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如何观待信财与亡财,佛教网

作者&投稿:聊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何为信财,亡财,何人可以享用~

信财是指信仰者出于信仰而施舍或供养的财物,施舍给庙里的分两种,一,信仰者指明用途,只能用到该用途;二,不指定的,可以用于法会、庙宇修缮、大众开支。个人不得享用。供养给个人的,那么苟非称其德,享用有过。
亡财是指亡过之人的财物。分两种,一,其生前即作出安排的。二,死后,由其亲属代为做功德者。这个更加须严谨。为其超度,如果实际上没有对亡魂有什么利益的话,即构成很大罪过。历史上,一般只有大成就者,或高功人士,确实将亡魂度至较高层次生命,才敢接受亡财。

闻慧思幻者:
信财与亡财是出家人常会接触到的,如何处理与观待,应该是一件严肃的事,如果说自己的身语意都是为众生,只要是善心享用不必那样执着,自己是不是圣者,应该怎样观待,这就是出家人自己去考察了,以下是各方关于此点的言论,仅供参考,阿弥陀佛!

一、何为信财?
集异门论十六卷十三页云:云何信财?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于如来所,修植净信,根本安住;不为沙门或婆罗门或天魔梵或余世间如法引夺。是名信财。

我们一般所说的信财亡财之“信财”是指施主以信心敬施之财,信士所供养的任何财物,都称信财,除为亡人超度之财外,彼名亡财。

二、何人堪能消受信财?

《正法妙音》云:

第一是圣僧堪能消受,不为障碍,故为“净诸信施”;
第二是圣僧受用信施,能让众生圆满大资粮,这叫大净信施。
在世间上,一个人的受用应当和他的功德相应,俗话说“无功不受禄”,一个人功德小,却享用过多的财富,那可能会成为障碍,所以要应理、应量,而圣僧证悟了法性,心空无碍,不会耽着外在的财物,所以纵然把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财富都供养他,也不会有任何障碍。而且他受用是为众生种福,不仅没有过失,而且能让众生圆满巨大的资粮,这叫“大净信施”。

三、享用信财的三种方式:

《戒律花鬘论》中云:

“无学道者主人享,有学道者授受享,具有禅定能力者,得到开许而享用。”
这其中的含义即是说,已经摧毁了一切烦恼的诸阿罗汉众以主人的方式享受信财,诸如预流果位的有学道者以接受信士供养的方式享受信财,具足清净戒律并精进闻思修行的僧人们以世尊开许之方式享用信财。

四、仅仅依靠戒律清净这一点可否享受信财斋食?

《扎嘎山法讲记》:

“这也是不行的。作为一个只是戒律清净而不如理闻思三藏的懈怠者来说,如果擅自做主享受信财与斋饭,那么将是债台高筑,负债累累,因为你根本吸收消化不了斋食等信士所供养的任何财物,后世必须以债务的方式予以偿还,结果成了业债之因。”

五、失毁戒律、不护三门之人享用信财有何后果?

《毗奈耶经》中云:“宁可去食用,燃火之铁球,不具戒律者,切莫食信斋。”

————选自智悲论坛

受用亡财极其恐怖就是无法解脱。随便就有找到很多故事。
第二世佐千法王过世,噶陀的法王前去超度,每天超度,好像超度一般老头死掉一样,每天很认真超度。弟子问师父:“怎么拉?我们的师父修的很好,你每天帮他超度,象超度老头子一样,为什么呢?”法王答:“我们俩互相测了半天测出来了,原来有一位老头请佐千法王超度,佐千法王忘了回向给他,他就在那边等着佐千法王。法王要上去的时候,老头等着他,求他说”你忘记我了,你赶快先处理我再上去.”所以佐千法王被挡住了”因此,佐千法王与噶陀法王赶快联手搞了半天,才对往生的老头有一点帮助,到天黑时差不多就行了。象这样,供养金的障碍那么大,我们随随便便拿供养金,就是太不如法啦!现在台湾认为拿供养金的行业很好做,所以若你们有做这个行业的想法是千万要不得,下辈子还债时,还的更严重。一般的冤亲债主还两倍三倍,若用佛法的名义去拿供养金,还债的时候,还一千倍都有可能,所千万做不得,你们不要象这样做,这点很重要。
阿江多丹仁波切圆寂前,马上就做了超度。

破戒之人伪装成具戒者,或行非法之辈假装为如法行者,或狡诈之徒冒充成就者来拢集信财亡财,这也是邪命,和不与取无有差别。如国王松赞干布曾经说过:"若集信财亡财养父母亲朋等,则集财者将转生为骆驼,所有享用之人转生为骆驼崽,那些施主全部转成骆驼的主人。需要如是还债。"
大成就者唐东加波尊者在莫年格山谷里看见一块磐石中有一条一木轭许的大蛇,周身上下密布着成千上万拇指大的青蛙吃着它。尊者向它吐了口唾液加持,将其超度了。并对众僧人说:"无有功德之僧人若享用信财亡财,就会变成这样。"

法王噶玛巴年仅六岁时,从所住之处贡布嘉卡山谷附近的平原到安闲散步处去的路上,在戏耍过程中将鞭柄插入一块磐石中,结果石头裂开,在石头中间有一形如肺脏一肘长的旁生,身体外面有许许多多芝麻许的黑白含生蚀食着它。法王噶玛巴向它吐了口水,专注加持,仅以此便使其命绝身亡了,并将它的尸体火化。众眷属问:"这是什么原因?"法王说:"我往昔转为游戏金刚(第四世噶玛巴)时,此地的一位享用信财、亡财的上师祈祷过我,因此如今我将它从恶趣中救脱出来。否则,它仍要堕入地狱中,那些白色的含生是他享用活人信财的异熟果报;黑色的含生是他享用死者亡财的异熟果报。"

