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汉武帝功过是非的文章,1000以内

作者&投稿:仍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一篇关于汉武帝功过是非的文章,500以内~

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敢于罪己,置自己过失于天下舆论中心,汉武帝无疑是第一人!至此,后代皇帝犯了大错,也会下“罪己诏”,公开认错,展示明君姿态。
  直言敢谏的汲黯曾批评汉武帝:皇上杀人太多,即使平日信任的人,也不予宽恕,这样搞下去,天下人才早晚都会被杀光。汉武帝不为所动,漠然一笑:何世无才,只是人主没有识得人才的慧眼,如果能够辨明人才,何必担心天下无才?(上招延士大夫,常如不足。然性严峻,群臣虽素所爱信者,或小有犯法,或欺罔,辄按诛之,无所宽假。汲黯谏曰:陛下求贤甚劳,未尽其用,辄已杀之。以有限之士,恣无已之诛,臣恐天下贤才将尽,陛下谁与共为治乎?黯言之甚怒。上笑而谕之曰:何世无才?患人不能识之耳。苟能识之,何患无人?夫所谓才者,犹有用之器也,有才而不肯尽用。与无才同,不杀何施?)
  就是这样一位视人才如草芥的汉武帝,一方面又极端地爱才、惜才。
  封建专制体制下,人才使用有两大陋习:一是任人唯亲,只用自己熟悉亲信的人;二是论资排辈,必须按“三十九级台阶”,一级一级往上爬,不能“乱”了规矩。而汉武帝一不会因言废人:只要有才华,主父偃持不同政见,汉武帝照样求贤若渴;二是敢于破格提拔:因为有能力,卫青家奴出身,汉武帝依然破格提拔。
  不仅如此,汉武帝甚至摈弃正统,容纳异类,慧眼发现东方朔,将庄严的朝堂变成一个充满温情和快乐的休息室,君臣之间宛如玩伴;同时,他不以狎亵而丧失原则,对东方朔的诤言击节赞叹,言听计从。
  他初读《子虚赋》,即大为倾慕;得见作者司马相如,如获至宝,让他享受与自己同等的写作待遇。能识人、能容人、能用人,汉武帝千古无二。秦始皇、汉高祖视文人为腐儒,唐太宗、清高宗或能知人,终究雅量阙如。
  而他生平中的一个错误,就是阉割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家——司马迁。汉武帝因此备受误解和争议。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褒有贬,班固的《汉书·武帝纪》对他的文治大加赞扬:
  班固赞曰: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班固绝口不提汉武帝的武功,表明对汉武帝的武功是有保留的。
  到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表扬、批评兼而有之: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为什么人们对汉武帝的评价分歧如此之大呢?
  首先,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多面的人。他是一个政治家,非常有政治头脑;但又是一个普通人,喜怒哀乐俱备。他是一位明君,深知自己的历史责任;但他又是一位暴君,杀伐任性;他既立下盖世之功,又给天下苍生带来巨大灾难;他宠爱他喜欢的女人,他也可以为了江山,杀掉自己宠幸的女人。他绝顶聪明,又异常糊涂;为了传说中的宝马,居然不惜牺牲数万人的生命。当更近地走近他时,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对立的角色中,他不是简单地非此即彼。两难之地,非常之时,他也会犹豫不定,甚至异常痛苦;同样有普通人的欢喜和哀愁、小气和算计、失眠和焦虑。在平常人眼里他果决、自信、雄才大略。然而,我们在对他盖棺论定时,往往流于偏激,说好时千古一人;说坏时罄竹难书。这样,分歧就在所难免了。
  我们无法使用单一的标准评价任何人。人性本就复杂,更何况封建帝王!或许他的好发自本心,也可能是笼络人心的手段;或许他的坏是皇权使然,不得已而为之,也可能是天性如此,薄情寡恩。因此,既然我们无法剥离他身上的帝王枷锁,我们的评价,就只能在他的帝王与凡人两种身份之间游移。

作为一位千古帝王,伟其大功绩有两桩,一是解除了匈奴威胁,二是打通了与西方世界的联系。前者稳定了边疆的治安,巩固了政权;后者促进了汉与外部的联系。武帝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统一货币,盐铁收归,平抑物价,独尊儒术等等。为汉的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然而武帝也有其过失,汉武帝晚期由于连年对匈奴和西域用兵,并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加重,致使大量破产流亡。汉武帝时代,西汉盛极而衰,由于连年的战争,使得文景之治时积攒下来的财富消耗一空。
我们在评价武帝的时候,也要从其功过中得到教训,正视这位千古帝王的功绩与过失。

