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中诸葛亮是对什么时期天下形势的分析

作者&投稿:承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隆中对中诸葛亮如何分析天下形势~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些话说简单点就是曹操占据中原 灭了那么多人 不能和他硬碰硬 孙权这疙瘩有长江天险 不好对付 只能和他搞好关系 一块打曹操 等曹操灭了 咱再把孙权咔嚓了 益州这地挺好 地势险要 土地肥沃 而且刘璋张鲁都不是能成大事的人 你就把这占了 以成三分鼎足之势 荆州是个战略要地 咱把它占了 曹操和孙权都是老手了 后台太硬 你得布施仁政 才能收揽英雄将领 对外结交孙权 不能随便惹什么羌族蛮族 对内好好修理内政 只要天下的形势时机一到 你派一个上将将荆州之军直指中原一带 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到秦川 你如果真的布行仁政 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 用壶盛浆来欢迎将军您呢 如果真能这样做 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 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 你也能再见着那皇帝侄子了。

这个对策的核心是“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策的核心规定了在内政方面、在外交方面、在进军路线上应怎样。具体分析如下:
在内政方面应“内修政理”;外交上应“外结好孙权”;将来进军路线是:出秦川,向宛、洛。
这些战略方针实现必须有一个前提是先建立自己得根据地,诸葛亮认为这个家应该安在荆州和益州。

隆中对中诸葛亮对当前形势,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的?用原文回答,并写出分析的具体内容及结论 。
诸葛亮这个英明得决策不是随心所欲得异想天开,而是在正确得分析天下形势得情况下做出得,他先分析了四个割据势力。
北方的曹操:军事优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
结论“不可与争锋”
江左的孙权:地理优势“国险”
内部团结“民附”和“贤能为之用”
结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荆州的刘表:军事优势:用武之国,兵家必争之地
弱点:其主不能守
益州的刘彰:经济优势:天然的粮仓
地理优势:自古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地势险要。
弱点:“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还分析了刘备,政治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北方、东方、荆州、益州都是成就霸业的地方,可是刘备夺取北方行吗?好象不行,是不是可以发扬一下明知山有虎便向虎山行的英雄主义精神呢?好象那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清醒的诸葛亮意识到了这一点,避其锋芒,击其弱处,先取荆州、益州。
(供你参考)

《隆中对》中诸葛亮是对东汉末期天下形势的分析。

公元207年汉建安十二年曹操接受谋士郭嘉的意见,发轻兵北征,以除袁家之后。

8月,曹操派张辽大败、斩杀乌桓领袖蹋顿。

9月,公孙康斩袁尚、袁熙,将首级送予曹操。辽东太守公孙度长子。公孙度死后,任辽东太守,曾经斩了势穷来投的袁熙、袁尚兄弟,将二人首级送给曹操。死后,其弟公孙恭袭爵。公元207年,袁熙、袁尚联合蹋顿单于进攻白狼山,被曹操手下大将张辽击败,蹋顿单于被斩首。袁熙、袁尚和数千骑兵逃往辽东,公孙康恐袁熙、袁尚鸠夺鹊巢,又见曹操无进军之意,于是将二人斩杀,首级送给曹操。公孙康死后,二子尚幼,辽东太守一职由公孙康之弟公孙恭接任。

孙权西攻黄祖。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占据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今湖北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相见。谈话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去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亦可以说是“三分天下”之计最早的起源。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的命运从此改变。



当然是当时的天下形势了。主要是当时天下的发展趋势。

东汉末年


从隆中对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从《隆中对》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眼光长远,有真知灼见的战略家,一个一个极有才能,富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

从《隆中对》中看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从《隆中对》中看诸葛亮是个学习能力比较强,知识面广而杂,但是创造性思维不足,做事谋定而后动、临场应变不足的人。1、《隆中对》中包括了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知识,知识面广而杂的理由充足。2、《隆中对》的主体思想并非诸葛亮单独思考完成,而是借鉴了刘邦定天下以及鲁肃的二分天下战略杂合而成的...

从隆中对全文你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三国志陈寿中的隆中对可以看出:诸葛亮精力充沛(躬耕陇亩)身材高大(身长八尺)非常自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不甘寂寞(深居隆中而知天下)择优选主(三顾茅庐)。如果你用现代中二的眼光看的话:落魄(躬耕陇亩)脸皮厚(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早有异志(深居隆中而知天下)抬高身价(三顾茅庐...

《隆中对》与《出师表》中,表现出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诸葛亮是一个能洞察时局,远见卓识,有雄才伟略,深谋远虑的人,他对蜀国尽忠,是智慧的化身,忠诚的代表,人臣的楷模.诸葛亮的谋略大概没有人会怀疑,蜀汉的鼎力,诸葛亮是功不可没的.在《隆中对》中就有详细地记载.刘备三顾茅庐,请教诸葛亮,诸葛亮对天下的分析可谓是淋漓尽致,神机妙算.他早已分析出天下三...

