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阳明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句话

作者&投稿:储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是王阳明的临终遗言吗?怎么在不同的资料里面看到他的遗言还有别的话?~

是的,这句话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个人生故事。阳明先生是明代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少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者,然而,在中国没有方向的舆论场中,他的身世和清誉却也是大尺度地沉浮,曾经高达浪尖潮头,也被人置于水底泥沙。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57岁的王阳明在两广总督军务时,旧患咳痢之疾突然加剧。他有很不好的预感,于是在上疏“请告”(请求离职)后,不待“廷报”,就自作主张,坐船自梧州经广东韶、雄北行。打算一边等待朝廷批准,一边往家赶。当他离粤时,门人布政使王大用害怕路上有变,专门为老师备了副棺材,随在舟后。
十一月二十五日,舟逾梅岭至江西南安。府推官周积闻师至,前来拜见。阳明起坐,咳喘不已,自谓“病势危亟,所未死者,元气耳”。由于病势骤剧,阳明在南安一停五日,无法前行。至二十九日辰时,召周积入舟,已不能语。久之,开目视之说:“吾去矣。”
积泣下,问:“先生有何遗言?”
阳明微哂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顷之,瞑目而逝。(《阳明先生年谱》)
上面这段记载十分感人。阳明自知不起,召门人来见,当是有所交待,不料话到嘴边,却不禁自笑(“微哂”), 一个字都不想说了,唯带着一颗光明开悟的心离去。

扩展资料
临终前,阳明可能已预知到身后将发生什么。微微一哂,其实是无声的苦笑。
在去年(嘉靖六年)五月重获起用前,阳明在家赋闲已达七年之久。
自“今上”即位以来,不断有朝臣推荐他,有荐他入阁的,有荐他总督三边、出掌兵部的,可皇帝一概不准。这次命他往征粤西,也是事出无奈。盖因思恩、田州迭遭土官之乱,朝廷调集四省官军围剿,终是师老无功。这才从大学士张璁、桂萼之荐,准他出山,去西南几千里外料理这件棘手的烦难事。
阳明深知皇帝对他有成见,但可能不知道成见的症结何在。他与那位二十出头的年轻皇帝,一次都没见过,如何让紫禁城里的最高统治者心生厌憎的呢?
过去几年,时局纷扰,为了由外藩入继天位的嘉靖皇帝生父母的封号问题,吵得天翻地覆。在这场名为“大礼议”的政争浪潮中,原首辅大学士杨廷和下台,保守派阁部大员或贬或逐,而皇帝的支持者、被称为“议礼新贵”的张璁、桂萼辈强势入阁,“赞礼派”纷纷跃居高位。
参与大礼议的活跃人物,多有阳明的门人和好友,他们对大礼的态度,并不一致。如好友席书、霍韬与门人方献夫、黄绾、黄宗明等,“以议礼得幸”。为此翰林院编修王思公开宣称,“羞与同门方献夫为伍”;邹守益、王时柯等门人还参加了嘉靖三年著名的左顺门哭谏事件,为此遭受廷杖,王思受刑不过,被活活打死!
当朝臣因为议礼而分裂时,在越中大开讲席、声望日隆的“王夫子”,却采取了刻意回避的态度——大臣霍韬、席书、黄宗贤、宗明等“先后皆以大礼问,竟不答”。
当时赞礼派遭到激烈的反对,处境艰难,急需理论支持。阳明不言,他们从宋儒欧阳修那里找到了依据。当“大礼”尘埃落定后,欧阳氏乃被抬入孔庙陪祭,得到当世的巨大报偿。
不妨设想,假若阳明趁时而鸣,公开发表赞礼意见,力挺急于当孝子的皇帝,他将得到什么?反过来再想,他讲学名气那么大,却在大家争得不亦乐乎时,一言不发,又会给皇帝留下怎样的印象?
阳明受命起复后,在给霍韬的信中,针对他“不言”的质疑回应说:“往岁承你以《大礼议》一文见示,那时我方在守丧,心中虽然赞同却不便奉复。既而席书也有信来,使者非要拿到回信才肯离去。
我不得已,草草作答,大意认同其说,只是认为,其时典礼已成,当事者(即保守派)未必能改,言之徒益纷争,不如姑且相与讲明于下,等信从者多了,再缓图之。”
霍、席皆为赞礼健将,也是阳明好友。从阳明复书可见,他对前者是持同情态度的。他不发声的原因,除了典礼已成,再言徒益纷争,还因“议论既兴,我身居言不信之地,不敢公言于朝”。
阳明置身事外,比局中人看得更清楚:两派所争,明为伦理,实为权利。他的表态将无济于“明理”,只会帮助一派人击败另一派人,而无论如何,他的一部分弟子和好友都将受到伤害。他希望大礼之争,能“委曲调停,渐求挽复”,而不至决裂,朝政大坏。
在权势之争中,理常输于势,对此阳明有切身之痛,作为受害者,他形容自己“身居言不信之地”。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王阳明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意思是:用尽一生,去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拓展资料】:
故事背景: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弟子回答:“青龙铺。”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弟子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王阳明又是一笑,恐怕来不及了。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地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周积无声的落泪,问:“老师有何遗言?”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王阳明用他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笑了一下,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人生感悟:坦荡必光明,光明必坦荡,所以说坦荡荡光明磊落。生当如此,死亦如此。阳明先生死时都已经做到了,而我们连生时都还做不到,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学问是心学,他帮我们指出的方向,则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王阳明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就是说此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心,没有什么遗憾了,需要什么言语呢。

