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即使生活再平凡,于自己也是惊涛骇浪

作者&投稿:虞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他这个年纪,有时难免会经常想到,并且日渐强烈,想到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简单得他都没有办法面对。他发现自己有些迷茫,怀疑生活是否值得过下去,是否曾经有过生活。他认为,这是某个时候人人都会想到的问题。他不知道,这个问题出现在他们心中时,是不是跟出现在自己心中时一样具有这种不带个人色彩的影响力。”,这是威廉.斯通纳人生过半时陷入的迷茫。

斯通纳是谁?

这是我第一次写书评,不知道能不能写好。这篇文章我就尝试聊聊《斯通纳》这本小说。

这本书的作者是约翰.威廉姆斯,是二战后的作家,跟垮掉的一代是同一个时期。本书是作者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写下来的。

作者约翰.威廉姆斯在密苏里大学时,为了拿到博士学位选了一门备考的科目,好像是中古英语或者昂格鲁-撒克逊相关的课程,一个他认识的老师给了他不及格。

在作者的印象中,这位老师有点奇怪,他只见过一次。学校里有传言,这个老师跟一个身体略有残疾的知名学者长年不和。那时候约翰已经开始进入教育岗位了,也在思考当一个老师意味着什么。约翰觉得那位老师可能不能成为了不起的教授,但他向某些极其重要的价值投注了一生。他能不能取得成功已经不重要了,约翰觉得这其中拥有某种英雄主义,这是他写本书的出发点。

这本书的叙述非常的传统,严格的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没有很先锋的元素。读起来通俗易懂,感觉很亲切, 这种亲切感在外国文学作品中还是挺难见的,毕竟我们的文化不太一样。

《斯通纳》讲述了一个名为威廉.斯通纳的平凡人的一生。斯通纳出生在苏密里的一家小农场,父母都是农民,因为常年劳作,父亲三十岁的时候老得像四十岁,而且腰身已经佝偻。一家人的生活靠着一块贫瘠的土地来支撑,尽管如此,他的父母还是希望他去读书,让他去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让他有朝一日能走出庄稼地,而是能更好的帮助家里的农场做事。

1910年一个燥热的秋日,斯通纳穿着用母亲卖鸡蛋换来的钱买的崭新的衣服,带上父亲用秋收的麦子做抵押借来的二十五美元,去了哥伦比亚求学。

他借住在一个亲戚的家里,每天需要帮亲戚家干活来抵消借住的费用。

斯通纳在大学读的是农学院,后来在他人生第一位导师斯隆的影响下,他改修了文学。其实斯通纳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要学文学,可能他不想回到乡下跟父母种一辈子的地。

他博士学位后,成为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老师。在这期间,他遇到了一辈子仅有的两个朋友,一个是他一辈子的同事费奇,另一个短暂出现就离开了的马斯特斯。

马斯特斯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后来他报名参加了一战,他不是为了任何人而战,是为了自己而战,想出去看看,最后死在战场上。这个非常短暂的朋友成了斯通纳一生都在怀念的人,他早早就说出了斯通纳一生的样子。他这样概括斯通纳的性格,“你是一个弱者,一个梦想家。你不会跟这个世界拼搏,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并没有你所期待的那个东西给你。”

在当老师期间,除了结交两个朋友,还遇到一辈子的死对头—劳曼克斯。劳曼克斯是斯通纳的大学同事,一个人身体有残疾的人。劳曼克斯因为他的学生沃尔克开始憎恨斯通纳。

沃尔克跟劳曼克斯一样,也是一个身体有残疾的人,因为这一点劳曼克斯对沃尔克有着特别的同情和理解。沃尔克为了顺利的拿到博士学位,他选修了斯通纳教的一门研讨课。他在斯通纳的课堂上说着一些非常具有挑衅的话,缺乏教养,好像看不起斯通纳,实际上他一无所知,连最基本的文学常识都不懂。在斯通纳研讨课的论文答辩上,沃尔克不仅没有及时上交论文,而且还嘲笑其他同学的演讲,于是斯通纳开始质疑沃尔克有完成论文的能力。最后,在研究生学位答辩时,斯通纳问了沃尔克几个很简单文学常识,沃尔克都没有能答出来,所以斯通纳给了不及格。劳曼克斯认为斯通纳的行为是在毁掉一个天才,从此劳曼克斯开始憎恨斯通纳,甚至在斯通纳快要退休的时候都没有打算放过他。