在文言文隆中对中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是个通晓时势,深谋远虑的人。

《隆中对》中诸蔼亮是怎样的人
果然,诸葛亮直至死也是如此,甚至在临死前,也吩咐下葬时挖一个洞,只要棺木能放进去便够,自己则只须穿平常的服装,不须其他配葬物。诸葛亮死后三十年,他的长子诸葛瞻、长孙诸葛尚一起在卫护蜀汉的战争中战死沙场。诸葛亮在治政上更有突出的成绩,除在《隆中对》提出了刘备政权长期战略外交规划外...

诸葛亮隆中对
《隆中对》主段原出处:诸葛亮之口。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汉族,字孔明,号卧龙居士。中国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丞相以及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史书记载其身高八尺,约合现今1.84米。诸葛亮生辰八字:辛酉、丙申、癸丑、丁巳.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

语文《隆中对》中诸葛亮是一位怎么样的智者
诸葛亮对刘备“问计”所做的回答,深刻的分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形势,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刘备制定了一套统一天下的政策和策略,表现了诸葛亮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的远见卓识和过人才干的智者。

隆中对是何意·出自于哪?
“隆中对”比喻精辟的对策。此典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东汉琅邪郡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他的远祖诸葛丰,官至司隶校尉。后来家境逐渐衰落。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被任命为豫章(今江西南昌)的地方官。十四岁的诸葛亮带...

诸葛亮在隆中真是在种地吗,为何说《出师表》骗人?
诸葛亮在《隆中对》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话的意思是说:诸葛亮说自己是一介平民,在南阳郡亲自耕种田地,进行农业劳作。这并不是骗人的,而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中国古代一直都是农业社会,农民的地位仅次于士,比商人、小手工业者,所谓的士农工商就是这个道理,以农业为本,无论是平民百姓,...

巴中市13445328961: 为什么诸葛亮提出的不是统一天下而是三分天下?难道三国更难统一?
闽雨耳聋: 刘备之所以能在三国时期,以后来弱势之力,成为三国中割据一方的势力,没有诸葛亮的辅佐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刘备为了请出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也成为经典,也正是...

巴中市13445328961: 隆中对是诸葛亮在哪一次战役前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分析
闽雨耳聋: 《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巴中市13445328961: 隆中对和出师表中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
闽雨耳聋: 年龄不同,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才二十多岁,出师表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二十一年的政治生涯,使诸葛亮更多了一份稳重,少了一份意气风发.政治环境变了,那时候刘备虽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当时天下大乱,诸葛亮对刘备能统一天下充满了希望,到了出师表的时候,先后遭遇了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的惨重失败,蜀国元气大伤,隆中对中说的“待天下有变”成为空话,因为敌不变,己先变,那时候天下大局已定,诸葛亮虽然对北伐事业还是抱有希望,但是没有像隆中对那时候那样有信心了.地位不同.隆中对的时候他最多是担任军事和谋士的角色,主要决事权还是在刘备手下,到了出师表的时候,他已经成为蜀国的灵魂人物,决事权落到他的手中,这时候责任更加重大...

巴中市13445328961: 隆中对的历史背景 简单滴 -
闽雨耳聋: 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诸葛亮指出,自董卓专断朝政以来,豪强蜂起,争雄天下.曹操战胜袁绍,拥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暂不可与之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历经三世,人心归附,贤能...

巴中市13445328961: 《隆中对》选自什么,作者是谁,字什么,什么朝代的人,什么什么家,所著本书共多少卷 -
闽雨耳聋: 《隆中对》国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作者:陈寿(233—297年),字:承祚(zuò),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220年(魏文帝黄初元年),到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60年的历史.

巴中市13445328961: 《隆中对》中诸葛亮根据什么为刘备提出战略方针 -
闽雨耳聋: 答:从《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巴中市13445328961: 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 -
闽雨耳聋: 诸葛亮为刘备描绘的战略使命,是顺着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兴复汉室旗号,寄托重建统一王朝的理想;能够看得见的愿景,是“跨有荆益”造成鼎立之势;攻守策略,是利用刘表的见识浅薄和魄力不足,先取“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

巴中市13445328961: 《隆中对》 诸葛亮 -
闽雨耳聋: 隆中对诸葛亮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

巴中市13445328961: 对隆中对的评价 -
闽雨耳聋: 诸葛亮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与其著名的《隆中对》(也称《草庐对》)的战略决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隆中对》是诸葛亮对汉末时代风云观察的杰作、蜀汉政权立国的建国方略,同时也是诸葛亮善于审时度势,决策北伐的战略方针.本文...

巴中市13445328961: 诸葛亮是什么时间加入刘备的? 具体年份 -
闽雨耳聋: 建安十二年 206 26 刘备前往隆中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