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杨修之死课文写出曹操怎样的性格

作者&投稿:郴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课文杨修之死中,曹操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性格多疑,害怕杨修谋反,嫉妒杨修的才能

《杨修之》资料

《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七册》人教社


一 关于《三国演义》

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三国故事最早流传于晋代和南北朝时期,晋代陈寿曾修撰《三国志》史书,南朝宋人斐松之采集许多佚闻传说为其作法。至隋唐,三国故事已在民间讲唱;宋代则有了专门说“三国”故事的科目和专业艺人;金元时期,三国故事被大量编为戏剧在舞台上演出。罗贯中正是根据上述各类材料经过艺术再造,写成了《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一部“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历史小说,应避免把它看成历史教科书。

二 关于曹操

小说中的曹操多为“奸雄”形象。毛宗岗说:“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说明在小说中曹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典型,他既是“治世能臣”,又是“乱世奸雄”,既有安邦定国的雄才大略,又有多疑、奸邪、伪诈、阴险、凶残的人性弱点。历史上的曹操(公元155-220)是东汉末年的大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开创“建安风骨”的杰出诗人;他字孟德,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市),汉献帝建安初年拜大将军及丞相,后又封为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他在历史上曾统一北方,兴屯田、抑兼并,结束了当时北方“千里无鸡鸣”的惨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今有中华书局1959年版《曹操集》。

三 关于杨修

裴注引《典略》云:“杨修字德祖,太尉彪子也,谦恭才博。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内外,事皆称意。自魏太子以下,并争与交好。又是时临菑侯植以才捷爱幸。……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修临,谓故人曰:‘我固自以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修后百余日而太祖薨。”

《三国演义》中杨修共出场三次,第一次是在第六十回,蜀人张秋欲献川中地图,而曹操傲慢无礼,张松讥讽操手下人时,杨修现身,这时作者有几句介绍:“此人博学能言,智识过人。松知修是个舌辩之士,有心难之。修亦自恃其才,小觑天下之士。”第二次出场是在七十一回,曹操兵进汉中途中在潼关访蔡琰,与杨修一起解“黄绢幼妇”之谜,“众皆叹羡杨修才识之敏”。第三次出场则是第七十二回的“鸡肋”事件,由此引出杨修生平中一系列犯曹操之忌的事情。

对于小说中杨修这个形象的评价亦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杨修的“有才与不义有时是混合在一起的,他的性格还是有诡诈和凶恶的特点”,杨修的被杀“并非属于卓越人物或一般轻佻者的被枉杀,他本人亦有诡诈和不义的一面”,因而他并非是个正面人物。有的观点认为“杨修不乏可爱、可贵、甚至可敬的地方”,他“未曾卖尽自己,这既是他难能的那么点‘骨气’,也正是他‘不识时务’的口实”,他是一个“不易养”的奴才,“也不是一个乖顺的典型的中国人,所以他也一直不讨中国人的喜欢,至今我们还在骂他,笑他”。“他的天性不够奴性,不够世故,也不够中庸”。还有的人对杨修评价很高,认为他具有“正直的道德”“正义的品质”“勇敢的气质”和“深刻的洞察力”,会“为被压迫者鸣不平”。

四 关于杨修之的若干事件

“鸡肋”故事,原见于《武帝纪》裴注引《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今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世说新语·捷悟》:“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世说新语·捷悟》:“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晋·裴启《语林》:“魏武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辄斫人不觉,左右宜慎之。’后乃佯冻眠,所幸小儿窍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尔莫敢近之。”(按:此事本与杨修无关,小说移花接木与杨修联系起来。)

《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裴注引《世语》:“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与丁仪兄弟,皆欲以植为嗣。太子患之,以车载废簏,内朝歌长吴质与谋。修以白太祖,末及推验。太子惧,告质,质曰:‘何患?明日复以簏受绢车内以惑之,修必复重白,重白必推而无验,则彼受罪矣。’世子认之。修禀白而无人,太祖由是疑焉。”

《任城陈萧王传》斐注引《世语》云:“太祖遣太子及植各出邺城一门,密敕门不得出,以观其所为。太于至门,不得出而还。修先戒植:‘若门不出侯,侯受王命,可斩守者。’植从之。故修遂以交构赐。”“修与贾逵、王凌并为主簿,而为植所友。每当就植,虑事有阙,忖度太祖意,预作答教十余条,敕门下,教出以次答。教裁出,答已入。太祖怪其捷,推问始泄。”

《世说新语·捷语》:“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见卿,乃觉三十里。’”

五 关于教学疑点

疑点之一:曹操发现夏侯敦等将士收拾行装“准备归计”以后,为什么怒杀了杨修,却对应负主要责任的夏侯敦毫无惩处?

