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6500字!!!!!!!!!!!!!!!!!!!!!!!!

作者&投稿:睢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读后感6500字左右~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汗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所以,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角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则是赞赏有加,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三国演义》是我读过的四大奇书之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说之一,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评价,其中,有许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死孔明吓退活仲达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有:

一、「过五关斩六将」:当时关羽因为要保护二位嫂嫂及侄儿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好屈服于曹军之下,但关羽虽处在曹营下,却无时无刻地挂念的大哥,时时打听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关羽终于知道大哥现处在河北袁绍那里,他赶快提刀跨马护送着两位嫂嫂及随行的女眷们乘车,到了东岭关口,因偏将孔秀执意要请示曹丞相之后,此时,关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两半,消息传到洛阳 ,虽洛阳守将韩福和孟垣商量对策,但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两个人都被关羽所劈死,像这样,关羽一连闯过五个关口,杀了六员守将, 才渡过黄河,他虽然感到有些愧对曹操,但此时的他只想赶快和大哥碰面,杀了这么多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二、「单骑救主」:此时,刘备虽然对刘表的召请,心里感到怀疑,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刘备便带着赵云,跨着坐骑,向襄阳出发,蔡瑁装得非常恭敬,到了第二天早上,荆襄九郡四十二州县的文武官吏,开始参加刘备代替了刘表主持的「丰年大宴」,赵云非常小心的跟在刘备身旁,于是,蔡瑁又设下计策,把赵云支开,等到酒过三巡之后,伊藉拿著酒杯,走近刘备席前,悄悄地向他说:「蔡瑁想要杀你,你赶快从西门逃走吧!」于是,刘备立即跨上坐骑向西门逃出去,但没想到走不到几里路,前面有一条又深又急的河,此时,刘备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这时,刘备嘴里喃喃地念道:「马儿,你要救我!」马儿好像是听懂他话似的,奋力蹿起来,使刘备脱离了险境。

这两则故事使我受到了启发,(一)则是让我感受到关公的重意气,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两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两位嫂嫂的安全为重;(二)则是让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认为它是坏的而舍弃它,就像是马一样,即使它是会克主的,但刘备却不在意它,可能是刘备的仁心感动了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时,它没有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三国演义》即将逝去的时候,不经意间,我突然听到了姜维临终前的那声叹息,是那么的无奈那么的惆怅。那一刻,我的心中一凉,有如陷入了极地的冰窟,真的。这声的叹息,与其说是对后主昏庸的感怀,不如说对补天难遂的遗恨。我轻然合上双眸,眼帘仿佛出现了千年前的那一幕:

  天地之间,没有朦胧月色的点缀,漆黑一片。萧瑟秋风无情的将枫叶扫下,又向军营卷去,时时能激起乌鸦的叫声。主帐中的烛火幽暗欲灭,整个五丈原上,除了凄凉什么都没有。

  终于,主帐中的灯火熄去了,诸葛孔明带着遗憾永远的走了,他把他的梦想留给了姜维,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感伤的梦啊。为了这个梦,曾经高卧隆中的书生毅然出山;为了这个梦,曾经安坐案牍的儒士坚然披甲;也为了这个梦,蜀汉残破的旗帜在祁山脚下六次闪现;同样还是为了这个梦,五丈原上从此将再无欢颜。

  苍天是那么的残酷,昨日还英姿飒爽的青年将军,一夜之间苍老了这么多,因为伯约知道,从今以后,他将肩负着孔明未竟的事业,继续追逐着那片微弱的光明,而这个未知的梦想竟是那么的沉重,压在他的心头,令他难以喘过气来。

  他何尝能够忘记慈母遥寄的当归,他又何尝愿意忘记故土滋养的草木,但是他更不能忘记的是诸葛孔明临别前欲言又止的唇角,以及孤独无助的眼眸,他明白,那是孔明给自己的未完梦想。抉择即意味这放弃,当姜维忍泪选住一端而不得不舍弃另一端的同时,我分明看见了他心中的血正滴滴落下,滴答滴答,激起阵阵血红色的涟漪。

