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厉王压制民众的批评,最终的下场是什么?

作者&投稿:德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周都城的平民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史称? A.炮烙之战 B.牧野之战 C.国人暴动 D.烽火戏诸侯~

C

大意:周厉王不让百姓砍柴、打猎、打渔,又压制国人言论,道路以目(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参加者有国人,还有工匠等揭杆而起,冲向王宫。周厉王一看大势已去,只得狼狈地逃出镐京,逃到彘。史称厉王奔彘。厉王被推翻后,诸侯推举共伯和摄理王事,史称“共和行政”又称“周召共和”。

周历王残暴,引起国人的反对,可他不但不听召公的劝告,反而派出巫者监视百姓,任意屠杀人民,企图暴力钳制舆论,激起民变,最后得到被国人流放下场.这些劝谏语讲述听从和顺应民意的重要性,民意反应人民的意愿,他们想要得到的,如果没有听从他们的意愿,而采取不听,甚至想法设法的让他们不要发表言论,最后没有人能去发表意见,以至管理者不能知道民的意愿,不能为民做出合理的施政,结果可想而知,被民抛弃。此文阐明了广开言路的重要性,反映了可贵的民本思想。以及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皆同此理,甚至我们党的能够强大起来,也是因为联合最广大的人民,一起打败强大的敌人。从古到今,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甚至一个集体等,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发挥人民的力量。发挥人民的力量,就需要了解人民最真实的想法,要以民为本。

新闻上说中国的综合幸福指数世界排第20位,远高于香港和美国,这可不是中国自个说的,是外国组织统计的,这又怎么讲。谁来告诉我

被国人赶跑


召公谏厉王弭谤补充注释
在周代,尽管迷信天命鬼神的现象相比商代有所减少,但统治者仍然试图通过巫师来操控民心,巫师因此成为了统治者监控和镇压人民的工具。韦昭在《国语注》中解释,巫师被赋予神秘力量,能够感知到那些发出批评的人。然而,课文中的“卫巫”已经不再单纯是巫师,而是厉王的耳目和帮凶,承担着监视和压制人民的...

夏商周:周厉王垄断山泽之利,又压制国人言论,终于引起暴动,出现了“共和...
大意:周厉王不让百姓砍柴、打猎、打渔,又压制国人言论,道路以目(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参加者有国人,还有工匠等揭杆而起,冲向王宫。周厉王一看大势已去,只得狼狈地逃出镐京,逃到彘。史称厉王奔彘。厉王被推翻后,诸侯推举共伯和...

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典故的出处和意思分别是什么?
于是,周厉王下命令,禁止国人批评朝政。还从卫国找来一个巫师,要他专门刺探批评朝政的人,说:“如果发现有人在背后诽谤我,你就立即报告,我会严惩这些刁民。”卫巫于是派了一批人到处察听,这批人经常借机敲诈勒索,谁要是不听,他们诬告你谋反。厉王听信了卫巫的报告,杀了不少国人。 在这样的压力下,国人真的不...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历史的教训 让我们回溯到西周时期,周厉王的暴政和对言论的严控,犹如堵住了人民的喉舌。他的统治者试图通过监视和禁言,使人民噤若寒蝉。然而,这样的高压政策并未带来安宁,反而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最终导致了周厉王的垮台。这个故事警示我们,压制言论只会使不满积聚,如同洪水般一旦决堤,后果不堪...

周厉王压制民众的批评,最终的下场是什么?
建议楼主去看下百度百科的周厉王。史上对于周厉王多有误解,他是中国最早的改革家,不过却被记入历史“反面人物”的档案。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但他的对立面是强大的就贵族,加之他没有经验(因为是第一人,因此他不可能向前朝借鉴什么),改革的牵涉到了过多人的利益,...

召公是怎样阻止周厉王压制舆论
然而周厉王仍不以为然,自行其是。终于,酿成了大暴动。致使仓皇渡过黄河,逃到彘。公元前828年死在那里。那么召公是怎样阻止周厉王压制舆论的呢?(详见《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是反复规劝,以国为重;二是立足于民,以民为本;三是引喻类推,正反对照;四是洞幽烛微,深入本质。通过这四个层次,...

