子的儒家学派的界限,而成为法家巾的代表人物。


8、乐正氏之儒 

战国儒家八派中这一派也不可考。据郭沫若推测,“乐正氏之儒”或即孟子弟子乐正克,因此当属“孟氏之儒”一系。据陈奇猷推测,“乐正氏之儒”或为曾子弟子乐正子春,因此当传曾子之学。 总之,战国时期的儒家八派,是当时“百家争鸣”中儒家内部出现的派别,它们之间的观点很不相同,但都自认为是代表了孔子的儒学思想。从以后的历史发展来看,主要是孟子的—派和荀子的一,派影响颇大。



儒家共分八大派系: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
1、子张之儒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养秋末期陈国阳城(今河南淮阳)人,生于公元前503年,卒年不详。子张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从学后学业出众,与子夏、子游齐名。曾从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遭到过围困。他勤学好问,经常与孔子讨沦各种问题,《沦语》记其向孔子问学达二十次之多。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沦浯·子张》),明确反对“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言不忠信,行不笃敬”(《沦语·子张》)的人和事。子张的秉性有点偏激,孔子曾批评他“师也过”,“师也辟”(《论语·先进》)。但他为人博爱容众,交友颇广,认为君子应该“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浯·子张》)。子张终身未仕,孔子死后,居陈国,收徒讲学。子张传下来的弟子以后就形成了“子张之儒”,被列为战国儒家八派之首。“子张之儒”的学术或政治主张究竟如伺,现在已难知其详。荀子在其《非十二子》中曾十分严厉地批评“子张之儒”.把他们称之为“贱儒”,况:“弟佗其冠,神谭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电。”这个批评似乎没有列出什么学术或思想上的根据,仅讲一些言行举止而已。一般以为荀子所斥可能是指战国末期依附于“子张之儒”—派门墙的人。如清儒郝懿行以为,是指那些徒似子张之貌而不似其真的人(参见正先谦《荀子集解》引)。现代学者郭沫若根据“子张之儒”具有博爱容众,严已宽人等特点,认为“子张氏的后学们似乎更和墨家接近”,并推测“墨翟受了子张的影响”(《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
2、子思之儒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参见本书“于思”条)。关于“子思之儒”的学术或政治主张究竟如何,现在已难知其洋。荀子在《非十二子》中从否定的角度略有沦及,说:“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其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盂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督儒曜曜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按大多数宋儒的观点,“子思之儒”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把儒家道德范畴“诚”这一精神实体提高到世界本原的地位,对儒家的心性之学有重大贡献。宋儒之说,近代以来有不少学者表示怀疑。
3、颜氏之儒  综合《论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等文献资料的记载。孔子弟子中姓颜的共有八人,他们是:颜无繇、颜回、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颜氏之儒”究竟是其中何人之学所传,今天已难确断,学术界一般认为足以颜回为代表的。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学派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安贫乐道,重在下功夫实践孔子的仁德思想。此外,在《庄子》一。书中,也提到过颜回之学的“坐忘”、“心斋”等修养理论。
4、孟氏之儒  学术界一般认为,“孟氏之儒”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以及施行“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等(参见本书“孟子”条) ,孟子曾自云:“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则谓其“受业于子思门人”。又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说“子思唱之,孟轲和之”,则“孟氏之儒”又当与“子思之儒”为一系。郭沫若认为,“孟氏之儒”不仅与“子思之儒”为—系,而且也与“乐正氏之儒”为一系(《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
5、漆雕氏之儒  综合《论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等文献资料的记载,孔子弟子中姓漆雕的共有三人,他们是: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孔子家语·弟子解》作漆雕从),学术界一般认为“漆雕氏之儒”足以漆雕开为代表的。漆雕开,《汉书·艺文志》作漆雕启,据宋儒王应麟考证,“启”为原名,汉人避汉景帝名讳改为“开”,春秋末期鲁国(—说蔡国)人,生于公元前540年,卒年不详。漆雕开是孔子弟子,孔子曾让他去做官,他说对做官没有信心,孔子听厂表示很赞赏(参见《论语·公冶长》)。漆雕开具有不屈的勇气,《韩非子·显学》中说:“漆雕之议,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世主以为廉而礼之。”在对人性的看法上,主张性有善有恶,《论衡·本性》中记:“宓(不齐)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功;论情性,与世子(世硕)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根据这些资料,现代学者研究认为:“漆雕氏之儒”不愿做官,好勇任侠,属于孔门弟子中任侠的—派;这一派主张人性有善有恶,宓子贱、公孙尼子、世硕等都是这一派的主要成员;《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漆雕子》、《宓子》、《世子》、《公孙尼子》,说明他们当时都有著作(均已佚);此外,《孟子·公孙丑上》称善于“养勇”的北宫黝,亦当属于“漆雕氏之儒”(参见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蒙文通《古学甄微·漆雕之儒考》)。
6、仲良氏之儒  战国儒家八派中这—派不可考。据郭沫若推测,“仲良氏之儒”或许就是《孟子·滕文公亡》所说的陈良一派。据《孟子“记载:“陈良,楚产也,悦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陈良的弟子有陈相、陈辛等,后来欣赏农家许行的学说,曾遭到孟子的严厉批评。据陈奇猷推测,“仲良氏之儒”或许是《礼记·檀弓上》所载的仲梁子—派仲梁子,东汉郑玄在《礼记注》中说是鲁人。据《礼记·檀弓上》记:“曾子曰:尸未设饰,故帷堂,小敛而彻帷。仲梁子曰:夫妇方乱,故帷堂小敛而彻帷。”又《毛诗传》中引有仲梁子语,而《毛诗》源自子夏,所以这一派可能兼有曾参、子夏二家之学。
7、孙氏之儒  学术界一般认为“孙氏之儒”就是以荀子为代表的一派。荀子是战国晚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的治学传统,是儒家经学的主要传播者之一;在政治思想上发展了孔子的“礼学”,倡言礼法兼治;哲学上主张“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孙氏之儒”中除那些传承荀子经学的弟子之外,有名者是韩非和李斯,但他们两人已经突破了其老师荀子的儒家学派的界限,而成为法家巾的代表人物。
8、乐正氏之儒  战国儒家八派中这一派也不可考。据郭沫若推测,“乐正氏之儒”或即孟子弟子乐正克,因此当属“孟氏之儒”一系。据陈奇猷推测,“乐正氏之儒”或为曾子弟子乐正子春,因此当传曾子之学。 总之,战国时期的儒家八派,是当时“百家争鸣”中儒家内部出现的派别,它们之间的观点很不相同,但都自认为是代表了孔子的儒学思想。从以后的历史发展来看,主要是孟子的—派和荀子的一,派影响颇大。