  光复汉室,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多么可笑的痴人梦,于是就有了蒋琬费祎的层层阻挠,也有了后主阿斗的锦色诏书。但是在姜维看来,这是一个圣洁的信念,既是对“士为知己者死”的再次肯定,更是对心中自己理念的重新诠释。于是,就有了九伐中原(演义中说九次,历史上其实有十一次),就有了悲剧史诗,同样也就有了后人史家送给姜维的四个字:“穷兵黩武”。

  我不知道他到底熬过了多少个难眠之夜,也不知道他究竟作出过多少个难断抉择,我知道的只有他先后北伐中原一十有一次,十一次四两对千斤的博奕,有多少人愿意并能够去坚持呢?我能感受到的只有一个唐吉珂德般的另类英雄在挑战着整个世俗,以及…挑战失败的无奈…

  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这不正是姜维所期望的么?在某场战役中,他能且已经做到了这一点。狄道之间,沈岭之前,我们分明能看到他眼眸中的欣慰与憧憬,在他看来,圆梦的历程又少了一日,天际的光明又近了一步。然而,苦经了那么多次挫折后,他却又不得不接受另一个残酷的现实:天之痕是没有人能够抹平的。当我历经了风雨后发现,原来自己倾心付出一切只是为了守候一个没有结果的结局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感受。

  末路、黄昏、秋水。三个简简单单的词,排列组合在一起后,竟能让人亲眼看到那英雄末路的凄美画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穷兵黩武?财力的浪费?对经济的破坏?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其中的功过得失呢?或者,这些都不是重要的,我唯一读懂的,是流星划天际般的永恒。

  终于,钟会的阴谋在还未来得及施展就立马被镇压了,而将筹码孤注一掷压在钟会身上的姜维自然也难免厄运,这位企图改写历史的末路英雄带着一种深深的惆怅无奈地走到了生命终点。盖棺却无定论,关于姜维的千秋功过争执了一代又一代,但是我想长眠地底的姜维却是不会去计较这么多的--因为他无悔,所以他无愧。

