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找善知识

作者&投稿:局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善知识~

然辨别亦易,大凡高人出世,自命不凡,独弦绝调,不滥交,不谄世,不同党,不要名,不恃才,不谋利,不欺人,不怪诞,一言一语,俱有益于世道,一行一止,大有裨于圣教,贪、嗔、痴、爱而俱无,意、必、固、我而悉化

智悲佛网
喇荣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创建的弘法平台
现在每个城市都有佛学会可以报名学习
希望你早日找到具相善知识
生生世世如理如法恒时依止善知识

依照经典中记载的善知识德相来判断和观察。

我们要学佛首先不能没有师父。别说学佛,就连我们从这里(天津)到四川的话,也得要知道坐什么车,到哪里去买票,开车的时间,这些都要向明白人打听清楚。我们学佛呢,没有从这到四川这么简单,而是要从六道轮回的苦海达到涅盘圣果的彼岸。从根本利益上来讲,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生生世世彻底了脱生死的问题,这条通往圣果的道路,在这个世间极少有人能够得到的,除释迦牟尼佛和极少数大成就者外,没有人达到过目的地,因此,在这样的路途上更需要引导者。
下面我先讲一讲什么样的师父(善知识、上师)是合格的师父,或者说什么才是具备圆满德相的师父?到汉地来包括我在内的藏传佛教的活佛不少,但有些人是冒牌的,他们居心不良、心术不正,结果把本来没有那么多烦恼的、善良、天真的居士弄得一塌糊涂。所以,你首先必须有一种观察上师的意识,如果不能如法观察上师的话,就不能确认是善知识还是恶知识。尽管依止善知识的功德极大,但依止恶知识好比是接近毒蛇一样会丧失你的三善道的善根。因此你要确认善知识,观察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你们别认为这个活佛是黄教的,在黄教当中信这个,自己的上师是红教、白教的,就不要观察了等等,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我今天讲的法不是黄教的法,是释迦如来佛的法,也是弥勒佛的法,是包括藏传佛教的六大教派、也包括汉地净土宗、天台宗在内的都要听的佛法。为什么呢?这不只是藏传佛教,而是佛法。我们判别佛法的真正标准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留下的遗产,也就是经、律、论三藏一切经典。如果不把这个作为凭证的话,那么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得到任何一个其他的凭证。
因此,我今天在这里要讲一讲《菩提道次第广论》所讲的弥勒菩萨开示的亲近善知识法和善知识德相;然后,再加上红教的巴珠仁波且《大圆满前加行引导文》当中所讲的善知识的标准。这两个标准跟大家讲一下之后,让大家对如何亲近善知识的问题有所了解。
首先,我们要亲近什么样的善知识。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非常明确地讲了,总共有十个德相。这十个德相就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善知识的标准或德相。 “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这就是善知识的德相。其中第一句话,“知识调伏静近静”是什么意思呢?作为一个师父、善知识,他必须要具备三学的功德。一个是以戒学能够调伏自己的行为,一个是以定学而使自己非常清净,一个是以论学或慧学让自己的心非常精进。什么叫以戒学调伏自己的行为呢?比如说,一个医生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怎么能治好别人的病呢?因此一个善知识要调伏一切弟子和众生,首先要能调伏好自己,才能具备调伏他人的能力。怎么调伏呢?消除一切缺点,能够摄受一个清净的戒律,这叫调伏。
第一个德相:调伏
在《别解脱戒经》中,释迦牟尼佛比喻说: “心马常驰奔,恒励修难制。”野马是非常难调伏的,要调伏它,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口夹是调伏马的最好方法。同样,我们的心好比是一匹野马,用什么方法调伏它呢?就是用别解脱戒的口夹,用这个使心调伏。因此你要观察师父是不是戒律清净之人。戒律有三个:别解脱戒、菩萨戒、密宗戒。这三个戒好比是三层楼,没有第一层楼不可能建立第二层楼和第三层楼,因为第二、三层楼都是在第一层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别解脱戒为一切戒之根本。在《俱舍论》戒律中讲,戒律如大地,是生出一切功德苗的基地,没有大地的话,不可能长出任何苗,没有田的话,不可能长出粮食。同样,如果没有戒律,就不能生出任何一个功德。因此,要看这师父是否具备一切戒律:
1) 居士戒、沙弥戒或比丘戒等是不是非常清净。
2) 菩萨的十八根本戒和四十六学处是否非常清净。
3) 密宗十四根本戒等密宗的一切戒律是否非常清净。
如果自己胡作非为,连居士都不如,那就可以肯定地说,他根本不具备调伏他人的能力!