北击匈奴有功 好大喜功有过 开疆辟土有功 乱杀忠良有过 前期唯才是举有功 后期任人唯亲有过 雄才大略风采风流 贪好女色误信巫蛊

难 较难

hh

茂陵秋风,千载瑟瑟。与历史上的“风流人物”一样,汉武帝刘彻早已在灰飞烟灭中被人们淡忘。然而,颇有意思的是,一部《汉武大帝》电视剧的热播,却使他一时成为被公众关注议论的热门人物。汉武帝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帝王呢?
在现代历史学家中,对汉武帝最浪漫的评价大概来自翦伯赞的笔下。翦伯赞写道:汉武帝是一位活泼、天真、重情感的人物,他除了喜欢穷兵黩武外,还喜欢游历、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喜欢神仙。他是军队英明的统帅,是文学家亲切的朋友,是方士忠实的信徒,特别是他的李夫人最好的丈夫。翦伯赞的评论,揭示了一个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性格上的复杂性。但历史的常规却是,历史人物的建树越是宏大,越是容易引起后人的不同评价。对汉武帝的批评在汉代“本朝”就已波澜四起:在武帝去世后不久的盐铁会议上,来自民间的贤良文学直截了当地指责汉武帝时期的国内和对外政策;宣帝朝光禄大夫夏侯胜甚至建议不要为武帝立庙祭祀,理由是这位前代皇帝“竭民财力,奢侈无度”。对汉武帝的肯定和批评都有事实依据,然而观察角度和评价侧重的不同,也使得有时候一个历史人物离我们越远,未必就能看得更真切。

农耕文化对决游牧文化
一些历史教材或通史著作往往都会详细谈到汉武帝的建树,这包括,在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上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控制,削弱诸侯王势力,打击豪强,改革币制;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倡儒学;在军事上反击匈奴;对外通西域;以及大规模兴修水利,治理水患,等等。历史上,有的功业在当时的意义很大,后世却渐渐褪色;有的功业后世意义超过当时;有的功业的意义当时和后世都很大,而且越往后越显重要。汉武帝的建树大都属于最后一种。从大的方面看,汉武帝的伟大功绩有两桩,一是解除了匈奴威胁,二是打通了与西方世界的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匈奴与汉帝国的冲突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决斗。不要小看了当时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武帝即位前匈奴入侵汉境10次,其中公元前166年即文帝十四年,匈奴的前锋深入到今陕西淳化、凤翔一带,逗留月余,距长安仅200里。匈奴能够进入汉的心腹之地,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关中一马平川,200里的路程对于来去如闪电的匈奴骑兵算不得什么。后代就有“统一的”晋室、宋室南渡的例子。曾有人说,武帝即位时有汉兴70年来积聚的雄厚经济力量,汉匈强弱判明,似乎汉王朝的胜利是必然之事。其实北宋末年的经济实力也远胜金人,却不能避免主掳国亡。如果汉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一个昏庸无能、治国无力之人,历史可能发生什么事情,恐怕是难以料想的。
通使西域是反击匈奴战争的副产品,虽然事出偶然,却也有其必然之所在。据国内外公布的考古资料记载,在张骞出西域前,中原地区与西方世界已存在联系,但这种交往多是零散和个别的。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国与西方世界联系的规模和由此产生的意义都发生了里程碑式的变化,古代中国人看待世界的眼光也随之得到很大拓展。东方的丝绸和许多西方的物品往来于丝绸古道上,胡豆(蚕豆或豌豆)、胡麻(芝麻)、胡荽(芫荽)、胡蒜(大蒜)、胡瓜(黄瓜)、苜蓿、葡萄、石榴、胡桃(核桃)等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中,“胡床”或“胡坐”(类似折叠椅子或马扎)的传入,也导致了中国人的坐姿由跪坐向坐在椅凳上的垂腿坐转变,佛教的传入更使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出现了重要变化。