周厉王(?~前828)是什么意思
这引起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他还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不时入侵。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这些引得国内各项矛盾愈来愈尖锐。公元前841年,...

历史的荒谬-历史上不可理喻的若干片段内容提要
在这些片段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历史现象。例如,周厉王姬胡的“弭谤”,试图通过严厉的手段压制民众的言论自由,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然而,这种极端的手段最终却导致了更大的社会动荡和叛乱。又如清朝的文字狱,通过打击和压制思想言论,来维护统治者的权力,这不仅剥夺了人们的言论...

周厉王周厉王悲剧的警示
为避免权力真空,周公与召公不得不共同主持朝政以扶持太子即位,但西周很快灭亡。从厉王的历史悲剧中,有两个警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堵塞言路乃败政亡国之劣策,广开言路乃兴国图强之良策。任何权势者如果忽视人民疾苦,横征暴敛,面对人民的讥讽和牢骚以暴政压制,注定要走向灭亡。各级...

召公谏厉王弭谤的问题
国事、家事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最终进谏成功。(意思对即可)4.齐威王能虚心纳谏,并下令奖赏所有进谏的人,因而赢得百姓的拥戴,国民齐心协力,也会赢得他国的尊重和畏惧。厉王用压制的方式面对批评自己的人,并以残暴的方式惩罚他们,因此人心背离,最后落得流亡的下场。(意思对即可)...

沈丘县17223423257: 周厉王压制民众的批评,最终的下场是什么? -
徐放康迪: 周历王残暴,引起国人的反对,可他不但不听召公的劝告,反而派出巫者监视百姓,任意屠杀人民,企图暴力钳制舆论,激起民变,最后得到被国人流放下场.这些劝谏语讲述听从和顺应民意的重要性,民意反应人民的意愿,他们想要得到的,如...

沈丘县17223423257: 什么是弭谤?周厉王弭谤的实质是什么?结果如何? -
徐放康迪: 弭谤是指消除或制止批评,它是一种政治手段,通过消除批评声音来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权力的权威.周厉王弭谤的实质是消除民众的言论,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他设立了专门的特务机构来监听民众的言论,对批评朝政的人进行抓捕和杀戮,使得人们在路上相遇时连招呼都不敢打,只能用眼神交流.这种做法严重地钳制了言论自由,破坏了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结果,周厉王的这种高压政策并没有使社会变得更加安静,反而引起了更大的不满和反抗.他的统治在几年后就被推翻了.

沈丘县17223423257: 周厉王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启示 -
徐放康迪: 周厉王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 家政事,剥夺世人的话语权.最终是无人支持,结果满盘皆输,落下遗臭万年的下场.

沈丘县17223423257: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厉王被流于彘的原因是什么? -
徐放康迪: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沈丘县17223423257: 周厉王有仁慈的一面吗? -
徐放康迪: 他如果不仁慈,又怎么会亡国呢!只不过他是把应该对英雄豪杰和广大民众的仁慈转换成于对少数的奸佞和红颜祸水的仁慈罢了.或者说他为了对少数奸佞和红颜祸水的仁慈而牺牲了英雄豪杰和广大民众的仁慈.历代亡国之君的仁慈又何尝大多不是如此呢!~

沈丘县17223423257: <<召公谏厉王弭谤>>里召公为什么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徐放康迪: 第一层,第一句斩钉截铁断定周厉王采取的是堵嘴的做法.接着以堵塞河流的后果为喻,说明堵嘴的后果严重.然后从正面论述如何治理河流,以此为据提出“为民者宣之使言”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以史为鉴详细叙述周初的君王广泛听取人民...

沈丘县17223423257: 史上有位君主不让人民说话,结果亡国,谁? -
徐放康迪: 那肯定是一个暴君 纣王(猜的)

沈丘县17223423257: “厉王虐,国人谤王..........”写出全文.并带翻译 -
徐放康迪: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沈丘县17223423257: 使西周灭亡的君主到底是周幽王,还是周厉王? -
徐放康迪: 周幽王,他死后太子宜臼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沈丘县17223423257: 召王谏厉王弭谤中召公是怎样阻止周厉王压制舆论的 -
徐放康迪: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