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雀东南飞》里的几点疑问!满意追加【20】分。

作者&投稿:薛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满意加20分]语文~

traccy0500 - 你这是什么啊,无耻

第一段,自“孔雀东南飞”至“会不相从许”,共 54 句,叙述兰芝和焦母之间的矛盾,仲卿为兰芝向母亲求情无效,兰芝势必被遣。
第二段,自“府吏默无声”至“二情同依依”,共 98 句,叙述兰芝被遣,与仲卿、焦母、小姑告别,夫妇相誓决不负心。
第三段,自“入门上家堂”至“愁思出门啼”,共 116 句,叙述兰芝回娘家后的痛苦处境,终于被迫应允再嫁给赵太守家。
第四段,自“府吏闻此变”至“自挂东南枝”,共 76 句,叙述兰芝、仲卿坚贞不渝,殉情而死的悲剧结局。
第五段,自“两家求合葬”至“戒之慎勿忘”,共 14 句,叙述兰芝、仲卿死后的情况,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中,寄寓了作者的美好的愿望和必胜的信心。

一,焦母为何不喜欢兰芝?古时都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焦和刘相爱之前,焦母心中已有所谓的最佳人选,所以心中对刘兰芝有排斥情绪。从古至今,婆媳都是家务矛盾的“重点”,而焦母的抵触情绪无疑为以后矛盾深化埋下伏笔。
二,古时,媳妇被送回家对女方来说是天大的事,是非常"丢人”的事,这简直就是女子不贤的标志,要知道蜚短流长对礼教下的女子可是致命伤,刘兰芝当然知道这些,但她仍要以自己最美的姿容来面对这对她十分难堪的事,若是一般女子,恐怕灰头土脸的偷偷跑了回去,唯恐被人看到,但刘兰芝敢于面对这件事,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这个弱女子要比焦仲卿坚强的多。
三,焦哭告老母无果,就把刘兰芝送回家,这说明这个受礼教浸染已久的人在”母命”之下是何等的软弱,后来刘兰芝拒不改嫁,投水而亡。焦悲恸欲绝,终于上吊身亡, 原来那么遵循“礼法”的人现在竟然做出这种“大不道”之事,转眼之间从一个对母亲言听计从的孝子徒然变成一个无后为大的逆子,这决非突然,前面那么多篇章写二人情意绵绵,一个性情中人昨日还在幸福的顶峰,今日已跌至痛苦的深渊,做何感想,所以,刘不死,焦尚会“苟廷残喘”,而一旦刘一死,焦必不能独活。一个人万念俱灰的时候,还会顾及其他吗?
四,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私奔的想法的。以焦的个性,大家在诗中可以看出,他是主张等母亲同意后的“大团圆”那一天呢,结果事与愿违。
五,焦死之前,“徘徊庭树下”,这是人之常情,人死之前难道都是无意识的机械动作吗?至于焦此时此刻在想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百感交集,一方面想和刘于泉下相会,一方面也许正为弃母而去而忏悔。
六,焦为何要先死,刘兰芝在一日,焦就有希望一日,焦一直在等母亲回心转意的那一天,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刘兰芝比焦要果敢的多。(我也奇了,好像文艺作品中的女性永远都是高男性一筹)
七,听到刘兰芝要改嫁的消息,焦一下子坐不住了,在这一刻,他的计划被完全打破了,所以焦再也等不及了。他说下这番话,不是要逼兰芝死,而是要知道刘是否变心,所以当他确定刘的心思后,一颗心终于放到肚里,其间不免怀揣着无限胜于爱情之上的感激,所以当刘真的殉情之后,焦如何能独活。