说到这里我必须和大家说明,在佛教中也未必一定是比丘,也有一些从来没受过比丘戒,从来没有当过和尚,以居士身份授灌顶的上师,这也不是没有的。因此,哪怕他是在家人也可以理解的,但他是不是一个像样的在家人,要看他:一、是不是不杀生,二、是不是不偷盗,三、是不是不邪淫,四、是不是不妄语,五、是不是不饮酒、不吸毒等。连以上这些都做不好的话,那就可以确定他根本就不能调伏任何众生。
第二个德相:静
清净就是定学,内心非常清净,修禅定修得非常好,修定的经验非常丰富。修定时把自己内心中存在的贪图、嗔恨、愚昧无知等用定压住了。在修禅定的过程中,能知道如何对治掉举和昏沉,而且知道的窍诀也非常多,包括显宗的禅定和密宗的生起次第等修法。
第三个德相:近静
近静是什么呢?就是慧学,尤其是性空(诸法自性虚空)正见。龙树菩萨说一切诸法“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不一亦不异……。”在这一切诸法自性虚空方面,至少在比量上能有所体悟叫近静。
“德增具勤教富饶”。
第四个德相:德增
“德增”是指善知识要比弟子的功德大,比弟子的佛学水平高。如果你不亲近一个“德增”的善知识,学修佛法就不会有长进。二千多年前,龙树菩萨在《亲友集》中这么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第一句话“诸人依劣当退失”是说如果你依止一个比自己功德更低的人,那你就会退步;“依平等者平然住”,如果你亲近与自己佛学水平差不多的人,就会停滞不前;“依尊胜者获尊胜”,如果你依止一个比自己修行功德更高的善知识,就会得到更大的进步。我们拜师父一定要拜一个比自己智慧更高、修证功德更大、三藏经典学问理论水平更高的,完全有能力把你引导到具有无上正等正觉、至高无上的智慧、慈悲、德相佛果的,最殊胜的善知识,才能真正有长进。
第五个德相:具勤
于利他之行,能精进勇猛地行持。
第六个德相:教富饶
什么叫“教富饶”?教言非常丰富。一个师父不能只会说单独某一个法或知道某一个传承,而必须通达一切教法,通达释迦牟尼佛所传的经、律、论等一切教法,以及显宗和密宗的一切教法。因此,一定亲近一个“教富饶”者。这样他才能够使你的佛法修持得以健康地进行。比如一个医生的职责是维护人们的健康,假如他只懂得治一些头疼感冒等小病,那就没有必要要这个医生。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医术比较高明的医生。不管什么病,他一摸脉就能判断出是什么病,用什么药能治好,有了这样的医生,我们就能够健康地成长。同样,我们学佛的医生就是师父,这个师父要会调伏好我们内心的贪图、嗔恨、愚昧无知、自私、傲慢等一切病症。第一,他会判断,第二,用各种配药的方式能够把我们的一切病症治好,不但治好,而且要用最佳、最快的办法治好。
第七个德相:善达实性
“善达实性具巧说”。“善达实性”跟刚才所说的近静差不多,不过有一点,刚才所讲的近静包容了所有的五明智慧:声明、因明、内明、工巧明、医明。不过在这里就不包括了,这里是指通达万物诸法虚空的本性,也就是说通达实性。实性是缘起性空,诸法的本性。因为一旦发现了诸法的实相和本性,不管是只用比量所知,还是现量所证,都算是证悟。因此,师父要有很高的比量的水平,至少能够以比量的方式通达诸法的本性、实相。
第八个德相:具巧说
什么叫具巧说?其实师父尽管是非常好的师父,具有刚才所说的三学智慧和德增,也具备非常丰富的教言,并通达实性。但若不能具备善巧说法的话,就不一定能让人听懂。比如说,今天我用藏语讲了一个小时或半天,做了半天的灌顶,拿着宝瓶然后念经,将宝瓶在一个一个头上放着。居士们糊里糊涂地,不知道对宝瓶该观想什么,这个宝瓶是什么意义,也不知道授这个灌顶的时候自己观想某一个佛或菩萨,更不知道每次授身、口、意等加持时的宝瓶灌顶、宝冠灌顶、金刚杵灌顶、金刚铃灌顶、赐名灌顶、金刚上师灌顶、智慧灌顶、秘密灌顶,言辞灌顶等。每次灌顶该以何种方法去接受这个灌顶,他都不懂。他想:可能是灌顶了吧,灌顶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去修,念什么咒。这不是善知识不具备其它功德,而是不具备善巧说。因为不具备善巧说的话,你就听不懂他说什么。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不具备善巧说法,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本身表达能力有限而不具备善巧说法。有些上师通达一切三藏经典,一上讲台,三句话也讲不出来,这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说,上师善巧说非常重要。
第九个德相:悲体
“悲体离厌”。“悲体”是什么呢?就是内心非常慈悲,把自己的弟子当成儿女一样,内心根本没有一点隔阂,或执着心,将传佛法当成完全为救度弟子或众生的方法。不为钱财、名利,只为了救度众生,这才是真正具备慈悲心的悲体,要是没有这种慈悲心,讲的法究竟如法不如法,就有很大的疑问了。
第十个德相:离厌
“离厌”是什么呢?就是脱离厌烦。例如一个弟子成天总是问问题,吃饭时问,做事时也问。如果师父心里感到非常烦,不想回答,这就是没有脱离厌烦。“离厌”就要求师父不能有厌烦,弟子什么时候请教问题,师父就应该非常欢喜地回答,只要是真心学佛的弟子,师父就应该欢喜地回答任何一个问题,这就叫离厌。这十个德相就是师父所具备的标准。
我不能说这个师父合格,那个师父不合格,但我希望你们自己去用这个标准去衡量师父是绝对没有错的。

