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衙门在清朝时配备了哪些机构和人员,一共有多少知府?

作者&投稿:门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县衙有哪些人员和机构组成,都是几品的~

县官才七品,下面只有八品九品了。
清代官衔品阶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案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太常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侍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卫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贴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
(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府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属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贴式,县主簿;(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没有未入流)
注: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只是对大臣的一种荣誉加衔,或死后追赠。右都御史是总督的加衔,右副都御史是巡抚的加衔,总督和巡抚是地方最高长官,兼了上衔后,有弹劾权。这些都是官衔而非实职。

清代衙门设置

衙门是官署的一种俗称。从宽泛的意义上说,能够行使国家某种职权的衙署,都可称为衙门。

那么,清代究竟有多少衙门?这恐怕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从职能上划分,有文、武两大系统,即文职衙门和武职衙门;从民族上来看,清代又有满、蒙、汉等衙门之别;从行政隶属而言,又有中央衙门(当时称为朝、京)与地方衙门(外)之别。而在京衙署中,又有外朝、内宫之分。此外,还有自上而下的专署衙门,如漕运、河务、盐政、学务、税关等衙门。自雍正时期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包括原有的少数民族世袭官也多由中央任免,但在甘肃、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五省仍有为数不少的土府、土州、土县、土司等特殊衙门;在东北、新丄疆、蒙古、青海、西丄藏等地区,还设置了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衙门,如将军、都统、副都统、大臣等。

由于时代的变化,清代衙门的兴革变化最大,有的衙门为清朝所独设,如理藩院、南书房、军机处这三个衙署,地位就十分尊崇。理藩院由蒙古衙门发展而来,掌管蒙、回、藏等事务,以及部分对外(俄罗斯)交涉事务,下设六个清吏司和多个房、厅、处、所,以及内馆、外馆、俄罗斯馆、蒙古官学、唐古特学、托忒学等附属机构,额定编制198人,通事、衙役等147人。理藩院位列六部之后,其长官进入议政大臣之列,雍正元年以后,更以王公、大学士兼理院事,而汉官无一人侧身其中,可见其地位之特殊。《钦定理藩院则例》南书房不是正式的衙署,入值人员由皇帝从翰林院中“钦点”,但因其朝夕侍奉皇帝,参与决策,因而入值南书房的绝非等闲之辈。军机处自雍正时期设置后,掌管军国要政,书写谕旨,军机大臣由皇帝从大学士或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充,连同其僚属军机章京在内,最多时也不超过40人,而且,“有官而无吏”,人员都有干练之才,效率又极高,外官不得擅入,事实上是清代中枢决策的所在。

清代衙门的设置体现了独特的民族及时代特征。就其对前朝所设衙门而言,有的进行改造,有的不再设置,其间变化也很大。如明朝的宦官二十四衙门,清朝吸取了宦官为害的教训,将其裁汰精简,并入内务府之中。而内务府堪称是清朝第一大衙门,仅职官就有3000多人,与事务最繁的户部相比,职官设置是后者的十几倍,如果加上匠役、军丁、太监等人,内务府有上万人之多。除本府设置广储司等13个衙门管理宫禁事务外,其分属机构就多达四十几个,这些分建衙门,全部铸给关防印信,由总管大臣统辖,人们熟知的“江南三织造”,即是其派驻机构。织造官都是皇帝亲信之人,除负有本职任务外,早期还负有搜集情报、密报民情、监视所在地方官的特殊使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任江宁、苏州织造达二十多年,也是最早用“密折”方式向皇帝报告江南情势的官员。

清代的知府是多大的官,知府衙门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员配置?这是最近一位读者在评论区留下的问题,因为短短的几句话并不能说清楚,所以本文就来仔细说一说清代的知府和知府衙门,主要分为三大块内容。


一、府的设立

自唐代始,便于京都之所在地设“府”,其都督所在州亦称府,为县以上的行政区。至宋代,以州升府之地渐多,府才确定为县级以上之行政区,而原设立州则降与县同,皆隶属于府。清沿明制,各省下分设府,为承上启下之行政机构,在司、道的领导下,辖以州、县。

