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都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作者&投稿:厍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汉初三杰指的萧何、张良、韩信,刘邦能当上皇帝汉初三杰功劳最大,但伴君如伴虎,最终汉初三杰的结局却大不相同,韩信因谋反的罪名被杀,萧何明哲保身,直至病死,张良功成身退,告老还乡。同样是建立汉朝的大功臣,汉初三杰的人生结局为何有天壤之别?

汉初三杰之张良

  刘邦得了天下,论功封侯。围绕封侯这件事,刘邦与张良展开一次惊险的生死搏杀。刘邦对张良说,你想要齐国那一片土地都行,随你挑吧。出乎刘邦意料,张良的回答不是谢恩,而是谢绝,他不要。

  在张良看来,刘邦封他齐地三万户,是深藏心计的。究竟什么用意呢?

  齐国这片土地,两年前已经封给了韩信,而且是张良亲手经办的。现在刘邦把他和韩信封在同一片土地上,无非是想在他们两人之间制造一点不大不小的矛盾,达到“以张制韩”或“以韩制张”的目的。

  这说明,刘邦不仅对韩信,骨子里对张良也有些信不大过。张良对此心明如镜。不过,张良觉得回绝得过于简单了也不好,总得给刘邦留点面子。

  他对刘邦说,我在博浪沙雇人行刺秦始皇失败,逃难时和你相识于留(“留”是江苏省沛县东南的一座小城),我对那座小城难以忘怀,你实在要封就封我个留侯吧,于是刘邦“乃封良为留侯”。

  经过这场风波,张良毕竟受到很大剌激,心中有些悲凉。他看到朝廷内各个利益集团、各个门派之间的矛盾已暴露得异常尖锐。

  自己在刘邦心目中仅仅是一位谋士而已,并非信可托国之重臣。刘邦天下已经到手,再没有多少危急大难需要有人为他出谋划策了。况且自己身体也一直不太好,这个“臣”是不能再做下去了。

  张良本来就生性淡泊,对名利看得不重,再加上刘邦为人阴险歹毒,因此他急流勇退,淡出政坛。

  汉初三杰之韩信

  韩信是汉初三杰中最为悲惨的一个,韩信出身贫寒,由于家里太穷,做官不够条件,经商没有本钱,连一日三餐都没有着落。当众受胯下之辱,更是辛酸不堪回首。

韩信是在军事领域堪称大师,在政治领域却是个小学生。

  韩信打下了齐国,声威更大,更加举足轻重。用蒯通的话说,这时刘邦和项羽的命运都掌握在他韩信手里。他韩信“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刘邦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既千方百计笼住他,又想出一些办法来掣肘他。

  项羽也看到了这一点,也在这时派武涉前来游说韩信。天大的机会出现在他面前,恰恰韩信自己却不会运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

  蒯通竭力鼓动他,第一步与刘、项“三分天下,鼎足而居”,然后再图下一步发展,后劲最大的是你韩信。并表示要死心塌地要投靠韩信。

  如果韩信当时敢于喊出一声“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之类的豪言,最终究竟谁能当上皇帝,真还难说。可是,韩信此人,纵有封侯之愿,却压根儿没有帝王之志。他一再向蒯通表示,刘邦待我十分优厚,我怎么能背叛他!蒯通仰天长叹,无奈离去。

  为了调动韩信参加垓下会战,刘邦可以再次违心地加封给韩信一大片地盘,使他心甘情愿地前来殊死搏杀。可是,项羽一死,刘邦马上就给韩信颜色看。只是因为韩信立有盖世之功,如果操之过急,将他一棍子打死,恐天下不允,失去人心。

  所以第一步先剥夺他军权,改封为楚王。随后,又利用韩信狂傲自大、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弱点,以有人告他“欲反”为借口,“用陈平谋”,在云梦将他逮捕,押回洛阳,杀尽他威风,贬为淮阴侯。

  从此,韩信愤恨难消,人际关系更加紧张,周围环境对他越来越不利。最后,以谋反的罪名被杀。临死,韩信发出长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等他明白过来时,脑袋已经落地。

  汉初三杰之萧何

  

  萧何能够成为汉初三杰中的唯一善终者,不是偶然的。

  在刘邦心目中,真正知根知底的是萧何。刘邦起事前,就和萧何很要好。萧何早年是衙门里的小吏,在刘邦还是个经常连酒都喝不起的平头百姓时,萧何曾经常帮助刘邦,刘邦与萧何,这等关系,谁能比得?那刘邦对萧何就丝毫没有戒心了吗?

