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各级衙门大堂牌匾内容

作者&投稿:始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巡抚衙门知府衙门知县衙门一般情况下是“明镜高悬”两江总督衙门悬挂的是乾隆皇帝亲书的“惠洽两江”直隶总督衙门悬挂的是“旗镇翼门”。

以县衙举例:

大堂两侧有议事厅,大堂后侧有平房两间,为衙皂房。过衙皂房即至重光门,门上悬挂“天理国法人情”金字匾额。回廊式的走廊,围绕两侧配房,过重光门,两侧有重檐双回廊配房,正面为琴房,面阔5间。

堂后院落两侧有配房,前后檐下皆有回廊,正面为迎宾厅。出迎宾厅又一进院落,正面为三堂,左右为回廊式配房。

三堂两侧有东西花厅院,为眷属宅院。三堂后为后花园,已毁。衙内院落开阔幽静,气氛肃穆。院中现有一元代桂花树,树高9米,枝叶繁茂,另有一株南天竹,四季常青。这座县衙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古代衙署。

扩展资料:

大堂上书“亲民堂”坐北朝南,高耸威严,在建筑上是县衙署中最为宏伟的,在职能上也是最为重要的,全县所有的大案、要案、命案都要在这里审理,大堂为五楹厅堂,中间为三楹公堂,公堂楹柱上悬有一联曰: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一县之长,官虽不大,但毕竟是一方百姓所仰仗的父母官。因此,知县的优劣直接影响黎民百姓存亡,关系国家兴衰。所以,历代朝廷十分重视县官的任命选择,官员的任用,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

首先,是“别流品”,即官员必须出身清白,凡娼、优、隶、子孙均不准入仕;其次,是“观声音”,即品貌端正,言谈流利,身体健康。此外,还有“核事故”“论资考”“定期限”“密回避”“验文凭”等。每一条都严之又严,从中不难看出封建统治者制法的严密性。

大堂内,正中屏风上绘有山水朝阳图,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这与宫阁上方所悬匾额“明镜高悬”可谓异曲同工,意即告诉百姓本知县办案公正、廉明。

屏前高出地面约一尺的地方称作“台”,台上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称作“官阁”,是知县审案时所在的地方,由于官阁四面通风,冬天断案时,通常在台上的案下放一火炉,以供知县取暖,所以官阁又称为“暖阁”。

案上通常置文房四宝、令签筒、惊堂木等升堂用品。案的旁边有一木架,上置官印及委任状。官阁顶蓬上绘有三十六仙鹤朝日图,象征皇权一统,四海归一。

大堂内东西两侧分别是钱粮库和武备库,户房收集的田赋丁银除上交外,地方还要留存一部分,供地方日常开支及灾荒年间赈灾济荒,这些开支银两及帐册均存放在钱粮库,由县丞负责,其职能相当于今天的财务室,西侧的武备库,是存放升堂时所用的刑具和部分兵器。

以及县衙所有兵器刑具清单的地方,平常典吏负责管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县衙




清朝各级衙门大堂牌匾内容
巡抚衙门知府衙门知县衙门一般情况下是“明镜高悬”两江总督衙门悬挂的是乾隆皇帝亲书的“惠洽两江”直隶总督衙门悬挂的是“旗镇翼门”。以县衙举例:大堂两侧有议事厅,大堂后侧有平房两间,为衙皂房。过衙皂房即至重光门,门上悬挂“天理国法人情”金字匾额。回廊式的走廊,围绕两侧配房,过重光门,...

衙门的牌匾一般写什么
例如,巡抚衙门会悬挂写有“巡抚衙”的牌匾,知府衙门会悬挂写有“知府衙门”的牌匾,知县衙门会悬挂写有“知县衙门”的牌匾。不同的衙门还会根据具体情况悬挂其他内容的牌匾,如乾隆皇帝亲书的“惠洽两江”、“旗镇翼门”等。具体的牌匾内容会因地区、历史时期和衙门的特殊情况而有所不同。

古代的牌匾通常是什么样子
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内挂的匾是“正大光明”,至于在此坐龙廷的皇帝是否“正大光明”则另当别论,但却表现了皇帝借此希望自己的臣民们“正大光明”。明清两朝的内阁中枢由“六部九卿”等衙门组成。“六部”是兵、礼、吏、工、刑、户部,每个部都有自己的职责范围,除有皇家制定的典章外,衙门大堂所挂的...

古代官府匾上四字是甚么
在古代的衙门大堂之上都悬有一些匾额,如:“爱民如子”,“明镜高悬”“ 执法如山”等等,始于何时。不大清楚,最先知道是宋太祖赵匡印的“戒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命郡县刻石置公座前。就是让官吏们注意,你吃的喝的是百姓的,老百姓可以欺,天不可欺。后来...

古代衙门悬挂的匾额为何不同?
没有堂额、牌匾、楹联,只有光光的梁柱、墙壁,那才真正失去了中国建筑的特有韵律。州县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文人出身,即使不是文人也要装出三分书卷气,自然都喜欢舞文弄墨,在建筑的显眼部位留下自己的“墨宝”。 大堂是衙门建筑的中心,官员喜欢另题种种能够显示自己修养的堂名,刻了匾挂在堂前。比如...

古代官员喜欢在衙门里挂上“明镜高悬”匾额,他们为何要这样做?_百度知 ...
出自《西京杂记》。古代官员的衙门大堂上,大多有“明镜高悬”的匾额。意思是自己明察是非,能辨忠奸善恶。这个成语原作“秦镜高悬”,典出《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据说汉高祖刘邦攻破咸阳时...

