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五千年前“河洛古国”神秘面纱

作者&投稿:都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为持续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位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双槐树遗址连续进行了考古工作,近来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经考古勘探发掘和科学测年确认,双槐树遗址是一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多位知名考古学家现场实地考察和研讨论证,认为双槐树遗址为5300年前后古国时代的一处都邑遗址,因其位于河洛中心区域,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该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这一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
发掘出土的家蚕牙雕。光明图片
发掘出土的彩陶钵。光明图片
“河洛古国”发掘现场。光明图片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
双槐树遗址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780米,残存面积达117万平方米。发现有仰韶文化中晚阶段三重大型环壕、具有最早瓮城结构的围墙、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大型夯土基址、采用版筑法夯筑而成的大型连片块状夯土遗迹、3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3处夯土祭祀台遗迹、围绕中心夯土祭台周边的大型墓葬、与重要人物居住的大型建筑融合的用9个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与丝绸起源有重要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艺术品、20多处人祭或动物祭的礼祀遗迹以及制陶作坊区、储水区、道路系统等,并出土了一大批仰韶文化时期丰富的文化遗物。
遗址被三重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并均发现有对外通道。内壕周长约1000米,上口宽约7.5米,深6.15米。发现有疑似吊桥的内壕出口遗迹。中壕周长约1500余米,上口宽30.5米,深9米。在其北部发现有宽达10米的道路出口。外壕残存周长约1600余米,上口宽17.2米,深10.5米。在外壕的东南、西南分别发现外壕出口的道路各一条。宽大的壕沟显然具有防御外敌入侵的功能。
大型中心居址区位于内环壕的北部正中。在居址南部修建有两道围墙,主体长约370多米,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封闭的半月形结构,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两道墙体在中心居址的东南端呈拐直角相连接,在拐弯处和东端35米距离范围内各发现门道1处,两处门道位置明显错位,形成较为典型的瓮城建筑结构。
此区域内目前发现4排带有巷道的大型房址,房址之间建有通道;房址前均分布有两排间距、直径基本一致的柱洞,应为房屋前的廊柱遗存。特别是第二排中间的房址F12,面积达220平方米,在房子的前面发现了以9个陶罐摆放的北斗九星图案遗迹,在建筑中心发现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位置在北斗九星上端,北极附近。
大型夯土基址。该基址位于内壕中部,大型居住中心基址前面。该基址建设使用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其中第一层建筑基础面积至少有2400多平方米,第三层有一座建筑基础面阔竟达15间。
大型版筑遗迹夯土保存较好,部分夯土厚度达2米多,残存的夯土最宽处仍有9米左右,已发现的部分长度达100多米。该遗迹采用了当时中国最为先进的土木工艺法式——版筑法。该版筑遗迹与大型夯土基址的具体关联为何,值得下一步发掘工作高度关注。
遗址内发现3处墓葬区。共有1700多座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分布在遗址西北部、内环壕内侧、外壕与中壕之间3个区域,均呈排状分布。墓葬为东西向,墓主人仰身直肢,头向西。这批墓葬是目前已知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模最大、布局结构最为完整、最具规划性的墓葬区。
墓葬区内发现夯土祭台遗迹3处。特别是第二区祭坛,是该遗址3座祭坛面积最大的。其位于整个遗址的中轴线,该遗址目前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墓葬均位于这一夯土祭台附近,从土台上有两个柱础等现象判断,祭坛上原来可能埋藏有两个高大木柱。
为探索夏商周宫室制度源头提供早期关键资料
三重环壕组成的严密防御设施,在仰韶文化中晚阶段繁荣时期共存,连同融合北斗九星图案的重要建筑等遗迹,表明双槐树人在聚落布局中高度重视礼仪化设计思维,可能并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天地之中”宇宙观。
双槐树遗址连附近青台遗址的“北斗九星”大型遗迹及有关建筑,既是科学的天文遗迹,也明显具有特殊的人文含义。这些高等级的人文与天文遗迹融合的现象,应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典型代表。