  照样有。刘邦平定黥布叛乱后回到京城,许多人拦路告状,说萧相国强买田宅。萧何去宫里拜访刘邦,刘邦笑道:“看你做的利民好事,这么多人告你状,你自己去平息民愤吧!”

  萧何乘机向刘邦提了一条建议,说长安地方狭窄,老百姓田地少,我看皇家猎苑内有不少空地,荒着也是荒着,不如让老百姓进去耕种算了,也不要收他们官税了。

  刘邦勃然大怒:“你受了他们多少贿赂,竟来动我皇家猎苑的脑筋,拖下去打!”

  过了几天,有位近身侍卫问刘邦,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你把他打得这么厉害?刘邦道,我听说过去李斯做秦始皇的相国,有好事都归秦始皇,有坏事都揽到他自己头上。萧何倒好,为了讨好百姓,竟想拿我的皇家猎苑去做人情,他肯定受了贿赂,我教训教训他。

  侍卫说,皇上这几年领兵在外,萧相国留守关中,如果他对陛下不忠,只要在关中稍有动作,关西的地盘就不再是你陛下的了。他那样的大利不贪,怎会去贪一点小小贿赂呢?刘邦被侍卫说得无话可讲,知道错了,赦出萧何。

  而萧何之所以强买田宅,无非是为了往自己身上泼脏水,让刘邦放心,自己没有收揽人心、图谋不轨的企图,萧何的做法真称得上是苟且偷生了。

  看看刘邦与汉初三杰关系的演变过程,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封建主义的用人原则是什么玩意儿。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求绝对的“忠君”,绝对的排斥异已,绝对的人身依附关系,在这种制度下,凡是统治者觉得不放心的人,必然会将其杀死,而臣子也是整日战战兢兢,伴君如伴虎,一着不慎,就会丢了身家性命。



三人的结局各不相同。张良是功成身退,借口修道远离了朝廷;萧何是寿终正寝,通过了刘邦的种种考验;韩信是被诛杀,因为他有谋反的举动。

韩信和萧何都被刘邦间接的杀死,只有张良生性寡淡,才躲过吕雉的追杀。

只有张良获得比较好的下场。萧何受到猜忌,韩信是最惨的,获取那么大的战功,居然被处死了。


汉初三杰都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汉初三杰指的萧何、张良、韩信,刘邦能当上皇帝汉初三杰功劳最大,但伴君如伴虎,最终汉初三杰的结局却大不相同,韩信因谋反的罪名被杀,萧何明哲保身,直至病死,张良功成身退,告老还乡。同样是建立汉朝的大功臣,汉初三杰的人生结局为何有天壤之别?汉初三杰之张良 刘邦得了天下,论功封侯。围绕...

汉初三杰分别都有谁,三人分别有什么样的结局?
一般说到开国功臣,我们往往容易想到“狡兔死,走狗烹”、“鸟尽弓藏”、“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等等很多典故,因为大部分的开国功臣命运其实都很悲惨,但是也有结局比较好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我们不妨就以“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的人...

汉初三杰都是哪三杰?他们都达到了什么官位?
汉初三杰分别是萧何、张良和韩信,西汉建立后,萧何担任相国,被封为酂侯;张良被封为留侯,但没有接受官职选择了归隐;韩信就比较复杂,在战争中被封为齐王,项羽死后他成为楚王,后来被贬为淮阴侯。汉初三杰 萧何 在楚汉之争中,开始楚国最强盛,而汉国弱小,项羽的楚军一次次胜利,而刘邦的汉军却一...

“汉初三杰”是哪三杰?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

汉初在刘邦手下有“三杰”,除了韩信外,另两人是?
汉初三杰指的是:萧何、张良、韩信。萧何(?-前193),西汉初期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沛(今属江苏沛县)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他却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

历史三杰的汉初三杰
张良、韩信、萧何合称“汉初三杰”。淮阴侯韩信善用兵,相国萧何善内政,留侯张良善谋略。刘邦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

汉初三杰的命运沉浮
高祖建国时,文臣武将如云,而、韩信、张良居功至伟,史家称为“汉初三杰”。尽管“人杰”均功劳盖世,但是功成名就之后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一个处变不惊、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终化险为夷免于难;一个是心高气傲、好大喜功、贪图富贵,随被诛灭三族,演绎出一场极其惨烈的悲剧;另一...

