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不入宫,七不点元是什么意思?是清朝怎样的制度?

作者&投稿:子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汉不入宫,七不点元的说法源自清朝,因为当时清政府为了防范汉人,规定宫中不允许有汉族女子,更不能和汉族女子通婚。不过这个规定也没延续多久,就被顺治皇帝给打破了,毕竟想要隔绝汉人和满人之间的联系,长期使用这样的办法根本就不利于统治。此后汉人和满人之间也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才能够逐渐走到一起,而顺治皇帝也迎娶了汉族女性,起到了表率的做用。
我们常常看一些文艺作品和民间传说中提到清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所谓汉不入宫,七不点元。但翻阅史籍,我们却很难找到这条材料的出处,几乎不见于正史。那么,这个说法究竟有什么含义?又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
汉不入宫,七不点元。很有可能是一种历史说法的讹传,其用意主要是清朝统治者为了保持满汉婚姻藩篱。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旗民不通婚。明代中后期,建州女真势力崛起,不久便建立了后金政权。后金的统治集团沿袭了女真旧制:不与汉人通婚。对此作法,入关后的第一位清帝顺治皇帝曾追忆称:太祖、太宗制度,宫中无汉女。就是说满清之前的领袖人物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的后宫中是不会迎娶汉族女子的。可见当时当时满清集团对汉族的防范心态之重。
但八旗势力吸纳了蒙古和汉军势力后,所谓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出现,虽然这两者在实际的政治地位上比满州八旗要低,但是三者统属于八旗地位,所以内部之间也展开了通婚。
多尔衮统治初期,清军入关迅速占领四方,建立全国政权。此时的中国大地烽火连天,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层出不穷,满清统治者采取了不少措施来消弭这些矛盾,其中就有鼓励满汉进行通婚。顺治五年(1648)朝廷下令称满汉官民皆朕赤子,为了使民族间和睦相处,如果有希望通婚者则予以默许。这相对之前满汉之间的天壤界限,已经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相当于鼓励了民族间的融合与交流。顺治皇帝做出表率,迎娶了汉女入宫。
皇帝如此作为,不代表所有满洲贵族都愿意与汉族人通婚。许多贵胄还是对汉族有鄙夷与戒备之心。所以满汉间通婚并不是大范围、大规模的现象,有些通婚也都是满族家庭迎娶汉族女性,原因在于中国古代认为女性出嫁就追随夫家,此后便与娘家关系不大。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朝廷明令撤销旗民不通婚的禁令,所谓汉不入宫彻底走入了历史。


汉不入宫,七不点元是什么意思?是清朝怎样的制度?
汉不入宫,七不点元的说法源自清朝,因为当时清政府为了防范汉人,规定宫中不允许有汉族女子,更不能和汉族女子通婚。不过这个规定也没延续多久,就被顺治皇帝给打破了,毕竟想要隔绝汉人和满人之间的联系,长期使用这样的办法根本就不利于统治。此后汉人和满人之间也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才能够逐渐走到一起...

“汉不入宫,七不点元”,清朝为什么要保持血统纯正?
清朝很早就有“汉不入宫,七不点元”的说法,主要是想把入仕机会给汉人,而把军功晋身的机会给旗人。还有就是汉族子女不得入宫,以保持所谓的皇室血统纯正。清朝入关初期,摄政王多尔衮曾经试图打破满汉藩篱,但是限制比较多,然而他后来被定罪,他所主张的政策也一并被追责,所以这次刚刚打开的门缝又被...

同治死后,皇后阿鲁特氏的父亲为什么要劝女儿自杀呢?
自此之后科举遵循清朝祖制“满不点元”,“旗人不占鼎甲”。1865年,崇绮参加科举考试取得殿试第一名,当时慈禧、慈安太后都不知道应该不应该给他这个状元,征求大家意见时,阅卷大臣延煦说:“但凭文字,何论满汉。”于是崇绮便成为清朝第一个名副其实的旗人状元。直到19...

翻译这段文言文
至大四年(1311),武宗崩,仁宗即位,召张珪入宫面谕“:朕本想赐卿宝玉,但这不是卿所希望的东西。”说毕,用手巾擦擦额上的汗,然后将汗巾送到珪怀中言道:“朕的汗水在哪里,朕的心也就在哪里。” 皇庆元年(1312),拜珪为荣禄大夫、枢密副使。徽政院使失列门奏请将洪城军隶属于兴圣宫,而由他自己统领。此事...

张养浩传文言文答案
张养浩立即将奏疏放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元世祖执政三十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何况是庄严的帝王住所,幽深的宫廷,更应当谨慎。 现在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我认为玩乐事小,影响很大快乐很少,忧患很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皇帝大怒,看过...

为什么李世民要搞“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不加细察,终于遭伏而死。反而李元吉一开始时对李世民此举心生疑惑,劝李建成称病不入宫。李元吉长期跟随李世民在外作战,亲眼目睹他如何设谋定策、破敌攻城,大概是更熟悉李世民的思维方式。所以他个人才智不见得优于李建成,却反而能有所警觉。但他并未坚持己见,最后也是自陷绝地。 再次,李世民何以能伏兵...

新唐书列传李泌传文言文翻译?
李泌入宫后,皇帝多次称赞舒王贤德,李泌揣摩到皇帝有废黜太子另立舒王之意,便说:“陛下只有一个儿子,还不相信他,却想立弟弟的儿子,臣不敢拿古代的事例来争辩。况且十宅诸叔,陛下让哪一家的侄子当太子呢?”皇帝发怒道“:你怎么知道舒王不是我的儿子呢?” 李泌答道:“陛下过去曾说过,陛下有亲生的儿子却怀疑...

红楼梦第十八回原文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祖母, 刻未暂离. 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自入宫后,时时带...