1.焦母一个人把焦从小拉扯大,对儿子十分具有占有欲,潜意识里觉得付出必须要有回报,焦要事事都顺着她的意思才行,就连他妻子也不例外。这不能算是心理障碍,最多是心理问题而已。要是你辛辛苦苦养的小狗跟别人走了,或是因为别人而咬你,你能爽吗?
2.离开时打扮那是向焦母示威:我不会因为你们休了我而郁郁寡欢。表示对焦母的不屈服。我想还有可能是给老公一个绝美的印象,好对她死心塌地,再接她回来团聚。还有个细节:她去拜别老太太的时候没有哭,而且说话很是头头是道,而和小姑告别时却哭得一塌糊涂。这说明她除了和焦母不和,和别人关系都好,侧面反映了她和焦的恩爱,以及错在焦母。
3、4 没看出来焦是很懦弱的吗,他不想违母命,也不想失去兰芝,私奔他就别再想当官了,仕途就没了。他要是终身不娶,就更不孝了,还不如死呢,因为它是单传,肯定要所谓传宗接代的……
5 毕竟是结束生命,得考虑慎重呀!他妈妈那样逼他,他也是个孝子呢,可是想想死去的兰芝,只有黄泉下相见来实现彼此当初的诺言了。
6 那可能是作者加的,免得后来突然都自杀了显得唐突。他对兰芝有误会,以为是兰芝忘了他,当然很生气,而且那个人也很有实力,他肯定会有些嫉妒
7 这话的背景是他误以为兰芝为了富贵和地位而愿意嫁给别人,负了他,还有那人确实比他有地位,况且兰芝嫁后肯定会很幸福,婆婆不会刁难,哪像他妈呀(因为是那人的爸爸派人来的,肯定家里都已经相中了)
然后,他再想到兰芝走时的誓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就更生气了。他是想这样刺激兰芝,看她反应,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被耍了。气愤和嫉妒使他有点过分,(其实情侣吵架时都会说很重的话,以至于有些人因为倔强而错过,后悔一辈子呢)这种时候,只有兰芝自杀才能让他觉得兰芝是爱他的了

很高兴你和我一样喜欢语文,我已经快大二了,要是用了我的答案给我追加50分吧,我没吃饭呢还

1.一是指无子;其二是指刘兰芝过于有主见,《孔雀东南飞》中有一句“举动自专由”,焦母又要保证自己的绝对权威,自然容不下刘兰芝:
2.打扮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是刘兰芝不愿像个弃妇般的灰头土脸的离开,她很爱焦仲卿,不希望焦仲卿为她的伤心再徒增悲伤;
3.开始的顺从是因为他以为能接刘兰芝回来,可是后来面对刘兰芝再嫁和“黄泉下相见,勿韦今日言”就只剩下死路一条了,毕竟,要不是他那句“卿当日胜贵 吾独向黄泉”,刘兰芝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一切的转折都源于刘兰芝的改嫁(我是这么想的)
4.说私奔就私奔呀?以后他们两家的长辈还要不要见人了?焦仲卿是府吏好不好?私奔了你叫他们两个怎么活?喝西北风呀?;
5.一可能是他在计算着刘兰芝的出嫁时辰,想一同去死;二可能是放不下家中的母亲吧,焦母再可恶,可是百善孝为先;
6.这个,焦仲卿一是绝望,二是,他本性还是很孝顺,焦母强权下成长的懦弱男子吧;
7.我觉得可能是焦仲卿当时绝望过度,但这句话确实是恶毒,但不一定是要逼死刘兰芝;
其他问题楼主有兴趣的话可以发邮件给我yezhiliuli@qq.com(我开学高三了,可能会回的晚一点)

1.焦母为什么不喜欢兰芝?
我们分析的结果是:一,兰芝的家族地位不是很高 二\兰芝没有生孩子 三 根据弗罗依德的理论,焦母有恋子倾向,由于早年守寡,处于心理上的一种亲近,她可以说是和兰芝"吃醋",听起来似乎很荒诞,但这是心理事实 四 从兰芝的自述可以看出来,她的礼仪方面似乎不符和大家组的规范
2.兰芝既然已经决定要离开了,为什么还这样打扮自己?难道说是为了让焦仲卿舍不得自己,好回来接她?
我想这到不是,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临死前也可以打扮自己,这里兰芝打扮是为了有尊严,被休的女子在古代是很被人看不起的,想象中被休的女子会蓬头垢面,哭哭啼啼地回到家中,但是兰芝没有,她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走也要走的风风光光,因为她被休不是她的过错,她没有必要那样没有尊严的离开
3.焦仲卿到底孝还是不孝?孝和不孝的问题我想从我个人观点来看,不应该以顺不顺从为根据.焦仲卿性格懦弱,但是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追逐自由和幸福,如果他毁掉自己一生幸福去娶一个自己不爱的女子,这就是愚孝.被逼到那个地步,他这样做,我想不是不孝,只是他对爱情的追求在那种压抑的环境下释放的结果(仅是个人意见)
4.他们为什么不私奔呢?
焦仲卿一开始让兰芝回去是希冀着有朝一日老母会心软,让兰芝回来,结果兰芝一回家就被嫁出去了,这虽然兰芝对于焦有国提醒,但是焦没有在意,所以良人没有私奔.兰芝要伺候自己的母亲,焦也要伺候自己的母亲,不能随便私奔,要先作好家中的准备才行
为什么焦仲卿死的时候“徘徊庭树下”,焦仲卿2次提到“黄泉”,什么意思?难道是他早就想到了如果被逼就以死捍卫爱情?那他为什么不先死?
7.“卿当日胜贵 吾独向黄泉”。这话很毒(老师讲的)。是怨恨兰芝不遵守诺言,要故意逼死兰芝么?
三个问题一起答
我说过,焦身上有一种懦弱的性格,他"徘徊",是一个懦弱的人在自杀前必然的表现(不过不要误解为他不想死,这是一种必然表现),他不先死,也是因为一直希冀事情有所变化,他还可以和兰芝一起..“卿当日胜贵 吾独向黄泉”。也正是在巨大的希望破灭时的悲愤绝望的语言

