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乱世还见谁骂谁,辜鸿铭为何能得到善终?

作者&投稿:封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辜鸿铭的评论性文章。~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许人也?他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尽管高考已过,但是他确实是我最仰慕的人之一。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 最尊贵的中国人 ”。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字汤生。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英国的炮舰1840年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辜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中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到了英国,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最朴拙的死记硬背办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人物;而4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一书中曾提及辜鸿铭。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听从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的劝说,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并回到祖国大陆,继续苦读中国典籍。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用纯正的德语挖苦一群德国人。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一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在那样的时候,他还嘴硬,叫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自1883年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他昂首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几年里,他还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后来又翻译了《大学》。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古老的东方理论中还加入了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在他之前,中国的古经典从来没有好的译本。 从1901至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09年,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德文译本名《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1915年《春秋大义》(即有名的《中国人的精神》)出版。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也是尖锐的深刻的。很快《春秋大义》德文版出版了,在正进行“一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辜鸿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辜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辜顿时语塞,无以自遣。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学在西洋,却喜欢东方姑娘,尤其喜爱中国姑娘的小脚。他的夫人淑姑是小脚,他一见钟情、终身不负。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 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辜鸿铭生平喜欢痛骂西方人,反以此而见重于西方人,不为别的,就为他骂得鞭辟入里,并总能骂在要穴和命门上。故很多西方人崇信辜鸿铭的学问和智慧,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当年,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The Spirit of theChinese People”(他自译为《春秋大义》),中国人讲演历来没有售票的先例,他却要售票,而且票价高过“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听梅的京戏只要一元二角,听辜的讲演却要两元,外国人对他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辜鸿铭在西方人面前表现出来的优越感源自于他的机智与幽默。某天,辜鸿铭在他位于北京椿树胡同的私邸宴请欧美友人,点的是煤油灯,烟气呛鼻。有人说,煤油灯不如电灯和汽灯明亮,辜鸿铭笑道:“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功夫。”你说这是谈佛理,谈哲学,还是故弄玄虚?反正他这一套足够唬住那些洋鬼子。 辜鸿铭辩才无双。中日甲午海战后,伊藤博文到中国漫游,在武昌时,与张之洞有过一些接触。辜鸿铭是张的幕僚,作为见面礼,他送了伊藤一本自己刚出版的《论语》英译本。伊藤早知辜氏是中国保守派中的先锋大将,便乘机调侃他道:“听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两千多年前,却不能行于二十世纪的今天吗?”辜鸿铭见招拆招,回答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伊藤听了,一时间无词以对。 在北大,受蔡元培、黄侃、洋教授的青睐,但却是西化分子的死对头。对于胡适等人的白话文运动给国人带来传统文化断层上的灾难,曾经早有预见,但最终,民国政府还是在小学课本废除了文言文,给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辜鸿铭,作为一个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华侨,用自己的努力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他,促使世界第一个孔子学院的诞生,近代中国的人物,也唯有他,是最受到世界各国学者文人的尊敬的人物,然而在他的祖国中国,却屡屡被自己的同胞和学生嘲笑唾骂误解着,我们不能不遗憾那样的时代里,我们的大多数青年的幼稚和愚蠢。 1928年4月30日,辜鸿铭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文|大熊飞罐

除了辫子和长袍马褂之外,辜鸿铭还有一个立世标签――狂。辜鸿铭的狂主要表现在两个地方:一是愿意当众显示自己的才能,二是经常骂人。

中年辜鸿铭就是一个斗士的形象。

辜鸿铭可以轻易表现出来的才能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外语好,一个是记性好。配上辜鸿铭老土守旧的造型,所以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惊讶,从而留下一段段逸事。

有一次,辜鸿铭在电车上看《泰晤士报》,几个同车的英国人见他的样子可笑,出语侮辱。辜听到后,故意将报纸倒过来看。英国人更加嘲笑他连字都不认识。此时辜鸿铭看着倒着的报纸,将整段文章朗诵出来,并说,“英文太简单,如果不倒着看,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梁敦彦是清末知名的外交官,还曾在北洋政府中担任过交通总长,他也曾在张之洞的幕府中任职,与辜鸿铭相熟。一次,辜鸿铭和他打赌,说自己能背下来英国诗人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这首长诗共6100多行,辜真的背了下来。