  掩卷而思,姜维的失败不只是一个个人的失败,也不仅仅是一个蜀国的失败,更可以解读成一种精神的失败。但是成王败寇,后人们不去悼念这种精神的失败,反倒弹冠相庆、漫意指责,这究竟又是谁的悲哀呢?或者,仅仅是时代的悲哀?
魏军统帅司马懿看破了以诸葛亮为统帅的蜀军的软肋——粮草!用他的“一以贯之”的战略指导思想——蜀军粮草不足,只要坚守不出,待蜀军粮尽时大举进攻,就可取胜!用他的“恒”和“韧”拖垮了劳师远征、粮草不继的蜀军;拖死了呕心沥血、事必躬亲的诸葛亮。最终在对抗诸葛亮六出祁山、大举伐魏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获得了成功!进而为以后的政归司马氏、三国归晋(司马)奠定了权力的基础!
作为一个具备政治家的素质,有着深远战略眼光的军事统帅,司马懿在蜀魏战争的一开始,就针对蜀军劳师远征,粮草补给困难的弱点制定了“避敌锋芒,坚守不出,待其粮尽,再行反攻”的总策略,并坚定不移、自始至终地贯彻执行之。
事实证明,这一战略是正确的、成功的。
诸葛亮一出祁山攻击曹魏,司马懿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要占领街亭,绝蜀军的粮道。诸葛亮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军事会议上指出“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
不幸的是,由于言过其实的马谡丢了街亭,不但导致蜀军全线败退,还迫使诸葛亮演了一出“空城计”。
诸葛亮二出祁山时,司马懿“因自陈仓运粮甚便,以郝昭守陈仓”。结果蜀军因久攻陈仓不下,无粮而退。
同样的,在诸葛亮四出和五出祁山时,由于“粮草问题”,蜀国方面的苟安、李严散布流言,招致蜀后主刘禅召回诸葛亮,使得两次精心准备的征伐都半途而废!
自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一出祁山始,至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六出祁山、殒命五丈原止,司马懿用近十年的时间成就了莫大的功勋!
十年的光阴,戎马倥偬。司马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和意志坚持、贯彻了一个非常简单、明确的战略指导思想。从未因执行过程中的屡遭挫折和败绩而动摇;也从未因手下强兵悍将的不理解和激烈反对而改变!
当然,为贯彻实施他的这一思想,司马懿也采用了多种的手段,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在诸葛亮三出祁山时,司马懿因众将强烈要求出战而大败,竟然对众将破口大骂“汝等不知兵法,只凭血气之勇,强欲出战,致有此败!……”并以开杀戒、行军法相威胁。
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上方谷侥幸逃脱之后即坚守不出。为此,他强压心中的屈辱之火,欣然接受诸葛亮差人送来的妇人之装,破了诸葛的激将之计;他玩弄权术,辗转请魏主曹睿降旨,以压制众将的反对意见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笑逐言开)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庶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时年尽二十六岁。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当我们羡慕地看着别人成功时,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就像冰心说的: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当我再一次用高中生的眼光重省《三国》的时候,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赵云的忠肝义胆天地可见,冲锋陷阵,他会冲在最前面,撤退回营,他甘愿断后护送,生命在他的战场上只属于国家,属于他效忠的朝廷,无论功劳多大,他都不会居功自傲,独领风骚。这,才是真正的“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的智慧都倾注在军师的天职上,献给了刘备创业的进程,没有怨言。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耳熟能详的历史无一不透着孔明的努力汗水智慧与精力。出师一表争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用一生的光阴诠释了“义”的真谛。张飞虽然是个欠考虑,容易脑热的单细胞动物,看他就晓得什么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然而兄弟有难他必定出手相助,因为火爆的脾气,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这也是为了兄弟,为了义,他用生命换来的“义”。这,才是真正的义。关羽很讲义气,对事不对人,为了刘备,他宁愿帮曹操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因心念旧恩,在立下军令状的情况下毅然在华容道调转马头,放走了曹操,不是别的,只是为了义。这,才是真正的“义”。《三国演义》上演的不只是场战争游戏,它并非“演”的天下,而是“义”的舞台。如果不是“义”的存在,哪会有三国鼎立的时代?! 义――三画一字,简简单单,又寓意深刻,三国演义,义贯三国,逝去了义,三国也就演不起来。

  前些天,我读了一本好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小说中的保尔就是作家本人。小说讲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他只读了三年学,就被迫弃学打工,在十月革命爆发后年仅十四岁的他自愿加入了红军,参加过各种战役,锻炼成一名钢铁般坚韧的勇士。后来他在与波兰白匪军战斗时,头部中了弹片,伤势非常严重,可他以爱国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战胜了死神,但他的右眼却完全失明了。几年后,他由于旧伤复发和辛勤忘我的工作,导致全身瘫痪和双目失明,在休养期间,他仍然从事宣传工作,在他双目失明以后,他拿起笔开始创作,仍然为祖国,人民而奉献自己。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保尔在得知自己将全身瘫痪时,并没有去找医生医治,而是打算把自己的余生都交给革命事业吗,坚持工作直到死去为止。啊,军人多么伟大啊!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把祖国和人民放在自己的生死之上。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已逝年华时,不因虚度光阴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本书让我明白,生命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奉献!

  【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评析】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我认为,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或许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我们留下一个谜。或许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评析】有人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弟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孝弟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弟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弟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弟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弟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评析】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评析】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评析】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评析】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评析】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评析】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评析】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我认为,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或许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我们留下一个谜。或许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评析】有人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弟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孝弟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弟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弟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弟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弟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评析】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评析】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评析】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评析】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评析】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评析】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评析】”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的说法,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评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评析】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评析】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我认为,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或许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我们留下一个谜。或许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以前刚读《论语》的时候,最喜欢最后一句,前面其他的几句都忽略掉了。后来渐渐的发现,其实算算看,从“志于学”,到“而立”,到“不惑”,在真实修养上,都非常不容易的事。当然,最喜欢的,还是最后这句,“从心所欲,不逾矩”。

