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有哪些??

作者&投稿:越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字)多义~

鸡犬相闻——挑花源记
2、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3、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4、是故谋闭而不兴——大道之行也
5、水波不兴——核舟记
6、寻病终——挑花源记
7、遂至承天寺寻张杯民——记承天寺夜游
8、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9、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10、故虽有名马——马说
11、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12、所识穷乏老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1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被(遭受,覆,盖,通“披”) 兵(武器,军事) 除(建筑物台阶,任命官职)
床(一种坐具) 存(思念、爱抚) 党(古代居民组织,偏袒)
豆(古食器) 多(称赞) 伐(功业,自夸) 访(咨询) 坟(土堆,高大,古代名著) 讽(背诵,委婉劝告) 封(疆界,筑土为坛祭山神,分 封) 国(国都,城邑,封地,地方) 购(悬赏捉拿) 河 (专指黄河) 恨(遗憾) 集(栖止) 几(希望) 假(借 给,借助,宽容) 江(专指长江) 揭(高举) 就(靠近, 完成) 窃(表自谦) 穷(困窘,竭尽) 劝(勉励) 却 (退,推辞,回头) 去(离开,相距) 让(礼让,责备) 稍(渐渐) 少(稍微) 身(自身) 是(这) 适(前往) 树(种植,培养) 速(招来,邀请) 汤(热水,开水) 涕(眼泪) 偷(得过且过) 臭(气味) 厌(满足,吃饱) 再(两次,第二次) 造(到……去,成就) 贼(祸害,残害) 遮(拦住) 走(快行)
双音词
百姓(百官) 卑鄙(地位低微、见识鄙俗) 处分 (处置,安排) 从容(语言得体) 聪明(听力好与眼力好) 大块(自然界) 地方(土地的纵横) 独立(单独或孤独站立,超群不凡) 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来往) 放心(散失了的志意) 非常(意外情况) 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流风余韵) 逢迎(迎接) 感激(感动奋发) 光景(光阴) 故事(往昔的事,旧例) 横 行(纵横于四方而无所阻挡) 交通(勾结,彼此相通) 结束(整装,装束) 经济(治理国家) 舅姑(公公与婆婆) 具体(具备形体)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可怜(可爱,可惜)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美人(妃嫔) 莫非(没有……不是) 南面(登上帝王之位) 便宜(因利乘便) 其实(它的果实,他[或它]的实际) 妻子(妻子和儿女) 亲戚(父母家人,族内外亲属) 秋天(秋季的天空) 青春(春天) 人民(百姓) 三尺 (指剑,指法律条文) 山东(崤山以东,太行山以东,华山以东) 身体(亲自实行) 首领(头和脖子) 书记 (主管文书的官员) 虽然(虽然这样,即使这样) 提纲 (抓住纲领) 同志(志向情趣相同) 突出(突然出现) 文法(法令或法令条文) 文章(法律条文,文彩) 无 赖(无所依恃,无聊) 无论(不要说) 无日(没多少日子)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家畜) 县官(指天子,指朝廷或官府) 消息(消失和生长) 行李(外交使者) 形容 (形体和容貌) 学者(学习的人) 颜色(容貌) 野人 (居住在郊野的种田人) 一贯(用同一原则、理论贯彻始终) 一再(一次和两次) 以为(把……看作,使……成为) 殷勤(诚挚而恳切) 因为(因此作……) 影响 (影子和声响) 鱼肉(残害与欺凌) 于是(在这……) 丈夫(成年男子,泛指男人) 丈人(对男性长者的尊 称) 爪牙(武臣,泛指辅佐之人) 政治(政事) 指示 (指出来让看) 智力(智慧和力量) 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祖父(祖辈和父辈) 左右(侍从人员)
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但在文言文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突出。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上下文中准确把握多义词的特定含义。课本编者列出的340个常用文言实词都是多义词,应是学习的重点。在这340个实词中,出现频率更高所含义项较多的又是下面100个实词。
拔、拜、暴、报、被、比、鄙、敝、兵、薄、策、察、乘、除、从、殆、当、度、恶、伐、访、放、封、覆、负、盖、固、顾、故、观、国、忽、华、会、或、几、羁、及、疾、济、假、兼、间、简、见、将、藉、就、咎、举、遽、觉、堪、克、旷、临、略、蒙、靡、莫、屏、窃、倾、穷、趋、却、再、身、审、实、适、属、数、徒、望、微、危、文、闻、向、相、谢、信、行、幸、许、恤、益、因、引、遇、援、责、直、至、致、质、著、卒、族。
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
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既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因为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而是所通“本字”的意义。只有识别其通假的身分,明了其所通的本字,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通假字之于本字,大部分是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是就古代读音而言的),只有少数是形体或偏旁相近。通假字的读音,一般可按所表示的本字的现代读音来读。现将中学语文课本古代诗文中的常见通假字及其读音、意义分列于后。
[备用资料一]
通 假 字 读音 意 义 例 句
亡——无 WU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尔——耳 er 相当于“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
见——现 xian 显露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说——悦 yue 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变说乎!
汤——烫 tang 用热火焐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坐——座 zuo 坐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直——值 zhi 价钱,代价 系向牛头充炭直
反——返 fan 回来 寒暑易节,始

