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本纪的黄帝纪

作者&投稿:驹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中包含什么皇帝~

五帝时期:约公元前3076年~约公元前2029年

这一时期,在位的部落首领有:

帝临魁(一称帝魁):炎帝之子
帝承
帝明
帝直
帝厘
帝哀:(帝裹)
帝榆罔
…… …… ……(中间隔数世)
黄帝:姬轩辕,少典之子
少昊:即玄嚣(姬己挚),黄帝长子
玄帝:即颛顼(名干荒,或称颛顼帝),昌意之子,黄帝之孙
帝喾:姬夋(qūn),蟜极之子,少昊之孙,黄帝曾孙
帝挚:姬挚(zhì),帝喾长子,黄帝玄孙
尧:又称唐尧/帝尧/伊祁放勋,帝喾次子,黄帝玄孙。
舜:又称虞舜/帝舜/姚重华,瞽瞍长子,颛顼的六世孙,黄帝的八世孙
??(姓名失考):与崇伯鲧(颛顼的玄孙)同期

  黄帝纪

  原文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黄帝者1,少典之子2,姓公孙,名曰轩辕3。生而神灵,弱而能言4,幼而徇齐5,长而敦敏,成而聪明6。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7。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8,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9。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10,治五气11,艺五种12,抚万民,度四方13,教熊罴貔貅貙虎14,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15。三战,然后得其志16。蚩尤作乱,不用帝命17。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18,遂禽杀蚩尤19。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20,披山通道21,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22,及岱宗23。西至于空桐24,登鸡头25。南至于江,登熊、湘26。北逐荤粥27,合符釜山28,而邑于涿鹿之阿29。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30。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31。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32。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33。获宝鼎,迎日推筴34。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35以治民。顺天地之纪36,幽明之占37,死生之说38,存亡之难39。时播百谷草木40,淳化鸟兽虫蛾41,旁罗日月星辰水波42土石金玉43,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44。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45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46
黄帝居轩辕之丘47,而娶于西陵之女48,是为嫘祖49。嫘祖为黄帝正妃50,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51,青阳降居江水52;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53。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54。黄帝崩55,葬桥山56。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帝颛顼高阳者1,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2,载时3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4,治气5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6,南至于交阯7,西至于流沙8,东至于蟠木9。动静之物10,大小之神11,日月所照,莫不砥属12。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13。颛顼崩14,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帝喾高辛者1,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2,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3。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4。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5,明鬼神而敬事之6。其色郁郁,其德嶷嶷7。其动也时,其服也士8。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9,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10。
