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国时期归国留学生对国内自然科学的贡献|《自然科学》杂志

作者&投稿:超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摘 要:民国时期,海外留学生归来,他们受过系统的理论教育,接触当时国际尖端的研究,为各项学科发展提供新思想,新技术,使中国的科学迅速发展,他们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中国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做了不少的贡献。
  关键词:民国;留学生;贡献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84-01
  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主力军已经完全变化,已经演变成海归的留学生,为回国实现心中宏图的大批留学生陆续回国,据统计,至少有10万以上的留学生归来,他们受过系统的理论教育,接触当时国际尖端的研究,为各项学科发展提供新思想,新技术,使中国的科学迅速发展,并获得可喜成果,当然这也包括那些自然科学领域的归国学生们,回国的他们很快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中国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做了不少的贡献,主要如下:
  一、创立组织
  民国前25年的时间里,研究机构迅速繁衍,各种自然科学的组织创立达到了110多个,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几乎包括所有自然科学的主要门类,中国的自然科学从此变得系统化,制度化。这些组织机构主办有序的考察研究,组织科学巡回演讲,都为自然科学全面发展做着贡献。自然科学机构中,比较早的是留日归来的章鸿钊先生在1912年成立的地质调查所,翌年成立的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科研机构——地质研究所。而影响最大的自然科学组织是任鸿隽、赵元任、杨铨等一批留美学生,借鉴欧美发展学术的组织经验,在1914年发起并组织的中国科学社,并于1918年,将该社办事机构移至国内。1928年,在德法留学过的蔡元培先生与同仁成立了以自然科学研究居多的著名的中央研究院。这都是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机构,有的至今还发挥作用。
  二、办刊物,办企业
  在创办研究组织的同时,自然科学领域的留学生还出版刊物,著名的主要有中国科学社在1915年1月创办的《科学》杂志,宣扬科学和民权,成为民国初期自然科学报刊中科学与民主的主要倡导者之一。《科学画报》也是由中国科学社创办的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本综合性科普类期刊,为大众科技普及做出了不少贡献。此外研究出版机构还有中国地质学会的《中国地质学会志》、中国古生物学会的《中国古生物学会会刊》和《会讯》、鹫峰地震台的《地震专报》等刊物数十家。这些刊物在总结自然科学发展,为后世提供经验,传播科学技术都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让科学的力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
  归国留学生在实业上也十分积极,穆藕初的创办德大纱厂、厚生纱厂和豫丰纱厂,朱仙舫的九江久兴纱厂, 张品题的中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元兴织布厂,范旭东的大精盐公司和永利制碱公司,沈九如的上海丝厂等都是留学生回国创业的佼佼者。他们不辞劳苦,虚心学习,专研技术,生产的产品填补了许多当时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比如张惠康的东方年红电光公司电灯、丁佐成的中华科学仪器馆余名钰大鑫钢铁厂的仪表等,他们有的还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合理发展企业,如宋棐卿的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西方管理理念与中国文化结合,创造“东亚企业文化”。七七事变前,留学生创办的企业数量已接近本土实业家所办企业的数量,虽然资金有时会出现问题,战争时而影响发展,甚至遭军阀**,他们还是坚韧的前行。
  三、教书育人
  不少留学生落户在大学,在大学开办院系,也陆续培养了许多知名学生,例如,“三钱”,李政道、杨振宁,周光召。创办院系上,李寿恒开设中国最早化工系——浙江大学化工系,罗荣安设立中国最早的航空系——中央大学航空系,刘敦桢开办国内最早的建筑系——第四中山大学建筑系,梅贻琦办的清华大学航空系等都是著名的自然科学教育范例,作为研究者他们不知劳累,作为老师,他们不辞辛苦,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一点一滴的奉献。
  民国时期自然科学学科发展全面,留学生主办居多的自然科学组织早期发展十分迅速,20世纪30年归国留学生的研究热潮达到顶峰,但随着全面抗战爆发,其各学科发展缓慢,机构发展微乎其微,支撑研究的基础设施十分缺乏,刊物的发展更是由于国人文化知识上关心不够,资金短缺,致使许多刊物有的合刊,有的时停时发,有的停办。高校学生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书桌都难以宁静。整个民国时期的自然科学在崎岖的道路上还是有突出成果,比如 “微分几何学派”的创立,华罗庚衍生“华氏定理”,李四光首创地质力学,吴有训验证康普顿效应,裴文中发现“北京猿人”,竺可桢在国内首立物候学研究,侯德榜创造“侯氏制碱法”,许多研究发现和创造都对我们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着铺路之石。
  民国的自然科学总体是落后的,培养的高等人才20万人左右,到解放初期,全国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不足四十所,研究人员不到5万人。自然科学领域的留学生不仅带来先进的技术,还有他们研究,规划和对自然科学发展的理念,他们没有忘记贫弱时期的祖国,不仅在中国的发展贡献的一点力量,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神财富,这是纯粹自然科学难以替代的。民国的自然科学技术在新中国时期被继承,大部分自然科学领域的留学生加入到了建设新祖国的大潮中。