14、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1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16、今其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代诗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清单一常见古今异义词一览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卑鄙——【今义】品性低劣。【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古义】不超过。
  3.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不一定.
  4.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不好——【今义】坏。【古义】不美丽。好,容貌美。
  5.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古义】刚刚一开始.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从而——【今义】表顺接的连词。【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7.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
  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古义】处置、处理。
  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②(按规定)处理。【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毛遂自荐》)
  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③区域。④部分。【古义】地,土地;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非常——【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意外事故.
  1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激——【今义】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古义】受感动而激奋。
  1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讳饰的说法。
  1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故事——【今义】前后连贯、有吸引力,可用来讲述的事情。【古义】先例、旧事。
  1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豪杰——【今义】才能杰出的人。【古义】①有声望有地位的人。
  16.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横行——【今义】行动蛮横,依仗暴力胡作非为。【古义】纵横驰骋。
  17.①因具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交通——【今义】①往来通达。②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古义】①勾结,②交互相通。
  18.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面出。((冯婉贞))
  结束——【今义】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古义】整理好装束。
  19.鞠躬尽瘁,死向后已。(《后出师表》)
  鞠躬——【今义】弯身行礼。【古义】恭敬谨慎地
  20.亦雁荡之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具体——【今义】不抽象,不笼统。【古义】具,具备,体,形体。
  2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区域。
  2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会计——【今义】管理帐目收支等财务工作的人。【古义】会,聚会;计,商议。
  23.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五人墓碑记》)
  慷慨——【今义】①大方,不吝啬。②充满正气,意气激昂。【古义】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24.①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可怜——【今义】①值得怜悯。②不值一提。【古义】①可爱。②值得同情。
  2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开张——【今义】商店开始营业。【古义】不闭塞,广泛。
  26.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老大——【今义】同辈或同伙中排行第一或地位最高的人。【古义】年龄大。
  27.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柳敬亭传》)
  南面——【今义】南方,表方位。【古义】南,向南;面,面对,朝向。
  2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烈士——【今义】为正义、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人。【古义】指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
  29.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指宫妃)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美人——【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指美貌女子,也可特指歌伎、宫妃。
  30.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进——【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古义】前,走上前;进,献上。
  3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伯叔、子侄及母、妻家中的人。
  32.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其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古义】①它的果实。②那实际情况。
  33.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天——【今义】秋季。【古义】秋,秋天;天,天空。
  3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妻子——【今义】配偶(女方)。【古义】妻和子女。
  35.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肉食——【今义】肉类食物。【古义】食肉。“肉食者”,指生活优裕的大官。
  36.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指战国时秦国肴山函谷关以东的楚、赵等六国。
  37.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束手——【今义】无办法,与“无策”连用。【古义】投降。
  38.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唐睢不辱使命》)
  虽然——【今义】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古义】虽然如此,尽管这样。虽,虽然;然,如此,这样。
  39.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无论——【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40.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牺牲——【今义】为正义而死。【古义】作为祭品的牲畜。
  41.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茼列传》)
  宣言——【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的文告。【古义】公开扬言。
  4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求学的人。
  43.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往——【今义】过去。【古义】从这里起到那里。
  44.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殷勤——【今义】热情而周到。【古义】关切、问候。
  4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因为——【今义】表原因的连词。【古义】于是写作了。
  46.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有意——【今义】有心思;故意。【古义】有某种想法、打算。
  47.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约束——【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古义】盟约。
  48.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荷纂丈人》)
  丈人——【今义】指岳父。【古义】老人、长辈。
  49.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群英会蒋干中计》)
  丈夫——【今义】妻之配偶。【古义】男子。
  50.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示——【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古义】指给人看。
  51.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
  智力——【今义】指人的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古义】智慧和力量。
  5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今义】当中。【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
  5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如,
  5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祖父——【今义】父之父。【古义】祖和父,祖辈和父辈。
  5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56.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无日——【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古义】不久。
  57.①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②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
  往往——【今义】常常;【古义】①处处。②时常,常常。
  5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鱼肉——【今义】鱼的肉;【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59.①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
  ②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春秋——【今义】①夏季、秋季;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②一年。
  60.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留意——【今义】当心,注意;【古义】考虑。
  61.①先生举手击狼(《中山狼传》)
  ②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举手——【今义】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古义】①动手。②告别时的动作。
  6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口舌——【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古义】口和舌,指说话。
  63.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避——【今义】不躲开;【古义】不次于。
  64.宁可致意耶?(《柳毅传》)
  致意——【今义】表示问候;【古义】把自己的心意表达于人。
  65.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②重念蒙君实现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
  反复——【今义】重复;【古义】①扭转形势。②书信往返。
  66.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列传》)
  从容——【今义】不慌不忙;【古义】文采华丽,纵横华丽的言辞。
  67.倒也便宜。(《林黛玉进贾府》)
  便宜——【今义】物品价格低;【古义】方便。
  68.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
  无赖——【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古义】活泼好玩。
  69.吾祖死了早,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于是——【今义】承接连词;【古义】在此。
  70.吾状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
  7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以为——【今义】认为【古义】以,把;为,当做
  72.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作文——【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古义】写文章。