帝喾娶陈锋氏女11,生放勋12。娶娵訾氏女,生挚13。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14,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帝尧者1,放勋2。其仁如天3,其知如神4。就之如日5,望之如云6。富而不骄,贵而不舒7。黄收纯衣8,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9,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10。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乃命羲、和11,敬顺昊天12,数法13日月星辰14,敬授民时15。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16。敬道日出,便程东作17。日中,星鸟,以殷中春18。其民析,鸟兽字微19。申命羲叔,居南交20。便程南为,敬致21。日永,星火,以正中夏22。其民因,鸟兽希革23。申命和仲24,居西土25,曰昧谷26。敬道日入,便程西成27。夜中,星虚28,以正中秋29。其民夷易,鸟兽毛毨30。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31。便在伏物32。日短,星昴,以正中冬33。其民燠,鸟兽氄毛34。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35。信饬36百官,众功皆兴。
尧曰:“谁可顺此事?”37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38尧曰:“吁!顽凶,不用。”39尧又曰:“谁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40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41尧又曰:“嗟,四岳42,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43,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44。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45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46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47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48岳应曰:“鄙德忝帝位。”49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50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51尧曰:“吾其试哉。”52于是尧妻之二女53,观其德于二女54。舜饬下二女于妫汭55,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56,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57。尧使舜入山林58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59。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60。正月上日61,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62。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63。遂类于上帝64,禋于六宗65,望于山川66,辩于群神67。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68。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祡69,望秩于山川70。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71,同律度量衡72,修五礼73五玉74三帛75二生76一死77为挚78,如五器,卒乃复79。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80,用特牛礼。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81。遍告以言82,明试以功,车服以庸83。肇十有二州,决川84。象以典刑85,流宥五刑86,鞭作官刑87,扑作教刑88,金作赎刑89。眚灾过,赦90;怙终91贼,刑92。钦哉,钦哉,惟刑之静哉!93
讙兜进言共工94,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95,共工果淫辟96。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97在江淮、荆州98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99,以变北狄100;放讙兜于崇山101,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102,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103,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104。