清代府的设置不同时期各不相同,有一个增改裁并的过程。按《光绪会典》卷四的记载,全国共设府一百八十五个,即:奉天府尹属二、吉林将军属二、直隶省十、山东省十、山西省九、江苏省八、安徽省八、江西省十三、福建省九、浙江省十一、湖北省十、湖南省九、陕西省七、甘肃省八、新疆属二、四川省十二、广东省九、广西省十一、云南省十四、贵州省十二。

若是加上台湾省三府,则共设府一百八十八个。至光绪、宣统年间,奉天、吉林、黑龙江、新疆建省,四川、云南改土归流,则全国除台湾未计外,设府已增至二百十五个。


二、知府及其佐贰官

清代于各府设知府一人,为府的地方行政长官,掌一府之政令,秩从四品(初为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按清代官制,各省知府例由京察一等记名之翰林院侍读、侍讲等,内阁侍读、给事中、御史及各部、理藩院郎中、员外郎,顺天府、奉天府治中、盐运使司运同、府同知、直隶州知州升任。知府例应升各省盐运使及各省道员。

清代定制,将全国各府按“繁”、“难”、“疲”、“冲”四字分定等级,化为“最要缺”、“要缺”、“中缺”、“简缺”。各府按缺定“请旨缺”、“题报缺”、“调补缺”、“留补缺”。各应升、应补之官员,亦按其考核等第,分缺拟补。

知府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等一切皆为职掌。知府的佐贰官有同知和通判。


我国封建社会,凡主管一事而不受予正官之名者,则称之为“知某事”,此制度始于宋太祖,时宋太祖为杜藩镇之弊而派朝臣赴各州以代刺史,名为知州。后相沿此习,以府之主管官为知府,其副者称“同知”,为知府之佐贰。通判与同知二字意义相近,宋代初设通判时,名为副职,实际上职权与知州、知府无别。明代于府下设通判,与同知共为府之佐贰,清代亦如此。

清制,府同知、通判分为两种,一种为府的辅佐官,由同知与通判分理府内之政务;一种是分派专管地方之同知、通判。凡隶于省的,为各省直隶厅长官,职如各府、各直隶州之制;隶于府的,为一般散厅的长官,职如县,而品级相同。

府同知为正五品官,在公文上称“丞”,尊称“司马”,外府通判为正六品官,尊称“别驾”。府同知、通判的设置情况并非定例,一般遵循量事置员,一般的府设一二人或三四人,事简的则不设,分掌粮运、督捕、海防、江防、水利等事。

按《光绪会典》记载,清代共设府佐贰之同知一百一十人、通判八十八人。其中,地方同知共八十九人,理事同知二十一人。地方通判共八十三人,理事通判五人,仅直隶、山东、甘肃各一人,顺天二人。


三、知府衙门

知府衙门的内部组织机构一般由府堂及经历、司狱和照磨等司组成,各依府之繁简而置。

1,府堂

府堂为知府衙门内一个综合性的办事机构,实际上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具体办事,直接为知府服务,置典吏若干人承办。

2,经历司

经历司是知府衙门内掌管出纳文移诸事的机构,设经历一人,秩正八品。清代于各府共设经历一百六十七人。府经历司尚有设知事者,其职掌同经历,秩正九品。清设府知事共为十人。

3,照磨所

照磨所是知府衙门内掌勘磨卷宗等事的机构,设照磨一人,秩从九品,清代共设府照磨二十五缺。

4,司狱司

司狱司为知府衙门内掌理狱囚诸事的机构,设司狱一人,秩从九品,清代共设司狱二十五缺。

此外,清代于江苏江宁府设检校一人,亦为知府之属官,办理衙门内检校文书之事,品秩未入流。


除了上述知府衙署之办事机构及职官外,府之所属机构还有:府宣课司、府税课司、府仓、茶引批验所、府驿、府医学、阴阳学、僧纲司及道纪司,分别管理税收、仓储、僧道等事务。



清代光绪年间南昌知府是谁?