九年级下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归类
九下
1、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
邹忌修八尺有余(有,)
徐公来,孰视之(孰,)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曾益其所不能(曾,)
衡与虑(衡,)
法家拂士(拂,)
指通豫南(指,)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
甚矣,汝之不惠(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一厝朔东(厝,)
无陇断焉(陇,)
裨补阙漏(阙,)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
发闾左 戍渔阳九百人(,)
为天下唱(唱,)
固以怪之矣(以,)
身被坚执锐(被,)
2、古今异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
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狱,)
忠之属也(忠,)
可以一战(可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
窥镜而自视(窥,)
暮寝而思之(寝,)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能谤讥市朝者(谤讥,)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钟,)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征于色(征,)
发于声(发,)
而后喻(喻,)
河阳之北(阳,)
达于汉阴(阴,)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
荷担者三夫(荷,)
北山愚公长息(息,)
虽我之死(虽,)
惧其不已也(已,)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由是感激(感激,)
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临表涕零(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
诚宜开张圣听(开张,)
臣本布衣(布衣,)
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
3、词类活用
用法归纳:
(1)使动用法:分为A、动词的使动用法;B、名词的使动用法;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分为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的意动用法;C、为动用法
(3)名词活用为动词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5)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名词活用为状语:分为:A、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作状语;B、表示工具或依据的名词作状语;C、表示对人的态度的名词作状语;D、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E、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的名词作状语。
技巧提示: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记忆。
特别警示:在复习与解答此部分试题是一定不要鼓励地去死记硬背,要学会用练习的观点,将字词以及其他基础知识放到句子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放到具体的篇章中,放到具体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与记忆,这样才不至于偏离具体的轨道。

例句:
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名词活用作动词,参与)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鼓,名词做动词,击鼓)

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痛苦)