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105,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106,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107。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108。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109,是为帝舜。 集解谥法曰:“翼善传圣曰尧。”索隐尧,谥也。放勋,名。帝喾之子,姓伊祁氏。案:皇甫谧云“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於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正义徐广云:“号陶唐。”帝王纪云:“尧都平阳,於诗为唐国。”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其北,帝夏禹都,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括地志云:“今晋州所理平阳故城是也。平阳河水一名晋水也。” 集解徐广曰:“号陶唐。”皇甫谧曰:“尧以甲申岁生,甲辰即帝位,甲午徵舜,甲寅舜代行天子事,辛巳崩,年百一十八,在位九十八年。” 索隐如天之函养也。 索隐如神之微妙也。 索隐如日之照临,人咸依就之,若葵藿倾心以向日也。 索隐如云之覆渥,言德化广大而浸润生人,人咸仰望之,故曰如百谷之仰膏雨也。 索隐舒犹慢也。大戴礼作“不豫”。 集解徐广曰:“纯,一作‘纟才’。”骃案:太古冠冕图云“夏名冕曰收”。礼记曰“野夫黄冠”。郑玄曰“纯衣,士之祭服”。索隐收,冕名。其色黄,故曰黄收,象古质素也。纯,读曰缁。 集解徐广曰:“驯,古训字。”索隐史记“驯”字徐广皆读曰训。训,顺也。言圣德能顺人也。案:尚书作“俊德”,孔安国云“能明用俊德之士”,与此文意别也。 集解徐广曰:“下云‘便程东作’,然则训平为便也。”骃案:尚书并作“平”字。孔安国曰“百姓,百官”。郑玄曰“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索隐古文尚书作“平”,此文盖读“平”为浦耕反。平既训便,因作“便章”。其今文作“辩章”。古“平”字亦作“便”,音婢缘反。便则训辩,遂为辩章。邹诞生本亦同也。 集解孔安国曰:“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世掌天地之官。”正义吕刑传云:“重即羲,黎即和,虽别为氏族,而出自重黎也。”案:圣人不独治,必须贤辅,乃命相天地之官,若周礼天官卿、地官卿也。 正义敬犹恭勤也。元气昊然广大,故云昊天。释天云:“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而独言昊天者,以尧能敬天,大,故以昊大言之。 索隐尚书作“历象日月”,则此言“数法”,是训“历象”二字,谓命羲和以历数之法观察日月星辰之早晚,以敬授人时也。 正义历数之法,日之甲乙,月之大小,昏明递中之星,日月所会之辰,定其天数,以为一岁之历。 正义尚书考灵耀云:“主春者,张昏中,可以种稷。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种黍菽。主秋者,虚昏中,可以种麦。主冬者,昴昏中,可以收敛也。”天子视四星之中,知民缓急,故云敬授民时也。 集解尚书作“嵎夷”。孔安国曰:“东表之地称嵎夷。日出於旸谷。羲仲,治东方之官。”索隐旧本作“汤谷”,今并依尚书字。案:淮南子曰“日出汤谷,浴於咸池”,则汤谷亦有他证明矣。又下曰“昧谷”,徐广云“一作‘柳’”,柳亦日入处地名。太史公博采经记而为此史,广记异闻,不必皆依尚书。盖郁夷亦地之别名也。正义郁音隅。阳或作“旸”。禹贡青州云:“嵎夷既略。”案:嵎夷,青州也。尧命羲仲理东方青州嵎夷之地,日所出处,名曰阳明之谷。羲仲主东方之官,若周礼春官卿。 集解孔安国曰:“敬道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索隐刘伯庄传皆依古史作平秩音。然尚书大传曰“辩秩东作”,则是训秩为程,言便课其作程者也。正义道音导。便,程,并如字,後同。导,训也。三春主东,故言日出。耕作在春,故言东作。命羲仲恭勤道训万民东作之事,使有程期。 集解孔安国曰:“日中谓春分之日也。鸟,南方朱鸟七宿也。殷,正也。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转以推孟、季,则可知也。”正义下“中”音仲,夏、秋、冬并同。 集解孔安国曰:“春事既起,丁壮就功,言其民老壮分析也。”乳化曰字。尚书“微”作“尾”字。说云“尾,交接也”。 集解孔安国曰:“夏与春交,此治南方之官也。”索隐孔注未是。然则冬与秋交,何故下无其文?且东嵎夷,西昧谷,北幽都,三方皆言地,而夏独不言地,乃云与春交,斯不例之甚也。然南方地有名交阯者,或古文略举一字名地,南交则是交阯不疑也。正义羲叔主南方官,若周礼夏官卿也。 集解孔安国曰:“为,化也。平序分南方化育之事,敬行其教,以致其功也。”索隐为依字读。春言东作,夏言南为,皆是耕作营为劝农之事。孔安国强读为“讹”字,虽则训化,解释亦甚纡回也。正义为音于伪反。命羲叔宜恭勤民事。致其种殖,使有程期也。 集解孔安国曰:“永,长也,谓夏至之日。火,苍龙之中星,举中则七星见可知也,以正中夏之节。”马融、王肃谓日长昼漏六十刻,郑玄曰五十五刻。 集解孔安国曰:“因,谓老弱因就在田之丁壮以助农也。夏时鸟兽毛羽希少改易也。革,改也。” 正义和仲主西方之官,若周礼秋官卿也。 集解徐广曰:“一无‘土’字。以为西者,今天水之西县也。”骃案:郑玄曰“西者,陇西之西,今人谓之兑山”。 集解徐广曰:“一作‘柳谷’。”