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戢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安史之乱~

读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果天下安定,皇家定要大兴建设,劳民伤财,百姓不好过,如果国家灭亡,灾难四起。战祸不断,百姓也受苦

写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做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脸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古诗今译
  在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没有了愁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禁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且纵情饮酒,明媚的春光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走巴峡穿巫峡,然后经襄阳而转向那旧都洛阳。名句赏析——“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是杜甫52岁流落到梓州时被称为生平第一首快诗的佳作。因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悦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如此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泣。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 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来的重重苦难是怎样熬过来的,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象恶梦一般过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了,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试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奭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吃食感情宣泄如奔流直下,语言明快爽朗,率性而写,不作妆饰,句句有喜色,被清人浦起龙称为老杜“生平第一快诗。”(《读杜心解》)
记得采纳啊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泣。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 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来的重重苦难是怎样熬过来的,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象恶梦一般过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了,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试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奭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吃食感情宣泄如奔流直下,语言明快爽朗,率性而写,不作妆饰,句句有喜色,被清人浦起龙称为老杜“生平第一快诗。”(《读杜心解》)
记得采纳啊


什么是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时期一场大规模的内乱,主要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对唐朝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安史之乱的具体原因复杂,涉及到唐朝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的矛盾。这场内战从公元75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763年,历时八年之久。在这段期间,唐朝的军队和百姓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损失。这场内乱的...

“安史之乱”的简介
安史之乱是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唐朝初年,为巩固中央集权,保卫边疆,实行府兵制。府兵一般征自"高赀多丁"之家,分给其土地,定期卫戍京师或守御边疆。在内地或边境重镇设置大都督,统兵...

安史之乱的原因
3、内部矛盾 安史之乱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央军阀与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安史之乱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权力和利益斗争。更具体地说,是唐代中央政府与地方分离主义势力的矛盾。安史之乱的领导人虽然利用了人民对唐代的抵抗和民族矛盾的因素,但这并不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战争影响: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

唐朝盛极必衰,爆发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唐朝盛极必衰的转折点,公认的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55年—公元763年)的一场叛乱。安史之乱 政治方面的原因:唐玄宗执政后期,年老昏聩、耽于享乐(很多皇帝的共同特点),朝政先后被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几十年,特别是李林甫为宰相...

安史之乱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什么关系?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泣。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

是安史之乱在前还是天宝危机在前
天宝危机在前。天宝危机时间是:公元742—755年。安史之乱时间是:公元755--763年 唐朝在开元年间富强繁荣的情况下,潜在的社会危机也在发展。到天宝年间(742—755),潜在的社会危机已经成为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天宝二年(743年),他纳杨玉环为妃后,更是专以声色自娱,大肆挥霍,生活糜烂。在...

安史之乱怎么画
(1)可以画出安禄山和史思明等叛军起义的形象;(2)画出景初等关键战役的场景,比如洛阳之战、淝水之战等;(3)同时,也可以将关键角色的形象及其价值观描绘出来。2.安史之乱的基本情况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动乱,发生在唐朝的盛世时期。安史之乱主要指的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位反叛...

什么是安史之乱?~ ~?
安史之乱是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 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 唐朝初年,为巩固中央集权,保卫边疆,实行府兵制。府兵一般征自“高赀多丁” 之家,分给其土地,定期卫戍京师或守御边疆。在内地或边境重镇设置大都督,统兵驻 守。

唐帝国安史之乱本不该持续八年:都是内乱惹的祸
唐廷如果照这个局面正确的一步一步走下去,安史之乱的历史可就真要改写了,那这场平叛战争的进程,真的要大大缩短;而战争时间缩短了,空间缩小了,唐帝国社会所遭受的战争创伤,也势必会大大减小(京师关中地区不会遭受战火荼毒;国际第一大都市长安,更不会成为废墟);也更不会死更多的人了。 ——所以,此时对唐帝国...

历史上的朱泚之乱(泾原兵变)是怎么回事?
说到历史上的唐朝时期的朱泚之乱这件事情其实也还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件事情了,而且是直接把长安给攻陷了,那么当时这件事情具体的情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别错过了!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大损。虽说天可汗的称号已经不被周边各个少数民族认可,但也是一个...

穆棱市19429402826: 安史之乱的全过程是怎样的? -
历质威迪: (一)范阳叛变—— 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遂以讨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叛变,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 (二)肃宗即位—— 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直入长安.玄...

穆棱市19429402826: 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历质威迪: 公元762年冬天,唐军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到了763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余部将相继投降,唐军的胜利大局已定.持续七年的安史之乱暂时落下帷幕,河南河北相继收复.此时携家带眷还流浪漂泊在梓州的杜甫听到这个喜讯,立即以饱含激情的笔墨,酣畅淋漓地写下了这首诗.有人认为,这是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

穆棱市19429402826: 安史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
历质威迪: 安史之乱的经过(一)范阳叛变—— 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遂以讨杨国忠为藉口,在范阳叛变,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 (二)肃宗即位—— 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

穆棱市1942940282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背景故事 -
历质威迪: 背景是唐军平定安史之乱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 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哭.前四句由“忽传”到“初 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 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 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 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

穆棱市19429402826: 安史之乱是怎样发起又怎样平息的 -
历质威迪: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维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穆棱市1942940282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时代背景 -
历质威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

穆棱市19429402826: 安史之乱的性质是什么?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
历质威迪: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

穆棱市1942940282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要详细 -
历质威迪:【写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

穆棱市19429402826: 安禄山是怎么发动安史之乱的?他发动叛乱时,兵力占全国多少比例呢?他是怎么走来的. -
历质威迪: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以...

穆棱市1942940282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讲了一件什么事 -
历质威迪: 诗人听到收复冀北的消息时,喜极而泣,与妻儿一起直奔家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