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曲礼上》11

作者&投稿:甫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临祭不惰。祭服敝则焚之,祭器敝则埋之,龟策敝则埋之,牲死则埋之。凡祭于公者,必自彻其俎。

参加祭礼不能懒惰。如果祭服破了,就要烧掉;如果祭器破了,就要埋起来;如果记录卜辞的龟策破了,也要埋起来;如果用与祭祀的牲口祭品死了,也要把它埋掉。凡是在公开场合参加祭祀的人,都必须把分给自己的祭肉带回家去。

卒哭乃讳。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妇讳不出门。大功小功不讳。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卒哭之祭后,就不能再称呼死者的大名,但按礼的要求,与死者的名读音相同的可以不避,若是两个字的名,有一个不同也不用避讳。如果正赶上侍奉父母,则要避讳祖父母的名字。否则,就不用避讳祖父母的名字。在国君面前不讲究自家的避讳,在大夫面前要讲究国君的避讳。在诵读《诗》《书》时,不用避讳,写文章也不需避讳,在庙中祭祀时不用避讳。国君夫人的家讳,即使是在国君面前议事时,做臣子的也不用避讳。妇人所避讳的只限于在家门内,对于有大功或小功的家属可以不用避讳。到了一个新地方要先了解当地的禁忌,进入他国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习俗,去别人家要先了解主人的家讳。

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某日”,旬之内曰:“近某日”。丧事先远日,吉事先近日。曰:“为日,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卜筮不过三,卜筮不相袭。龟为卜,蓍为筮。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故曰:疑而筮之,则弗非也;日而行事,则必践之。

外面的祭祀如山川、土地等,其日期要选择单(刚)日,对内的家庙等祭祀的日期要选择双(柔)日。凡是用卜筮的方法来选择日期,本旬以外的叫:“远某日”,本旬之内的叫“近某日”。选择举办丧事的日期要先卜选远日,祭享等吉事的日期先卜选近日。卜筮时要这样说:“选个日期,借用泰龟占卜,平常一贯都是灵验的,借用泰蓍占筮平常也都是灵验的”。连续卜筮的次数不要超过三次,卜和筮的方法只能选一种,不能混用。占卜用龟甲,占筮用蓍草。使用卜和筮,这是古时先王们用来让百姓相信吉时吉日、敬奉鬼神、畏服法令的方法,也是让百姓决断嫌疑、判定犹豫的方法。因此,有疑问才可去卜筮,通过卜筮,而有了结果,就不能再怀疑;确定了行事的日期,就必须去施行。

(祭器或祭品埋之,这是古时的礼制,非孔子独创。刚日及柔日等虽是古时有之,但我认为,还是跟易理有联系,阴阳的区分不完全在表面,反而内在的阴阳更为重要。)


司命,勾陈,青龙,玄武,朱雀,这些是啥意思啊?在老黄历上看到的
《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道教演衍其说,作为老君护卫神,如《抱朴子·杂应》称老君“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道观山门有门神,左为青龙,右为白虎。道教修炼又有存神之术,以为存思神灵形象名字等,可得神灵护卫,如《北极七六紫庭秘诀》:“...

我国古代男子二十岁称作什么?
我国古代男子二十岁称作“弱冠”、“加冠”。《礼记·曲礼上》曰:“(男子)二十曰弱冠。”就是说男子到了二十岁即称“弱冠”。早在周朝,男子二十岁时要行成人礼,其仪式主要是加冠礼,还要加冠 三次,表示有权力参与管理、报效国家、参与祭祀。为什么说“弱”呢?孔颖达解释说:“初加冠,体犹...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翻译
【入竟问禁】 谓进入别国国境,先问明禁令,以免触犯。竟,“境”的古字。 语本《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竟而问禁者……竟,界首也。禁谓国中政教所忌。凡至竟界,当先访问主国何所禁也。”【入国问俗】 语出《礼记·曲礼上》:“入...