斯通纳有过两段感情经历,一段是与他的妻子伊丽丝,另一段是婚外出轨的爱情。

在一次聚会上斯通纳认识了他的妻子伊丽丝,开始斯通纳对伊丽丝表现出强烈的爱意,但伊丽丝从来没有给斯通纳任何回应,甚至在她答应斯通纳的求婚时,也是表现出一副冷漠的样子。伊丽丝受传统的欧美式教育,她被束缚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或许跟斯通纳结婚是为了走出这样的生活。

后来,他们的女儿格蕾丝出生了。本来斯通纳可以把女儿培养得很好的,至少能让他顺着自己的天性快乐的成长,拥有完全而健康人格的人。同时,斯通纳也从格蕾丝那里得到亲情和温暖。但是,伊丽丝是出于嫉妒他们之间的父女之情或者想行使母亲的义务还是别的原因,她抢走对伊丽丝的监管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培养女儿。

伊丽丝夺权成功,他们的女儿也没有了原来的快乐,彻底的成为了父母之间战争的牺牲品。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格蕾丝开始尝试逃离。后来,她怀孕了,嫁给了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陌生人。结婚不久后,那个男人参加了二战,最后死在了战场上。格蕾丝的童年像是对没有描写的伊丽丝的童年的补充,它从同一个角度给出了伊丽丝为什么跟斯通纳结婚的答案。

也许上帝可怜好人,给斯通纳送来了灵魂伴侣-凯瑟琳小姐。她曾经是斯通纳的学生,上过斯通纳的课,后来凯瑟琳也成为了一名老师,他们也变成了同事。凯瑟琳有着非常好的身材和相貌,斯通纳就是因为这点爱上了她。斯通纳开始想法设法的跟她接触,每天借着研究论文的借口,在下班的时候去找她。但是凯瑟琳并没有给斯通纳太多的回应,她总是以礼相待,甚至都没有像朋友那样的亲密。久而久之,斯通纳开始怀疑自己的是打扰了人家的生活,于是,他开始躲避凯瑟琳,在学校看到凯瑟琳迎面走来,他就会绕着道走。其实凯瑟琳是喜欢斯通纳的,在凯瑟琳有一周没有见到斯通纳后,她开始假装生病,在斯通纳来看望她时,两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爱意。于是,他们紧紧相拥在一起。

这是斯通纳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他在四十岁的时候才懂得人家在他这个年纪之前早已懂得的东西。虽然这种婚外恋是不道德的,但是作为读者,我还是很赞成他们之间见不得光的爱情,也算是对不幸婚烟的补偿吧。

俗话说:天下没有透风的墙,人们开始猜疑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也做出了补救的措施,但是结果并不美好。斯通纳的死对头劳曼克斯知道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于是,用这件事开始对斯通纳展开又一轮报复。最后,他们分开了。

斯通纳在退休的前两年查出了癌症,所以选择了提前退休。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最后,他拿着自己写的唯一的一本书离开了这个世界。


《斯通纳》即使生活再平凡,于自己也是惊涛骇浪
拥有完全而健康人格的人。同时,斯通纳也从格蕾丝那里得到亲情和温暖。但是,伊丽丝是出于嫉妒他们之间的父女之情或者想行使母亲的义务还是别的原因,她抢走对伊丽丝的监管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培养女儿。

《斯通纳》:很多人说斯通纳是个“失败者”,其实他的一生很完美_百度知 ...
约翰·威廉斯的《斯通纳》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这本书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关于失败者平凡一生的故事。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斯通纳的一生是完美的。他是农村孩子,父母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但却让他上了大学。他的样貌、学识、背景并不出众,但却...

《斯通纳》读书笔记——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
斯通纳对好友马斯特思的怀念,象征着他内心对勇敢和率真的渴望,但他却未能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这些品质。这让我思考,我们是否都像斯通纳一样,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之外,期待着上帝视角,却往往被生活琐碎所淹没。尽管灵魂的孤独是常态,我们可能难以找到灵魂的另一半,但至少,我们要像斯通纳一样,努力活出真实...

斯通纳: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为什么看斯通纳就像是在看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也如同他一样,与自己的对话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太多时刻我们也无从说清某种感觉,自然也得不到内在的反馈。就像斯通纳死前说:“他曾想象过智慧,在漫长岁月的尽头,他却找到了无知”。也许直到生命尽头,我们也...

循环:终究你还是成为了“他”——《斯通纳》详解
面对斯隆提出的关于诗歌意义的问题,他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从时间中被抽离出来,旁观着时间在自己面前流逝。这种体验让他意识到,文学是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开始以文学为伴,尽管生活充满挣扎与痛苦,但他并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斯通纳的父母支持他的决定,即使这意 ...

