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考虑两种生产要素,则劳动价格的下降会使劳动的VMP曲线上升?

作者&投稿:斗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劳动价格的下降将使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上升~

这句话是真命题,劳动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就会降低,产品价值曲线当然就会上升!

要素充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说明:要素充裕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该国绝对要素量无关.
例如,1国资本存量为,劳动存量为,那么1国要素充裕度可以用来衡量.
裕度.
我们从中也可看出,1国相对2国来说,资本更加充裕,劳动更加稀缺,而2国相对1国来说,资本更加稀缺,而劳动则更加充裕.
这说明,我们所说的一国某种要素的稀缺和充裕,只能是相对另一个给定国家来说的.例如,中国相对美国来说,是一个资本稀缺而劳动充裕的国家;但若相对朝鲜来说,可能是一个资本充裕而劳动稀缺的国家.
【问题】如右图所示,哪一国为资本充裕
答:1国为资本充裕,2国为劳动充裕.
4.2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这个概念时针对产品而言,与国家无关.
要素密集度是指某种产品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说明:要素密集度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我们经常说,服装相对汽车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无论那种产品,都可使用这两种要素的任意组合来生产.生产服装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资本较多的生产方式,而生产汽车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劳动较多的生产方式.只要要素是可替代的,这一定可以做到.那么我们是从什么角度认为 "服装相对汽车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呢
其实,我们说"服装相对汽车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时候,一个隐含的假定是:在要素价格相同的时候,而生产者又是利润最大化的.
我们称产品X较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当且仅当要素价格相同且生产者最大化利润时,X的要素密集度总是大于Y的要素密集度.这两条等产量曲线是从其系列中任意挑选的,这是因为我们假设生产技术是规模报酬不变的,这意味着在同样的相对价格下,其要素使用比例与生产规模无关.