人恒过,然后能改(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九年级下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归类
2、古今异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
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狱,)
忠之属也(忠,)
可以一战(可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
窥镜而自视(窥,)
暮寝而思之(寝,)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能谤讥市朝者(谤讥,)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钟,)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征于色(征,)
发于声(发,)
而后喻(喻,)
河阳之北(阳,)
达于汉阴(阴,)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
荷担者三夫(荷,)
北山愚公长息(息,)
虽我之死(虽,)
惧其不已也(已,)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由是感激(感激,)
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临表涕零(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
诚宜开张圣听(开张,)
臣本布衣(布衣,)
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
3、词类活用
用法归纳:
(1)使动用法:分为A、动词的使动用法;B、名词的使动用法;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分为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的意动用法;C、为动用法
(3)名词活用为动词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5)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名词活用为状语:分为:A、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作状语;B、表示工具或依据的名词作状语;C、表示对人的态度的名词作状语;D、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E、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的名词作状语。
技巧提示: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记忆。
特别警示:在复习与解答此部分试题是一定不要鼓励地去死记硬背,要学会用练习的观点,将字词以及其他基础知识放到句子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放到具体的篇章中,放到具体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与记忆,这样才不至于偏离具体的轨道。

例句:
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名词活用作动词,参与)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鼓,名词做动词,击鼓)

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痛苦)

人恒过,然后能改(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

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

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

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向着,对着)

此皆良实(良实:)

优劣得所(优劣:)

攘除奸凶(攘除:)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


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

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

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

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向着,对着)

此皆良实(良实:)

优劣得所(优劣:)

攘除奸凶(攘除:)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

(七—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表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僵硬《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愉快。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你。《〈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智慧、聪明。《〈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出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7、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pān) 通“攀” ,牵、引。《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 “材”(cái) 通“才” ,才能。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黄 “帖”(tiē) 通“贴” ,粘贴。《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é) 通“耶”,语气词 《孙权劝学》
13、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座位,此处指座上的人。《口技》
14、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智慧、聪明。《两小儿辩日》
15、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 “要”(yāo) 通“邀” ,邀请。《桃花源记》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核舟记》
18、诎右臂支船 “诎”(qū) 通“屈” ,弯曲。《核舟记》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甫”(fǔ) 通“父” ,男子美称《核舟记》
20、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横” 《核舟记》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jiǎn) 通“拣” ,挑选《核舟记》

22、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与”(jǔ) 通“举”, 举荐。《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独 “矜”(guān) 通“鳏” 。老而无妻之人。《大道之行也》
24、荡胸生曾云 “曾”(céng) 通“层” 《望岳》
2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缺口。 《三峡》
26、焜(kūn)黄华叶衰 华,通“花”。《长歌行•汉乐府》
八年级(下册)
27、蝉则千转不穷 “转”(zhuǎn) 通“啭” ,鸟叫声。《与朱元思书》
28、窥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返回。《与朱元思书》
2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饲” ,饲养,喂养。《马说》
30、才美不外见 “见”(xiàn) 通“现”, 出现,表现。《马说》
31、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cái) 通“才” ,才能。《马说》
32、其真无马邪 “邪”(yé) 通“耶” ,表疑问,相当于“吗”《马说》
33、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 ,四肢。 《送东阳马生序》
34、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pī) 通“披” ,此处是穿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
3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jù) 通“俱” ,全,皆。《岳阳楼记》
36、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zhǔ) 通“嘱”,嘱托。 《岳阳楼记》
37、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xiū) 同“馐”,美味的食物。《行路难》
38、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zhí) 同“值” ,价值。《行路难》
39、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览通“揽”,摘取。《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九年级(上册)
40、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 适”(zhé) 通“谪” ,此处是发配。《陈涉世家》
41、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首发、倡导。《陈涉世家》
42、固以怪之矣 “以”(yǐ) 通“已” ,已经。《陈涉世家》
43、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pī) 通“披” ,此处是穿的意思。《陈涉世家》
44、故不错意也 “错”(cuò) 通“措” ,置。《唐睢不辱使命》
45、仓鹰击于地上 “仓”(cāng) 通“苍” ,灰色。《唐睢不辱使命》
46、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shēn) 通“伸” ,伸张。 《隆中对》
47、自董卓已来 “已”(yǐ) 通“以” 《隆中对》
48、是以先帝简拔以 “简”(jiǎn) 通“拣”, 挑选。《出师表》
49、必能裨补阙漏 “阙”(qūe) 通“缺” ,缺漏。《出师表》
50、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陇同“垄”。《观刈麦》
51、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著,同“着”。《卜算子 咏梅》


