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这样的名称是怎样来的?

作者&投稿:主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刚在那边回答了,再在这复制一份:
东周前一段时间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没有连年打的,军队开过去,一打就走,胜就胜败就败,国与国之间的政策也比较温和,即使打胜了也一般不会把这个国家灭了,而已另立国君,或削地,春秋表示相对来说政治比较温和,没有什么剧烈的战争。
战国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为标志,从那以后战事是连年的,战争一打就是几年几十年,两军对垒一对就是几年,国与国之间也比较无情,战败国往往就面临着国家灭亡的危险,所以叫战国。

  得名由来:春秋战国来源于春秋和战国两部分,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据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的解释,春秋意指春去秋来,以编年体形式记录史实。
  而战国的来源是《战国策》,是国别体的史书,作者是西汉的刘向。

首先来解释“春秋”名字的由来。春秋名字来源于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经孔子修订编辑后命名为《春秋》,其记载的时间跨度为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无独有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到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力量逐渐强大轮流称霸,王室徒有虚名,只能依赖诸侯霸主发号施令,这段时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它恰好与《春秋》所记载的历史时期大致吻合,所以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春秋”

而“春秋”结束后,各诸侯已经不满足于称霸而是要兼并他国称雄,诸侯之间混战不休,直到秦始皇统一全中国,这段时间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历史上称之为“战国”时代。

“战国”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类似于“春秋”,是来源于西汉的刘向根据史料编辑整理的《战国策》,它记载了周朝和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国发生的事情,时间跨度为战国初年到秦始皇灭亡六国的时期,它所记载的历史时期与这段时期也恰好相吻合,所以称为”战国“。

第二种说法则比较直观,因为春秋过后,各国之间的战争变得更为频繁起来,可以夸张的形容,基本上是三天一小战,五天一大战,所以用“战国”二字来称呼这段战争不断的时期。在春秋战国的时期,各类霸主雄踞一时,也有百家争鸣,人才辈出,是一段我们值得去观摩的岁月。



春秋战国中的“春秋”名称的由来基本没有什么争议,就是由《春秋》一书的名称而来。因为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到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这段时间里,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力量逐渐强大而轮流称霸,王室徒有虚名,只能依赖诸侯霸主发号施令,这段时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它恰好与《春秋》所记载的历史时期(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大致吻合,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春秋”结束后,各诸侯已经不满足于称霸而是要兼并他国称雄,诸侯之间混战不休,直到秦始皇统一全中国,这段时间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历史上称之为“战国”。其名称的由来存在两种说法:一是由《战国策》一书所得名,其记载的历史时期与这段时期相吻合;二是因为春秋结束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极为频繁,所以被称为“战国”
对于“春秋战国”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一般都没有争议,其开始时间是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结束时间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当年(公元前221年)。但是对于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历史上一直存在很多争议,常见的有五种说法:
1、分界线为公元前481年,这一年刚好是《春秋》这本书的绝笔之年。
2、分界线为公元前479年,这一年孔子逝世,宋代有诗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带走仲尼,诸侯纷纷灭!”,孔子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3、春秋的结束时间为公元前476(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的开始的时间为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因为郭沫若等历史学家根据历史的断代认为,公元前476之前为奴隶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这也就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他们的依据还有司马迁的《史记》,其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时间也是周元王元年(前475年),所以后来的历史书籍包括教科书都这么划分。
4、分界线为公元前453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为三家灭智,春秋时期的霸主“晋国”由此名存实亡,春秋时期仅存的“礼义”由此彻底崩塌。
5、分界线为公元前403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为三家分晋,周威烈王正式分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战国七雄”由此全部产生,另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认为战国由此开始。
除以上五种说法之外,其实还存在其它的说法,而且各种说法都有其依据,但是又各有其优缺点。比如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勾践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任霸主。按照后两种说法,这一年属于春秋时期,但是按照前两种说法,这一年已经属于战国时期,类似存在争议的地方还有很多。

春秋名字来源于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经孔子修订编辑后命名为春秋,而春秋结束后,各诸侯不满足称霸,而要兼并他国,他们之间混战不休,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段时间构成完整的历史时期,称为战国时代