如上图所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X和Y的
两条任意的等产量曲线.当要素的相对价格为红线(更陡)所表示时,那么厂商最优化产量分别在A,B两点,那么显然X的要素(资本)密集度较Y为高.当要素的相对价格为蓝线(更平)所表示时,那么厂商最优化产量分别在C,D两点,显然X的要素(资本)密集度较Y为高.
或者可以说,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4.3 生产可能性曲线
我们现在由要素禀赋差异推导出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这里,我们假设两国生产技术完全相同.也即:对于X产品,两国等产量曲线完全相同;对于Y产品,两国等产量曲线也完全相同.
如上面左图,1国的要素禀赋束在,而2国的要素禀赋束在.红色的(更陡)等产量曲线代表了X产品的生产技术,而蓝色的(更平)等产量曲线代表了Y产品的生产技术.如果两国都使用所有要素进行有效率的生产某一种产品,那么,1国将比2国能够生产更多X,而2国将比1国能够生产更多的Y.
这反映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就是上面右图所表示的一种情况.其中,较陡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代表了Y产品的生产优势,这显然是2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较平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代表了X产品的生产优势,这显然是1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4.4 封闭经济均衡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假设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完全对称,且在封闭经济中它们达到了同一个效用水平(记住:它们的无差异曲线是相同的).
两国恰好与同一无差异曲线相切,得到了它们的自给自足点.
对于1国来说,它的生产优势在X产品上,因此1国的相对价格线较平缓(或者说X更便宜),而2国的生产优势在Y产品上,因此2国的相对价格线比较陡峭(或者说X更贵).
4.5 开放经济均衡
如果两国互相开放,则相对价格平均化,假设这个价格使得两国预算线恰好重合,那么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4.6 对H-O定理的实证检验:里昂惕夫悖论
对H-O理论的第一次实证检验是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Leontief根据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的数据,对H-O理论进行了验证.按照一般认为,美国应该是一个资本充裕而劳动稀缺的国家,因此它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实证结果却是: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史称"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The Leontief Paradox)
有人宣称1947年为欧洲重建之特殊年份,此年数据不足以论.于是Leontief于1956年又根据美国1947—195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仍然得出同样的结果.后人对此有以下几种解释:
要素密度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一个隐含的假设为:对于任何一种要素相对价格,X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Y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是,如果在某些要素相对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另一些要素相对价格下,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要素密度逆转.我们用右图来表示.
由于美国作为最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的要素相对价格存在较大差别,有可能出现在美国为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在其他国家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现象(最典型的莫过于农业).因为里昂惕夫是根据美国的技术条件来测算进口商品在其他国家生产时的要素密度,因此可能会发生一些误会.
需求逆转(Demand Reversal)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假设了两国偏好完全相同或近似.但偏好在决定贸易的模式中,也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当一国对于某一商品具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偏好该商品,将会使得原来依据H-O定理所决定的贸易模式发生改变,这就是需求逆转.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湖南人喜欢吃辣椒,即使它生产辣椒是最具有优势的,它还是要从外省进口辣椒.
我们用图来正式说明.较平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1国,而较陡的无差异曲线表示2国,那么根据H-O定理,1国应该出口X,而2国出口Y.但由于偏好(无差异)曲线的显著差异,1国的X的相对价格不低反高,2国的Y的相对价格不低反高.那么国际相对价格则将其平均化.这使得1国进口X,2国进口Y.
基于需求逆转,里昂惕夫之谜可以这样解释:虽然美国的资本比较充裕,但如果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集型产品占据了绝大部
比重,美国则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然而,用需求因素来解释各国居民的消费偏好的差异可能是有问题的.巴西人喜欢咖啡是因为巴西生产咖啡的结果;法国人喜欢葡萄酒是因为法国地中海沿岸生产葡萄.这似乎又证明,供给创造了需求.
贸易保护
另一个解释是,美国存在很高程度的贸易保护,这种贸易保护主要针对美国缺乏竞争力的劳动要素密集型产品(农产品),因此美国的进口产品中缺乏农产品也可以理解.
但是,这个解释不能够满足一般均衡的条件:假如美国实行贸易保护农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时,与美国发生贸易的国家都只能以本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去与美国贸易,这似乎很难说得通.或许,仍然可以用贸易保护本国弱势产业的理由去解释.
人力资本密集
一种较可信的解释是,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不但具有较充裕的资本,还拥有较充裕的人力资本.因此,美国出口的商品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
自然资源
有人指出,自然资源与资本在生产中往往是互补的.因此,一些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能源,往往也是资本密集型的.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美国的某些自然资源是相对稀缺的,如石油.这样,美国的大宗进口商品很多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因此,如果考虑到自然资源,里昂惕夫之谜也许可以得到较好的解释,也即:美国看似是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其实是在进口自然资源.
4.7 国际贸易对一国要素价格的影响
一国要素价格决定
定义:等产量曲线指产量相等的各要素组合的轨迹,那么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指这个产量使得该产品价值为1的要素组合轨迹.那么,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完全取决于生产技术条件和商品价格.
等成本曲线指成本相等的各要素组合的轨迹,那么单位等成本曲线指这个成本恰好为1的要素组合轨迹.
由于竞争性假设,我们认为与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相切的应该恰是单位等成本曲线,由于在一国之中,要素相对价格相等,所以单位等成本曲线是同一条,它应该与两种产品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同时相切.
所以,当我们画出两种产品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再作与它们同时相切的曲线,这个曲线的斜率就决定了该国要素的相对价格.
产品价格的变化
当某种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其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向原点移动,因此可以确定该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的相对价格上升,而另一种要素相对价格下降.
当一国由封闭转为开放
当一国由封闭转为开放,由H-O定理,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而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再由我们上面的结论——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
这一结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Wolfgang Stolper和Paul Samuelson论证的,因此称为"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4.8 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差距的影响
上一节我们研究了国际贸易对本国要素收益影响的同时,我们现在来探讨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收入差距的影响.
按照4.7中的分析框架,由于两国生产技术完全相同,而面对的世界价格也完全相同,那么两国两种产品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也完全相同,则可推出另一国单位等成本线必定相同,要素的相对价格也相同.
我们认识到,本国和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交换,同时也是间接的生产要素的交换.本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实也是在出口本国充裕的劳动,外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其实也是在出口外国充裕的资本,这将使得劳动和资本的价格最后在两国趋于相等.
以上的分析表明,自由贸易不仅使得两国的商品价格相等,而且使两国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以至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资本都能获得同样的利润率,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模式如何.这个结论称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Samuelson在1948年证明的,又称"Heckscher-Ohlin-Samuelson"定理.
4.9 要素增长与国际贸易
至此,我们对贸易原因和结果的分析都是静态的.但事实上,世界每天都在变:技术不断进步,资本不断积累,劳动力不断增加,生产可能性不断外移.
为了下面分析的方便,我们根据对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程度将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分为"大国"和"小国".
所谓小国,是指那些在国际市场上份额很小,其进出口变动不会影响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国家.对于小国来说,国际市场价格是给定不变的.
所谓大国,是指那些会影响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国家.由于这些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很大,其进出口的变动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升跌.
所谓大国小国并非完全由领土面积和人口多少来决定,也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主要看该国在该商品贸易中的地位.例如,印度是一个大国,在国际贸易中可能是个小国,而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土地面积不大,但在国际贸易中举足轻重,很可能被称为大国.另外,古巴是个小国,国际贸易中也谈不上举足轻重,但在国际食糖市场上,古巴却是个出口大国.
我们在Edgeworth盒的框架下,来考查某一要素的增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可以看出,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要素变动之后,如果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两国生产技术也不变,那么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也不变,等成本线也不变,所以要素相对价格仍会保持不变,根据规模报酬不变,那么两个部门的要素使用比例仍保持原来水平不变.因此均衡点从转移到点.
我们可以看出,当某种要素增加之后,密集使用该种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而另一种产品产量减少.
这表明在世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某要素增加后,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而密集使用另一要素的产品产量减少.这就是Rybczynski Theorem.
我们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表示这个问题.很明显,当资本增加时,该国资本密集型产品产量将增加,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产量将减少.其中,线我们称之为Rybczynski Line.

