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呢?

作者&投稿:汝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样理解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邢昺疏:“能行已上诸事,仍有闲暇馀力,则可以学先王之遗文。”学习是一项没有止境的任务。“学海无涯苦作舟”,相比起玩耍,学习确实是一项辛苦的工作。虽然我们提倡寓教于乐,但真正要掌握知识,肯定是要经历过大量的积累。数理方面需要头脑灵活数学物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文化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坚持大量阅读,坚持钻研那些艰涩的书籍。
只要有精力、就要投入学习学习是一项不能在短时期内看到成果的任务。所以很多人都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看不到结果就放弃了。但其实“量变能引起质变”。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在闲暇时间坚持去学习,把学习这一项工作当成自己日常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学习到的知识已经沉淀到了自己的头脑里面。知识渊博的人也是在日期月累之中形成的,在某些关键时刻这些知识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只要有闲暇、就要去学习。
终身学习是新时代的要求。“活到老、学到老。”这其实也是是新时代对于普通公民的隐性要求。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前我们如何能想到智能手机可以演变为如今这样巴掌大却网络万物。我们也想不到出行金不需要带纸币,只要一个手机就能行走天下。因为支付方式已经转化为电子扫码。我们更想象不到电商行业如此发达,以至于到了今日,快递点已经遍布全国各地。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几千年前孔子对他弟子的谆谆教诲,随着论语一书流传至今的圣贤之言,这句话,内涵是告诫人们只要在日常事物当中还有剩余的精力,就一定要去学习!不要止步不前,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

《论语·学而》:“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邢昺疏:“能行已上诸事,仍有闲暇馀力,则可以学先王之遗文。”学习是一项没有止境的任务。“学海无涯苦作舟”,相比起玩耍,学习确实是一项辛苦的工作。虽然我们提倡寓教于乐,但真正要掌握知识,肯定是要经历过大量的积累。数理方面需要头脑灵活数学物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文化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坚持大量阅读,坚持钻研那些艰涩的书籍。
只要有精力、就要投入学习学习是一项不能在短时期内看到成果的任务。所以很多人都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看不到结果就放弃了。但其实“量变能引起质变”。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在闲暇时间坚持去学习,把学习这一项工作当成自己日常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学习到的知识已经沉淀到了自己的头脑里面。知识渊博的人也是在日期月累之中形成的,在某些关键时刻这些知识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只要有闲暇、就要去学习。
终身学习是新时代的要求。“活到老、学到老。”这其实也是是新时代对于普通公民的隐性要求。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前我们如何能想到智能手机可以演变为如今这样巴掌大却网络万物。我们也想不到出行金不需要带纸币,只要一个手机就能行走天下。因为支付方式已经转化为电子扫码。我们更想象不到电商行业如此发达,以至于到了今日,快递点已经遍布全国各地。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几千年前孔子对他弟子的谆谆教诲,随着论语一书流传至今的圣贤之言,这句话,内涵是告诫人们只要在日常事物当中还有剩余的精力,就一定要去学习!不要止步不前,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先后次序不能够颠倒,否则,我们就会很被动,就会舍本逐末,就会本末倒置!

因此,道德教化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德有才是正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道德是成才的根本!只有把人做好做到位,才能把学问事业做到家,这是自古以来成就事业的真理。

在孔子看来,人的品格是第一重要的,文化水准则是其次的。如果人品高尚,再去学习文化,那就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如果人品低下,那么文化越高,造成的危害恐怕反而越大。

现代人注重文化教育,这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只注重文化而缺乏道德教化,那么培养出来的人,很容易成为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所以孔子说有余力才学文,就是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品德的教育。

首先君子应该把仁爱做好,在道德上能够符合礼仪,做事情是正确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基础的行为准则,那还有精力的话可以去学习文章,读书学习。

扩展到我们现代人的应用,应该是我们需要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紧急的事情给做好,然后再去在理论上提升自己的认知,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

如果你行为并没有开始或者行为并没有取得一定的成果,反而去追求理论上的成功,这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缘木求鱼的做法。

这里关于礼仪和学习的关系让我联想到能力和价值追求的逻辑关系。

对古代来讲礼仪是必须完成的事情,是君子安身立命和“职场发展”的必备能力。你的礼仪水平越高,你的道德修养越好,那你越被人尊重,越获得“职场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

而读书、学习是自己的兴趣和追求,是让自己更有成就感的事情,是让自己的职业发展增值的筹码,是实现自己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的基石。

但这里面的逻辑顺序是先完成能力的提升,再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和价值追求,如果连基本的处事能力都没有,而去追求读书和价值实现,就是好高骛远,不求实际。

对比到我们的职场,“礼仪”就是我们在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而“学文”就是我们在职场中对于自己价值满足的追求。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孔子所提倡的。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怎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成为千古名言,流传至今,仍然妇孺皆知。孔子认为,三人同行,一定有老师在其中,人家的优点,肯定是值得自己学习的老师,人家有缺点的地方是值得引以为戒的镜子。所以也是老师。提醒人们时刻学习别人长处,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发现别人缺点,要检查对照自己,是否犯有同样的毛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是: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就去改正它。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不善者而改之”。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

孔子提出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是什么?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学习方法: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

三人行必有我师什么意思?
”孔子用这句话勉励其弟子,让其弟子懂得谦虚和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出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译文: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什么意思???
出自:《论语·述而》原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释义: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三人行,必有我师 即便是三个人在一起也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择善而从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

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

孔子行仁,必有事焉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孔子又何尝不想独善其身,为己立己,然而这就是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修己虽善,更愿安人,安天下。毕竟世事终究需要有人来担当,有人来作为。孔子有时也想做独善其身的隐者,欲居九夷,乘桴于海,然而他终究不忍避人避世。这就是孔子,这就是孔子的...

顺昌县19276795955: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毕毅嘉欣: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译文:孔子说:“诸位!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工作之余,则可研习六艺之文.

顺昌县19276795955: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意思 -
毕毅嘉欣:[答案] 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顺昌县19276795955: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结合上段话,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
毕毅嘉欣:[答案]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由此可见...

顺昌县19276795955: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 -
毕毅嘉欣: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先学会做人,品德好了,行有余力,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 总的来说是指 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顺昌县19276795955: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毕毅嘉欣:[答案]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若还有余力的话,就用来学习文献知识.”

顺昌县19276795955: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有学文."中文翻译 -
毕毅嘉欣:[答案] 孔子说:“诸位!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工作之余,则可研习六艺之文.”

顺昌县19276795955: 讨论题.(共1道试题,每题100分)1、一、主题讨论:1.谈谈你对“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理解.2.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何谓“忠恕”?3.请选择孔子的一则... -
毕毅嘉欣:[答案] 1、行有余力,则已学文是指在孝顺父母之后还有其他的力量就要用心学习,凸显了孝顺的重要.

顺昌县19276795955: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什么意思 -
毕毅嘉欣: 孔子说:“弟子们无论在家还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可以用来读书学习文献知识了.”

顺昌县19276795955: 弟子如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什么意思? -
毕毅嘉欣: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顺昌县19276795955: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毕毅嘉欣: 我们中国的圣人先贤早就指出,为学者先要做人.孔子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先学会做人,品德好了,行有余力,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所以说,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