疑点之二:曹操杀杨修之后,“首级号令于辕门外”,为什么后来却又“将修尸收回厚葬”?难道他对杀杨修之事后悔了吗?

疑点之三:曹操在斜谷界口“屯兵日久”,对是否进兵“犹豫不决”,可为什么怒斩了杨修之后,却果断地“下令来日进兵”?

疑点之四:曹操“手提纲斧,绕寨私行”的原因是“当夜……心乱,不能稳睡”吗?

疑点之五: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为什么曹操知道植“立斩”门吏行为是杨修“所教”,就因此“亦不喜植”呢?

疑点之六:曹操杀杨修时,为什么没有人替他说话,而曹操对夏侯敦“亦欲斩之”时,却得到“众官告免”,这是为什么?

资料来源:《中学语文教参新编》饶杰腾



《杨修之》资料:陈世明《杨修之》中的人物描写


《杨修之》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从上下文看,这是一段插叙。这段文字虽不怎么惊心动魄,但却写得饶有兴味,于幽默飘逸之中见沉着。讲授这篇课文,可根据小说体裁的特点,从剖析人物入手。

小说,重要的是要写好人物。课文中对杨修、曹操形象的刻画,都是极其鲜明生动,且富于个性的。

先看杨修。杨修在《三国演义》里400多个人物中,自然算不上主要人物,但却被作者写得栩栩如生。据书中第六十回介绍,杨修是太尉杨彪的儿子,聪明,善说,学问深,颇有才华,但却“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须知,这样的人,在虚伪残诈、老谋深算的曹操面前,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所以课文一开始就写了杨修的,即首先把他放在激烈的矛盾中。什么矛盾呢?

身为魏王的曹操,得悉大将夏侯渊被黄忠所杀,便亲率大军20万为夏报仇,不想迭遭挫败。这天,曹操看到厨房送来的鸡汤,觉得目前的战局很像啃鸡肋骨,丢掉舍不得,要吃没什么肉。此时,大将夏侯敦来请示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而答:“鸡肋!鸡肋!”行军主簿杨修听到这一口令,随即吩咐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敦惊问何故,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将要退兵。鸡肋,是要吃无肉,丢掉可惜。现在的战局也正是这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不如早归。我料定魏王来日必要班师,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时慌乱。”夏侯敦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也收拾起来。曹操知道后大怒,以“乱我军心”论罪,将杨修处斩了。

读了这段文字,我们不能不佩服杨修的知人论世。他对曹操心境的剖析,对战局的估计,应该说是切合实际的。但是,作为一个直接参与作战机要、总领事务的行军主簿,在战事失利的紧急局势下,却公开散布一些消极言论,且我行我素,收拾行装,倒显得有些不识时务。这是“恃才放旷”的典型表现。

杨修之,是他与曹操矛盾发展的高潮,也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但若至此戛然而止,原不免令人感到突兀。于是接下去作者在“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一句后,连续叙写了六件事,在交代曹、杨矛盾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杨修轻率的性格特征。第一件事,曹操在花园门上写一“活”字,本是有意和工匠们逗智,而杨修却自作聪明地揭破谜底,这委实是不知趣。第二件事,杨修近乎恶作剧地把曹操的“一盒酥”给分吃了,这说明他目中无主,过于自恃。第三件事,曹操梦中杀人,杨修揭露其故装洋蒜,虽是处于正义,但也很不策略。第四件事,为了扶持曹植上台,杨修极力投曹操所好,密告曹丕用筐装人入府,结果画虎不成,反招诬害他人之嫌。第五件事,唆使曹植立杀门吏,又被人告,说明办事欠稳慎。第六件事,暗教曹植作答,答稿竟被人偷走,落得个欺王之名,致使曹操极为反感,遂生“杀修之心”。正因为他平生养成了这么一个好为人师、狂妄轻率的习惯,所以,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他都是放纵不羁,无所顾忌,以致招来杀身之祸。