我们必须注意,上面定理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商品相对价格不变,这其实是一个小国假定.
当我们考虑的是一个大国的时候,则如果该国某一要素增加,那么国际市场上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进一步的,若该商品是要素增加国家的出口商品(我们称之为出口扩张型增长),则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若该商品是要素增加国家的进口商品(我们称之为进口替代型增长),则该国贸易条件改善.
4.10 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与福利
我们现在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考虑经济增长对社会福利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区分经济增长的类型:进口替代型和出口扩张型.进口替代型增长为
一般的,对于进口替代型增长,贸易条件效应使得该国福利改善;对于出口扩张型增长,贸易条件效应使得该国福利恶化.我们用图来表示后者.
有时候,贸易条件效应甚至可能超过增长效应,使得增长后该国福利状况比增长前更差.
这种情况称之为"福利恶化型增长"或者"悲惨型增长"(Immiserizing growth),它是由美籍印度经济学家Jagdish Bhagwati提出的.
对于出口扩张型增长,还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荷兰病".上个世纪60年代,荷兰发现巨量的天然气资源,但是天然气开采生产的越多,生产出口产业的制造业就越萧条.另外,英国,挪威,墨西哥也出现了同样的经济病状,这是由于新兴部门从传统的工业部门吸引走了资源使其萎缩.
解决办法:对新资源产业出口征税.
国际经济学讲义 web.cenet.org.cn/web/siguoya
对于右图来说,,分别代表1国和2国要素总量束.那么,1国要素充裕度为
2国的要素充裕度为
也即,要素束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决定了该国要素充
哪一国为劳动充裕
通过专业化生产,两国消费点都在E.这使得两国的效用较封闭状态更好.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1国进口了Y,出口X;2国进口了X,出口了Y.
或者,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个定理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Heckscher和Ohlin师生俩提出.因此又称H-O定理.
如图,曲率更高的蓝线表示X产品的等产量曲线,而曲率更低的红线表示Y产品的等产量曲线,它们有两个交点,这是与以前不同的地方.
那么,当要素相对价格较高时(较陡),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X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当要素相对价格较低(较平),Y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X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就发生了要素密度逆转.