骃案:孔安国曰“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此居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也”。 集解孔安国曰:“秋,西方,万物成也。” 索隐虚,旧依字读,而邹诞生音墟。案:虚星主坟墓,邹氏或得其理。 集解孔安国曰:“春言日,秋言夜,互相备也。虚,玄武之中星。亦言七星皆以秋分日见,以正三秋也。” 集解孔安国曰:“夷,平也。老壮者在田,与夏平也。毨,理也。毛更生整理。” 集解孔安国曰:“北称幽都,谓所聚也。”索隐山海经曰“北海之内有山名幽都”,盖是也。正义案:北方幽州,阴聚之地,命和叔居理之。北方之官,若周礼冬官卿。 索隐使和叔察北方藏伏之物,谓人畜积聚等冬皆藏伏。尸子亦曰“北方者,伏方也”。尚书作“平在朔易”。今案:大传云“便在伏物”,太史公据之而书。 集解孔安国曰:“日短,冬至之日也。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节也。”马融、王肃谓日短昼漏四十刻。郑玄曰四十五刻,失之。 集解徐广曰:“氄音茸。”骃案:孔安国曰“民入室处,鸟兽皆生氄毳细毛以自温也”。 索隐夫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度数也。而日行迟,一岁一周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至二十九日半强,月行天一匝,又逐及日而与会。一年十二会,是为十二月。每月二十九日过半。年分出小月六,是每岁馀六日。又大岁三百六十六日,小岁三百五十五日,举全数云六十六日。其实一岁唯馀十一日弱。未满三岁,已成一月,则置闰。若三年不置闰,则正月为二月。九年差三月,则以春为夏。十七年差六月,则四时皆反。以此四时不正,岁不成矣。故传曰“归馀於终,事则不悖”是也。 集解徐广曰:“古‘敕’字。” 正义言将登用之嗣位也。 集解孔安国曰:“放齐,臣名。”正义放音方往反。郑玄云:“帝尧胤嗣之子,名曰丹朱,开明也。”案:开,解而达也。帝王纪云:“尧娶散宜氏女,曰女皇,生丹朱。”汲冢纪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范汪荆州记云:“丹水县在丹川,尧子朱之所封也。”括地志云:“丹水故城在邓州内乡县西南百三十里。丹水故为县。” 集解孔安国曰:“吁,疑怪之辞。”正义左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凶,讼也。言丹朱心既顽嚚,又好争讼,不可用之。 集解孔安国曰:“讙兜,臣名。”郑玄曰:“共工,水官名。”正义兜音斗侯反。 正义漫音莫干反。共工善为言语,用意邪僻也。似於恭敬,罪恶漫天,不可用也。 集解郑玄曰:“四岳,四时官,主方岳之事。”正义嗟叹鸿水,问四岳谁能理也。孔安国云:“四岳,即上羲和四子也。分掌四岳之诸侯,故称焉。” 集解孔安国曰:“怀,包;襄,上也。”正义汤音商,今读如字。荡荡,广平之貌。言水奔突有所涤除,地上之物为水漂流荡荡然。案:怀,藏,包裹之义,故怀为包。释言以襄为驾,驾乘牛马皆在上也。言水襄上乘陵,浩浩盛大,势若漫天。 集解马融曰:“鲧,臣名,禹父。” 正义负音佩,依字通。负,违也。族,类也。鲧性很戾,违负教命,毁败善类,不可用也。诗云“贪人败类”也。 正义异音异。孔安国云:“异,已;已,退也。言馀人尽已,唯鲧可试,无成乃退。” 正义尔雅释天云:“载,岁也。夏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李巡云:“各自纪事,示不相袭也。”孙炎云:“岁,取岁星行一次也。祀,取四时祭祀一讫也。年,取禾谷一熟也。载,取万物终更始也。载者,年之别名,故以载为年也。”案:功用不成,水害不息,故放退也。至明·年得舜,乃殛之羽山,而用其子禹也。 集解郑玄曰:“言汝诸侯之中有能顺事用天命者,入处我位,统治天子之事者乎?”正义孔安国云:“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在位七十载,时八十六,老将求代也。” 正义四岳皆云,鄙俚无德,若便行天子事,是辱帝位。言己等不堪也。 集解孔安国曰:“无妻曰矜。”正义矜,古顽反。 集解孔安国曰:“不至於奸恶。”正义烝,之升反,进也。言父顽,母嚚,弟傲,舜皆和以孝,进之於善,不至於奸恶也。 正义欲以二女试舜,观其理家之道也。 正义妻音七计反。二女,娥皇、女英也。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舜升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 正义视其为德行於二女,以理家而观国也。 集解孔安国曰:“舜所居妫水之汭。”索隐列女传云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系本作“女莹”。大戴礼作“女匽”。皇甫谧云:“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汭,水涯也,犹洛汭、渭汭然也。”正义饬音敕。下音胡亚反。汭音芮。舜能整齐二女以义理,下二女之心於妫汭,使行妇道於虞氏也。括地志云:“妫汭水源出蒲州河东南山。许慎云:‘水涯曰汭。’案:地记云‘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妫水,北流者汭水。二水异源,合流出谷,西注河。妫水北曰汭也’。又云‘河东县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 集解郑玄曰:“五典,五教也。盖试以司徒之职。” 集解马融曰:“四门,四方之门。诸侯群臣朝者,舜宾迎之,皆有美德也。” 索隐尚书云“纳于大麓”,谷梁传云“林属於山曰麓”,是山足曰麓,故此以为入山林不迷。孔氏以麓训录,言令舜大录万几之政,与此不同。 集解郑玄曰:“三年者,宾四门之後三年也。” 集解徐广曰:“音亦。今文尚书作‘不怡’。怡,怿也。”索隐古文作“不嗣”,今文作“不怡”,怡即怿也。谓辞让於德不堪,所以心意不悦怿也。