独尊儒术与意识形态“创新”
汉武帝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在政治制度上的改革与秦王朝的政治形态有前后相继的关系。政治制度是硬件,在前人基础上完善既有体制相对来说容易一些,一个中材之人即可做到。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则是软件,它在整合和维持一个社会秩序、引导社会发展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秦王朝的失败来自于意识形态的失败。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初和以后的时期,汉武帝对这方面有一定的清醒认识,然而在用什么思想作为治国方略上,却略显有些矫枉过正。黄老学说的本质是封闭和保守的,可以有助于普通人养性颐年,有助于政治家和兵家的谋略,但若用于谋求一个国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显得有些滑稽了。没有资料显示汉武帝为何反感昌盛一时的黄老之学,最可能的是其“无为而治”、“抱弱贵柔”的主旨与他的个性相去甚远。替换一种业已成型的统治思想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见识。不少研究者认为,儒家思想在武帝时期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是时代的产物,此言有理却并不准确。儒家思想之所以被武帝用来作为治国的重要理论资源,并不仅仅在于因为加强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更多的是来自武帝本人对未来的全面进取。加强中央集权在武帝祖先文帝和景帝时已有明确诉求,却并未改变既定思想。若汉武帝也是一个因循之人,则意识形态的变更谈何容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此之谓也。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武帝确立儒学的指导地位具有“原创性”,以后以经取士和更后的科举制度都是这种意识形态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武帝独尊儒术却并未罢黜百家,当时儒家以外的各派学者仍可以著说授徒,有的人还入朝为官。司马迁因此享有“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的赞誉,即是一例。从根本上说,武帝对文化的宽容出于政治家的考虑。武帝曾孙汉宣帝刘询说汉家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实际上,汉帝国的统治思想不仅是“王”(儒)、“霸”(法)两道,先秦时期各家学说都不同程度地为其所用。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王夫之《读通鉴论》中说武帝视察御马,管理马匹数十人中只有金日石单
不敢窃视,武帝以此而渐用金日石单,认为这是汉武帝刘彻用人见微知著之征。王夫之在这里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史实错误。据《汉书·金日石单传》,金日石单得以为武帝认识,先因其“容貌甚严”,养的马匹“肥好”,复因他的应答打动了武帝。但这个“硬伤”并不影响王氏的结论,武帝在用人上确实大有过人之处。
治国用人大概是古代所有帝王都知晓的道理,但如何成功地运用这个常识,却并非易与之事。最常见的情形是看该人的背景,好一些的是既看人也看背景。但是这个常规在汉武帝时被打破了。武帝说:“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这两个“非常”前后相应,强调的是事功和能够完成事功之人,洋溢出不墨守成规不看门第出身和声望的勃勃生气。当时人才更换的频率很快,老臣汲黯抱怨武帝用人如积薪、后来居上,也说明了人才辈出的情形。按照班固的统计,当时出身不高的名臣名将有牧羊人卜式、商贾桑弘羊、奴仆卫青和异族俘虏金日石单,并称赞“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实际上,任何时代都潜存着各种各样的人才,有的留名青史,有的“胎死腹中”,全视制度和用人者。武帝在选拔人才方面开辟了察举、征召和博士弟子三条途径,确立了唯才是举的原则。他即位之初,广招天下有才能之人,前来自我推荐者有一千多人。他们为了尽可能多地让皇帝了解自己,甚至不惜用夸张的言词打动皇帝。据史书记载,东方朔在自我推荐书上称自己 13岁读书,学了 3年,具备了学者的知识; 15岁学习击剑, 19岁学习兵法,可以带兵打仗;而且仪表堂堂,身体强壮,性格勇敢,大公无私。如此自吹自擂的上书,如果是在后代,恐怕他的性命难保。但武帝读后,却十分欣赏这股傲气,将其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在中国古代帝王中,汉武帝这样的用人方式绝无仅有,甚为难得。