这个题我也有点迷糊,但是我理解的是:如果只有劳动这一个生产要素,假定Q=aL则MP=a(固定不变);如果生产要素有L和K,且假定它们为相互替代关系,即Q=aL加bK,当w下降时,厂商将增加L的使用减少K的使用,从而使Q=(a加 m)L (b-n)K,则MP=a加m>a,所以边际产品曲线上升,进而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上升.一点愚见或许有错误,大家互相探讨吧!(不好意思,加号一直显示不出来)

我的理解是:“K和L两种要素相互联系”是说不能因为增加L而减少K,这也就意味着等产量曲线是一条折线,而不是曲线。所以降价以后L对K的替代效应为0,只有收入效应,从而L的VMP只有增加不会减少,从而VMP曲线上移。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内容
每个国家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生产成本较低的商品,进口生产成本较高或不具备优势的商品,以此实现贸易利益。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说,即H-O理论,简化了经济模型,仅考虑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以X、Y两种商品为例,X...

若考虑两种生产要素,则劳动价格的下降会使劳动的VMP曲线上升?
这个题我也有点迷糊,但是我理解的是:如果只有劳动这一个生产要素,假定Q=aL则MP=a(固定不变);如果生产要素有L和K,且假定它们为相互替代关系,即Q=aL加bK,当w下降时,厂商将增加L的使用减少K的使用,从而使Q=(a加 m)L (b-n)K,则MP=a加m>a,所以边际产品曲线上升,进而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上升....

什么是生产的最优组合?
(1) 在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问题中,我们考虑一个厂商使用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来生产一种产品。假定劳动和资本的价格(w和r)以及总成本(C)是固定的。问题转化为:如何确定在成本固定的情况下,能够产生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在坐标系中绘制厂商的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我们可以找到...

简述h-o定理的主要内容
1、资源禀赋差异:H-O定理基于两国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的假设。根据该定理,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资源禀赋越丰富的国家在该类资源生产中具有相对优势。2、相对比较优势:H-O定理进一步分析国际贸易中的相对比较优势。相对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相对...

经济学中长期与短期关键区别
1、微观上的短期与中长期的区别是在于某些生产要素是否可变。生产问题中 要求利润最大化时,考虑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那么一般就认为劳动是可变要素,厂商可以随时(以固定的工资)雇佣和解雇工人。而对于资本 则认为是在短期固定不变的,但是在中长期则可变,那么短期的最优化只取决于劳动的选择而中长期则...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是否...
【条目1】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确实代表了两种生产要素的一种最优组合,这是因为在这个点上,生产者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生产给定的产量。【条目2】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它没有考虑到生产者所面临的成本约束。实际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才是生产者最优的要素组合,因为这一点说明了...

在两种生产要素可变的条件下,厂商应如何选择生产的经济区域
在两种生产要素可变的条件下,厂商应如何选择生产的经济区域 应该以生产资料所在地为好,但交通要好。1、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初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在增加,但分别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和减少。TP、AP、MP都经历了先增后减的过程。2、MP曲线和AP曲线必须在AP曲线的最高点相交。 AP在交叉前增加...

要素禀赋论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首先,理论考虑的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以及两种基本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这个设定旨在通过平面图清晰阐述理论基础。其次,假定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即生产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一致,这样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要素禀赋的比较上,研究要素价格如何影响两国间的商品相对价格。第三,X产品被视为劳动密集型,而...