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___ 学派和___学派...
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和荀况学派。扩展知识思孟学派 严格说来,思孟学派应该是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的通称,因二者思想上具有某种一致性,所以人们往往将其联系在一起,称为思孟学派;但在历史上二者则可能是分别独立的。当“孟氏之儒”出现时,“子思之儒”可能依然...

哪个能告诉我春秋时期有哪几家?如:道家,儒家……
自此以后,他潜心讲学和著书,在此其间与弟子重新编订了《五经》和撰写《春秋》,为的是要记载春秋时代所发生的大事,阐发儒家的价值观。 五年后,孔子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及后弟子们将老师一生的话语,去芜存菁地摘录下来,编成《论语》,成为儒家学说的必读经典。 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生於周烈...

那些【子】们都是哪派学家的?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二、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

古代出了儒家,道家,还有哪些家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

跪求儒家创始人到清代的著名儒家思想家的观点及其含义 还有各个朝代...
所以,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到了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儒家八派之说,始见于《韩非子》的《显学》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子张...

经学历史怎么样
经学流传时代 孔子之后,儒学分立,韩非子有儒分为八之议。陶潜则更详,有“颜氏传《诗》,为讽谏之儒;孟氏传《书》,为疏通致远之儒;漆雕氏传《礼》,为恭俭庄敬之儒;仲良氏传《乐》,为移风易俗之儒;乐正氏传《春秋》,为属辞比事之儒;公孙氏传《易》,为洁静精微之儒。” 而其实至于孔子弟子之学问,则...