九年级(下册)
52、公输盘不说 “说”(yuè) 通“悦” ,高兴。《公输》
53、子墨子九距之 “距”(jù) 通“拒” ,抗拒、抵抗。《公输》
54、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yù) 通“御” ,抵挡。《公输》
55、公输盘诎 “诎”(qū) 通“屈”,意思是理屈。 《公输》
56、亲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背叛。《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7、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8、困于心,衡于虑 “衡”(héng) 通“横” ,梗塞,不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9、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辅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60、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躲避。 《鱼我所欲也》
6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辨别。《鱼我所欲也》
6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dé) 通“德” ,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鱼我所欲也》
6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助词。《鱼我所欲也》

64、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xiāng) 通“向” ,从前。《鱼我所欲也》
65、小惠未徧 “徧”(biàn) 通“遍” ,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66、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返回。《愚公移山》
67、汝之不惠 “惠”(huì) 通“慧”,聪明。 《愚公移山》
68、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wú) 通“无” ,没有。《愚公移山》
69、一厝朔东 “厝”(cuò) 通“措”,放置。 《愚公移山》
70、匪报也 匪,通“非”。

一.通假字
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2.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通“谪”,征发,调发)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
4.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目的,用意)
5.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6.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与”通“欤”,吗)
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放置)
9.岂直五百里哉 (“直”通“只”,仅仅,才)
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苍鹰,猛禽)
11.寡人谕矣 (“谕”通“喻”,明白)
1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13.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
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通“缺”,缺点)
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二.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聚会商议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虽然这样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德行高尚的人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把 表示许可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到达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失败 凶狠而放肆
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商店等开始营业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动激奋 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2.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6.陈胜王 (王,名词动词,称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9.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
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
14.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
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
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
23.亲贤臣,远小人 (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
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
25.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26.临表涕零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
四.一词多义
1.兵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
2.长
(1)身长八尺(身高)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
(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
3.称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 (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
4.出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
5.次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
6.存
(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
7.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
(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
8.发
(1)可怜白发生(头发)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
(3)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
9.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
10.好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喜欢) (2)外结好孙权(友好)
11.计
(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
12.将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 (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
13.尽
(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 (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
14.举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
(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
15.立
(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 (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
16.临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17.论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
18.明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 (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
19.命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 (2)苟全性命于乱世(生命)
(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
20.谋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 (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
21.起
(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 (2)挺剑而起(跳起、站起)
22.塞
(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
23.善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 (2)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
24.上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
25.胜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 (2)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
26.食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 (2)卒买鱼烹食(吃)
27.使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 (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
28.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
29.数
(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 (2)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
30.王
(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31.亡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2)且秦灭韩亡魏(灭亡)
(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32.为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 (2)陈胜自立为将军(做、当)
(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
(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
33.谓
(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34.效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 (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
35.信
(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
36.兴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 (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
37.行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38.许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 (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39.言
(1)愿诸君勿复言(说) (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
40.遗
(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
41.应
(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
42.遇
(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 (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
43.远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 (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
44.忠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