庄子里有一这样段:惠施说有个大树很大,但是什么用也没有,说庄子的学说就是这样,不被世人所容纳。庄子说,你有这样的大树,“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庄子的文辞非常美,可是仔细一想就会知道,这段话,本身就像惠施的批评一样,大而无用。为什么这样说?你看,树可以找得到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其实严格来说,树都很难找到这样的环境——人能吗?谁能离开其他的人独自生活?谁也不能,就像电影《东方不败》说得那样,令狐冲要退出江湖,任我行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能逃到哪里副去?”(注1)

向往自由是人的本性,但是现实的社会又充满种种有形的无形的规矩,让人不能逾越,比如各种法律、风俗、礼数等等,这固然是社会所必须,但确实又让人感到约束,于是生活中总有许多想做的事而不能做,想说的话而不能说,这也是人生的一种痛苦吧。

对于这样的种种有形的无形的规矩,有几种态度。硬是反抗,是一种,比如像有一句话说“不自由,毋宁死”就有抗的味道。再一种就是屈从,彻底放弃自我,完全随顺社会。再有一种就是逃避,比如陶渊明似的形形色色的隐士。

浩然觉得这几种态度都不如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境界高妙。孔子人这句话,实在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值得向往。因为他既成就了内心的自由,又不违背世俗的规矩。

(二)

这句话也是许多艺术门类的高妙的境界。

拿围棋来说吧:初学围棋,一定要学定式,要背、要记各种变化,但围棋手无不向往“行云流水”的境界,可是,新手却只能老老实实地用定式来应对种种变化。

但一个新手渐渐成了高手的时候,他可能有一天就开始自创新招了,开始不走定式了,可能一开局就往天元随手下一子呢。对于对手的招式,他不会背定式去应对了,他会分析这棋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决定下在什么地方。这时,他会觉得棋怎么下都可以,于是很可能走出许多定式上所没有的东西,让人大吃一惊。这时他就能体会出行云流水的意境,也能享受从心所欲的快乐。

但是这个高手继续成长,也许有一天,又到另一境界:下棋时,依旧是从心所欲、见招拆招、行云流水,但是应对的招数,在别人眼里,就是某定式中的招数——而他自己却浑然不觉,早已忘了定式。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再比如,初学琴的人一定要练习种种姿势,种种指法,这令初学者非常痛苦。但是真正的大师在弹琴的时候,会时刻留心指法或姿势之类的规矩吗?不会的,他只是全身心投入到曲子里,享受音乐的美妙之旅了。但是,从别人的眼睛来看,他的指法不会错,姿势也不会错。这也是“从心所欲不逾”的表现吧。

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是孔子在论孝道,关于孝道,在论语里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什么“父母在,不远游了”、什么“三年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了。”

朋友,你发现没有: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为什么在论语里,只看到关于子孝的讨论,却看不到关于父爱、母爱的内容?你看吧,一句你都找不到啊。

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不须要提。尤其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更是爱的深,只是他们很少直白的表达出来而已。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二十四、五岁了。记得再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象其他父母一样,这种操心往往太过份了。我反而觉应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
所以论语也没有关于父母之爱的讲述,实属正常,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去讲。须要讲的是对孝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你看,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那你可是试试,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你自己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

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检讨一下吧,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去了解、去关心自己的老父老母。


四大名著之《西游记》读后感500字六篇
四大名著之《西游记》读后感500字一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尤其是里面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互帮互助,永不放弃的精神感染了我。 《西游记》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悟空。他不仅武功盖世,还能腾云驾雾,来无影去无踪。当然我最敬佩的还是他的知恩图报,宽宏大量。俗话说的好:“滴水之恩,...

成语故事园读后感600字
1. 《成语故事》读后感1000多字 《成语故事》读后感600字 《成语故事》是我们小学六年级时学校的一本课外书,虽是本课外书,但绝不比语文教科书逊色,内容不仅十分有趣,而且能学到许多成语。 在这本书中,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小故事,并且其语言十分通俗易懂。不像《成语字典》里那样深奥,让人摸不着头绪。就拿“老马...