“罪己诏”取得天下谅解
汉武帝晚年由于土地兼并急剧发展,阶级矛盾格外尖锐,加上连年用兵,国家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皇室内部的自相残杀则使得汉王朝雪上加霜。全国到处都是“盗贼”,他们攻打城池,俘杀政府高级官员。各级官吏因为惧怕被皇帝治罪,隐瞒实情,使社会局势愈加恶化。这种情形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秦王朝。武帝晚年的形势既有始皇晚年的情形,如阶级矛盾尖锐,国家经济濒临崩溃;也有秦二世时的状况,如“盗贼”四起,皇室内部自相残杀等。但汉武帝及时调整了统治政策,下罪己诏,公开承认错误,止住了汉王朝的滑坡,并为随后的昭、宣中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始皇晚年的危局不比武帝晚年更险恶,始皇有着和武帝一样的驾驭局面的政治能力,始皇在朝廷中的威望甚至超过武帝。但嬴政既缺乏刘彻的清醒和明智,更缺乏刘彻敢于承认错误的大智大勇。秦皇、汉武历来相提并论,两个人在性格和建树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但在挽狂澜守天下方面,汉武帝刘彻更高明、也更成熟一些。
站在今天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的立场上,我们可以也应当谴责武帝时期的阴暗面:对匈奴的无休止征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许多家庭残破,国库空虚;武帝本人也具有帝王的一般特性,如佞神迷仙,生活奢靡,他雄才大略的个性在建设和破坏上都同样显得肆无忌惮。有的作品把汉武帝(也包括其他君王)描写成新版“高大全”式的楷模,这种做法只能模糊我们对封建专制主义的认识。同样,用非历史主义的观点否定汉武帝一类的历史人物,说他是好大喜功、祸国殃民的暴君,这种简单化和片面化的说明也不能真正认识历史人物。两者都不可取。历史是人的种种活动构成的作品。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时空的限制中,对历史提供了什么,对社会变化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是否将不可能或潜在的可能变成了真实的可能,最后重要的一点是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这些是我们衡定历史人物的标准。今人视昔人如此,未来者视今人大约亦复如此。汉武帝刘彻和秦始皇一样,都是一个时代的开辟者,都建立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伟业。他们的名字与我们民族的历史密切相连,他们的功过是非也总能引起后人无穷的回味和思考。

西汉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历时210年,而汉武帝一人就独占了55年,他统治的时段又是西汉王朝的黄金时代。放眼中国周边地区,此时仍是一片蛮荒,而汉武帝的中国,已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十分成熟的国家。任何一个在位时间超过半个世纪的帝王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深刻的烙印,而汉武帝更以其多血质创造型的性格,让他的55年成为历史上漫长而不乏精彩的一段。

汉武帝,名刘彻,小命刘彘,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作为帝王,他是一个幸运儿。他本非嫡子,但因其母王志在宫闱斗争中击败其它后宫佳丽取得皇后宝座,遂子凭母贵,成为太子。他的曾祖父汉高祖为他打下了北达长城,南抵南岭,东到大海,西至川陇的大好河山,他的祖父汉文帝和父亲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半个世纪的积累使得“钱累巨万”、“太仓之粟充溢露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5岁的刘彻继承了汉朝帝位。但汉武帝在位前6年,在他祖母窦太皇太后为首的崇尚黄老无为而治的集团束缚下,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抱负,直至公元前135年才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匈奴从西汉立国初年便已成为中原的心腹之患,抗击匈奴一直是汉武帝时代的基本国策之一。汉武帝总共组织了多达16次的对匈奴战争,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夺取了河套平原,使长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胁,前121年的河西之战夺取了从今甘肃兰州直至新疆罗布泊的大片土地,使汉人的势力范围伸入到西域,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以倾国之力出击,直插匈奴心脏,封狼居胥,从此“漠南无王庭”。在这个英雄年代成长出了卫青、霍去病等出身卑微的杰出将领,他们成为“汉朝精神”的象征。文化发达的汉朝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匈奴的胜利,也是人类文明的胜利,使得文明能够更好地发展和传播。

汉武帝的武功绝不止于对匈奴的战争。在南方,他先后消灭了闽越、瓯越、南越三个国家,将东南越族地区纳入汉朝版图。在西南,他派司马相如等以招抚兼武力胁迫的手段,征服了当地未开化的夜郎等民族。在东北,他征服了古朝鲜国。但意义更大的是凿通西域。为斩断匈奴右臂,他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探险家经过两次难以想像的艰难跋涉,终于打通了中亚文明同东亚汉族文明之间的通道,这也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段。这条大道在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一直是中国同西亚乃至欧洲等文明交流的主干道,佛教由这条大道传入,而造纸术、指南针等也由这条通道传出(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其作用难以跟陆上丝路相比),仅仅凭借这一点,汉武帝已足以排进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帝王名单中矣。其后,汉武帝通过招抚为主兼用武力的手段逐渐使西域成为汉朝的势力范围,但其中对大宛国的战争沾满了汉宛两国人民的鲜血,

