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给学会做人方面带来的启示?

作者&投稿:郸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人生的启示~

中国文化向来是很繁荣的,并且越到后来越繁荣昌盛。我们读中国文化史,读到宋,读到明,内容就多了起来。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绫罗绸缎,都多了起来。城市大了,买卖多了,技艺提高了,人变得聪明了。出版业相当发达,作书、读书的人空前的多。宋明理学讲了好多道理,知识分子写了好多诗文,官家编修了好多书籍,和尚道士盖了好多庙宇。但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一来,大宋王朝就把脖子缩了进去,将半个疆土弄丢了。到蒙古人一来,另一半也弄丢了。大明王朝开始时也够“大”的,但就是骨架不硬朗,李自成一搅和,就把它搅和得散了架。接着满族人入关,不仅李自成没做成皇帝,连明朝人很引以为自豪的“江山”又一次叫人夺了去。这究竟为什么呢?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因为那文化的“肉”不少,“血”也不少,就是没“骨骼”。清王朝在文化上亦不能说不繁荣,但那时的士大夫谁不明白,自己的君已被推翻,自己的国已被消灭,自己又没有岳飞的勇敢,没有文天祥的骨气,时过境迁,只好在异族的政权下苟且偷生了。舞舞文,弄弄墨,讲一讲起承转合,论一论忠孝节义,既不会触了龙颜,也不会动了众怒,又可封妻荫子,鸡犬升天,青史留名,光宗耀祖。他们的“文化”是有的,满肚子“知识”,就是没有骨骼。到头来,它亡也就亡在了这个上面。洋鬼子打来了,他们只是委曲求全。就是有个别有识之士,想起来力挽狂澜于既倒,但偌大一个王朝,他们怎能驮得动,站得起呢?
“五四”新文化起来了。它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但是,“新文化”也是要有花有叶、有血有肉的。花的美、叶的鲜、血的红、肉的嫩,向来是为中国人所喜爱的,而干枯的骨、直硬的干,当然不像花和叶、血和肉那么讨人喜欢。新文化搞来搞去,多数人还是愿作花作叶,作血作肉,不愿作骨。“五四”以后,专注于中国文化的骨骼的,当然要首推鲁迅。他是治疗中国文化软骨病的专家。他的话说得不如别人的好听,不如别人的温润,但却比别人的更深入骨髓。直至现在,很多人还是不那么喜欢他。我想,这也可以理解。平常无病无痞,谁也不愿往医院里跑。但是,人还是有时候会有个感冒发烧什么的,到那时候,医院就比别的好玩的地方更亲切、更重要了。我知道,对于多数人,纪念鲁迅只是一个形式,正像腊月二十三要送灶王爷上天一样,过了这一天,人们就忘了这件事了。但既然人们有时还要纪念他,我也就趁这个机会,为鲁迅作一次广告,当你感到中国文化的骨节又有些发软的时候,别忘了,读读鲁迅!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1、优秀传统文化高扬生命意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积极意义。如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终极关怀,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以强烈的生命意识来通透死亡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这种人生观,用来教育当代大学生,既能医治少数学生存在的“人生冷漠症”,又能高扬起生命意识,拓宽其精神空间,催其奋进,促其进取,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精神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应当认真的加以宏扬。
3、思想政治理论理论课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切实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让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在世界文明的淘洗中越发闪出熠熠的光辉。

4、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贯穿于整个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民族精神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5、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很少有人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之路。
许多年轻父母都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到起跑线上,但很少有父母明白人生就像马拉松赢在终点乃为胜。
一菜可使一个国家灭亡,一饭会使两士为国君赴汤蹈火。给予别人不在乎多少而在于适逢危难,结怨于人不在乎事情大小而在于伤别人自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像这样用传统文化启迪人生的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举不胜举。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为为人处世的营养将受益终身。处事是一门生存和发展的艺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业社会中面对激烈的竞争处事之道尤为重要谁掌握的好谁就能占得先机。专业知识在一个人的成功中作用,只占15%,其余的85%取决于处事能力。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领更大的代价来获取与人相处的本领。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并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你就在成功的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
如何处事,也是见仁见智。不过大道至简。处事之道在于懂得人性满足人的需求一般来说人都有被帮助被关心被理解被肯定被赞美被尊重被崇拜的需求。了解了人的需求就找到了处事大门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就深藏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中华传统文化根据实际情况,把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分为四种:损人利己、损己利人、损人损己、利人利己,把损人不利己和损己不利人都归纳在损人损己当中。同时,把利人利己称之为巧性,把损人利己、损己利人、损人损己称之为拙性。