优秀读后感范文500字六篇
【篇一】优秀读后感范文500字 在放暑假的日子里,我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老虎哈雷》让我看到了小老虎哈雷对主人的关爱;《白象家族》让我体会到了大象的尊严;《保姆蟒》让我知道了“保姆”蟒蛇的聪明和智慧……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叫《牧羊豹》的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妙趣横生的故事,看...

论语读后感6500字!!!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评析】有人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左右)
水浒传读后感500字 楼主适当 再编点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 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 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 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 力.宋江在种种...

水浒传优秀读后感500字
水浒传优秀读后感500字1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并且有很大成就的长篇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作者分别是施耐淹和罗贯中。 这洪太尉独自一个,行了一回,盘坡转径,揽葛攀藤,大约走了数十个山头,三二多里路,脚酸腿软,正走不动,口里不说,心里却在想道...

伊索寓言的读后感500字
伊索寓言的读后感500字1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美丽,平易近人。不但读者多,在文学历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中得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的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狼来了等等。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

读后感作文500字
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1 人的一生,只不过是一本书,傻瓜们走马观花似地随手翻阅它,聪明人则用心阅读它。因为,他们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而没有机会去重新阅读。 一个人的一生似洪水奔流,有的人活得轰轰烈烈,有些人却平淡无奇。 在仅有十一年生命的江小迪眼里,他的每一分钟都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活得有价值...

《西游记》的读后感500字
《西游记》的读后感500字 篇1 最近,我迷上了《西游记》,里面讲述了这样一个长长的故事:唐僧带着三个徒弟——机灵勇敢的孙悟空、贪吃好色的猪八戒和逆来顺受的沙僧一起去取经,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徒弟们忠诚地保护唐僧,最终顺利地取回了经。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三打白骨精》。一天,师徒四人在山中遇...

关于《呐喊》读后感500字6篇
《呐喊》读后感500字一 纵观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中国在时间的长轴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不朽的名人,鲁迅——一颗旧时代冉冉升起的新星,带给人们希望与光明。 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是沉睡的,人民是麻木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次又一次地挑衅中国人的尊严,一次又一次地...

隆昌县18897619439: 《论语》读后感5篇
言往利培: 《论语》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它的资料很广泛,涉及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许多问题.接下来给大家带来《论语》读后感,希望...

隆昌县18897619439: 《论语》读后感 -
言往利培:[答案]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岁月的风箱里被剥落的斑驳朱漆,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 这其中的灵魂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

隆昌县18897619439: 论语读后感800字5篇
言往利培: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辞约义富,语句、篇章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浅近易懂,用意深远并且雍容和顺.接下来给大家带来论语读后感800...

隆昌县18897619439: 论语读后感六年级
言往利培: 论语读后感六年级1这几天我读了《论语》,觉得这句话不错,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友,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

隆昌县18897619439: 《论语》读后感最新五篇
言往利培: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具有教育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读后感最新五篇,欢...

隆昌县18897619439: 《论语》读后感——毛旭娜 -
言往利培:[答案] [《论语》读后感——毛旭娜] \x05\x05\x05 寒假匆匆过去,回顾假期,竟发现自己是浑浑噩噩地度过,对待学习甚是懈怠,计划读的《论语》竟只读了“里仁”一篇,却还未甚理解,《论语》读后感——毛旭娜. 新年到来,有许多事物都吸引着我,真...

隆昌县18897619439: 论语读后感800字关于论语季氏篇:孔子说“益者三友”一句的作文 -
言往利培:[答案] 《论语》的读后感 今年假期,我就有幸拜读了一下. 说它是薄薄的一本小书,实在不假.虽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注释,翻译,总共也不过220页.想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的一本小书.若是摆在那些厚似馒头, 重似砖头,印刷精美似绣花枕头...

隆昌县18897619439: 论语八则读后感600字快 -
言往利培:[答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

隆昌县18897619439: 论语的读后感1000至2000字 -
言往利培:[答案] 读《论语》有感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

隆昌县18897619439: 论语读后感6500字!!!!!!!!!!!!!!!!!!!!!!!! -
言往利培: 展开全部【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评析】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