再看曹操其人。《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是一个集“功首罪魁”于一身的两面人物。他有治世安天下的雄才大略。能够唯才是用;同时又刚愎自用,阴险虚伪,老奸巨猾。这一性格特征在《杨修之》中,可窥一斑。且看:身为堂堂魏王,可有心与工匠逗趣弄诡,“操往观之,不置可否,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这是写他的诡谲多端。当杨修揭穿其中奥秘,他口上“虽称美,心甚忌之”;他得知杨修以“一人一口酥”的玩笑,把他的“一盒酥”给分吃之后,也是“虽喜笑,而心恶之”。他佩服杨修的聪明,而又嫉恨他的才智,这是写他的刚愎虚伪。为了防范行刺,他假装梦中杀人,杀了人之后还故作无事的“复上床睡”。半晌起来,佯装吃惊地问是何人杀的,甚至于“痛哭,命厚葬之”。当杨修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隐私后,他就“愈恶之”。这是写他的阴险残诈。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他的这种性格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开始,他欲立曹植继位,当有人径告他曹丕用竹筐装人去内府密议反策时,他不轻易相信,而是派人去曹丕府内伺察,其老谋深算可见一斑;他让曹丕兄弟出邺城门,而又“令勿放出”以致不惜草菅门吏性命,可见其心术残诈;尤其是当他发觉杨修插手曹氏家族的继承人选的纠纷时,更是视杨修为心腹之患,先“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继而“大怒,因此亦不喜植”,于是“有杀修之心,”,最后终以“乱我军心”的罪名把杨修杀掉了。短短一段文字,把曹操机变狡诈、阴险残忍的“这一个”的性格特征,活脱脱地表现出来了,完全吻合《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一艺术形象的性格主调。

此外,像曹丕的审慎练达,精细歹毒,不动声色,曹植的聪明好学,才华外溢,幼稚粗疏等,虽都只略带几笔,但写得很传神。

作者为写好杨修、曹操两个主要人物,主要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呢?

插笔。古典小说的插笔,大致可分为四种:一是临时插,二是事前插,三是事后插,四是附带插。本文属事后插。所谓事后插,就是在一件事写完之后,再补足产生这一事件的原因,或这一事件的其余情节故事。曹操把杨修杀了,杀的原因仅仅是“乱我军心”吗?不,还有其他原因。于是作者就先把正文的情节发展按下来,用插笔补叙。这种插笔,能使先前的事件,更富有必然性;同时通过补足的一系列细节描写,使人物愈显得有血有肉,性格也愈加典型,形象愈加丰满。

一石双鸟。作者为了写好杨修、曹操这两个人物,在构思时,是把他们的矛盾紧系于同一事物之上的,即每一件事都直接关乎两个人,既写杨修,又写曹操;而不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作者从层层递进的曹操感情的变化中,逐步揭示杨修之的真实原因;又于杨修之的原因的叙述中,去表现杨修的恃才放旷和曹操的虚伪残诈。这样写,使两个人物的性格都得到了发展,收到了一石双鸟的艺术效果。

析字。析字手法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采用析形、析义、析音等形式,来表达情意的一种修辞格。析形,即拆析离合字形。如宋代词人吴文英的《唐多令》中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其中的“心上秋”即“愁”字所析,是说离情别绪似萧瑟的秋风。本文有两处运用离合字形的析字法。一处是,“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门”“活”即“阔”字的拆析字。这里的析字,既表现了曹操的诡谲,又说明了杨修的聪明。另一处是,杨修巧妙地以“一人一口酥”的析字法,把曹操的一盒酥给分吃了。这里的析字,杨修是开玩笑,而于作品则丰富了杨修的性格。析义,即衍绎字义。本文关于“鸡肋”一事,采用的就是衍义析字法。这里的析字,也表现了曹操的虚诈和杨修的恃才,读来情趣横生。