这样的分类和定性,应该是很科学的,也是非常符合古今中外的人类共同道德标准的。

之所以要把利人利己称之为巧性,把其他的三种称之为拙性,是根据《老子》的理论,天地万物都是道所生的,所有的人,包括你我他,也都是道所生的,一切都来自于同一个道体,你我他本来就是一体的,本来就应该无分彼此。

若能遵循天地万物本为一体这个总原则,能够把别人也当成我自己一样,那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关键理念——心怀他人。有了心怀他人的理念,就能做利人利己的事情,利人利己正是体现了道生万物本为一体这个总原则,所以把利人利己称之为巧性。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当前的中国综合国力强大,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民族复兴的核心是文化的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亟待重建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在不同层面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以文化复兴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所以,今年1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一开始就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意见》特别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全方位融入各学科教育,无疑给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供了重要抓手。
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是《意见》对于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明确要求。其实,大多数高校在很多年前就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类的人文素质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一定的局限。
比较显著的问题一是当前我们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仍然是一种知识化的教育,二是这种人文素质教育存在泛化的倾向,没有集中到经典教育上来。在我看来,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以经典教育为主体,立足于经典,把修身做人当成不可动摇的核心。
回首中华民族历史,我们的先辈中出现过无数的古圣先贤、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他们都从小熟读经典,长大后化为自觉的人生追求和道德人格,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也证明了经典历久弥新的力量。但令人遗憾的是,百多年来的经典教育的断裂,当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往往按照现代西化的学科划分分解成条条块块,如哲学、宗教、伦理、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军事等。这样的论述尽管条目清晰,但并不能反映中国文化自身的特点,使学生难以见中国文化的一体大全,不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甚至造成对对中国文化的肢解,形成碎片化认识,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建议高校传统文化通识课或者必修课,应以原汁原味的经典教材为主,其他文化知识为辅来安排课程体系。如果要加,也就是对历代经典的注释经过筛选录下来,与教材一起让学生研读。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节日心得感悟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传统节日心得感悟范文1

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除了这四个大家熟知的节日以外还有很多节日,比如有:七夕、元宵、重阳……而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即将到来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说端午是太阳的节日,中国还有一个是月亮的节日,就是中秋。端午节是在中午过,是驱邪的节日。太阳可以驱邪嘛。其实在屈原投江前就有了这个节日,这是一种战斗的图腾,是向邪恶进军的,艾草代替的是剑。中国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黄酒。这是一个很悠远的民族的节日。屈原选择在端午节殉国,把端午节的人文精神提升了。本来这是一个伸张正义的节日,表现的是对龙的图腾崇拜,是出于人们对自然的恐惧;而屈原,赋予了这个节日新的意义,《离骚》是千秋绝妙词,“若无泽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绝妙词”。这个古老的民族的习惯,因为屈原,得到了新的意义。拿今天来说,现在讲究和谐社会,所以每个战斗都是为了和谐。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希望大家牢记在心!

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主要的思想体系,就是儒道释,它们分别阐述如何进取退隐和悲悯,学习传统文化让人知道如何提升自我修养,得意时如何进取与自持,失意时如何淡然处之,对众生要悲悯对自然要敬畏。


传统文化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意义
二、传统文化重视德育,万事德为先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纵观古今,孔子及其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成了为人师表的楷模;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社会事业态度以及“饭食饮水,曲肱而枕...

你是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
让孩子对国学有个直观的认识和印象。另外要有专业的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性发扬,形成文化学术氛围,并且通过商业手段让国学值钱,尊重国学人才。学校要形成国学热的教学氛围,多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培养孩子学国学的热情和志向。1、学会给孩子讲故事,其实我们的很多传统文化在各种历史故事中都存在。比如端午...