因为焦、刘两人“共事二三年”,却没有孩子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时代,这是不容许的。这很可能是“遣归”的重要原因。
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造反第三个可能。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没有。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他们的认识不能不受时代的局限。刘兰芝、焦母刘兄则以为坚守这些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显然,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焦母、刘兄是强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他们并不是处于打倒孔字店的五四时期,而是处于中国地主阶级还有着远大前途,封建制度正处上升时期的东汉末年。刘兰芝、焦仲卿的抗争只是一种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违背这些要求的封建礼教之间的一种不自觉而且没有出路的冲突。因此,他们的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的产物。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思想上的局限,并不能转移或否定实践意义上的客观作用。刘兰芝、焦仲卿不愧是封建礼教的早期叛逆者,因为他们没有逆来顺受地屈从。死与屈从,都是封建礼教对他俩的毁灭。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毁灭。如果他们屈从了,那么虽然他俩的肉体还活着,但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爱情理想却不复存在了。而死,却表现了他俩为坚持爱情理想而作的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赢得后世人民对他俩的同情与尊敬,成为后代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所以,刘、焦之死,已冲破个别人、个别家庭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了重大的典型意义,揭出了极其普遍的社会问题。


名句"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是出自于什么作品?
孔雀往东南飞,走了五英里。”《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史上的巅峰之作。后人把它和北朝的花木兰诗称为“乐府双璧”。这首诗描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凄美的爱情故事,让无数人伤心落泪,感叹伦理的残酷,人性的冷漠。《孔雀东南飞》一书的作者不知所踪,一般认为是东...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句话出自哪里?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句诗出自汉代乐府诗集中《孔雀东南飞》这首诗。该诗原本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但是因为整首诗开头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太过出名,所以又有此名。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堪称乐府诗的巅峰之作,它与大家耳熟能详的《木兰诗》并称为“乐...

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具体是什么意思?是哪首诗里面的?
"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意思是你一定要成为磐石,我一定要成为蒲草和苇子。这句话出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原文: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

孔雀东南飞中人物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将刘兰芝塑造成了一个善良、有才、温顺、勤劳的人,但是她却以悲剧收场,而这样的结局与其性格特点有着一定的联系。刘兰芝反抗精神、反抗行为有其软弱的,妥协的一面。反抗与妥协,刚强与软弱相融合,二律背反,兰芝的忍辱负重与焦母的强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焦仲卿 焦仲卿是一个性...

孔雀东南飞,十里一徘徊。。。 这是什么意思
“孔雀东南飞,十里一徘徊”的意思是:孔雀朝着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便是一阵徘徊。出处:名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出自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原文节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孔雀东南飞出自哪里
孔雀东南飞出自于《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出自于哪里 孔雀东南飞出自于《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是一部汉代至南梁的诗歌总集。学界一般公认是徐陵于公元6世纪辑成...