1、来源
春秋战国来源于春秋和战国两部分,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据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的解释,春秋意指春去秋来,以编年体形式记录史实。
2、简介
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3、后世影响
春秋战国时代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舞台:不管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门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白发苍苍还是稚龄童子,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华。苏秦、张仪、管仲、范雎都是平民出身,老的更有百里奚,少有天才甘罗十二岁拜相。
改革与争霸战争并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显著社会状况。可以说,春秋每一位霸主的出现都是改革的结果,战国七雄之所以能并踞中华大地,也是不断革新的结果。原因是,称霸战争需要以政治经济作为后盾,进行改革是迅速提升诸侯国实力的必要手段。从春秋到战国,是改革接着改革,战争连着战争,在改革中国家强盛,在战争中国力受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发展进步的。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朝君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分界线:春秋(前770-476) 战国(前475-前221)。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齐代姜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   关于春秋战国断代,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年,或以周定王元年(前468年)为战国始年,等等   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    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代。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


”春秋“”战国“这样的名称是怎样来的?
“战国”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类似于“春秋”,是来源于西汉的刘向根据史料编辑整理的《战国策》,它记载了周朝和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国发生的事情,时间跨度为战国初年到秦始皇灭亡六国的时期,它所记载的历史时期与这段时期也恰好相吻合,所以称为”战国“。第二种...

春秋战国时期的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

在《朝代歌》中有这样一句话“春秋战国乱悠悠”你知道“春秋战国”究...
“春秋战国”是指东周。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建立东周, 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以别于西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东周的后半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相互征...

有没有这样一句诗词描述春秋战国时期?
1、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2、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春秋战国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春秋其实是因孔子编订鲁国编年史《鲁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这个时期,而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在春秋有近一百七十余个国家,他们都是周再灭商后分的诸侯的后裔,...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3、风吹草动 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如此包容自由?
因为那个时候君权还没有那么的至高无上。中央集权达到一定程度,那必然会对文化造成影响。比如说汉武帝的废除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大一统王朝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发生的事

春秋时期从什么事件开始的?春秋战国时期和周朝又有什么关系?
其实这样就已经能看出来了,春秋战国的时间与东周时期基本上是重合,但又不完全是重合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说周朝,指的是周幽王之前的那一段时期,严格来说其实是西周,而东周,它的存在感已经完全被同时期的另一个名称所掩盖了,那就是春秋战国。事实上,东周基本上就等同于春秋战国,唯一不同的就是...

春秋战国时期和战国时期有区别吗?
1、春秋战国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而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2、春秋战国的春秋时期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而在战国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这么丰富,为何西周时期的史料不多?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掌握文化的人多了起来,加上东周王室衰弱,对各诸侯国控制力下降,各国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史官记史。同时竹木简也使用的多起来,人们开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思想也开始大解放,儒、法、墨、道等思想学派相序出现,到春秋末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国都设有...

合水县18995025336: 东周时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 -
易菊雷立: 春秋: 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战国: 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

合水县18995025336: 春秋“战国的名称是怎么来的?春秋战国”的名称是怎么来
易菊雷立: 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官把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按照年、月、日记载下来,一年按春... 西汉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

合水县18995025336: 春秋战国时期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
易菊雷立:[答案]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

合水县18995025336: 春秋战国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
易菊雷立: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 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合水县18995025336: 春秋战国时期名称是怎么得来的
易菊雷立: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战国就不知道了..

合水县18995025336: “春秋战国”名字由来为何? -
易菊雷立: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合水县18995025336: 春秋与战国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
易菊雷立: 春秋和战国分别是由鲁国编年史《春秋》和西汉刘向编的 《战国策》上的年份来划分的

合水县18995025336: 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名称的由来
易菊雷立: 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 “战国”一词最早出自汉代刘向的《战国策》. 刘向叙录曰:“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哞争权,盖为战国.”

合水县18995025336: 春秋战国时期的称谓是怎么来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
易菊雷立: 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合水县18995025336: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这个名字怎么来的?\求大神帮助 -
易菊雷立: 是——孔子,孔子写了本著作《春秋》,对那段时期的人,思想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影响,也对后来一段时间 带来积极的进步意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