两江总督衙门和两江总督署,是一个地方吗?
是同一个地方,都是在现在南京总统府那边。其实我觉得百度的资料不是很确切,两江总督府衙门和两江总督署其实是一个概念,都是清朝两江总督办公的所在地。至于奕主持的五口通商,正式的任命应该是道光二十四年(1844)设立的五口通商大臣(曾驻广州、上海,管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

清朝警卫由内到外分别是?
内务府护卫力量之外,历代清朝皇帝都配备隐藏、神秘的机动部队,用以对抗可能叛变的京畿部队。这支神秘的军事力量包括三部分:前锋营、火枪营和神机营。前锋营,和内务府护卫一样,担任部分宫禁守卫职责,只不过他们的职责所在并不在于守卫宫门,更偏向于宫内巡防;火枪营,配备最先进的枪炮火器,担任皇帝...

“幕僚”是什么意思?
决胜于千里之外",就是缘于此。起先是幄幕被称为幕府,后来高级一点的军政大员官署,也都被叫作幕府了。从秦汉直到隋唐,凡一个方面的军政主官,都有按一定程序自行聘用秘书、参谋、副官性质佐员的权力,这种人就可叫作幕僚了。即使是在清朝末年,为对抗太平天国而组建的非正规军--湘、淮、...

清朝富顺的官府衙门叫什么府
北宋乾德4年(公元966年)升县为监,隶于梓州(潼川)府路,境域约30万公顷。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改名富顺盐监。元世祖至元12年(公元1275年)改富顺盐监为富顺安抚使司,20年(公元1283年)升为州,隶于四川行中书省之叙州。明洪武4年(公元1371年)降州为县,隶于叙州府。清代因之。民...

皇宫中有哪些部门?都负责什么?
随着满族社会的发展和清王朝封建君主制的确立,皇属包衣牛录的职责和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向具有宫廷服务性质的机构——内府转化,这就是内务府的雏形。清入关后,由于清宫服务范围的扩大和历代封建王朝宦官制度的影响,内务府一度被宦官机构——十三衙门取代。内务府衙门分内务府堂及所属七司、三院等50多个...

清朝各级衙门大堂牌匾内容
巡抚衙门知府衙门知县衙门一般情况下是“明镜高悬”两江总督衙门悬挂的是乾隆皇帝亲书的“惠洽两江”直隶总督衙门悬挂的是“旗镇翼门”。以县衙举例:大堂两侧有议事厅,大堂后侧有平房两间,为衙皂房。过衙皂房即至重光门,门上悬挂“天理国法人情”金字匾额。回廊式的走廊,围绕两侧配房,过重光门,...

清朝衙役在衙门里的生活条件是怎么样的
衙役在清朝属于数量较多的群体,承担着官府内的很多事务,譬如钱粮的征集,审讯拷打犯人,值夜巡逻,看守粮仓金库银库等事项,工作量还是比较繁重的。清朝时期的衙役制度是三班六房制,三班的工作性质是体力活,属于衙役工作,六房则是办公室是的工作,一般由吏官从事。衙役历朝历代都属于徭役的范畴,官府...

清朝衙役在衙门里的生活条件是怎么样的?
衙役在清朝属于数量较多的群体,承担着官府内的很多事务,譬如钱粮的征集,审讯拷打犯人,值夜巡逻,看守粮仓金库银库等事项,工作量还是比较繁重的。清朝时期的衙役制度是三班六房制,三班的工作性质是体力活,属于衙役工作,六房则是办公室是的工作,一般由吏官从事。衙役历朝历代都属于徭役的范畴,官府...

在清朝的贵族府邸王爷府中,有配置太监吗?
清朝王爷府中有太监。一、清朝初期 清初宦官的整体数量一直保持在1000人左右,但各王府的旗下太监数量众多。因此,清廷也做出了很多的限制。康熙十四(1675)年规定:亲王府中可以使用太监25名,世子或郡王20名,贝子8名,入八分公6名,公主10名,郡主5名,县主4名,郡君及不入八分公3名,公、侯、伯...