《杨修之》资料:关于杨修被杀的原因


一、关于杨修被杀的原因

一种意见认为:杨修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内心深恶此人,早有斩杀之心,此时不过借“鸡肋”事件安其一个“造言”“乱我军心”的罪名,乘机除去而已。一种意见认为:课文中补叙的六事中,前三事属生活小节,操虽“恶”,也只是“厌恶”,操作为治世能臣,不会为此小事杀修的;后三事才是真正令曹操疑惧的,因为杨修直接介入了曹氏家庭内部争宠夺位的斗争,这是操不能容忍的,所以杨修是于曹家内部废立之争,即使操不杀修,别人(如曹丕)也不会放过他的。有人认为:曹操杀杨修的实质是维护曹氏根本利益,曹操为防止袁绍“废长立幼”招致的兄弟俱亡的惨痛教训再次发生,当然要巩固太子曹丕的地位,而必须剪除植党势力,植党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杨修,因而杀修是必然的。另一种观点讲:曹操因“忌贤妒能”而杀杨修,认为作者本意是“鞭曹”,曹操杀修即是为了表现操的好恶本质,并引罗贯中在嘉靖本卷十五“曹孟德忌杀杨修”中的话来证明:“操平生为人,虽然用才能之人,心甚忌之,只恐人高如已。”还有人认为“杨修之的原因在于曹操的极端利已,阴险、残忍”的性格。还有人认为,“杨修之其实是封建主奴关系演绎的恶果”,“是人们的个性活力在封建专制意识形态下的悲剧”,“杨修‘恃才放旷’不过是表面,关键在于他冲撞了固有的封建等级秩序——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杨修的悲剧就在于对自己的奴才命运缺乏认识。在主子君临上界,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现实社会里,奴才所表现出的‘自主’精神和‘平等’要求,不论是何种形式,在原有的框式之内,“都只能以悲剧告终。”再一种观点是毛宗岗在修订评刻《三国演义》第七十回的回评中提出的:“或疑操以才,忌杨修者,非也”,“盖才而不为我用则忌之,才而为我用则不忌耳”。“彼谓修之以才见忌者,殆未为笃论矣。”陈寿《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有一段话也涉及杨修的因:“太祖(曹操)既虑始终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袁绍)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二 关于课文的线索

一种意见认为“鸡肋事件”是作者设置的一个“贯串事件”,能起到“贯串作用”。一种意见认为,“作者以‘忌’字为针线,或明或暗,缀正事、闲事于一体”。

三 关于作者的写作目的

有人认为作者写杨修之是往曹操“好”的光彩上“平添了一朵小白花”,作者对杨修毫无责备、怪罪之意,而是“充满了无限的惋惜之意,慨叹之情”。还有人认为“作者写《杨修之》的目的,决非贬修,而是抑曹,是要把曹操写成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还有人认为:“《杨修之》只有1600多字,它不过是作家在紧锣密鼓的戎马杀伐的情节之中,穿插一点逸闻雅兴、文人墨客,引起读者的回味,满足欣赏习惯而已。”杨修不过是一个“过场人物”。作者写杨修之一事,应联系全书创作内容来看。曹操外与孙、刘、袁、马诸人争战,内则与东汉遗君遗臣争斗操出兵汉中之前,作者先写了许都反曹的叛乱。联系以前东汉遗臣多次反曹的行为,我们不难看出,曹操杀杨修与杀孔融、祢衡一样,均是为了巩固自家的统治地位。因而作者写杨修之这一节的目的无非是在紧张的外战空隙接续上不断的内战,使内、外之战交叉,表明政治斗争与军事战争同等重要而已,而这也是《三国演义》写战争的一个重要特色。



《杨修之》资料:《曹操为什么杀杨修》(节选)


汉末魏初,在文学上是一个暂时繁盛的时期。所谓建安七子,便是那时候的有名的文人。曹操自己也写诗文,加以他善于笼络一班有才名的文人,所以他把许多文人(其中也有方士)都收集到自己的身边,为他效劳。建安七子除孔融之外,都是依附于曹操的。

曹操一方面把许多文人拉到他身边,但同时,对于那些有傲气、不讲他好话的文人,却是很不放心。从他先杀孔融,后杀杨修,便充分说明曹操对敢于反对他的文人的忌恨。

孔融依仗自己是孔子后代,当时又很负盛名,他不大把曹操看在眼里。而且,看来他也不大看得起依附曹操的一班文人。这一点,从祢衡口里可以知道。祢衡经常推许孔融和杨修,说“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这不用说是包括王粲、陈琳等在内的。祢衡同孔融关系很好,他的话当然也反映孔融的观点。