1、良知人人都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怎样做,最可靠的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

2、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一个人的内心明亮,这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3、顺从自己的内心,达到致良知的境界,即使没有生前的荣誉,也是顺从内心,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另一种境界,也就是人一生追求的圣人境界。

4、心若没有栖息地,走到哪里都是流浪。反过来说,心若定,到哪都无所谓。这是我现在的思维方式。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巨大的潜力,但都被外在的各种诱惑,被自己的欲望和缺点埋没掉了。



要回答这句,就得去理解阳明先生的修为成就是什么。他一生的过人之处就是找到了自己的“良知”,也就是见到了自己内心的光明,正因为他有此成就,所以他才能对境不动心,他才能战无不胜,他才能成为修行与工作两不误的大赢家!
这实际上也就是他龙场悟道的一个结果,他悟道而获得大成,所以他的心变得十分强大,所以他才能立功,立德又立言!
那么,我认为,他最后说的这两句,其实应该是他对自己悟道后的内心境界描述,也就是说,他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修到了内心光明的境地!他也是在人生最后时刻,道出自己的境界,对弟子们的最后的启示!
然后要说一句,一些人把阳明先生的这句解释成“光明磊落”,这是有点搞笑的,众所周知,阳明先生龙场之后内心境界已经深不可测,他能做到许多常人根本无法企及的高度,所以他的“此心光明”,又岂是一个常人也不难达到的“光明磊落”能够解释的?

结合语境,学生们知道他将逝去,问他有没有什么遗言。他说出词句,就是说此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心,没有什么遗憾了,需要什么言语呢。
不过我觉得他的学生是问他心学还有没有需要的交待的吧,不过他如此说,也证明他都教出来了。那句非常牛逼的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心光明亦是佛家的自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亦是道家“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此句舍掉“肉身”后的本体。

要回答这句,就得去理解阳明先生的修为成就是什么。他一生的过人之处就是找到了自己的“良知”,也就是见到了自己内心的光明,正因为他有此成就,所以他才能对境不动心,他才能战无不胜,他才能成为修行与工作两不误的大赢家!
这实际上也就是他龙场悟道的一个结果,他悟道而获得大成,所以他的心变得十分强大,所以他才能立功,立德又立言!
那么,我认为,他最后说的这两句,其实应该是他对自己悟道后的内心境界描述,也就是说,他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修到了内心光明的境地!他也是在人生最后时刻,道出自己的境界,对弟子们的最后的启示!
然后要说一句,一些人把阳明先生的这句解释成“光明磊落”,这是有点搞笑的,众所周知,阳明先生龙场之后内心境界已经深不可测,他能做到许多常人根本无法企及的高度,所以他的“此心光明”,又岂是一个常人也不难达到的“光明磊落”能够解释的?


王阳明最霸气的一句话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译文: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知道。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译文:一生光明磊落,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4、千圣皆...

深入剖析阳明心学:凡夫心与圣人心无二无别
阳明先生继续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用修行的话来理解阳明心学 :我们每个人(众生)的心都是一样的:本无高低,本无善恶。当我们有起心动念(意念)的...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花树的形成是我们在有限时空中的“抠”取,是注意力聚焦的结果,这导致了我们对事物的偏颇理解,这也是规定性的体现。规定性,即事物之间的区别,我们用它来构建思维逻辑,也用来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然而,这种规定性并非事物的全部,它是我们主观赋予的,而非客观真实。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并非否定...