善知识的条件,不是因为他徒众多、寺院大、相貌庄严、或者知名度大、福报大、学问好就以为是善知识了,如实之善知识,应具足五点尊德,今引录成佛之道,何等为五?叙述如下:

一、证德:指三学修证,戒清净成就,定成就,观慧成就。

二、教德:深入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成就多闻,能开示导引学众,进修大乘正道。

三、达实性:实性是正法的别名,由现证慧通达,或从闻思教理得通达。

四、悲愍:有慈悲心,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是能清净说法。

五、巧为说:成就辩才,能善巧方便为众说法,所以容易了解,容易得益。如果成就这些功德,那就是一位了不得的大善知识了。(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圆满的善知识是什么样呢

(出自《居士学佛100问》)

什么样的善知识是圆满的善知识呢?(再请参阅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密宗传法师父的标准是什么等相关文章)

第一、未违犯别解脱戒、内菩萨戒和密乘三味耶戒。用菩萨戒来规范自己的内心,用别解脱戒来规范自己的外在行为,密修密宗三味耶戒(密宗不可逾越的金刚誓言。)

第二,广闻博学:了知显密一切教法,就是俗话说的博学多才之人。

第三,对无边的众生如母对独子一样慈爱,具备大悲心。

第四,通达显密:就是精通外在的戒、律、论三藏经典和密宗的四续金刚密法。如不通达,就像刚才讲的那个医生的例子一样。他只能治感冒、头痛。

第五、显现端正:依靠修持与自相续,显现殊胜端正功德,也就是通过自己得到的证悟把自己调伏得非常圆满。还要修四摄,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以布施、爱语、同行、同事来摄受弟子。密宗金刚上师还有许多特殊的条件:

(1)成熟相续:

必须具有一个能够不间断的灌顶传承。如果没有灌顶传承,就是讲了很多法都不可能有加持。

(2)净持律仪:

不但是受了灌顶,而且灌顶时所受的戒律,绝不违犯。

(3)相续调柔:

烦恼和分别心越来越弱。

(4)通达密乘金刚的基、道、果:

基是基础。道是修法。果就是所得到的果等。一切密乘非常通达。

(5)修念圆满:

对所受的每个灌顶都修持得非常圆满。

(6)解脱相续:

至少在现量或比量以上能够得到性空正见。如果没有得到证悟的话,就无法让别人解脱。

(7)唯求利他:

具备慈悲心,不为个人名利,完全是为利益众生而传法的一个师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上师。

(8)琐事鲜少:

要断除今生世间法的贪执。因为,今生的贪执还在,修持就根本不如法。

(9)精进修持:

为了来世精进修炼正法。

(10)厌世劝他:

发出离心。若无强烈出离六道的心愿,根本无法解脱。

(11)摄受弟子:

非常善巧、方便地调伏弟子内心的一切烦恼,让他变得非常清净。

(12)具有加持:

就是具备教言的加持和传承的加持等等。

这些就是作为密乘金刚上师应具备的条件。

在这里华智仁波切也讲了一些不良现象。他说有些身心中无有少许闻思修的功德,却自以为是的人,还说自己是某某上师的儿子,某某贵族的儿子、子弟,应胜过他人,所传的法也理应正确。这种传法好像婆罗门的传承。因为,婆罗门没有严格的修持。婆罗门的儿子就是婆罗门,可以担任婆罗门的最高职务,是不是成就者并不重要。因此,不要因为是活佛的弟弟,我们就觉得他了不起。你们千万不要忘记释迦牟尼佛的弟弟提婆达多。他是佛的弟弟,但修法最不精进的是他,死后下地狱的也是他。另外,还有一些人虽然具有少许闻思修的功德,但不是为寻求来世清净心而修持,而是担心失去某一利益,或上师的地位,所作所为只是为了今生的目的,这就不是如法的善知识。

我们做任何事应当考虑到,如何才能使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永住世间。当前,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外在的压力、内在的混乱,我们应该以正直心和正义感共同携手,把完整的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弘扬广大,弄得红红火火!

我们还应该用真正的佛法和戒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让周围不信佛的人也能产生信心。如果我们不能调伏自己,人家就会耻笑我们,同时也为佛法造了很大的恶业。因此,奉劝诸位善知识、诸位居士,以及所有对佛教事业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同修,共同携起手来,修行正法,弘扬正法。

要须方便。令得灭罪。何谓方便。谓善知识。何谓善友。谓正见人。是为善友。常以正教。调伏其心。何谓正教。谓观无常苦空无我十二因缘。缠著生死。修四真谛。见苦断习证灭修道。行六波罗蜜。四无量心。是为方便。调伏诸根。根调伏故。定慧成就。慧成就故。其心正直。心正直故。能起精进。精进心故。能起戒慎。戒慎究竟。定慧明了。慧明了故。游诸万行。通达无碍。行无碍故。名为解脱。解脱心者。即涅盘也。是则名为善知识也。

依法不依人
依经不依语
依智不依识
依了意不依不了意

-----------------------------
empsun1 -的批评是正确的。我的回答是有些草率,谢谢指正。上面的文字不做修改,留做纪念。

正确内容应该是这样的:
修道者所依止之四种正法。又称四依四不依。包含四依与四不依,即:
(一)依法不依人(梵dharma -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na pudgala-pratisaran!ena ),又作随法不随人、归于法而不取人。谓修道者当以教法为依,不可以人为依。若其人虽为凡夫,或外道,而所说之理契合于正法,亦可信受奉行;反之,若其人虽现相好具足之佛身,而所说者不契合于正法,则自当舍离而不可以之为依止。
(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梵ni^ta^rtha -su^tr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neya^rtha-su^tra-pratisaran!ena ),又作随了义经不随不了义经、归于要经不迷惑。谓三藏中有了义经、不了义经,修道者当以明示中道实相义之决定了义经为依,不可以不了义经为依。
(三)依义不依语(梵artha -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vyan~jana-pratisaran!ena ),又作随义不随字、取义不取语。谓修道者当以中道第一义为依,不可以文字、语言之表现为依。
(四)依智不依识(梵jn~a^na -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na vijn~a^na-pratisaran!ena ),又作随智不随识、归慧不取所识。谓修道者当以真智慧为依,不可以人间情识为依。
〔南本大般涅盘经卷六、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九、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大乘义章卷十一、释门归敬仪卷上〕