俗本作“泽”,误尔,亦当为“怿”。 集解马融曰:“上日,朔日也。”正义郑玄云:“帝王易代,莫不改正。尧正建丑,舜正建子,此时未改,故依尧正月上日也。” 集解郑玄曰:“文祖者,五府之大名,犹周之明堂。”索隐尚书帝命验曰:“五府,五帝之庙。苍曰灵府,赤曰文祖,黄曰神斗,白曰显纪,黑曰玄矩。唐虞谓之五府,夏谓世室,殷谓重屋,周谓明堂,皆祀五帝之所也。”正义舜受尧终帝之事於文祖也。尚书帝命验云:“帝者承天立五府,以尊天重象也。五府者,黄曰神斗。”注云:“唐虞谓之天府,夏谓之世室,殷谓之重屋,周谓之明堂,皆祀五帝之所也。文祖者,赤帝熛怒之府,名曰文祖。火精光明,文章之祖,故谓之文祖。周曰明堂。神斗者,黄帝含枢纽之府,名曰神斗。斗,主也。土精澄静,四行之主,故谓之神斗。周曰太室。显纪者,白帝招拒之府,名显纪。纪,法也。金精断割万物,故谓之显纪。周曰总章。玄矩者,黑帝汁光纪之府,名曰玄矩。矩,法也。水精玄味,能权轻重,故谓之玄矩。周曰玄堂。灵府者,苍帝灵威仰之府,名曰灵府。周曰青阳。” 集解郑玄曰:“璿玑,玉衡,浑天仪也。七政,日月五星也。”正义说文云:“璿,赤玉也。”案:舜虽受尧命,犹不自安,更以璿玑玉衡以正天文。玑为运转,衡为横箫,运玑使动於下,以衡望之,是王者正天文器也,观其齐与不齐。今七政齐,则己受禅为是。蔡邕云:“玉衡长八尺,孔径一寸,下端望之,以视星宿,并县玑以象天,而以衡望之,转玑窥衡,以知星宿。玑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而强也。”郑玄云:“运转者为玑,持正者为衡。”尚书大传云:“政者,齐中也。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道正而万事顺成,故天道政之大也。” 集解郑玄曰:“礼祭上帝于圜丘。”正义五经异义云:“非时祭天谓之类,言以事类告也。时舜告摄,非常祭也。”王制云:“天子将出,类于上帝。”郑玄云:“昊天上帝谓天皇大帝,北辰之星。” 集解郑玄曰:“六宗,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也。”骃案:六宗义众矣。愚谓郑说为长。正义周语云“精意以享曰禋”也。孙炎云:“禋,絜敬之祭也。”案:星,五纬星也。辰,日月所会十二次也。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也。风师,箕星也。雨师,毕星也。孔安国云:“四时寒暑也,日月星也,水旱也。”礼祭法云:“埋少牢於大昭,祭时也。禳祈於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禜,祭星。雩禜,祭水旱也。”司马彪续汉书云:“安帝立六宗,祀於洛阳城西北亥地,礼比大社。魏因之。至晋初,荀顗言新祀,以六宗之神诸家说不同,乃废之也。” 集解徐广曰:“名山大川。”正义望者,遥望而祭山川也。山川,五岳、四渎也。尔雅云:“梁山,晋望也。” 集解徐广曰:“辩音班。”骃案:郑玄曰“群神若丘陵坟衍”。正义辩音遍。谓祭群神也。 集解马融曰:“揖,敛也。五瑞,公侯伯子男所执,以为瑞信也。尧将禅舜,使群牧敛之,使舜亲往班之。”正义揖音集。周礼典瑞云:“王执镇圭,尺二寸。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七寸。伯执躬圭,五寸。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皆五寸。言五瑞者,王不在中也。”孔文祥云:“宋末,会稽修禹庙,於庙庭山土中得五等圭璧百馀枚,形与周礼同,皆短小。此即禹会诸侯於会稽,执以礼山神而埋之。其璧今犹有在也。” 集解马融曰:“舜受终後五年之二月。”郑玄曰:“建卯之月也。祡祭东岳者,考绩。祡,燎也。”正义案:既班瑞群后即东巡者,守土之诸侯会岱宗之岳,焚柴告至也。王者巡狩,以诸侯自专一国,威福任己,恐其壅遏上命,泽不下流,故巡行问人疾苦也。风俗通云:“太,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始也,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之长也。”案:二月,仲月也。仲,中也,言得其中也。 正义乃以秩望祭东方诸侯境内之名山大川也。言秩者,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 集解郑玄曰:“协正四时之月数及日名,备有失误。”正义既见东方君长,乃合同四时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周礼:“太史掌正岁年以序事,颁正朔於邦国。”则节气晦朔皆天子颁之。犹恐诸侯国异,或不齐同,因巡狩合正之。 集解郑玄曰:“律,音律;度,丈尺;量,斗斛;衡,斤两也。”正义律之十二律,度之丈尺,量之斗斛,衡之斤两,皆使天下相同,无制度长短轻重异也。汉律历志云:“虞书云‘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律以统气类物,一曰黄锺,二曰太蔟,三曰姑洗,四曰蕤宾,五曰夷则,六曰无射。吕以旅阳宣气,一曰林锺,二曰南吕,三曰应锺,四曰大吕,五曰夹锺,六曰中吕。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锺之管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黄锺之龠,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为一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衡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轻重也。本起於黄锺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而五权谨矣。衡,平也。权,重也。”