古代衙门悬挂的匾额为何不同?
没有堂额、牌匾、楹联,只有光光的梁柱、墙壁,那才真正失去了中国建筑的特有韵律。州县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文人出身,即使不是文人也要装出三分书卷气,自然都喜欢舞文弄墨,在建筑的显眼部位留下自己的“墨宝”。 大堂是衙门建筑的中心,官员喜欢另题种种能够显示自己修养的堂名,刻了匾挂在堂前。比如...

古时公堂之上为何要悬挂“明镜高悬”的匾呢?
古时候公堂上高挂“明镜高悬”的牌匾,一是提醒官吏断案要光明正大,公正严明;二是为了安慰来请求判案的百姓,你们放心,这个案件会水落石出,因为判官是明察秋毫的。关于“明镜高悬”这个词的由来很有意思。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据《西京杂记》书中所记载的,当时刘邦攻入秦都咸阳,进入...

衙门里要挂的明镜高悬的牌匾,是什么样的含义?
所以,这块牌匾其实对于古人来说意义还是很大的。对于每一个百姓来说,看到这块牌匾就等于是看到了希望。人们相信,公道自在人心,自己的冤屈总有被洗干净的一天。明镜高悬,是一个双向警告。一是告诫官员要谨慎判案,不要忘记父母官的使命。二是告诫堂下之人,不要撒谎狡辩,一起罪行都将真相大白。

宋代大宅门前的牌匾写的是官名还是姓?
一般有爵位的写爵位,没爵位的写官职。这些很多是御赐的府邸。但是我觉得大多数官员的家还是没有牌匾的,很多官员的都是租房子生活的,这个也不会有什么牌匾。而地方官一般都是住在衙门里面的,这个住处是公家提供的,比如县衙,前面是衙门,后面即使知县的住处,也不需要什么牌匾。

河北省15570537075: 1862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通商等事务,衙门匾额上书写“中外裎福”四字.(注:“裾,安也.”)这表明晚清政府() -
伯牙吾台露拉非:[选项] A. 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近代外交 B. 由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潮流 C. 对外交往注重和平共处原则 D. 社会变迁中的外交政策调整

河北省15570537075: 谁有古代衙门正堂的图案和匾内容
伯牙吾台露拉非: 正堂图案一般为“山水朝阳图”.正堂的匾上一般写的是“明察秋毫”、“明镜高悬”等.

河北省15570537075: 清朝匾的题词格式是怎样的 -
伯牙吾台露拉非: 至于府门挂匾,在清代是从来没有的.只有庙门上才有“敕造XX寺”的匾额.还有不属于“府”类型的官员宅第,门上可挂宅第主人科甲中式标志的匾额,如“乡魁”“会元”“进士第”“太史第”等等.这个是根据《红楼梦》的描述由来的.

河北省15570537075: 古代县衙墙上的匾上写的有啥
伯牙吾台露拉非: 明镜高悬

河北省15570537075: 古代衙门悬挂的匾额为何不同? -
伯牙吾台露拉非: 8、名目繁多的匾额楹联书法艺术是中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堂额、牌匾、楹联,只有光光的梁柱、墙壁,那才真正失去了中国建筑的特有韵律.州县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文人出身,即使不是文人也要装出三分书卷气,自然都喜欢舞文...

河北省15570537075: 清朝大理寺的匾额什么字 -
伯牙吾台露拉非: 清朝大理寺匾额为“执法持平清代京城,各官府衙门悬挂匾额比比皆是.吏部悬匾额为“公正持衡”,户部为“九式经邦”,礼部为“寅清赞化”,兵部为“整肃中枢”,刑部为“明刑弼教”,工部为“教饬百工”.又,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宗人府为“教崇孝弟”,管理皇宫内务的内务府为“职思总理”,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理藩院为“宣化遐方”,掌管刑事的大理寺为“执法持平”,掌管宗庙祭祀的太常寺为“祗肃明禋”,掌管车马、马政的太仆寺为“勤字天育”等等. http://www.bocaiit.com/Article/tantian/200902/1057.html

河北省15570537075: 清代衙门的匾的价值 -
伯牙吾台露拉非: 各类匾额的价值主要不是看其时间的久远,而是书写人的名气.如果说是普通不知名的文人,估计也就劈劈当柴烧了.呵呵这是笑话,最多也就那个古玩店自己挂挂装装门面.基本不值钱.但如果说是何绍基写的匾额.那就值钱了.

河北省15570537075: 请问历史或考古学专家:我家清代牌匾的含义是什么 -
伯牙吾台露拉非: 钦命提督广西全省学政加十级纪录十次注:管理全广西的学政,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长. 特授儒学正副堂加五级纪录五次序:直辖岑溪县学政.相当现在的县教育局的局长. 我就能理解这么多了,不过你家先人的官很大嘛,在清朝应该是3品左右吧.

河北省15570537075: 正大光明匾是什么朝代挂在乾清宫的? -
伯牙吾台露拉非: 1. 正大光明匾是清朝的时候挂在乾清宫的. 2. 原来是顺治帝所书,康熙摹勒上石,原迹藏于故宫御书处,乾清宫悬挂的是乾隆摹拓的,后来嘉庆朝失火,匾额被烧毁,嘉庆皇帝命人重新摹拓并悬挂. 3. 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

河北省15570537075: 乾清官“正大光明”匾的典故是什么 -
伯牙吾台露拉非: 正大光明匾额原来是顺治帝所书,康熙摹勒上石,原迹藏于故宫御书初,乾清宫悬挂的是乾隆摹拓的(乾隆好像总干这样的事情),后来嘉庆宫火,匾额被烧毁,嘉庆皇帝命人重新摹拓 正大光明的出处是: 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大抵圣贤之心,正大光明,洞然四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