汉武帝虽谥为武,但他在文治方面方面的成就绝不逊色。他即位初年,便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尽管儒家在他在位期间并未真正成为一尊,但在他的后继者们的不断强化之下,终于成为压倒一切的思想体系,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中,并压制了其它思想的发展。他建立太学,这是中国历史上官方办学的开始。他建立乐府,这种诗歌形式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他还派邓平等人制定了太初历。

汉武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中央集权。他的一个重要政策是削藩,他采纳了主父偃的主张,推行“推恩令”,使诸侯的领地越分越小,弱小的诸侯不再具有与中央抗衡的能力。他下令统一五铢钱,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又将盐铁的专卖权收归国有,还采纳桑弘羊的主张,设立平准官,由政府控制物价,经营贸易(当然,这明显违反经济规律的措施,是在连年用兵、府库亏空时的权宜之计)。汉武帝将皇帝个人的权威发展到极致,对臣民拥有生杀予夺之权。

多血质创造型的汉武帝一生功业累累,但他的一次次征战和大兴土木也耗尽了汉初几代人的积储,尽管有善于敛财的桑弘羊等计臣,但仍陷入巨大的财政亏空中。到晚年,他的猜疑和暴虐终于酿成巫蛊之祸,京城一片血腥,包括皇后、太子、公主、丞相在内的很多人均怀着对他的愤恨而含冤死去,这促使他晚年下了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表示不再主动用兵,将重心放在民生上。

汉武帝同秦始皇一样,是个影响远超一朝一代的帝王,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疆域的影响延续了两千年。将他与秦始皇作比较是十分有意思的,两人有太多共同点,都好征伐、好巡游、好猜疑、好诛杀、好土木、好神仙。秦始皇统一了中原,但短时间之后重新陷于分裂,汉初虽重归一统,但诸侯国的力量很大,分裂隐患不小,是汉武帝最终确立了中央集权,并将秦始皇时取得但已脱幅离去的,甚至一些从未取得的地区均纳入中国版图;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汉武帝则试图在文化思想上统一中国。从这些角度来看,汉武帝是秦始皇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


谁来总结一下汉武帝刘彻一生当中的丰功伟绩?
新的侯国就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而且政治权力也基本被剥夺,受当地郡县官吏的管辖。这样,就使原来独立的地方王国自动地将权力上交给了国家。此后,地方的王与侯仅仅享受物质上的特权,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税。但是没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权。二、军事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

汉武帝有哪些历史功过
您好。1.平定匈奴 1.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放弃了 刘邦 文帝 景帝 以来的道家休养生息的政策! 在长安兴办太学(我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从此后西汉慢慢走向衰落 2.还有汉武帝一生连连征战,国库空虚,民怨沸腾. 把他爸爸 爷爷 太爷爷 攒下的家底和开创的...

汉武帝的功过是非如何?
个人认为汉武帝对国家层面的治理和发展是有功有过,但功小于过。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如下:一、为什么其有功有过 在史书中,汉武帝的性格很刚烈,并且执行力非常强,所以不是一个昏君,也不是采取无为而治的治理方式,相反,汉武帝在国家上很激进,也就是做了很多事情的。下面说具体做的事情,1、...

汉文帝,汉武帝,唐太宗的功过
汉文帝:稳定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掌握军队,加强中央集权,逐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恢复利发展经济,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坚持黄老之学“赏罚信”的思想,主张严格执法,即使皇帝也只有“执道生法”的权力,而不得犯法。改革刑制。废除连坐法,对匈奴继续执行和亲政策 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

写一段秦皇汉武的对白,表述自己的功过
秦始皇说:我千古一帝,牛!汉武帝说:我金屋藏娇,娇!秦始皇说:我威加海内,威!汉武帝说:我大破匈奴,破!秦始皇说:老弟,你觉万里长城得怎么样?汉武帝:牛啊,千秋伟业啊……秦始皇:嘿嘿,兄弟这话我爱听。汉武帝:可是,老哥,孟姜女哭长城,你可知否?秦始皇:这个嘛,我还不晓得啊……汉...

求一篇关于汉武帝功过是非的文章,1000以内
北击匈奴有功 好大喜功有过 开疆辟土有功 乱杀忠良有过 前期唯才是举有功 后期任人唯亲有过 雄才大略风采风流 贪好女色误信巫蛊

汉武帝故事 【汉武帝的大一统】
给你个总结吧 世宗孝武帝彻,雄材伟略,承运济世,大兴汉室,北却匈奴,南抵交趾,东巡于海,西绝大漠,极天罔地,莫不臣属。更袭世家,推恩诸侯,尽得五岳,巡狩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改历定正,封禅泰山,祭祀炎黄。太史公曰:功过三王,地广五帝,俯视嬴政,几欲齐衡。

汉武帝的功过有什么?
刘彻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3月10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死于后元二年二月丁卯(十四)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

汉武帝的功过是非?
政治:在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监察制度等。汉武帝还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军事,对外友好:在...