五帝本纪——皇帝
炎帝(神农氏)欲讨伐诸侯,欲惩罚他们不来朝进享。诸侯皆归顺轩辕,轩辕教授大家观察日月四季的变化,种植五谷杂粮,安抚四海黎民,丈量九州山川。治军练兵,组成虎狼之师;内修德政,诸侯纷纷来朝拜,天下均驯服。国力逐渐强盛,与神农氏火拼于阪泉牧野。经过三次鏖战,彻底打败了炎帝的军队。轩辕初步赢得...

皇帝本纪是什么意思?
《史记》中的皇帝本纪是记录中国历代帝王的正史,也是《史记》的中心部分。它从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共有二十四纪,记录了大量帝王的政绩、政策、典章制度、兴废起落、生老病死等方面的事迹,使人们更加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皇帝本纪的编纂首先是为了纪录历史,同时也是为了反映一定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立...

史记皇帝本纪的翻译
是《史记·五帝本纪第一》的第二自然段。开篇如下: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 是不是想知道...

史记本纪是哪些
1. 《五帝本纪》是《史记》中的开篇之作,主要记载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五位重要帝王的历史事迹。这些帝王分别是黄帝、颛项、帝喾、尧和舜。本纪详细描述了他们的功绩和统治时期的重要事件。2. 《夏本纪》是关于夏朝的历史记录。夏朝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朝代,一般认为是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

皇帝这个词怎么来的,古时候怎么选的皇帝?
“皇”有三皇,三皇分别为伏羲,神农,黄帝;伏羲、女娲、神农;天皇、地皇、泰皇等多个版本。三皇大多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帝”有五帝,五帝分别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等版本。《史记》的第一个“纪”便是《五帝本纪》,司马迁将五帝当成历史来看待。秦始皇之前,...

司马迁之所以把吕后列入帝王本纪,是不是等于追封吕后为皇帝?
年号出现以前本纪并非帝王专属,因而司马迁并未将刘盈列入本纪 正如前文所说,汉惠帝刘盈虽然在位期间,但朝政大权却为吕后所掌握,而他自己则“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史记·吕太后本纪》),直到自己病逝。其实本纪并非帝王专有,本纪只是按照编年的体例,依照年月的顺序,记载帝王...