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具体是什么意思?是哪首诗里面的?
出自东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作者不详。原文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翻译 刘兰芝对焦仲卿说:“感谢你忠诚相爱的心愿!你既然这样记着我,盼望你不久就能来...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出自于诗经吗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出自于诗经。《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长篇叙事诗,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

文言文·《孔雀东南飞》中的重点字
《孔雀东南飞》中“自”字出现了18次,含义和用法较为复杂,浅析如下:一、代词,意为“自己”。(1)(刘氏)自誓不嫁。 (2)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3)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4)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5)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6)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7)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8)...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什么意思
表达的意思:很舍不得离开,很缠绵的味道 孔雀东南飞(节选)【作者】佚名 【朝代】汉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

南沙区18437821200: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问题(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本诗这两句游离于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2)“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 -
阳府希柏:[答案] (1)不可以,“孔雀”二句,此为全诗起兴,借孔雀的顾念徘徊形象,预示故事的悲剧气氛. (2)以铺陈手法,排比句式,勾画了兰芝从小就很聪明能干,有才华,有教养的形象.

南沙区18437821200: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一些问题 -
阳府希柏: 1、是因为婆婆希望儿子娶邻居罗敷,所以才故意嫌弃刘兰芝.引用婆婆对她儿子说的一段话:焦母对仲卿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这个女子不讲礼节,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张!邻居有个贤...

南沙区18437821200: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几个问题
阳府希柏: 刘兄:贪图富贵,自私,趋炎附势 焦母:蛮横,无理,颇有心计 焦母和刘兄合力将刘兰芝和焦仲卿逼上了绝路,没有厉害之分; 刘焦之间的悲剧是有封建冷酷无情的家长制造成的在追求恋爱自由的现代,这种故事距离我们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没有,刘焦所处的时代是封建家长制时代,迫于家人的压力,两人分开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按照当时社会的风俗,只是一种悲伤,也是一种无奈.;开头第一句用“比兴”的手法,以孔雀失偶独徘徊来比喻夫妻分离,这种以美禽联想到夫妻分离式民歌中常见的,与梁祝中的蝴蝶双飞,孔雀东南飞最后的鸳鸯双啼是一样的,是人们给予的美好愿望.

南沙区18437821200: 关于孔雀东南飞长诗中的几个问题 -
阳府希柏: 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的.从男性女性的地位来说,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从孝悌看,子女是要孝顺父母的.伦理纲常是规范是要求,但是不是都能一定遵守是不一定的.再封建的时候也会有开明的人.

南沙区18437821200: 孔雀东南飞的几个问题
阳府希柏: 新妇起严妆那段:运用铺陈排比的手法,详写刘兰芝离家的打扮,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的铺陈,旨在描写刘兰芝的美,更表现刘兰芝的从容.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写出兰芝悲痛欲绝的心情,几次写马,同样耐人寻味,连马都悲哀,更不用说人了,运用细节描写,将刘兰芝无奈悲伤的心境渲染的淋漓尽致

南沙区18437821200: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问题 -
阳府希柏: 一、托物起兴:孔雀失偶(第1段)事件起因:兰芝被遣(第2~6段)(被逼休妻)过程发展:夫妻誓别(第7~12段)(无奈别妻)情节延续:兰芝抗婚(第13~21段)(贤妻再嫁)长诗高潮:双双殉情(第22~31段)(夫妻殉情)悲情结...

南沙区18437821200: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两个问题!跪求答案!
阳府希柏: 第一个问题,序是表明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就像水调歌头里面那个序表明写词的原因是大醉跟兼怀子由一样,孔雀东南飞的序还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整个故事,正文肯定是写得详细得多,不单只描写了故事,还有一定的环境,心理等的描写.问题二,原名为为兰芝做,一看题目就感觉索然无味,你还有兴趣读么?改成孔雀东南飞肯定是更有文学性一些啥!

南沙区18437821200: 《孔雀东南飞》里面一个小疑问
阳府希柏: 这个问题提得好, 答案在焦仲卿身上,他很孝顺! 答案在焦母身上,他很骄横!

南沙区18437821200: 一些有关《孔雀东南飞》的问题 -
阳府希柏: 这个假是请假的意思故读四声,举手按马鞍的是浏兰芝,从后文可以看出,这句话完整的是说:举手按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前后主语相同,说话的是刘兰芝,所以自然举手按马鞍的也是她.

南沙区18437821200: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几个问题! -
阳府希柏: 休她是因为 焦仲卿的老妈不喜欢她 而且还可能给他儿子联系到更漂亮的美女秦罗敷 秦罗敷也是个很出名的美女 另诗经陌上桑 但是刘兰芝本身也是个美女 而且应该是刚嫁去没多久 应该不到20 你可以想象一下 现在20岁的女孩要是换几个男朋友什么的基本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就算是古代 这样的少妇也是很受欢迎的 由潘金莲可见 可能例子不怎么恰当 海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