看大成佛经 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 首先明理 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 《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等
2.看修行的书 明理不求实证 则无意义 目前时代 最好最易成就的 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 能即生开悟 大圆满法 天赐众生福泽 能修习 当累世修的机缘 甚难得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大手印即大圆满),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 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 灌顶修行


善知识什么意思
善知识是佛教用语,意指善于引导他人走向正道的人。在佛教中,善知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智慧,能够为他人指点迷津,而且还具有深厚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能够感化和引导他人走向正道。善知识通常是指已经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佛教徒或者修行者,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他人提供指引...

如何依止善知识走向解脱
既然是善知识,自然会引导你走向解脱,一般来说,寻找真正的僧人,是保证你得到善知识的最重要的前提,也是唯一的前提,因为当下社会邪师云集,邪说纷纭,很多魔子魔孙披上僧侣外衣来欺骗信众,很多商业机构控制寺院使其商业化、功利化,要想寻到真正的僧人已经殊为不易。因此,建议按照如下方式进行:1、...

如何依止善知识
依止善知识关键是判断其是否是善知识。首先要看其知见是否正确,如果知见错了,那是”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这个要拿佛的经典来印证。而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现在已是末法,要想一生成就,最好选择一个修行净土的善知识来依止学习。其次要看其持戒是否精严。

末法时期观察善知识最主要的一种法相是什么
若有人将此了知性当成是真实不坏的法性、佛性,即是外道---假名善知识。行阴者: 行者。谓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复问。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答言。长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行有身口意三行,身行最细者如呼吸、心跳、新陈代谢;口...

佛教《坛经》中“善知识”是什么意思?
1. 在佛教《坛经》中,“善知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源自梵语kalya^n!amitra,巴利语为kalya^n!a-mitta。2. “善知识”指的是那些正直且有德行的人,他们能够教导正道。3. 这些人也被称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或善亲友,以区别于那些教导邪道的人,后者被称为恶知识。4. 根据《大品...

如何识别邪师与善知识?
只要为了自己吃素也是错的,怎么讲,如果吃肉家里人很高兴就很容易接受佛法,那这就是善巧方便,如果吃素家里人都抵触都不愿意学佛,认为学佛太苦,那就断了家人的法身慧命,你吃素都得去阿鼻地狱,是造作罪业,关键就是看你存的什么心。以此标准,长时间观察,就容易识别孰为邪师、孰为善知识。

末法时代怎样寻找善知识,佛教网
这不容易,你可以去找藏地的慈诚罗珠堪布,他是李连杰的上师,李连杰皈依过30多个上师,最后皈依的慈诚罗珠堪布。他曾经请教过其它上师,那些上师一听到慈诚罗珠堪布都竖起了大拇指!可见慈诚罗珠堪布是何等的修为。而且堪布也是如意宝法王的心子之一。

善知识的简介
劝发菩提心集卷中准法句经云。尔时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是善知识。佛言:“善知识者。善解深法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诸法从本以来究竟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性相如如。住于实际,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为善知识。”

请求善知识帮解答
1、我们学佛不学法门,更不学宗。六度波罗蜜已经告诉我们的修行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2、佛陀出生在人间,成长在人间,出家在人间、悟道在人间、行佛说法在人间,佛教不是躲在深山老林里的修行,也不是避世的修行,修行就在人间。吃饭--龙含珠,筷子--凤点头,坐如钟、立如松、...

寻佛教善知识!
之所以选摘法王如意宝的教言,是因为,法王是近代显密公认的善知识,大德。而以本人所知,目前现存的各位藏传佛教大德、善知识,从未有质疑和排斥显宗及其教言以及《楞严经》之真伪的言行,请师兄不要因为一些别有用心者的言论而心生迷惑,以致造成修行上的障碍。建议师兄仔细去阅读一下法王《怀业时语》...