史记皇帝本纪的翻译
是黄帝本纪吧,看看是不是这个,希望能帮你。【译文】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清楚。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

梁书武帝本纪与武帝纪一样吗?
《梁书·武帝本纪》是关于梁武帝萧衍的传记,这个和《武帝纪》是不一样的,因为历史上被谥号为武帝的皇帝有很多,比如西汉的汉武帝刘彻。

什么是本纪?项羽为何会被记载入帝王的本纪中?
本纪简称纪,在《史记》中记述黄帝到汉武帝时近百名帝王及其先祖的事迹。纪是“记录”的意思,本纪就是记录事情的本末。同时纪也有将分散的事务串联起来的头绪之意,即按年、月、日来记录帝王当政时期发生的大事。《史记》中《周本纪》、《秦始皇本纪》等十本纪记录的都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即帝王...

司马迁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将项羽列入帝王本纪?
楚汉争霸第四个原因:《项羽本纪》中对项羽本人的称呼却是直呼直名,显示出项羽与其他帝王的区别。项羽虽然被列入了只有帝王才配用的“纪”中,但在纪中司马迁对项羽的称呼却是直呼其名“项籍”,这是一种不尊重的称呼,在古代称呼很讲究的,比如“参拜不名”这个礼仪就是不称呼对方的名字,只称呼...

建始县18388725833: 五帝本纪黄帝传说主要内容 -
剧慧惠复: 黄帝纪 原文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

建始县18388725833: 史记:五帝本纪和夏本纪的内容简介 -
剧慧惠复: 《五帝本纪》是《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中的第一篇,记载的是远古传说中相继为帝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颛顼(zhuān xū,专须)、帝喾(kù,酷)、尧、舜的事迹,同时也记录了当时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远古...

建始县18388725833: 五帝本纪的题解 -
剧慧惠复: 集解凡是徐氏义,称徐姓名以别之.馀者悉是骃注解,并集众家义. 索隐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 正义郑玄注中候敕省图云:“德合五帝坐星者,称帝.”又坤灵图...

建始县18388725833: 蚩尤是哪个书里的人物 -
剧慧惠复: 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其后《龙鱼河图》(《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云:“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述异记》云:蚩尤“食铁...

建始县18388725833: 蚩尤的真面目 -
剧慧惠复: 蚩尤见之正史,载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纪.因其有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名. 历代史家为作之作注.裴骃撰《史记集解》引应劭曰:“蚩尤,古天子”;又转达引《汉书音义》臣瓒引《孔子三朝记》云:“蚩尤,庶人之贪者”.列举...

建始县18388725833: 远古的五帝是哪些?急需!!!!!!!!!!
剧慧惠复: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而《礼记·月令》以太?(伏羲)、炎帝(神农)、...

建始县18388725833: 五帝是哪五帝? -
剧慧惠复: 五帝根据不同史料记载,有以下六种说法:(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史记》);(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6)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五方上帝) (7)炎帝、黄帝、尧、舜、禹.(民间传说)

建始县18388725833: 请问”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五帝之世”是什么? -
剧慧惠复: .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帝王,说法不一.(1) 黄帝 ( 轩辕 )、 颛顼 ( 高阳 )、 帝喾 ( 高辛 )、 唐尧 、 虞舜 .《大戴礼记·五帝德》:“ 孔子 曰:'五帝用记,三王用度.'”《史记·五帝本纪》 唐 张守节 正义:“ 太史公 依《世本》、《大...

建始县18388725833: 五帝指的是那五个? -
剧慧惠复: 有五种说法: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②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④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⑤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建始县18388725833: 三黄五帝 分别指的是谁? -
剧慧惠复: 有关三黄五帝的几种不同组合,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一些说法: 三黄: ⒈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⒉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⒊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⒋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五帝: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