双槐树遗址还出土有我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它是一条正在吐丝的家蚕形象,与青台遗址、汪沟村等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实证距今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从事养蚕缫丝。这一时期各地代表性文化的农业都较为发达,但并没有与桑蚕纺织业有关的确切发现。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从这一角度讲,位于黄河流域中心的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聚落群,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时代最早的代表。
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巨型中心居址,其规模、布局结构和相关建筑的礼仪性质也都已初具中国文明化社会早期大型宫室建筑的特征。
大型夯土基址,面积巨大,多次建设使用。第一层建筑基础面积至少是目前国内同一时期规模最大的单座建筑基础。位于第三层的面阔15开间的大型建筑则已初步具备了大型宫殿建筑的特征。
这些重大发现为探索夏商周三代大型宫室制度的源头提供了早期关键资料。
大型中心居址建筑前两道具有防御功能的围墙及两处位置错位分布的门道和加厚围墙的防御性设计,构成我国古代都城颇具特色的城门防御性设施——瓮城的雏形,对于研究城市这一古代文明构成标志性要素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历史,具有重大价值。
墓葬区内发现的大型夯土祭坛遗迹,连同青台的祭天坛台,是目前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遗址的首次发现。不仅让我们首次看到黄河流域古人祭坛的实物,更利于加强中原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周边区域在祭坛文化以至高层礼仪制度方面的比较研究,也利于从更高层面和更广地域探讨中国古代精神层面的多元一体化问题。
探寻黄河流域文明起源过程的一把钥匙
双槐树遗址重要考古发现,成为探寻黄河流域文明起源过程的一把关键钥匙,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高标准建设黄河文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面讲好仰韶文化、黄河文化故事,系统展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延续不断的特点,提供了重要和基础性的学术支撑。
双槐树遗址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秦王寨、伏羲台和洛阳的苏羊、土门、妯娌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从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分析,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发现的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模最大的政治文明核心聚落群和唯一的大型城址群。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距今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是当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明中心,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也以考古学的实证材料表明在距今5300年前后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确确是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双槐树遗址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表明,以其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发展模式”,崇尚中心和文化包容、重视军权、王权,重视民生,重视农桑,重视人口发展、重视发展生产力、追求社会长治久安,不过分地把创造的社会财富贡献给神灵,而是更多地投入社会再生产。这一模式的主体在后代被主流政治社会所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最为代表性和引领性的主流发展模式和思想。
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性思维,具有引领性的文明发展模式,规模宏大的高等级建筑,严谨有序的聚落布局,中国地理中心最早城市群中的核心位置等,双槐树遗址考古发现所表现的这些内涵,尤其是其社会发展模式和承载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尤其是北斗九星与“天下第一”思想的高度关联,以及诸多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夏商周等王朝文明所承袭和发扬。
(记者 王胜昔 通讯员 王羿图文转自《光明日报》2020年5月8日第1版)
责编:韩翰