如何看待中国儒学今古文两派之争
所谓中国儒学今古文两派之争,是指中国儒学界内部围绕“六经”中“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的真伪问题,分裂为儒学今文派和儒学古文派,两派互相指责对方作伪的斗争。首先,我将梁启超先生关于这个问题的一段专门论述抄录如下。1920年11月—1921年1月,梁启超在《改造》第3卷第3—5号...

法家,墨家,儒家,道家,兵家的创始人分别是谁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

关于儒家的问题
(五)漆雕氏之儒:漆雕氏者,复姓漆雕,名开(前540-?)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学生。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孔子要他去从仕,他表示没有信心地说:“吾斯之未能信。”(《论语·公冶长》)《汉书·艺文志》著录《漆雕子》十三篇。(六)仲良氏之儒:“儒家八派”中,这一派不可考。据郭沫若推测...

儒家八派漆雕氏之儒
他们的代表人物包括宓子贱、公孙尼子和世硕等,他们的思想在《汉书·艺文志》中有相关著作《漆雕子》、《宓子》、《世子》和《公孙尼子》,尽管这些著作现今已失传。此外,孟子提到的善于培养勇气的北宫黝也被认为是该学派的一员,这在郭沫若的《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和蒙文通的《古学甄微·...

郁南县18292605553: 孔子死后儒家分八大派是什么?
舌甄口服: 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儒家“八派”之说,始见于《韩非子》的《显学》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

郁南县18292605553: 儒家思想一分为八 -
舌甄口服: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支,即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在战国时期,儒家除和其他学派论战外,他们内部的各派间也相互论争.这八支当中,又以思孟学派和荀卿氏之儒的影响为最巨.思孟学派是由子思(孔子之孙)和子思的传人孟子推衍孔子思想而形成的.这一派的学说,除了见於《孟子》一书外,还见於《大学》、《中庸》、……http://humanum.arts.cuhk.edu.hk/~hkshp/ng/chapter%201-2.htm

郁南县18292605553: 儒家五圣是哪五个? -
舌甄口服:[答案] 儒家的五圣是指孔子,颜渊,曾子,子思,孟子.颜渊和曾参是孔子的弟子,子思即孔汲,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弟子,孟子师承子思的弟子.儒家八派:战国时期儒家分化而成的八个派别,又称八儒,:[孔墨之后儒分为八: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

郁南县18292605553: 《韩非子》中指出儒家后来分成多少派. -
舌甄口服: 儒家八派 《韩非子.显学》:「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郁南县18292605553: “儒分为八”是怎么回事?
舌甄口服: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孔墨二人死 后,儒家和墨家都出现了分裂,这就是韩非所说“墨离为三,儒分 为八”.到了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

郁南县18292605553: 儒家八派和十三经是啥 -
舌甄口服: 战同时期儒家内部分化而形成的八个学派.孔子一生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学生众多,有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誉.而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又相当广泛,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难免会产生歧见.所以...

郁南县18292605553: 什么是儒学?儒学代表人物有哪些?
舌甄口服: 儒学,即儒家之学.“儒,柔也,术士之称.”(《说文解字》)早期的儒,称为术士,收入低,且地位低微,做事时要仰人鼻息.所以形成比较柔弱的性格,这就是儒的...

郁南县18292605553: 战国时期儒家分为哪八派? -
舌甄口服: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开始分化.据《韩非子·显学》记载:“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在这八派中,以孟轲为首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况为首的“孙氏之儒”在理论上的贡献较大.

郁南县18292605553: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 百鸟争鸣 儒家代表是谁 -
舌甄口服: 儒家:自孔子后“儒分为八”(韩非子语),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其中最著名的孟子、荀子. 道家:道家自老子后,代表人物主要有庄子,另外还有列子、关伊,但此二者外传说人物,做不得实 法家:法家原分为法、术、势三派,其代表人物分别为商鞅、申不害、慎到,而后最有最为的当是荀子的两个弟子,法家集大成着的韩非以及实践派的李斯.

郁南县18292605553: 儒家为何分为八派 -
舌甄口服: 孔子一生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学生众多,有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誉.而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又相当广泛,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难免会产生歧见.所以,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别厂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儒家“八派”之说,始见于《韩非子》的《显学》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