汉朝历代皇帝的功过
被成为天汉的中国古代大汉王朝共历二十四帝。汉高祖功:奠定了统一的大汉王朝。过:发兵四十余万攻打匈奴,战败,对当时百姓的经济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汉武帝功:扩大疆域,消灭外民族的入侵,对百姓安居的生活奠定基础。过:信任占卜之人,造成了巨大的巫蛊之祸;东汉光武帝功:再次光复汉室,恢复百姓正常的...

太原市19880359238: 求一篇关于汉武帝功过是非的文章,500以内
函翰腹膜: 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

太原市19880359238: 汉武帝的功过问题汉武帝期间究竟有什么功?又有什么过?为什么会像秦
函翰腹膜: 汉武帝的功过 功: 1、颁布推恩令,巧妙地解决了困扰汉王朝多年的同姓诸侯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2、发动大规模对匈奴作战,有效缓解了匈奴对汉王朝边境地区...

太原市19880359238: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与功过是非.
函翰腹膜: 《汉书》评叙汉武帝“雄才大略”,《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后来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他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

太原市19880359238: 简要介绍历史上的汉武帝的功过...注意简明
函翰腹膜: 功: 1、颁布推恩令,巧妙地解决了困扰汉王朝多年的同姓诸侯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2、发动大规模对匈奴作战,有效缓解了匈奴对汉王朝边境地区的威胁,为稳...

太原市19880359238: 汉武帝的功过及其总评各举一个事例 -
函翰腹膜:[答案] 功: 在政治方面,汉武帝北击匈奴;经营河西;西南开边;东北拓展;并且颁布推恩令一稳固大一统局面. 在经济方面,实行了货币改革;兴修了水利,使黄河在以后的80年中没有发生过大的水灾. 在文化方面他重视儒学;重视经书,并在长安兴办...

太原市19880359238: 对汉武帝的功过是非作出客观评价 -
函翰腹膜: 首先,汉武帝的功劳: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文化的大一统,派霍去病,卫青出击匈奴,收复河西走廊,为丝绸之路奠定了军事基础,张骞远行,沟通了与中亚的联系,过失,为得汗血宝马,派兵远征大宛,劳民伤财,罢黜百家,不利于文化的多样发展,顺便提一下,汉武帝是年号纪年法的创立者.

太原市19880359238: 求一篇汉武帝小论文 快呀 -
函翰腹膜: 汉武帝的功与过 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他缔造了大一统盛世. 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措施: 一、政治方面:a、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威.b、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

太原市19880359238: 求一篇300字关于汉武帝的小论文,好一点的!急急急急~~ -
函翰腹膜: 作为一位千古帝王,伟其大功绩有两桩,一是解除了匈奴威胁,二是打通了与西方世界的联系.前者稳定了边疆的治安,巩固了政权;后者促进了汉与外部的联系.武帝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统一货币,盐铁收归,平抑物价,独尊儒术等等.为汉的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然而武帝也有其过失,汉武帝晚期由于连年对匈奴和西域用兵,并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加重,致使大量破产流亡.汉武帝时代,西汉盛极而衰,由于连年的战争,使得文景之治时积攒下来的财富消耗一空.我们在评价武帝的时候,也要从其功过中得到教训,正视这位千古帝王的功绩与过失.

太原市19880359238: 我要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论文,一百字左右!
函翰腹膜: 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将北方长城连为一体;并出兵向北讨伐匈奴,向南平定百越地区,稳定了中国的版图; 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解除了匈奴威胁,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列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消灭了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权;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在这方面两人对中国历史的贡献都是巨大的.

太原市19880359238: 汉武帝的功与过 -
函翰腹膜: -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 抗击匈奴 - 加强中央集权 - 官僚制度改革 - 巫蛊之祸 发生在武帝晚年的巫蛊案,是西汉时期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引起了汉武帝晚期政治的重大转变.宋洪迈《容斋续笔》即云:“汉世巫蛊之祸,虽起于江充,然事会之来,盖有不可晓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