假定生产某产品需要用两种要素,如果这两种要素价格相等,则该生产者最...
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与变动,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生产要素既然已经商品化,其价格形成和变动就具有一般商品的性质和规定性,其价格形成和变动过程就与普通商品的价格形成和变动过程具有共同之处;另一方面,生产要素虽然是商品,但毕竟是特殊的商品,其价格形成与变动必然具有自身的特点。...

什么是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
在短期生产理论中,通常只考虑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即资本数量保持不变,而劳动投入可以根据产量的变化进行调整。而在长期生产理论中,则考虑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取决于特定行业和产品的特性。例如,对于一个大型炼油厂来说,可能需要三年时间来调整其...

海伦市17196777848: 什么叫要素的需求曲线 -
胡胖乌鸡: 需求曲线是用曲线方式表示需求关系、需求函数.需求曲线是需求函数的直观描述,它抓住需求的主要因素,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需求量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斜率绝对值越大,曲线越陡峭,敏感性越高.

海伦市17196777848: 从资源禀赋论分析印度的劳动力丰裕而美国资本富裕为什么现实国际市场?
胡胖乌鸡: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其理论模型即H-O模型. 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

海伦市17196777848: 《初级微观经济学》的作业1. 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分析,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A.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交之点B.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 -
胡胖乌鸡:[答案] 1.A 2.B 3.A 4.C 5.D 6.A 7.A 8.C 9.B 10.D 11.A 12.D 13.B 14.B 15.C 16.C 17.C 18.C 19.C 20.A

海伦市17196777848: 设某产品需要两种生产要素:A和B,其生产函数为:Q=4A9B? -
胡胖乌鸡: 设某产品需要两种生产要素:A和B,其生产函数为:Q=4A9B,如果A、B价格相等,则企业应使用同量的A和B.(对) 因为,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人口红利的逐渐衰退,越来越多的产品运营开始关注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方法,期望通...

海伦市17196777848: 运用生产理论分析说明理性的厂商应如何确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
胡胖乌鸡: (1)如果考察的是单一可变要素的情况,其合理投入量应选择在第二阶段,即在该要素的平均产量下降且边际产量大于零的阶段.因为,在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若继续增加该要素的投入量,总产量和平均产量都会相应增加,因而理性的厂商...

海伦市17196777848: 短期生产函数是指( ) -
胡胖乌鸡: 短期生产函数是指在短期内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使用量不能改变的生产函数.在短期内,假设资本数量不变,只有劳动可随产量变化,则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f(L),这种生产函数可称为短期生产函数.微观经济学通常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

海伦市17196777848: 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那么若要生产等产量所表示的产量,应该( ) -
胡胖乌鸡: A 两者没有交点说明成本的投入水平不能够生产等产量线表示的产量

海伦市17196777848: 西方经济学
胡胖乌鸡: ADAAB DAB 是否是否否否是否 三、 1,不大好画,就是因为它是被动的价格接受者,所以只能在既定价格下提供商品.先画一张市场的供求均衡图,来决定均衡价格.另一张图上画一条从既定价格出发的水平线,就是需求曲线. 2,不,A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的使用量增加,B的使用量减少.一般情况下是如此的,但是到B的使用量减少到某一程度时,不再减少. 3,P=MR=10 当MR=AC时无盈亏.故10=(5000+5N)/N N=5000/5=1000 四、 1,先令MP(L)/MP(K)=PL/PK 然后和Q=PL*L+PK*K连立 2,当mc=avc时,求出q1,带入avc 可得最小值 供给曲线为 p=mc (q>q1)

海伦市17196777848: 等成本曲线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
胡胖乌鸡: 等成本曲线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最大组合所形成的曲线.如果资本和劳动的价格分别为Pl、Pk,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量分别为L和K,总成本为C, 那么 C = PlL + PkK.

海伦市17196777848: 劳动生产要素的价格是什么 -
胡胖乌鸡: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因素即生产要素,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又称生产投入品价格. 2、生产要素一般分为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两大类主.(1)主观要素系指劳动力,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劳动力价格.一般将工资(包括奖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