辜鸿铭第二个表现狂的方式是见人就骂,主要骂的还是达官显贵或社会知名人士。

让我们先简单看看他都骂过谁:

大清帝国还未倒台时,一次,外务部举行联欢会,有地方官员给李鸿章行礼,李鸿章极为傲慢,视而不见。辜鸿铭看不过去,走上前去讽刺李鸿章,“一直听说中堂大人身体欠安,原来患的是眼疾啊!”

一次辜鸿铭和盛宣怀闲聊,盛怕辜说出不好听的话,所以很小心,自称管理经济不如张宫保(张之洞)。谁知还是被辜找到了话茬。辜鸿铭说:“张宫保比起你来差远了。张宫保的部下,一个个穷困不堪;而你的部下,一个个大腹便便,富雄一方。所以张宫保的经济才能比你差远了。”

辜鸿铭主要著作之一《张文襄幕府纪闻》刊行于1910年,他在书中评论的人物大都健在,有的依然很有权势,但辜鸿铭在书中指名道姓,嬉笑怒骂,毫不避讳。

1911年,张謇、唐绍仪来劝辜鸿铭辅佐袁世凯,辜不仅拒绝,而且奚落两人:“鄙人命不犹人,诚当见弃。然则汝两人者,一为土芥尚书,一为犬马状元乎?”好在唐绍仪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对此并不介意。辜去世后,唐还曾向国民政府为他申请国葬。

袁世凯称帝后,辜鸿铭多次在不同场合骂袁世凯是“贱种”“流氓”,公开宣称袁是“中国群氓的化身”。在北大讲课时,有一次从上课开始骂袁世凯,一直骂到下课。学生总结:不能跟辜先生提“袁世凯”,一提一堂课就报废了。

在清末民初那样一个乱世,政客、文人惹来杀身之祸的不在少数,辜鸿铭的做法难免会令人担心他的人身安全。但实际是,辜鸿铭活到72岁,因染上感冒而去世。那么,处处得罪人的辜鸿铭为什么会得到善终的呢?

1我本善良

辜鸿铭虽然狂傲,但本性有善良的一面。

据梁实秋记载,辜鸿铭听不得乞讨之声,一听见,便出门施舍一两枚小银币。其晚年时,家境已比较穷困,但仍如此施舍,所以其妻对此非常恼怒。一次,又有叫花子上门讨钱,辜照例又给了钱,结果回来后,他夫人将手中饭碗砸向他的脑袋。

辜鸿铭有一个妾,是日本人,叫吉田蓉子,辜鸿铭之所以收她为妾,其实也因为可怜她。吉田蓉子的父母来中国,多年未有音讯,吉田蓉子便只身一人来中国寻找。父母没找到,她还被拐卖到汉口一妓院中。吉田蓉子坚持不肯接客,遭到鸨母的打骂。辜鸿铭了解情况后,把她赎回家中。后在其妻的撮合下,吉田蓉子当了妾。虽然后来辜鸿铭帮她找到了父母,她也决定不再返回日本。

类似这样的善良本性肯定会反映在辜鸿铭的日常行为上,也会成为他的“护身符”吧。

2狂有狂的底气

辜鸿铭之所以狂,因为他有狂的底气,就是他的学识才能确实高人一等。辜鸿铭自小在欧洲留学,通晓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等9种语言。他的这种“通晓”,不仅仅是流利对话,而是可以用其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孙中山、林语堂都曾认为其英文造诣“中国第一”。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写信向辜鸿铭请教,与其探讨过中国文化对现实世界所起的作用。

英国作家毛姆对辜鸿铭的评价是“声高望重的哲学家”“中国孔子学说的最大权威”。

正是因为具有这些才能,辜鸿铭才有立身之阶:张之洞收他在幕府中任职20年,并颇为依重他,后又向朝廷举荐他。袁世凯也曾想起用他,被拒绝后还想拉拢他,许之每月600大洋,来做家庭教师。蔡元培也力排众议,让他来北大当教授。