揭开五千年前“河洛古国”神秘面纱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距今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是当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明中心,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也以考古学的实证材料表明在距今5300年前后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确确是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被专家学者称为...

河南发现5000年前河洛古国
双槐树遗址位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经过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连续多年考古发掘,确认其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位于河南的河洛古国在哪个时期,都有什么文化?
在河南有一座文物的出土惊动了这个考古学界那就是:五千多年前的河洛古国。河洛古国是在河南省的巩义市发现的。考古学界内一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赶往了河南,最后由专家得出河洛古国是五千年前古国时代的一处遗址。河洛古国代表的是:黄河流域文化这一中华文化在最早期所形成的模样,同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心...

中国五千年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这只是一个传统的说法。一般来说五千年是从公元前2200年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距今4200年左右,以当时的学术水平不能考证的很清楚,因此大概的说中国有5000年历史。1993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的一座古城遗址中又发现了一种与甲骨文差别较大的陶文。陶文是刻在陶片上的,陶文距...

河洛图书中河洛分别代表什么河洛图
20、而当今的自然科学的水平,还不如中医文化五千年前的纳音、河洛、阴阳、五行、八卦的水平。21、太阳是不是光照静止不动的平面地球?既然光照是在昼夜变迁中,为什么认可日照的时间,不认可夜间月照的暗光之时。22、特别在二十世纪中期,东西方尖锐的政治分歧斗争,东方文化与西方断层文化衔接,在强大的...

《河洛古国》:华夏历史的第一天
双槐树遗址的发现成了一些上古传说存在真实性的有力证明,“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经过慎重的考证,专家们将这一遗址命名为河洛古国。它也成了目前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主根脉。双槐树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的核心。仰韶文化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前。目前的考古发现显示,仰韶文化是分布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

为什么说中华文明五千年?
首先,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 探源工程研究团队认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河洛古城发现后,你还觉得中国历史是起源于夏商周嘛?
双槐树遗址的“河洛古国”其实也是同样的例子。双榆树遗址均今5300年,从时间和规模上看,比五帝时代更早。有专家认为可以和黄帝联系上,但个人认为5300年的时间过于久远,远远超过了黄帝。五帝时代,一般认为和龙山文化时代相匹配,黄帝所处的年代大约在4500年前比较合适。双槐树的年代,等于比...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开国五千年又从何算起?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个只是传统的说法,事实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来说这个五千年是从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时间根据目前的考证应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时.不过五千年文明之说早已有之,以当时的学术水平自然不能考证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说五千年了为什么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 ...

《山海经》中记载的夏朝之前历史真实吗?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证明了夏朝的存在,夏朝之前的历史却尚未填充。直到2020年5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的考察研究成果,证实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双槐树遗址位于河南巩义河洛镇,经过学术机构的知名考古学家的考察和认证,此处遗址被证实为5300年前后古国时代的一处都邑遗址。因为...

沙雅县19682396720: 破腹产五个月没来月经异味重 - 妇科 - 复禾健康
吴吴开塞: 埃及,一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很久以来它吸引着无数的人们去探寻数千年仍笑看人世的古代文明,巨大的金字塔、神秘的木乃伊、生动的象形文字都给人们留下了回忆,但四千五百年前,这片古代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神秘的消失.在这片土地上...

沙雅县19682396720: 关于汉字的历史 -
吴吴开塞:[答案] 关于汉字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五千年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 即洛书. 揭开此说的神秘面纱不难发现它真实的核心就是算数能对照“九宫”算法.所谓“九宫”在谶纬家来说是八卦加上中...

沙雅县19682396720: 汉字的创造 -
吴吴开塞: 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汉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

沙雅县19682396720: 什么是蜜蜡饰品 -
吴吴开塞: 蜜蜡象征永恒的爱侣,不断的散发莫名魅力,愿每天为它写下千百首赞美情诗,来表达对它那份热切追求的心意,并全心全意全力的去爱,无论置身于哪一个时空中,蜜蜡之美名就如它本身一样的纯洁,一样的完美... 一.蜜蜡的起源 自古以来,...

沙雅县19682396720: 关于电脑的说明文,600字,急 -
吴吴开塞: 电脑自叙 我是一台普通的电脑,没有值得骄傲的家族徽号让我炫耀,可我并不为此而自卑.虽说不是贵族不是名牌,我身体上的每一个零件每个组成部分,可是我主人的好朋友,一位绝对称得上是...

沙雅县19682396720: 校园之歌 600字作文 -
吴吴开塞: 1.不知不觉,在校园里我已经度过六个春秋,现在升上初一,望着母校,一幕幕快乐事和伤心事顿时涌上心头…… 说起乐事,当然滔滔不绝.可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五年级小学语文竞赛时,我竟以高分获得了全县第一名,这是我梦寐以求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