不共戴天的典故?
不共戴天的典故:公元1138年,金国派使者要挟南宋皇帝递降书顺表,宋高宗、秦桧贪生怕死,准备降金。大臣胡铨写《戊午上高宗封事》表示反对:“誓与秦桧等人不共戴天,希望斩下他的人头悬挂城门示众,然后诛杀金国使者。否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

“礼物虽小,却饱含祝福”的诗句有哪些?
释义:浅色的衣服轻的像雾一样,纺了花的纱薄的像云,不要嫌弃礼物太轻薄你应该知道,就是送上这轻薄的衣衫仍旧怕会热着你。5、情重礼亦尊,相知缘为贵。满含祝福心,识君永不悔。——儒家学者《礼记·曲礼上》释义:我对你的情意很重,送的礼物也表达了对你的尊敬,我的心满含着对你的祝福...

赤子原指哪个年龄段?
11. 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12. 弱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13. 而立: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14. 不惑:...

古代怎么称呼新郎新娘
1、女称男(新郎):良人、官人、丈夫、夫君、相公、郎君 。2、 男称女(新娘):小君、细君、夫人、荆妻、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娘子、糟糠、内人。娘子: 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夫人: 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

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大寿有什么别称吗?
以下别称对象均为男子。1、五十:知命之年 2、六十:花甲之年 3、七十:古稀之年 4、八十:杖朝。耄耋之年:80~90岁。5、弱冠之年:男子20岁 6、而立之年:男子30 岁 7、不惑之年:男子40 岁 8、米寿:男子88岁 9、鲐背之年:90 岁 10、白寿:男子99岁 11、期颐之年:男子100 12、...

不惑之年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不惑之年作为40岁的代称。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 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

古时候男子18岁叫什么 弱冠?
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舞象之年,是古代男子15岁-20岁时期的称谓,是成童的代名词,意思是也就是可以上战场了。原本是古武舞名。“舞象之年”出自于《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

黔西县13390304668: 中国古代30岁 40岁 50岁 60岁分别被称为什么? -
戎命五酯: 30岁是而立 ,40岁为知命 ,50岁为半百 ,60岁为花甲. 1. 婴儿:人初生. 2. 襁褓:泛指一岁以下.3. 孩提:两至三岁.4.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5.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

黔西县13390304668: 安鸿渐文言文翻译 -
戎命五酯:[答案] 水出高原 【原文】 安鸿渐有滑稽清才,而复惧内.妇翁死,苦于路,其孺人性素严,呼入繐幕中诟之曰:“路哭何因无泪... 11、路哭:见注释6. 12、严戒:严厉地告诫. 13、来日:明日,次日.《礼记·曲礼上》:“生与来日,死与往日.”郑...

黔西县13390304668: 文言文一个字形容人老了是什么字? -
戎命五酯: 耳顺、古稀、耄耋(mào dié)、期颐(100岁)、人瑞(100岁以上)1. 襁褓:不满周岁.2. 孩提:两至三岁.3. 髫年:女孩七岁.4.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

黔西县13390304668: 20岁是什么称谓 -
戎命五酯: 弱冠 附上古代年龄代称如下: 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 孩提:又作“孩抱”,泛指儿童. 垂髫:(tiáo):古时童年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指童年、幼年. 总角:指童年时代. 始龀(chèn):儿童开始脱去乳牙.长出恒牙.因此...

黔西县13390304668: 君子礼容之言容:怎样才算“会说话” -
戎命五酯: 1、非礼勿言.《论语·颜渊》不合礼的事情,不要说.2、君子不失口于人.《礼记·表记》我们说话应该根据场合、对象、时机来定说话的内容、方式、语气等.否则,难免失口(失言)于人,即在说话的时候没能观察好场合、时机、对象,...

黔西县13390304668: 二十五岁古文怎么表达 -
戎命五酯: 1. 男子年龄用文言文怎么说0-1岁:孩提、襁褓2-3岁:孩提8岁:童龀9岁:九龄13-15岁: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15:束发、成童、志学20岁:弱冠、七尺、弱冠、始冠、及冠、冠岁、加冠、冠年30岁: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壮室...

黔西县13390304668: 老年人百年后要做哪些事 -
戎命五酯: 看孩子了,与孙子促膝长谈,老年人,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在中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65岁)占总人...

黔西县13390304668: 谁知道中国年龄称谓? -
戎命五酯: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黔西县13390304668: 中国古代年龄的称呼 -
戎命五酯: 1. 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 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