此外,卫藏的黑马喇嘛转生成雅卓耶湖里的一条大鱼(此例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有广述)等等(有许多此类公案)。《念住经》云:"何人以邪命,少许维生活,将沉于粪泥,为诸昆虫食。"
拉萨地方住有一位智者大格西,他可与文殊菩萨犹如人与人对话般地进行交谈。后来他既见不到文殊菩萨,也淡忘了以前所闻受的法,什么也想不起来了。便请一位上师打卦。那位上师问:"你以前就有如今这么多的财产吗?""以前没有,后来才有的。""做一次灭财佛事吧!"他也如是照办了。结果又恢复如初了。


出家人如何观待信财与亡财,佛教网
破戒之人伪装成具戒者,或行非法之辈假装为如法行者,或狡诈之徒冒充成就者来拢集信财亡财,这也是邪命,和不与取无有差别。如国王松赞干布曾经说过:"若集信财亡财养父母亲朋等,则集财者将转生为骆驼,所有享用之人转生为骆驼崽,那些施主全部转成骆驼的主人。需要如是还债。"大成就者唐东加波...

沈河区19426331975: 何为信财,亡财,何人可以享用 -
杨郑双川: 信财是指信仰者出于信仰而施舍或供养的财物,施舍给庙里的分两种,一,信仰者指明用途,只能用到该用途;二,不指定的,可以用于法会、庙宇修缮、大众开支.个人不得享用.供养给个人的,那么苟非称其德,享用有过.亡财是指亡过之人的财物.分两种,一,其生前即作出安排的.二,死后,由其亲属代为做功德者.这个更加须严谨.为其超度,如果实际上没有对亡魂有什么利益的话,即构成很大罪过.历史上,一般只有大成就者,或高功人士,确实将亡魂度至较高层次生命,才敢接受亡财.

沈河区19426331975: 谁知道中国古代的盂兰盆节? -
杨郑双川: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

沈河区19426331975: 出家人不爱财——越多越好 是什么意思? -
杨郑双川: 出家人不爱财,修的好的僧人不被金钱所诱惑,但他们的福德多,财富报也 大,会有十方供养,居士供养食物和钱,但那些善款僧人是不会乱花的,而 是去做善事了,如放生时买动物要用钱,修庙建庙等等许多事都要用钱,但 不是给自己花而是为利益众生,等如是用众生的钱自己帮众生积累阴 德, 出家人具有大悲心想多帮助众生所以希望财越多越好

沈河区19426331975: 孤独地狱的众生是怎样感受痛苦的 -
杨郑双川: 孤独地狱并不因众生共业而现,而因众生个别之恶业而生.这种地狱之地点及形式均不定,很难详作解释.有些时候,我们会听说有人在无意中打碎了大石而发现石中有怪生物等奇闻,这便是孤独地狱的案例.这些生物被困在石中不得动弹、饮...

沈河区19426331975: 如何在佛学修行上避免迷信?
杨郑双川: 佛学是破除迷信的学问,只要去认真学习,自然就会得到破除迷信的智慧. 1、为了寻求生命的真谛而学习,不要为了“特异功能”、“求富求财”去学习. 2、要立一个大慈大悲的誓愿,为了解救人类的痛苦去学习,而不要仅仅是为了自己去学习.从根本上解脱人生痛苦的关键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消除贪、嗔、痴带来的烦恼. 3、有机会的话,可以广览群经,但要一门深入,认真研究投一部经.众法一义,哪部经都可以,看自己的需要和机缘.建议您先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或者《无量寿经》. 4、多接触正信正法的善知识,不要谁的话都听都信. 还有很多,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交流或者自己感悟.

沈河区19426331975: 佛教碰钱吗 -
杨郑双川: 正信的佛教徒是不碰钱的,这是佛陀的戒律,吃饭饮食,自己托钵去化缘,除了僧衣、饭钵,对其他的物质不能生占有欲. 但是现在是末法世,正信的佛弟子不多了,很多都是“魔众”,穿上僧衣,入我沙门,不守戒律.现在很多所谓的出家人,就是“出家人不爱财,多多益善”. 但是那只是一种现象,真正的修行人现在还是有的,那些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沈河区19426331975: 我是出家人给自己的师父供养红包可以吗 -
杨郑双川: 这位师父,这事没法参合,因为太复杂了,自中华有大乘佛教始,出家人到底应不应该拿钱就一直是模模糊糊,古代虽然没有功德箱,但大寺院有钱却是一定的,否则古代也不会有那么多寺院开展借贷业务,所以“不捉金钱”估计也确实难以施...

沈河区19426331975: 出家人四大皆空,哪四大,能空吗? -
杨郑双川: 四大:地火水风,既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既地火水风.皆:一切既一,一既一切.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不取亦不离. 四大皆空也有只地火风水四种毁灭世界的方式.使之空无一物.地震,(地空)火灾(火空),大风(风空),水...

沈河区19426331975: 从佛教的角度,我现在应该怎么做?
杨郑双川: 修行佛法者,分出家和在家两种,出家人专心修道,自然应当摒弃一切欲望,专心于道业.在家人则不同,一面修道,一面要处理好在社会家庭中的关系,并且也要有足够的资产来孝养父母,努力工作为国家社会服务,这是正当的本职本业,也是佛所提倡的,你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你应当自己多学习佛法,看看佛是如何教导在家人生活和修行的,然后选择合适你的方法去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