孔融比祢衡、杨修大十多岁……他们三人,在当时的文人中算是一派,即,不肯阿谀曹操的一派。祢衡虽年纪轻,但才气很大,曹操想侮辱他,叫他充当“鼓吏”,结果祢衡把衣服剥光打鼓,反而侮慢了曹操。曹操叫人去找他来,他便拿着一根大棒,坐在曹操军营门前大骂。曹操虽然很火,骂他为“竖子”,并说“孤杀之忧鼠雀耳”,但碍于他的文名,竟不敢杀他,后来是送给了刘表,刘表又假黄祖之手把他杀掉的。……

杨修年纪跟祢衡不相上下,但祢衡是个平民,杨修则是洛阳的第一二名的世家,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四代都任过太尉。(东汉时,太尉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衔)而且,都是有名的忠于汉室的名臣。他父亲杨彪在董卓作乱的时候,为了保护汉献帝,几乎难。杨修很早就负文名,除了祢衡推祟他的话可证之外,还有曹植写给他的信,也把他同六子并列(孔融除外),说六人都不过著声名于一方,而杨修则是“高视于上京”,可见杨修在洛阳的影响有过于六子。对于这样的人才,不用说,曹操是要罗致的。所以,在建安中,曹操就任他为主簿,那时正是曹操南征北战,军事倥偬的时代,据说杨修“总知内外”,总是把事情处理得很好。

那么,杨修是很愿意替曹操办事的吗?他对曹操的态度怎样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当时,杨修的父亲杨彪还健在;曹操在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卿宴会时,看见杨彪脸上有怒气,便连宴会也不敢参加,悄悄溜掉了。后来以杨彪跟袁术通姻为罪名,诬彪有阴谋,下狱。是孔融极力为之申辩,曹操才不得不释放出来的。此后,杨彪就一直十多年称脚挛,不任事,闲居家中。这些事,杨修会忘记吗?当然不会的,不久,孔融便被曹操杀了,祢衡也被杀了,这在杨修心头上,会没有很深的感触吗?当然也是不可能没有的。从这两点看来,杨修虽为曹操办事,不见得内心是尊敬他的;正因为这样,才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露才”,好像有意告诉曹操,你的本领也不过如此,什么事也瞒不过我。像“鸡肋”那桩公案,就是在这种心理下弄出来的。他有时外出,甚至告诉值班的人,曹操会来查问些什么,怎么回答。结果,曹操所查问的果然不出他之所料。这样日久了,曹操就看穿他内心的隐秘,从而产生恼恨之心。他本人是否预料到这样的后果呢?应该说也可能是预料到的,不过,他到底是一个很有点傲气的人,同孔融、祢衡是气味相投的,因而压抑不住心中的不满罢了。……杨修对于自己的命运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的知已朋友孔融、祢衡早已在他前面了。

杨修被杀后,有一天,曹操碰到杨彪,问道:“杨公为何瘦得成这个样子?”杨彪回答说:“ 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意思是说,我惭愧没有金日磾那样的远见,(金日磾的儿子,为汉武帝所喜欢,称为弄儿;后来渐渐长大了,有一天,金日磾遇见弄儿在殿里同宫女戏耍,他怕将来连累自己,便把弄儿杀了。)而又还有老牛舐犊的爱子之心呀。曹操听了,很有点下不了台。



《杨修之》资料:内容分析


这篇小说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是刘备、曹操两家争夺汉中过程中一段耐人寻味的小插曲。

杨修是曹操营中的主簿,据说他“总知内外”,总是把事情处理很好,而杀杨修的人正是曹操。曹操此时一方面进退两难,战与不战的事情困扰着他,“心中犹豫不决”。另一方面又由于“不能稳睡”而心烦意乱。他发现寨中军兵准备归行的行装,惊怒之下,问清是杨修猜测的结果,便毫不犹豫地杀掉杨修。这一部分关键的问题是:杨修是不是“造言”?他的猜测是否正确?从作者叙述看,杨修并非“造言”,其猜测也是有根据的。他“真知魏王肺腑”,这恰恰是曹操不能容忍的。杨修言行之无忌从此事中也可见一斑,他实际上也提供了让曹操杀他的口实。

实际上,“鸡肋事件”只是杨修被杀的表面原因,小说叙述了杨修“数犯曹操之忌”的六件事,交代了曹操对杨修由忌到恶、由恶而怒的态度变化过程,写出了杨修“恃才放旷”的性格特点,也写出了曹家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争斗情况,同时也揭示了曹操奸诈狠毒、忌才多疑的特点。杨修只不过做了统治者残酷斗争的牺牲品。