有狂的资本,虽然爱骂人,但还可以为其他人接受吧。

3做事有原则性

在张之洞的举荐下,做了多年幕僚后,辜鸿铭当上了上海黄浦浚治局督办,这是一个月薪高达800两银子的肥缺。辜上任后,发现局里的洋雇员贪污挖泥工费,十分愤怒,要予以严办。但将情况呈报上去之后,上级却决定不查办。辜鸿铭气愤不过,想方设法将此事捅到了报纸上。

因缺资金购买外国军火,张之洞派辜鸿铭到上海去借外债。辜鸿铭找到德国一家银行的经理,说明来意后,马上声明绝不收回扣。

民国初年,议会贿选成风。辜鸿铭在参加一次国际聚会时碰到一位议员,便指着此人,用英语说:“此人要用800大洋买我的选票。诸位,我辜鸿铭如此卑贱吗?”

所以,辜鸿铭的愤怒也是有原则性的,并非随心所欲地乱来,这也是最终保证辜鸿铭平安度过一生的原因之一吧。




生逢乱世还见谁骂谁,辜鸿铭为何能得到善终?
辜鸿铭第二个表现狂的方式是见人就骂,主要骂的还是达官显贵或社会知名人士。让我们先简单看看他都骂过谁:大清帝国还未倒台时,一次,外务部举行联欢会,有地方官员给李鸿章行礼,李鸿章极为傲慢,视而不见。辜鸿铭看不过去,走上前去讽刺李鸿章,“一直听说中堂大人身体欠安,原来患的是眼疾啊!”一次...

“逢乱世必谣言起”怎么理解
简单嘛!乱世嘛!正是出英雄的时候,他们要借助谣言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同时又来打击对方的势气,之所谓谣言,就是亦真亦假,虚虚实实,迷惑大众而言。

生逢乱世的经典名言
生逢乱世的经典名言如下:1、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晔 2、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3、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白起 4、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项羽 5、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左宗棠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苻坚...

“生逢乱世,自当勇立潮头”,时代既成就了李斯,可为何又抛弃他?_百度知 ...
李斯也由一名小吏,摇身一变成为了时代的宠儿。生逢乱世,谁又能久立潮头,时代的弄潮儿如何最终成了一个悲剧? 李斯奉行的“老鼠哲学”一路指引者他的前进,让他从底层小吏,一跃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当红秦相。随后李斯便迷失在对于权力的追求之中。 沙丘,承载皇帝噩梦的地方,同样也是李斯噩梦的开始。公元前210年,始皇...

生逢乱世命如蝼蚁是谁说的
生逢乱世命如蝼蚁是《觉醒年代》中的一句台词。意思是说:战乱的年代,人们的生命时时刻刻都岌岌可危,朝不保夕。“国家不幸,诗家幸,艺到沧桑便始功”。乱世是英雄们的战场,是诗人磅礴诗篇的源泉。历史是少数人写就的,因而历史也是由少数人构成的,所以我们翻开历史书会发现,书中记载的大多是...

几逢乱世之后,又有几个人能说得清自己祖上是哪里人呢?
因而,几逢浊世以后,又有几团体能说得清本人祖上是哪里人呢?看累了吧,发个笑话,让你开心放松一下 妻子 我发现老婆就是葫芦娃啊!理由:1她揍我时候力大无穷2而且具有千里眼顺风耳轻易我不敢乱来3逛街时候铜头铁臂一般不怕累4生日时候冲我发火5郁闷时冲我倒苦水6做家务时就隐身了7每个月工资被她...