这段话是怎么解释?
朱绩因不接受赏赐,竟被粘罕处死。[8](p206) 天会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北宋宫廷的后妃及宗室女性们经历了她们北迁以后最耻辱的一幕。作为战俘,金朝皇帝命令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后、皇子和宗室妇女改换金人服饰,拜谒金人的祖庙。史载“后妃等入宫,赐沐有顷,宣郑、朱二后归第。已,易胡服出,妇女近千人赐禁近,...

元史刘因传文言文
王义入宫朝见太祖,太祖赏赐给他两匹骏马,任命他为宁晋县令,兼任赵州以南招抚使。当时正值兵乱,老百姓荒废了农耕,各地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宁晋以东有一片水域,方圆有百余里,其中有一座小城堡叫沥城。王义说:“沥城虽小但是它坚固,而且有鱼藕菱芡之利,不可丢掉这个地方。”因此他留下副将李直守卫宁晋,自己率领众人...

荔湾区13216323142: 为什么孝庄不许汉族女子进宫
郅厕酚磺: 清初为了保证满洲统治者血统的纯粹,曾经下令不许汉人女子为妃,以至于有满不点元(状元),汉不选妃的说法.清朝后宫中的汉族女子是属于汉军八旗的,清朝皇帝不娶的是除了汉军八旗之外的汉族女子.不过清末也就不那么严了. 满汉通...

荔湾区13216323142: "臭汉、脏唐、宋埋汰、元迷糊、明邋遢、清鼻涕" 是 什么意思啊? 说详细点~ -
郅厕酚磺: 臭汉脏唐指的是汉唐两朝名为盛世,实际上宫闱秽乱,完全不守礼教,出处是《红楼梦》,是理学儒家的一种较极端的看法; 宋不清、元糊涂、明邋遢、清鼻涕是指这四朝虽然是礼教发展的时代,但也都做得一塌糊涂,出处不详,好像是清末民...

荔湾区13216323142: 清朝不准汉族女子入宫是谁定下的规矩 -
郅厕酚磺: 刚开始有,后来自康熙他老爹开始这规矩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荔湾区13216323142: 清朝有没有汉人皇后 -
郅厕酚磺: 没有的.清朝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洁是严禁汉族女子入宫的.清初孝庄皇太后下旨凡汉族女子入宫者死,可见是不可能有汉族女子入宫的,更别说是皇后了.

荔湾区13216323142: 清朝的“十从十不从”是谁提出来的? -
郅厕酚磺: 清王朝采纳了明朝遗臣,被人称为“从明从贼又从清,三朝元老大忠臣”的金之俊的建议,实行了“十从十不从”的措施,规定:男从女不从; 生从死不从; 阳从阴不从; 官从隶不从; 儒从僧道不从; 娼从而优伶不从; 仕宦从婚姻...

荔湾区13216323142: 清朝汉人女子,当妃子的有哪些?他们的进宫流程,是什么样子
郅厕酚磺: 顺治五年,朝廷曾发过一道鼓励满汉通婚的谕旨,记载于清朝官方史书《清世祖实录》: “胗欲满汉官民共相辑睦,令其互结婚姻,前已有旨.嗣后满洲官员之女,欲与汉人为婚者,先须呈明尔部,查其应具奏者即与具奏,应自理者即行自理.其无职人等之女,部册有名者,令各牛录章京报部方嫁;无名者,听各牛录章京自行遣嫁.至汉官之女,欲与满洲为婚者,亦行报部;无职者听其自便,不必报部,其满洲关民,娶汉人之女,实系为妻折方准其娶.” 清朝汉人妃子: 顺治恪妃石氏;康熙密嫔王氏、勤嫔陈氏、静嫔石氏、熙嫔陈氏、穆嫔陈氏;雍正年妃;乾隆有两位汉妃陈氏、陆氏;咸丰帝的四春娘娘.

荔湾区13216323142: 秦王朝和汉王朝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
郅厕酚磺: 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分析: 从思想上看:秦朝主法家思想(韩非子),以商鞅为首,焚书坑儒;汉朝初期主张无为而治,为道家思想,其目的是恢复经济生产.汉朝中后期主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是董仲舒,著名思想有:“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三纲五常等. 从政治制度上来看:秦朝的地方官制为郡县制,而汉朝则是实行封建制和郡县制并行的地方政治体制,这是不同的地方.其他大多都相同,因为“汉承秦制”. 汉朝汲取秦朝的教训,休养生息,是个历史悠久的王朝.

荔湾区13216323142: 清朝为什么不让汉人到它的“龙兴之地”去开发 -
郅厕酚磺: 关外(东北)是满洲人的龙兴之地,是他们留着作退路的存在.他们想着有一天,在中原混不下去了,还回到关外去.蒙元在中原被大明推翻后,在漠北(外蒙古地区、内蒙古地区一带)仍然坚持了较长时间.事实上,满清末代皇帝宣统在逊位之后,也确实回到了关外,在日本的扶植下,建立了傀儡国.也仅仅是傀儡国,完全受日本国的操纵的.

荔湾区13216323142: 清朝禁止满族和汉族结婚的说法是不是真实的
郅厕酚磺: 是旗人与非旗人之间不通婚. 旗人中包括汉军八旗,原是在关外投降清朝的汉人.清朝的许多皇妃出身于汉军八旗,如康熙的生母佟佳氏(原汉姓为佟). 这样通婚的结...

荔湾区13216323142: 清廷准许汉满通婚为什么是在1902年?不是康熙的时侯就有意向吗??
郅厕酚磺: 1902年2月1日光绪帝下旨准许汉满通婚.这是历史事实. “满汉不通婚”,是满族八旗的一项旗制、祖制,是清朝早期实行民族隔离的一种政策,满族人几百年来实行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