杨修后,曹操为了证明自己杀他的正确而强令出兵,结果兵败,此时曹操忆及杨修之言而厚葬了他。这说明了杨修的预见与猜测是完全正确的,也说明了曹操为人奸诈、善于演戏的特点。

资料来源:《中学语文教参新编》



《杨修之》资料:写作特点


一 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第一个特点。

作者主要通过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表现人物特有的性格。如课文中作者写了“鸡肋事件”“阔门事件”“食酥事件”“梦杀侍卫事件”“簏藏事件”“试才事件”“代植答教事件”等等,这些事件作者写得很详细,每一个细节都能透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阔门事件”中,曹操往观花园,“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说明他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也是一个喜好搞点小花样以迷惑别人的人,即使是修造园门这类小事也不直言,也要表现一下自己的这个特点。又如“簏藏事件”,修与植为一党,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这样的细节突出了曹植、杨修为人旷放而粗心的性格;而反观曹丕,请人议事,多为“密请”,还“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之”,曹丕为人的精细与精明尽然写出。在语言描写上,作者写杨修讲话往往毫无遮拦,如“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也……”此等语言说出,被曹操以“造言”罪名之,也实在不冤。杨修的语言有时又有调笑色彩,如在食酥事件中,一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令曹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有时他的语言又一针见血,如“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杨修的这些语言充分表明 了他为人放旷无拘束而又富于才智的特点。反观曹操语言,多短而明、伪而诈,既表明其身份特点,又表现其奸险性格。作者也很注意描写人物的心理,每写一件事后都必定要写人物心理,如“心甚忌之”“心中甚疑”“虽喜笑而心恶之”等等,对于刻画人物性格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 本文的第二个特点是情节多变,一波三折。

课文始述导致杨修被杀的鸡肋事件,一方是“造言”乱军心,一方是执法如山,将杨修“推出斩之”,其“首级号令于辕门外”。大敌当前,这样处置似乎是合理的。但一个“数犯曹操之忌”,就使情节发展起了第一个波折,令读者立刻生出疑窦:原来曹操杀修并非为了执行军法,而是另有原因。接下来写曹操忌恶杨修的六件事,以“佯斩”夏侯敦作收束,点出曹操杀修的真正原因。情节至此本可收场,但作者却又写曹操“下令来日进兵”,使故事又是起波折,令人生疑,难道“屯兵日久”“犹豫不决”的曹操因为突杀了杨修而下了破蜀的决心?抑或是为了表现自己杀修的正确无误?以下的情节进展则真相大白,原来第二天的进兵不过是以进为退,将士们并非作好了战斗准备,否则曹操也不必“拔剑在手”,下“诸将后退者斩”的令。此战以操中箭落马受伤草草结束。至此杨修之的余波应该平息了,然而作者却再起一波,令曹操在伤痛中忽又想起杨修的话,下令“将修尸收回厚葬”,再一次引起读者的疑问,曹操为什么要厚葬杨修?是他后悔了吗?还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惜才之心?让人回味无穷。

三 课文第三个特点是多种叙述方式的交叉运用。

作者叙述故事,有正叙、倒叙、插叙、补叙。总体看,作者是写曹刘之间争夺汉中的战争,而《杨修之》不过是这一场战争中的插曲,是整个战争叙述过程中的一段插叙。单从杀杨修故事看,“鸡肋事件”是正叙,交代了杀杨修为表面原因;然而实质的原因是杨修“数”次犯忌,作者对杨修为人特点以及“犯忌”情况作了补充叙述;这种补叙使读者搞清了曹杨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相对于“鸡肋事件”的正叙,后续的六件事的叙说,又是倒叙。这样全文“正”中有“补”,“补”中含“倒”,“倒”即是“插”,相互交替、交叉,充分反映了作者叙事的才能,也使情节来龙去脉清清楚楚。