汉初三杰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初汉三杰是帮助汉高祖打下大汉江山的三位功臣,不过他们的结局却是有的惨死,有的得以善终。首先我们先说战无不胜的大将军韩信,这样一个军事上的天才,为大汉不知道打了多上胜仗,战功更是多不胜数,但是就是因为这一点却害了韩信,我们都知道做臣子的最大的罪过莫过于功高盖主,更何况是一个...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物可以被称为“三杰”?
明初三杰:刘伯温、李善长、徐达 “明初三杰”的情况和“汉初三杰”很像,指的是元末明初时期协助朱元璋开创明朝的三位杰出人物。这三位人物分别是刘伯温,李善长和徐达。其中刘伯温是杰出的谋士代表,徐达是明朝第一开国名将,李善长则在内政和后勤保障方面比较拿手,这三人分别对应&...

将帅之才的汉初三杰后来的下场都怎么样呢?
后人也因此称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为“汉初三杰”。虽然“汉初三杰”中韩信的结局很不好,但把“下场”二字用在总结三人的结局上,是戴有色眼镜来看待刘邦与三人的君臣关系。其一,韩信被刘邦正后吕氏所诛杀,三族被夷。汉六年,也就是刘邦高度评价了时为楚王的韩信一年之后,有人举报韩信意图谋反,...

罗田县13088243602: 汉初三杰谁最笨? -
阳佩复方: 汉初三杰指的是张良、萧何、韩信.张良、萧何是谋士,功成身退,韩信一介武夫,虽能忍胯下之辱,但随权力地位日升,不思急流勇退,终被刘邦铲除,实为笨.

罗田县13088243602: 汉初三杰为什么只有张良得以善终 -
阳佩复方: 不知道楼楼你发现没有,张子房在最后的时候,手上的权利其实很小哦 这就是子房的聪明,他的威望绝不比任何人少,但是他不握实权,所以刘邦就对他没那么小心,吕后也只是在意这号人,而不想对他怎样了 子房真的很聪明,所谓明哲保身就是这样 至于韩信、萧何,他们两个,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大将军,谁对他们不会起歹心,就算刘邦、吕后不把他们怎么样,也有的是想上位的人把他们给弄下台 再有就是,子房对刘邦来说,比较特殊,他可以说是刘邦成就这个伟业的一个很关键的契机,不是韩信、萧何这种感觉,而是张良在神话刘邦,说刘邦是龙的儿子,把他的威望提高了,自然追随他的人就多了,这是一个必要的东西,比才干、后援还重要

罗田县13088243602: 历史上一直位极人臣还能善终的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 -
阳佩复方: 萧何算一位.汉高祖,吕后,惠帝三位都一致信赖的第一能臣,临终前惠帝亲往探病并咨询后继者,相比韩信被杀,张良退隐,地位尊贵而能善终,汉初三杰中无人能及.高祖定天下,捐家产,遣子弟,镇守关中,追随高祖,萧何功劳第一.但懂得韬光隐晦,甚至不惜贱买田宅,往身上抹污泥以自保,这个印象最深刻,而且也很少有人能做到.

罗田县13088243602: “汉初三杰”是哪三人? -
阳佩复方: 汉初三杰就是张良,字子房,原属韩国公子.后来投靠刘邦,刘邦后来开会是这么夸他的,“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萧何,跟刘邦在当亭长的时候混得就很熟.刘邦日后是这么说的:“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 韩信,攻城略地,攻无不克啊.“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最后刘邦经常在手下面前夸他们:如是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罗田县13088243602: 韩信怎么死的 -
阳佩复方: 被吕后以谋反制罪诛杀,灭其三族. 内容介绍: 汉高祖十一年.淮阴侯韩信假装生病,不跟随高祖去讨伐陈豨,却暗地里派人到陈豨住处,打算与他勾结谋反.韩信准备与家臣在夜间伪造诏书赦免官府的有罪功臣和奴隶,并打算发动他们前去...

罗田县13088243602: 汉初三杰 为什么下场如此不同 -
阳佩复方: 张良直接不从政,四处修仙去,最没威胁的一个 萧何位极人臣,声望极佳,所以自污其名让刘邦放心,得了个善终 韩信桀骜不逊,各种牛逼,天老大他老二,各种不满,所以被杀了

罗田县13088243602: 汉初三杰是哪三个 -
阳佩复方: 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初三杰”,一般多指汉朝建立时的: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罗田县13088243602: 汉初三杰指的是谁 -
阳佩复方: “汉初三杰”一般是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 也有说为 汉初三大名将指的是韩信、彭越、英布(即黥布)三人.

罗田县13088243602: 吕后是怎么死的?
阳佩复方: 善玩权谋的吕后 -------------------------------------------------------------------------------- 吕后在历... 那么是什么使吕后变成一个阴险狠毒的人呢?除了前面提到的战俘生活外, 主要还是...

罗田县13088243602: 初汉三杰指的是谁了? -
阳佩复方:[答案] “汉初三杰”,说的是汉朝建立时的: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