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你喜欢它的理由是什么?
受孔圣人的影响,人们奉承“仁爱”的行事风格,形成了友爱和谐的社会风气。同时受法家的思想影响,坚决例行“依法治国”。人们的生活才得以安康,社会治理更是井井有条。道家使人学会和谐统一,追求内心的宁静。中国的传统文化各具特色,在人们需要的时候都会发挥其不可代替的作用。而宗教信仰,往往作为人...

如何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适合幼儿的经典性文化读物,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还有一些简单的唐诗。不要以为孩子朗诵起来很枯燥,恰恰相反孩子们对这些朗朗上口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在朗诵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读音准确的语音,抑扬顿挫地去描述,童用、去想象在头脑中产生的形象。。中国传统文学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传统文化演讲稿7分钟5篇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 传统 文化 ,其内容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等。一起来看看传统文化 演讲稿 7分钟5篇,欢迎查阅! 传统文化演讲稿7分钟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经久不...

关于幼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课题范文
1、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既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与保证,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学会做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到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具体表现为爱国、自尊、尊敬、知礼、遵规、反省、改过,诚信、持节、厚仁、贵和、求新等。我们要使我们的学生做到:(1)学做一个...

中华传统文化的书籍有哪些?
《金刚经》不是中国人写的书,它是一部印度佛经,但1000多年来,它已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篇幅短小,思想又有代表性,它成13了为人们念诵最多的一部经。它宣扬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成了中国佛教的主题之一。它篇幅的短小也许可以弥补部分文字比较生涩的难处。

蒲泰宇是什么职业
蒲正源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重庆出生日期:1963年2月职业:中国新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创建中国新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代表作品:《电影的太阳》、《电影与政治》、《幸福之途》、《音乐奇缘》星座:双鱼座祖籍:山东血型:O型人物简介国际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学会副主席《...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助力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

普安县19529572718: 中华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 意义和方法是什?你认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
席蝶达菲: 意义:1、有助于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2、有助于学会做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3、有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4、有助于开阔视野.普遍性的知识;建设新文化. 5、有助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普安县19529572718: 我国传统文化倡导做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
席蝶达菲: 学校说 德智体美劳.古人说,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这个不用怎么解释吧.新中国对国民是 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不管是古人还是学校,还是新中国,因为都几十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所以都可以说是传统了.国民如果做到其中一个准则,中国就太平了.

普安县19529572718: 学习中华忧秀传统文化对个人成长有什么帮助 -
席蝶达菲: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普安县19529572718: 传统文化的意义 -
席蝶达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第一,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第二,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第三,万物的发展都有相通之处,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演变史,以史鉴今,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普安县19529572718: 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人道德修养有什么关系 -
席蝶达菲: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学为主,兼采诸子,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为人生理想,而将修身作为儒家学子的必修课,而修身又包括个人道德修养和个人的能力素质修养.个人道...

普安县19529572718: 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
席蝶达菲: 1、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进深,需要用心去学习,保持恒心和耐心. 2、传统文化,需要和当下的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不至于学了无用武之地. 3、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最好是有人指点和帮助,这样能事半功倍.

普安县19529572718: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
席蝶达菲: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 和合的字...

普安县19529572718: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孩子有什么帮助? -
席蝶达菲: 修身养性.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注重修身养性,譬如十二时辰养身法等.而且这些理念比如道、阴阳等等对于孩子们的教育都是很有好处的.能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开拓思维.中国文化5000年,积淀下来的都是精华,用到孩子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心智等等都是莫大的好处.能够开拓胸襟,对孩子人格等等方面都是很有益处的. 不过,有一个不太容易的就是这个东西不知道怎么样操作,这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学习一些书籍,然后提高自己,再教育孩子.我这里推荐几本书,比如《易经》《论语》《孟子》《韩非子》《亲子智慧》(曹辉著)《中庸》《大秦帝国》等等.

普安县19529572718: 中华民族有哪些优良传统美德 -
席蝶达菲: 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归纳起来,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 “修身”,是指通过修养使个人具备美德.儒家经典《大学,圣经》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普安县19529572718: 中国传统文化是否能改变人 -
席蝶达菲: 有一句话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长期接触传统文化,慢慢的,气质会有所改变,无所谓变好或变坏,单看你喜欢什么样的气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