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作者&投稿:察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芦笛》是我国著名的现代诗人艾青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



     一、写作背景:1932年7月12日,艾青因从事活动而被捕。就在这时,他开始了诗歌创作,而《芦笛》这首诗就是在狱中写出来的,写于1933年3月28日。

    二、内容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艾青对遭监所发出的反抗之声,同时也表现了叛逆之情。可以说,反抗之声和叛逆之情是围绕着一支芦笛而展现出来的。

    诗篇一开头就说:“我从你彩色的欧罗巴,带回了一支芦笛。”这里暗示着:与作者所遭遇到的相比较,欧罗巴还算是一个允许各种艺术创造存在的地方,因而芦笛也就成了艺术创造的象征。而艾青正是在那里找到了这支芦笛的。接着说,“同着它,我曾在大西洋边像在自己家里般走着”,表现了一种生活在欧罗巴那种无拘无束的亲切感。诗篇到此,作者猛地一转,就开始写诗人结束异域漂泊生活后回归故土,却反而要哀叹了,“如今,我是犯了罪的,在这里芦笛也是禁物”,芦笛已经“不在我的身边”了,伴随的且有“比我的歌声更响”的是铁镣。这就是说,在这样的现实中,社会生活和艺术创造都遭受到了严禁。因此,为了芦笛,或者说是为了艺术创造,“是在痛苦的被辱着”。

    在诗歌的最后十二行中,其抒情转到了另一方面了,说他“将像1789年似的,向灼肉的火焰里伸进我的手去”。这里表现了诗人是多么渴望能投入到斗争当中去。他还发誓要始终不逾地以这支芦笛——也就是他自己的艺术创造,去向黑暗发出诅咒的歌。

    这首诗还有个副标题,就是“纪念故诗人阿波里内尔”。为此,诗篇从第十三行起,插入一大段对这位法国诗人的抒情。

    三、艺术手法《芦笛》是一首抒情长诗,诗人以“我"和芦笛之间相依为命的关系以及悲惨境遇作为纵向的线索,以彩色的欧罗巴、阿波里内尔、大西洋边自由自在与上海滩的巴士底狱、比歌声更响的铁镣之间的对比表现作为横向的线索,由此组成了一个立体的诗歌结构。芦笛与“我”相依为命的关系本来是实在的,因为横线上层层展现的有悖情理的事件,如芦笛被屈辱,“我”要向灼肉的火焰中伸进手去救它出来等等,使芦笛、芦笛与“我”的关系就变得虚化了,这就是运用了一种象征手法。这首诗除了采用象征手法,就是以意象来象征情感以外,也有直接抒情。

艾青




写作文用什么当题目好
看你自己的类型了,我给你分一下类:1 爱好历史的,写凭古类,题目可以是 XXX, 你轻轻走过等2 爱好文学,诗歌的,写读书或文学感悟,题目可以是 书香 五柳扶风等3 很有灵气的,可以写景或生活感悟,抒情的,题目可以是 芦笛等这三种可以这样写 开头一段,用一两句话简写感悟或提出观点,写的要简练,有点文采。 中间...

表现了思乡之情的边塞诗
凉州词二首·其一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
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没有中心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江泽民同志来到南开大学阅览室,与青年学生一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文学常话。”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a、久负盛名;b、名称来历;...

高分求大家帮我找一下关于中考好的作文开头和结尾?不要写法
这段话含蓄、深刻,启发人们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当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一样,方法也灵活多样的,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以上提供的方法仅供参考,写作时要根据内容与中心的需要恰当运用,不能生搬硬套。一)绝妙开头示范 1.引用名言名句 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

爷爷的芦笛教案
爷爷的芦笛教案1 一、教学目标:1、抓住课文关键语句体会爷爷芦笛的神奇及给强强带来的快乐和勇敢。2、感受爷爷坚强的生命形象。明白“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的含义。3、体会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体会环境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

有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叫什么名字.
作者 林清玄 诗名 总有群星在天上 林清玄,一九五三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自幼立志成为作家,高中时期,获台南市作文比赛第一名,大学时期,得翠谷文学奖首奖。青年时期即遍获重要文学奖,包括台湾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首奖,中华日报文学奖首奖、...

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作文
听到这里,我更高兴了,我都期待的睡不着觉,不知不觉地在默诵《明天要远足》这首诗中进入梦乡。 第二天不到六点钟,妈妈就叫我起床,因为晚上到家已经十一点多了,实在不想起床,可又想着今天要去欣赏海南的美景,所以又不由的起来了。我们一个个把自己都打扮的非常整洁、漂亮,坐上旅游车向三亚出发了,在车上听到...

艾青《我爱这土地》 全文是什么?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

《出塞》的写作特点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名将...

围绕着山写作文
今天学了《在山的那一边》这一课,我受益匪浅。 课文讲了作者在童年时代的一个梦想。这首诗叙述了作者渴望见到大海,但是愿望总是被否定。 作者虽然很失望,但却又一次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向着目标前进,最终见到了海。读了这首诗,我的脑海里涌现出了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拼音的情景。 记得那是在我刚刚上小学...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9174442510: 求古诗及写作背景,最少10个背景:要写作背景,就是诗人在什么时候写的.要短一点的诗.诗人名字及朝代也要.要诗,不要诗句. -
贯垂普怡:[答案]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秀:指草类植物结子.葽:草名,又叫“远志”,味苦,可入药.蜩:蝉,又名知了. 此描写夏天的诗意:四月远志结子了,五月知了叫不停. 《诗经·豳风·七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四月入夏季...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9174442510: 求一首古诗的写作背景 -
贯垂普怡: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9174442510: 《蝉》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
贯垂普怡: 虞世南,是越州余姚人.因他过继给他的叔父——南朝陈中书侍郎虞寄为后,所以字为伯施.他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他的哥哥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十多年,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甚至十多天不洗脸不梳头.他的文章委婉多彩...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9174442510: 《卖骆马》古诗的写作背景 -
贯垂普怡: 《卖骆马》这首诗写作背景是68岁的白居易病后卖骆马一事.骆马跟随白居易5年之久,临别时恋恋不舍,回头向主人嘶鸣.从诗中可看出: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所以白居易有感而写了此诗.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9174442510: 谁知道这五首古诗的写作背景 -
贯垂普怡: 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赏析] 头二句...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9174442510: @牧童@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资料 -
贯垂普怡: 写作背景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悠悠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9174442510: 马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贯垂普怡: 马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七绝诗,写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作者的生平和经历:王之涣(约844年-约908年),唐代文学家,字摩诘,号梦得.他曾任官于唐朝,后辞官隐居,专心从事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以清新淡雅、含...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9174442510: 初一语文课本最后十首古诗的写作背景 -
贯垂普怡: 初一上册的第一篇是《龟虽寿》,作者曹操.选自《乐府诗集》《龟虽寿》是曹操的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千古传颂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第二篇《过故人庄》作者孟浩然唐代诗人.选自《孟襄阳集》全诗充满了...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9174442510: 何其芳写欢乐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贯垂普怡: 何其芳早期的诗深受法国象征派诗风的影响,又喜爱李商隐、李煜的冶艳之词.尤其着迷于文字的色彩、图案,常常能捕捉住心灵里浮现的各种颜色,并用形象化的文字加以表达.他在追述《燕泥集》的写作情况时说,那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

注根据中发号文及其它相关规定大兴19174442510: 李白写《春夜洛城闻笛》背景资料 -
贯垂普怡: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平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