在乱世中平心静气诗句
《过屈大夫清烈庙下》35、渊明生乱世 宋 吴芾 《和陶咏贫士七首》36、乱世逢人笑口难 宋 谢枋得 《寄谢叔鲁三首》37、乱世读书少 宋 谢枋得 《送张子高归延平》38、苟乱世以自免 宋 叶适 《梁父吟》39、乱世没吾宁 张衡 《挽陈东湖先生》40、渊明生乱世 宋 赵蕃 《东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

谁有 正气歌序 的译文
每当正气贯日月,谁把生死放在心。地靠正气得以立,天靠正气成至尊。三纲靠此得维持,道义以此为本根。可叹我生逢乱世,竞无才力救危亡。被俘仍戴南国帽,囚车押我到北方。折磨摧残何所惧,酷刑只当饮糖浆。牢房死寂见鬼火,春来紧闭黑茫茫。老牛骏马共槽食,鸡窝里面栖凤凰。一旦染病便死亡,枯骨弃野...

相逢乱世,倾城绝恋烽火中爱情散文
太短,还来不及好好看你一眼,你就离开了。这一生,太长,我等了你多少场花开花落,还是看不见你来的踪影。乱世硝烟烽火起,倾城爱恋惹人羡,红粉佳人出凡尘,爱恨交织经年里,不入世俗淡非议,孑然一身独终老。这一生,我与你,相恋于乱世风云之中;下一世,还盼与君,相逢于繁华经年里。

相逢于乱世 相忘于江湖的啥意思
现在把江湖是比作社会,相忘于江湖是指忘记江湖的险恶,忘记成人之间的芥蒂。自然之江湖,人之江湖。江湖虽然危险,江湖却很大,可以遨游,是鱼的幸福。当然就幸于糟糠的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 人们与其「患难见真情」, 还不如根本无情, 在安定的生活中各不相帮 (不必互相帮助, 因为无此需要) , 无...

公主岭市13737172621: 辜鸿铭极力诋毁西方为何还能在西方取得巨大反响和成功?
佐欢止咳: 辜鸿铭1生最大的成绩是向西方介绍中国典籍,通过这类方法,他向世界大声呐喊:中国文化才是解救世界的灵丹.辜鸿铭的努力在1定程度上改变了西方对中国的看法.正如1些学者指出的那样,辜鸿铭在西方对中国实行文明轻视和民族欺凌的时候,挺身而出,大义凛然地奋起谴责,捍卫了民族尊严;同时,他又大力向西方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沟通中西文明,使西方进1步了解了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历史的悠久

公主岭市13737172621: 为什么辜鸿铭是民国时期获得西方大学博士学位最多的中国人,精通9种西方语言与文字,但却对中国传统特别 -
佐欢止咳: 儒家思想有其独到之处,以西方思想模式难以企及.

公主岭市13737172621: 辜鸿铭轶事含义 -
佐欢止咳: 就是说辜先生虽然精通多门外语,但他一直认为汉语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虽然他的这句话有点不太客观,但在那个大家都崇洋媚外、认为西洋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时代,他能在国外随时强调中文的重要实在很难得

公主岭市13737172621: 第一个讲英文的中国人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生平事迹? -
佐欢止咳: 辜鸿铭. 请参考: 《狂儒辜鸿铭》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

公主岭市13737172621: 《走向共和》中张之洞的那个翻译是不是辜鸿铭? -
佐欢止咳: 对的,就是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

公主岭市13737172621: 最先说洋文的中国人是谁? -
佐欢止咳: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他倒读英文报纸以嘲笑英国人...

公主岭市13737172621: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是什么意思 -
佐欢止咳: 字面意思见楼上,引申义是:擎雨盖是指清朝大臣的官帽,傲霜枝是指清朝人的辫子,意思是我已经不是清朝的臣子了但我还是留了辫子,是辜鸿铭写的.

公主岭市13737172621: 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着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 -
佐欢止咳:[选项] A. 巩固清朝的统治 B. 兴办团练 C. 学习西方的技艺 D. 学习西方的政治

公主岭市13737172621: 辜鸿铭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
佐欢止咳: 辜鸿袭罩铭的仕途生涯不足一谈,他一生事迹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在于沟通逗轮中西文化并诉诸于翻译事业.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孔孟哲学,精神道义,他勤于写作.辜氏一生著述颇丰,且多用流利的英文写成,其目的即在于使西方人了解,并通过了解进而尊重中国山禅信文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