古代皇宫都有哪些部门?
内务府 中国清代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为清代特有,始设于顺治初年。至顺治十一年(1654)仿明制改内务府为十三衙门;十八年,裁十三衙门,复设内务府。自此遂为定制。内务府的组织渊源于满族社会的包衣(奴仆)制度,其主要人员分别由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旗)所属包衣组成。最高...

房山区18062627021: 知府手下有什么人 比如衙役捕头之类的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
骑毅莱恩:知府衙门 府在唐、宋只限于在少数地区设立,而清代在全国普遍设府.府实际就等于唐、宋的州了.其地位较唐、宋为低.府的长官为知府,初为正四品,...

房山区18062627021: 清朝知府身边人员的头衔有哪些 -
骑毅莱恩: 明、清两朝,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单位被称作"府".除了首都、陪都所在地的府长官仍然称府尹外,一般的府长官,都称做"知府",意思是"知(即主持)某府事".知府之下,设同知、通判等官员,辅佐知府处理公务,分掌粮税、盐税、江海防务、水利等等.知府衙门为知府的办事机构,亦称府署,府衙.通常主要设有府堂、经历司、照磨所和司狱司.府堂是知府衙门中一个综合性的办事机构,内有典史若干人.经历司,是知府衙门内掌管出纳文移诸事的机构,设经历1人秩正八品,知事1人轶正九品.照磨所,是知府衙门掌勘磨卷宗等事的机构,设照磨1人,秩从九品.司狱司,是知府衙门掌察理狱囚诸事的机构,设司狱1人,秩从九品.

房山区18062627021: 清朝的官吏制度,级别,衙门设置是如何的?
骑毅莱恩: 一、品级(级别) 1、正一品 1)文京内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相当... b:知府、土知府、都转盐运使司运同、参议道. c:城门领、包衣护军副参领、包衣...

房山区18062627021: 清代知府必须是进士吗 -
骑毅莱恩: 清代知府不一定是进士的,也有可能是举人做官,升迁可以做到知府. 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知府衙门为知府的办事机构,亦称府署,府衙.通常主要设有府堂、经历司、照磨所和司狱司.府堂是知府衙门中一个综合性的办事机构,内有典史若干人.经历司,是知府衙门内掌管出纳文移诸事的机构,设经历1人秩正八品,知事1人轶正九品.照磨所,是知府衙门掌勘磨卷宗等事的机构,设照磨1人,秩从九品.司狱司,是知府衙门掌察理狱囚诸事的机构,设司狱1人,秩从九品.

房山区18062627021: 知州,知府,知县有什么区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
骑毅莱恩: 知府、知州和知县有何区别? 首先在知道他们的区别之前,我们要知道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是“省-府-县”和“省-府-州-县”并行的一个制度(当然清朝还出现了道这一行政区划).而在明清时期省辖府和直隶州,而府则辖县和散州,直隶州亦...

房山区18062627021: 清朝政府都有哪些部门?什么六部宗人府大理寺的 -
骑毅莱恩: 中央行政机构: 清朝沿袭明朝传统,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管部的大学士及尚书、侍郎等)称堂官,部下属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一下的七品小京官称为司官.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

房山区18062627021: 求明代、清代政府名称和职能的列表,并且古今对照,大谢! -
骑毅莱恩: 明: 中央: 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

房山区18062627021: 清朝都有哪些官职? -
骑毅莱恩: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光禄大夫,建威将军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各部院大臣,督察院左都御史,八旗满蒙汉军都统,巡捕五营统领,提督九门步军;荣禄大夫,振威将军;提督,驻防将军

房山区18062627021: 我国清朝的官制是什么样的? -
骑毅莱恩: 清朝官制(总表)文京内官 武京内官 武京内官 武京外官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协办大学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