斯通纳---寻找每一个自己
最后斯通纳回想这两个朋友,一个已经无谓地死去(马斯特思参军战亡),另一个已远远地退缩进生活的序列中(费奇)。马斯特思参军只是看穿了大家的慢性毁灭,想在这个尽头去世界上再走一遭,看看这个世界的样子,参军是为了自己。费奇原是崇德向善的,总感觉自己是感召到美德的第一力量,所以一心规劝斯通纳...

浅谈《斯通纳》之人生
她从来没有想过可能要对别人的幸福生活负责,她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就像低沉不变的嗡嗡声。    他们的结合,可能是因为彼此的孤独,而走在一起。但婚后的伊迪丝,童年所被拘束的东西,似乎刻在骨子里里——自私,孤僻,以我为中心,做事不考虑后果。斯通纳本可以结束这可笑又可悲的婚姻...

斯通纳的内容简介
《斯通纳》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美国,密苏里州。来自偏远农场的农家子弟、19岁的威廉·斯通纳进入州立密苏里大学学习农学。自一堂选修文学课为起点,他的一生就此悄然改变...

如何评价《斯通纳》中的人物沃尔克?
沃尔克毫无天赋,也不精勤,连本科生该掌握的东西都不知道,靠与导师的关系扶摇直上,是学术的投机者,在高校还蛮常见的。斯通纳没有顾忌同事的面子,讲究原则,拒绝让不胜任教师的人读博,算是正直了。

平凡的一生真的那么可怕吗?
鲜少有人会喜欢平凡。但比平凡还可怕的,或许是茫然无措进退失据。《斯通纳》为什么动人?在这个成功学盛行的年代,它至少触发了更广泛的共鸣:“即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记得前一阵子,朋友圈疯传一副对联,是母校古籍所陈正宏教授十年前题赠毕业生时写就:史亦尝考,文亦...

永平县17064934859: 如何评价《斯通纳》这本小说? -
姜平桑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人的观点很难决定一本书的好坏.只想通过几个人物来谈谈这本书. 夫妻间几乎贯穿全书的冷战让人厌恶,可从故事中却可以发现,伊迪丝永远是第一个发现斯通纳变故的人,无论是他的出轨,还是他的绝...

永平县17064934859: 先叙后议作文800字!!!急急急!!!!! -
姜平桑麻: 争取了.人的一生,不求活的轰轰烈烈或惊天动地,但至少我们要活的有价值、有意义,活出自我,即使平凡,也不平庸,我们被它所迷惑.美国作家萨尔曾经说过一段话,在心灵间传唱,或平淡如水,或激昂雄壮,我们的生活,自有一番风...

永平县17064934859: 名著平凡的世界学生读后感600字5篇
姜平桑麻: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已交得好运,但是,命运无常,没有人可以控制自己的人生,因此我们可以做的只有把握当下.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名著平凡的世界学生读后感600字,...

永平县17064934859: 威廉·斯通纳,是那个国家的作家 -
姜平桑麻: 威廉·斯通纳本身不是作家.不过他是作家约翰·威廉斯(1922-1994)笔下的人物角色.一个平凡的美国人.书名就叫《斯通纳》.

永平县17064934859: 《平凡的世界》经典句子摘抄有哪些?
姜平桑麻: 1、社会在变化,生活在变化,人在变化,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包括人的关系.2、悲剧,其开头往往是喜剧.这喜剧在发展,剧中人喜形于色,沉缅于绚丽的梦幻中....

永平县17064934859: 求: 精美的散文!!!要有华丽.优美的那种语句的.要演讲.朗诵用,字数不要太多,最好在10分钟以内的 -
姜平桑麻:落葵 by 简桢 在最荒废的角落,也可能照见小小的美好. 人总是企求圆满;寻常人情如此,平凡的生活事物也...

永平县17064934859: 课外书的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要课外书名,最好给我五六篇) -
姜平桑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

永平县17064934859: 优美句子摘抄和赏析 -
姜平桑麻: 一、描写下雪的: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下来,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帐篷,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我不禁想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美呀!那雪花...

永平县17064934859: 作者通过丑石想表达什么样的人生感悟?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姜平桑麻: 这篇借物说理的散文,借助了一个公认为平凡的对象——一块顽石,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作者通过强烈的对比,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无知,并不能掩盖和抹杀那“默默忍受”多年,而“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在形象的贬值里,精神增值了!我们不能仅凭事物的外表,去评论它的价值.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只有用心灵看到的才是真的.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永平县17064934859: 高尔基名言 -
姜平桑麻:"旧世界"的沼泽土壤还在显示自己的力量.人们还不相信,私有财产 是生活中一切不幸,一切丑恶,一切罪行的根源,也是世世代代压迫人的, 而现在仍然压迫人的根源. ——《苏联记游》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