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2.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通“谪”,征发,调发)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
4.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目的,用意)
5.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6.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与”通“欤”,吗)
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放置)
9.岂直五百里哉 (“直”通“只”,仅仅,才)
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苍鹰,猛禽)
11.寡人谕矣 (“谕”通“喻”,明白)
1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13.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
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通“缺”,缺点)
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二.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聚会商议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虽然这样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德行高尚的人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把 表示许可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到达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失败 凶狠而放肆
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商店等开始营业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动激奋 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2.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6.陈胜王 (王,名词动词,称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9.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
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
14.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
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
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
23.亲贤臣,远小人 (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
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
25.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26.临表涕零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
四.一词多义
1.兵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
2.长
(1)身长八尺(身高)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
(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
3.称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 (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
4.出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
5.次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
6.存
(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
7.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
(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
8.发
(1)可怜白发生(头发)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
(3)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
9.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
10.好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喜欢) (2)外结好孙权(友好)
11.计
(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
12.将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 (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
13.尽
(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 (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
14.举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
(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
15.立
(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 (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
16.临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17.论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
18.明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 (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
19.命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 (2)苟全性命于乱世(生命)
(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
20.谋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 (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
21.起
(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 (2)挺剑而起(跳起、站起)
22.塞
(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
23.善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 (2)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
24.上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
25.胜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 (2)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
26.食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 (2)卒买鱼烹食(吃)
27.使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 (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
28.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
29.数
(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 (2)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
30.王
(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31.亡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2)且秦灭韩亡魏(灭亡)
(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32.为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 (2)陈胜自立为将军(做、当)
(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
(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
33.谓
(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34.效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 (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
35.信
(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
36.兴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 (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
37.行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38.许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 (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39.言
(1)愿诸君勿复言(说) (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
40.遗
(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
41.应
(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
42.遇
(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 (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
43.远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 (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
44.忠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

*/. . . * .
.\* . [] * __
*/ . ./\~~~~~~~~~~~~'\. |◆
\* ,/,..,\,...........,\.◆
|| ..▎# ▎田 田 ▎ | ▎◆
|| &&▎ ▎ ▎'|'▎ o
|| ##■■■■■■■■■■〓

一.通假字
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2.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通“谪”,征发,调发)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
4.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目的,用意)
5.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6.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与”通“欤”,吗)
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放置)
9.岂直五百里哉 (“直”通“只”,仅仅,才)
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苍鹰,猛禽)
11.寡人谕矣 (“谕”通“喻”,明白)
1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13.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
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通“缺”,缺点)
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二.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聚会商议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虽然这样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德行高尚的人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把 表示许可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到达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失败 凶狠而放肆
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商店等开始营业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动激奋 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2.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6.陈胜王 (王,名词动词,称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9.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
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
14.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
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
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
23.亲贤臣,远小人 (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
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
25.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26.临表涕零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
四.一词多义
1.兵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
2.长
(1)身长八尺(身高)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
(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
3.称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 (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
4.出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
5.次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
6.存
(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
7.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
(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
8.发
(1)可怜白发生(头发)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
(3)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
9.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
10.好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喜欢) (2)外结好孙权(友好)
11.计
(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
12.将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 (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
13.尽
(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 (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
14.举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
(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
15.立
(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 (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
16.临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17.论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
18.明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 (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
19.命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 (2)苟全性命于乱世(生命)
(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
20.谋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 (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
21.起
(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 (2)挺剑而起(跳起、站起)
22.塞
(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
23.善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 (2)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
24.上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
25.胜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 (2)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
26.食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 (2)卒买鱼烹食(吃)
27.使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 (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
28.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
29.数
(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 (2)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
30.王
(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31.亡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2)且秦灭韩亡魏(灭亡)
(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32.为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 (2)陈胜自立为将军(做、当)
(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
(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
33.谓
(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34.效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 (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
35.信
(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
36.兴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 (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
37.行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38.许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 (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39.言
(1)愿诸君勿复言(说) (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
40.遗
(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
41.应
(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
42.遇
(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 (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
43.远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 (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
44.忠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 好吧,我复制着玩儿的......


中考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归纳
中考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归纳1 一、名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 鞭数十(鞭,用鞭子打)2、 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3、 天雨墙坏(雨,下雨)4、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5、 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6、 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7、 歌以咏志(歌,...

高考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一、词类活用 使田不病旱。病,名词用作动词。则人乐应募。乐,形容词用作动词。为他路最。最,副词用作形容词。二、特殊句式 君奇士也。判断句。您是个奇才。忿而举兵犯我。省略句,省略主语。(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即灌是也。判断句。那就是我何灌。从之。省略句,省略主语,朝廷...