心学之“心”究竟何物?
所以“知行合一”就是“心行合一”,要表里如一,内外通达。也就是“人不为(wéi)我,天诛地灭”。这都是在讲人生于天地之间,要知其本原,要表里如一地做明白自己,要在觉知的前提下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儿。所以“此心”非“彼心”也!谢谢你的邀请! “心”这个说法,不是阳明先生的...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难怪当王阳明临终时,他的弟子们问说他有什么遗言时,他指着自己的心,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只要听从自己的内心,不断的致良知,不断的做到知行合一,去感受去体验“心流”定可以走向成功,幸福的生活状态的。这就是我最近的一点学习体会,心有所感,故有所发。在自我成长上,我们还需学习,...

王阳明心学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王阳明已经以孟子自居了,而把朱子看作了墨子杨子一类的人物,彻底划清了界限,在形式上都分道扬镳了 王阳明的心学是在陆九渊宋明理学中心学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成就的。所以,我认为要理清王阳明心学不得不提及陆九渊和朱熹对“理”、“气”、“心”几个关键点的不同理解。 “理”的分歧。朱陆都认为理是世...

王阳明的心学精髓是什么?
心学的起源并不是程朱的理学,而是传统的儒学,继承孟子的性善论,所以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就不能认识到阳明心学的精髓。那阳明心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王阳明提出了很多理论,有“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到最后还概括出了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

如如不动、此心光明的“阳明先生”,亦复何言?!
大家如果想了解学习更多阳明先生的智慧和卓识,可以多看看有关阳明先生心学的论著,包括最重要的《传习录》。 最后想说: 此文不足以表达我对阳明先生景仰之万一!深深感恩、感动于阳明先生的赤诚和光明。 希望以他为榜样,修得此心如如不动,修得吾性自足,此心光明,问心无愧,亦复何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

如何正确看待王阳明的“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你没有看到这个花朵的时候,这朵花对你来说就不存在。但是当你来看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对你来说就存在了,它的美丽和鲜艳色彩也有了它的意义,这朵花就不是你的心外之物,而是存在于你的心中。王阳明...

此 付明月 亦复何言 。
“此 付明月”应指“此心付明月”。此语出自元代高明(高则诚)的《琵琶记》:“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此(心)付明月,亦复何言”意思是:我已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仍然如此...

玉环县15311278571: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句话 -
杜郑尔同: 结合语境,学生们知道他将逝去,问他有没有什么遗言.他说出词句,就是说此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心,没有什么遗憾了,需要什么言语呢. 不过我觉得他的学生是问他心学还有没有需要的交待的吧,不过他如此说,也证明他都教出来了.那句非常牛逼的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玉环县15311278571: 各位老师是怎样理解“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 -
杜郑尔同: 王阳明,其临终遗言就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意思就是:我这颗心一片光明,还需要再说什么呢?

玉环县15311278571: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
杜郑尔同: 王阳明去世前的遗言.此时的王阳明已经大彻大悟,看透生死了,故他认为自己的学说已经全部传授给了门人弟子,发扬光大只是时间问题,此心再无遗憾.

玉环县15311278571: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句话什么意思,有个含义? -
杜郑尔同: 大概就是 一生光明磊落 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玉环县15311278571: 此 付明月 亦复何言 . -
杜郑尔同: “此 付明月”应指“此心付明月”.此语出自元代高明(高则诚)的《琵琶记》:“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此(心)付明月,亦复何言”意思是:我已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仍然如此对待我),(我)还能说什么呢.

玉环县15311278571: 此心光明下一句是什么,能详细解释吗 -
杜郑尔同: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讲的是理学家王阳明达到问心无愧的人生境界.谢采纳.

玉环县15311278571: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何解 出自何处? -
杜郑尔同: 王阳明 其临终遗言就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大概就是 一生光明磊落 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玉环县15311278571: 求以 心中的光明 为题的800字议论文 -
杜郑尔同: 心中的光明 “我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王阳明临终前说的一句话. 以前就欣赏王阳明,但对他的了解实在不多,只知道他是明代的一位哲学家,是程朱理学的继承人.在我的心中,王阳明应该是一届书生模样,或者是一隐者,要么弱不...

玉环县15311278571: 谁知道王阳明的名言?急求… -
杜郑尔同: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象祠记》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 --《传习录-陆澄录》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王阳明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阳明

玉环县15311278571: 如何理解王阳明心学的“心” -
杜郑尔同: 用阳明先生的一句话来回答一下:“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人的行为是受思维控制的,王阳明从朱熹关注外物的天理到关注内心的良知.只要我们的良知光明,那么所做之事也就完全符合天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