http://baike.baidu.com/view/429125.htm#5
课文记叙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主旨是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即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 事情发生在魏、蜀汉中之战的最后阶段。蜀兵据险固守,魏不得进,魏军主帅曹操深感进退两难。魏行军主簿杨修恰恰在此关头从军中以“鸡肋”为夜间口令这件事上,推知曹操已有退兵之意,未经请示,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又向夏侯说明“鸡肋”一语的含意,夏侯服膺杨修的“先知”,也赶紧收拾行装。顷刻间,军心大乱。据此,曹操以“造言乱军”的罪名诛杀杨修可谓堂堂正正,无可指责——此人实在是罪有应得。就事论事,不过如此,真是简单得很。 但细究起来,这件事又很不简单,因为曹操早有杀修之心,他一直在等待时机,为的是找一个最堂皇的理由把杨修除掉,以免旁人猜忌。他这种阴险的心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为了揭示这一过程,说明曹操杀杨修的真实意图,小说作者运用了插叙的写法,追述此前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事实。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属日常生活范围,包括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和所谓“梦中杀人”三事,生动地反映了曹操待人接物常以小慧售其奸,故意乱人耳目,可每次都被杨修揭穿;身边有这样一个才思敏捷、能参透自己心意的人,他如何能不“忌”不“恶”乃至时时加以防范呢?另一类属于政治活动范围,包括杨修告发曹丕阴事、教曹植斩门吏而出和为曹植作《答教》三事,这表明杨修已深深地卷入宫廷斗争之中,他竭力辅佐曹植争做曹操的接班人,反对曹丕继位。这样一个危险人物,如果留下来必将成为他身后的大患,因而“此时已有杀修之心”。这又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 这个插叙部分其实是课文的核心,很值得品味。 最后紧承杨修被杀说到次日出战蜀军。曹操此举无非是为了说明杨修所谓“班师”纯系胡言,却不料战斗失利,自己又“折却门牙两个”。至此,他“方忆杨修之言”,并下令“厚葬”杨修,给自己下了台阶,借机退兵。这个结尾颇有讽刺意味。

多疑,妒贤,心狠手辣,不可冒犯

虚伪残诈
老谋深算
阴险多疑
嫉贤妒能

多疑,妒贤,心狠手辣
好像这些都是帝王必备性格啊


通过杨修之死课文写出曹操怎样的性格
课文记叙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主旨是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即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 事情发生在魏、蜀汉中之战的最后阶段。蜀兵据险固守,魏不得进,魏军主帅曹操深感进退两难。魏行军主簿杨修恰恰在此关头从军中以“鸡肋”为夜间口令这件事...

九年级杨修之死的课文
“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 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 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

课文《杨修之死》的情节概括
三国演义》小说中写杨修死是因为“恃才放旷”,又遭曹操忌才,所以在征汉中的时候为曹操借口“鸡肋”一事被杀。其实历史上的杨修并没有死于汉中,而且杨修的死更多的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并不是仅仅因为他所拥有的才华。身为魏王的曹操,得悉大将夏侯渊被黄忠所杀,便亲率大军20万为夏报仇,不想迭遭...

九年级上《杨修之死》课文
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

翻译初三上课文《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作者: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原文: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 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 ,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 ...

杨修之死出自哪一回
1、《杨修之死》是九年级人教版语文第17课的一篇课文,节选自古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标题是编者添加的;2、《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罗贯中。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及他们反对...

杨修之死课文翻译
杨修死时才三十四岁。曹操已经杀了杨修,又对夏侯惇发怒,也假装想把夏侯惇斩了。很多将领上求情才免去夏侯惇的死罪。曹操斥退夏侯惇,下令明日进兵攻打。第二天,出兵从斜谷界口,前面有一支军队在前面,为首的大将是魏延。曹操对魏延招降,魏延大骂曹操。曹操命令庞德出战。两将正打着时候,曹操营内...

急需-九上课文《杨修之死》中人物性格及相应的原文描写语句?!。 跪求...
半响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世?”表现曹操老奸巨猾,虚伪。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表现杨修正直。心直口快。操闻而愈恶之。表现曹操多疑。虚伪。阴险的人物形象 大概就是这样

杨修之死是高中课文吗
杨修之死不是高中课文。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杨修之死是人教版语文九上的第18课,主要内容是杨修介入了曹操两个儿子之间争夺帝位相争,他对曹植无私帮助,使得曹丕非常气愤,屡次到曹操面前说杨修的坏话,曹操因为杨修屡屡介入他们两兄弟的事,也感到非常不满,最终导致身死。

《杨修之死》这篇课文最精彩的一笔在哪里
全文共写了七件小事,第一件事发生在汉中之战,写杨修被杀的经过及其被杀的偶然性,因此作者用了顺叙手法。全文的第二到第七件事发生在汉中之战前,是作者为了交待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揭示杨修被杀的必然性,来补充第一件事而写的。所以作者改用插叙。插叙的六件事情,作者安排得非常有条理,巧妙...