求高中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详解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形容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名词用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但是在...

《传是楼记》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有哪些?
《传是楼记》中的词类活用的字词有“宝”、“名”、“书”、“厚”、“异”。一、词类活用解释 1、而又未必能世宝也中的“宝”字,名词作动词,视为宝物珍器。2、遂名其楼为“传是”中的“名”字,名词作动词,命名。3、则先生屡书督之中的“书”字,名词作动词,写信。4、其下名公...

高中语文篇: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知识点
高中语文篇: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知识点 一、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为一般动词是指原属于名词、形容词或者数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动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

求高中文言文一百个 词类活用 谢谢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一.使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使动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动用法。使……称王。2.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3.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鸿门宴》王,使……做大王。4.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一.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①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一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类型
有很多啊………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作名词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 数词作动词 数词作形容词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数词

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
同学们可以根据各种句式特点,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依据进行归类整理,这样既熟透了课文(所谓拉网式复习),又识别和掌握了常见的文言句式.用汉语翻译文言句这实际上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文言文能力的考察,既有对实词的考察,也有对虚词的考察;既有对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

文言文词类活用分析
文言文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的活用。(龙氏归纳词类活动用铁三角作图给学生)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

龙山区15158598570: 求初一上册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一词多意,古今异义,通假字 -
路狡弗奇: 1.“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2.“说”通“悦”高兴的意思 3.“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4.“不”通“否”表示否定的疑问 5.“匪”通“非”非常,很 6.“知”通“智”聪明 7.“乌”通“无”没有 8.“裁”通“才”仅仅 9.“反”通“返”返回

龙山区15158598570: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 -
路狡弗奇:[答案] 、通假字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回去) 2、古今异义词 一百许里(古义为“左右”,表示约数;今常指“应允”,“许多”,“或者”等.) 鸢飞戾天者(古义为“到,到达”,今常指“罪过”或“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为为“筹划,治...

龙山区15158598570: 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我要九年级上册,下册的一个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格式:例字,... -
路狡弗奇:[答案] 下面是初中阶段出现的通假字:1、罔通惘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学儿》2、厝通措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3、惠通慧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 4、反通返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5、...

龙山区15158598570: 七年级语文上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总结 -
路狡弗奇: 七年级上:1、通假字而置之其坐(坐: )反归取之(反:)略无阙处(阙: )土人谓之“傍不肯”(傍: )人皆伏其精练(伏: )2、古今异义至之市,而忘操之(操: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及: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指...

龙山区15158598570: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总结 -
路狡弗奇: 一、古今异义[1] 1、基本词:这类词古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容易理解.如人、马、日、月、山、水等. 2、一般词(这是记忆的重点) (1)变词.这类词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思相同.如:古文叫“冠”,现在叫“帽子”;...

龙山区15158598570: 八年级下册所有文言文词类活用 -
路狡弗奇:[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通假字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回去)2、古今异义词一百许里(古义为“左右”,表示约数;今常指“应允”,“许多”,“或者”等.) 鸢飞戾天者(古义为“到,到达”,今常...

龙山区15158598570: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总结按照课文分类 -
路狡弗奇:[答案] 一、古今异义[1] 1、基本词:这类词古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容易理解.如人、马、日、月、山、水等. 2、一般词(这是记忆的重点) (1)变词.这类词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思相同.如:古文叫“冠”,现在叫“...

龙山区15158598570: 我需要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文言字词(就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有哪些,并把解释也写下来, -
路狡弗奇:[答案] 三峡:、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五、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六、词类活用1、...

龙山区15158598570: 将进酒 文言句式词类活用 通假字 一词多义 -
路狡弗奇:[答案] 将(qiāng)进酒 〖唐〗李白{乐府诗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

龙山区15158598570: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现象1.通假字2.一词多义3.古今异义4.词类活用 -
路狡弗奇:[答案] 1.没有通假字 2.未复有能(与)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念无(与)为乐者(一起,共同) 3.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古义(只是) 今义(颓唐,颓废) 4.没有词类活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