坊子区19589744321: 请问无愧道人老师:如何寻找和识别善知识?
亥帖塞透: 善哉,依莲!此问甚好! 首先,一定不要迷信.不要被所谓的“大德”,“方丈”,“法王”,“传承清净”,“成就者”种种的称号所迷惑了. 其次,要相信佛法是真实之法,佛性人人本具,自身本具之觉性为真正的善知识,离开内在的善知识,任何人均无法成就. 第三,当相信外在善知识的教诲只是唤醒我们内在的觉性,开发出我们本具的宝藏而已.能够帮助我们开发出内在的宝藏,令我们疑惑顿除,觉性开显;身心清凉,愉悦无比的,即是值得我们信任的真善知识.阿弥陀佛!

坊子区19589744321: 学佛怎么能遇到好善知识 -
亥帖塞透: 俗话说人以类聚.佛经上讲共业.心正,智慧即遇善知识,即使暂时遇不到善知识,因为心正智慧也不会被邪师误导.发心如果不正并且,遇邪师说法,符合自己的欲求,就会奉为真谛.

坊子区19589744321: 请教学佛的人,怎么能遇到自己有缘的善知识 -
亥帖塞透: 楼主你很好啊.知道怕堕落,就有上进心.总犯嗔心,只要不是为嗔而嗔就成了.每次嗔心发动时,提醒一下自己,控制一下情绪就好.每次嗔后,想一想为什么嗔心动,找到原因后,改起来就容易了.比如说,一般嗔心动时,都是感觉到啥...

坊子区19589744321: 没有善知识帮助自己可以修成正果吗?怎么样才可以找到成佛的善知识呢?
亥帖塞透: 善知识帮你也不够,必须由佛帮你才能修成正果.真心诚意的求佛帮你找,就可以找到.那最高境界就是你时时自在快乐!你明了宇宙的所有一切.你突破了所有的障碍;你总处在觉悟中,你能如来如去!你同时在宇宙的任何地方.

坊子区19589744321: 宣化上人:怎么叫明眼的善知识呢? -
亥帖塞透: 摘自《劝发菩提心文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怎麽叫明眼的善知识呢?明眼的善知识有几个条件你可以观察的.他第一不贪财;第二不贪色;第三不贪名;第四他不自私:有这四种.你看这个善知识,他是不是说来说去都是叫你对他有利益?是不是...

坊子区19589744321: 如何寻找皈依师 -
亥帖塞透: 对于佛弟子来说,皈依的对象是佛法僧三宝. 你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寻找善知识,如何寻找指导老师或禅修导师? 先学习一些基本的佛法知识,树立正见.有了正确的见解,对佛陀的教法、对三藏有一定的认识,才去判断一位老师教的方法对...

坊子区19589744321: 如何依止善知识与走向解脱 -
亥帖塞透: 依止善知识,就是相信,善知识的教导...现代人只有一法,可以解脱生死,,就是念佛,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真的相信阿弥陀佛,依靠阿弥陀佛.

坊子区19589744321: 如何找个得道高僧? -
亥帖塞透: 这件事要靠佛加持!如何得佛加持?至诚念佛念经,发心度众生,佛就加持你遇善知识.不要去找!根本找不到.善知识可遇不可求!能遇到是你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加上现在念佛念经,发心度众生,才得佛力加持.真正的善知识很谦虚,根本不承认自己是高僧大德.你去哪里找呢?学生都是看到他有道德有学问,自发跟他学习的.自诩是高僧大德的人很多,不是真的!骗你而已!世间人喜欢“好为人师”,好为人师是大我慢,不可信.

坊子区19589744321: 学佛人如何分辩出真正的善知识 -
亥帖塞透: 在学佛的路上,我可以说是一路坎坷,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好在现在依止了明师.那么您问如何分辨真正的善知识,我说下我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初学佛人,真的是没有分辨的能力的,因为不懂嘛,哪怕后来学了一些,还是很难分辨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