九江市15856603402: 杨修之死反映了曹操怎样的性情 -
赏佳枳术: 故事中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揭示曹操既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的复杂的性格.

九江市15856603402: 杨修之死的 内容简介和曹操性格概括 -
赏佳枳术: 杨修只是小聪明,虽能看出曹操心思,而且喜欢卖弄,却看不错曹操因此会杀他,这叫聪明吗?曹操不是知我必亡的性格,而是绝对不允许别人在外面随便暴露自己的意图,尤其是军国政治,郭嘉是曹操所承认的知己,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帮曹操做决策,为什么曹操没杀他?

九江市15856603402: 杨修之死中曹操是什么样的人? -
赏佳枳术: 《三国演义》曹操是奸诈、阴险的,但我觉得历史上的曹操应该不完全是这样的,应该比较复杂的,一方面是奸诈、阴险,但另一方面应有宽宏大量的气度,否则他也不会被追认为魏武帝.杨修为什么被杀? 依据这篇课文,杨修被杀可以归纳出...

九江市15856603402: 《三国演义》杨修之死的曹操性格特点 -
赏佳枳术: 多疑而且妒忌.但是,杨修该死,因为他卷入了曹植曹丕的王储之争,汉中的鸡肋只是一个借口 满意请采纳

九江市15856603402: 杨修之死中可看出曹操有什么性格 -
赏佳枳术: 其实不全是嫉妒,曹操肯定明白杨修只是小聪明,要是镇的很聪明还会在曹操手底下么?曹操杀他主要是因为杨修不知道拍他的马屁,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通病,酸!清高!动不动就不把领导放眼里,这种人能不找死?并且如果你是将军带兵打仗,你没下命令撤军,有人就说要退兵,这不是动摇军心么?这是兵家大忌啊!这样损了士气怎么打仗?所以杨修是找死.

九江市15856603402: 《杨修之死》反映了曹操怎样的心理? -
赏佳枳术: 妒忌多于多疑,也说明曹操的性格的多样性,其实杀了杨修后,曹操也后悔.

九江市15856603402: 杨修之死中的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 -
赏佳枳术: 曹操外恭内奸,嫉贤妒能,心狠手辣,虚伪狡诈,这是人所共知的.杨修猜透曹操的心思,这让曹操很恼火,杀他是必然的.

九江市15856603402: 从杨修之死中可以看出杨修曹操是什么样的人 -
赏佳枳术: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杨修爱耍小聪明,“一合酥”事件和“门活阔”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曹操作为君主,君主心思怎能为臣下猜透,而“鸡肋”事件则正好让曹操有了杀杨修的借口.故杨修是死于其爱出风头.

九江市15856603402: 杨修之死概括情节分析曹操性格 -
赏佳枳术: 七十二回中曹操兵退斜谷,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蜀兵取笑.时夏侯惇问夜间口号,曹操见碗里有鸡肋,随口曰“鸡肋”.而杨修素能猜透曹操之心,教随军士收拾行装.曹操闻之,想起杨修数犯吾忌,于是教刀斧手斩首级于辕门外. 曹操是作者眼中的奸雄,曹素来小肚鸡肠,只不过杀人不是借刀杀人就是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九江市15856603402: 杨修和曹操在《杨修之死》中的性格特点 -
赏佳枳术: 杨修很有才华,一般说,有才华的人都比效傲慢.这就潜藏着能不能为君上所用的矛盾.在曹操集团中,杨修曾担任军中主簿,应该说,其才能是为曹操所倚重的.曹操是一代枭雄而不是丘八,他能驭御如郭嘉、荀彧、贾诩等谋士之才,也能驭御杨修、陈琳、王桀等文士之才.可这个杨修偏偏喜欢标榜自己,耍点小聪明,仅仅如此并也罢了,可是这种人偏还不识相,介入了曹操的立嗣之争,因此,难免不了一颗“聪明”的头颅滚落在地了. 这在杨修之死一文中都有体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