民国史上毕业于“西点军校”的中国留学生都有谁,他们最后如何了?_百度...
安徽人。虽然本人没什么名气,但他的老丈人是军阀段祺瑞,所以即使在西点军校时成绩泛泛,但因为家世的关系平步青云。七. 王之 湖南人。在西点军校毕业后,回国在宋子文手下干活,参与受降日军的仪式。八. 颜朴生 上海人。从西点军校顺利毕业后,子承父业,成为了外交官。图为西点军校毕业典礼 民国时期...

近代中国留学史内容简介
中国的近代留学史研究历程在《近代中国留学史》一书中得到了深入探讨,这部专著堪称中国留学史研究领域的开创之作。它详细记录了从清同治九年(1870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这一时期的留学情况,跨度约六十年。书中详尽阐述了留学运动的提出、相关制度的设计与规范,以及中国学生纷纷前往欧美和东洋等地...

民国时期有哪些曾出国留学但又对外国没啥好感的名人?
比较有名的有辜鸿铭、刘文典、苏曼殊、陈寅恪,都挺爱国的

民国时期出国很容易吗
比较容易。第一次为民国初年。民国建立之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仍沿清季之制,全国设23省,省下实行省、府(州)、县(州、厅)三级管理体制。1913年1月,袁世凯政府颁布《划一现行地方各级行政官厅组织令》,废除旧有地方制度,改设省、道、县三级管理体制。全国共分22个省。各省之外。另设5个特别...

民国时期留学国外的中国画家对中西方交流的作用
你好,你是问民国时期留学国外的中国画家对中西方交流起了什么作用吗?民国时期留学国外的中国画家对中西方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民国时期19世纪留学国外的中国画家,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然后是中国留学生去西方学习,把国外的绘画技术和观念在国内广泛传播,同时,也把中国绘画的形式和精神传到...

戏谈民国
民国时期,大批留学西方的人回来,虽然还处在战乱年代,但是焕发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只要一自由,就能激发潜力与智慧。 现在说起民国,想到更多的是林徽因,徐志摩,金岳霖,好像民国时代的人就知道谈恋爱,只会谈恋爱,其实不是的,他们是最重要的一代大师,把中国几千的文化历史全部修了一遍,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不讲...

辛亥民国那段为什么国人多是到日本留学?
当时日本是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可人民的购买力很低,所以的物价暴跌。而中国因为鸦片白银外流,物价飞涨。在日本的花销反而要比在国内便宜。日本人也想赚中国人钱,想来当然可以了,还开设了容易的课程给中国人,中国人不用上课也能毕业,鲁迅文章里不是说过那些留学生只是练跳舞么。(要是去欧美留学的话...

中国百年留学史中,留学生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并影响回国发展潮流?
穿越历史的沧桑,中国留学的脉络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留学生们的身影与中国社会的繁荣相互辉映。strong>从民国时期的先驱们,如璀璨星辰,他们远渡重洋,汲取知识,归来后纷纷成为科技、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的拓荒者和基石,点亮了中国进步的明灯。如今,时代的浪潮再次涌动,新一代的留学生群体正崭露头角...

民国时期 男子出国留学 是不是结婚都很晚?
民国时期,男子出国留学结婚其实不会很晚,因为以前没有现在那样,结婚需要结婚证,还有以前结婚很早,16岁就开始谈婚论嫁了。现在晚婚,主要是因为计划生育,才鼓励晚婚的。

日本陆军大学民国时期曾留学陆军大学的中国军人
抗战爆发后闲居香港,最终在北平逝世,生前曾担任国家水利部参事和全国政协委员。最后,熊式辉将军,字天翼,1893年至1974年,投身辛亥革命并赴日本陆军大学深造,回国后历任多个要职,尤其在抗战期间,他长期主持赣政,对东北接收及对苏谈判起到关键作用。1949年,国民党战败后,他寓居香港并安度晚年。

东丽区18341469429: 在民国时期,所有自然科学的代名词是什么? ( 40.0 分) -
示羽援生: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一直不是统一,对科学的分类更是众说纷纭.以至于到了一九四八年,仍有人大谈这个问题.“科学这一个名词,今天已不过去讲的那样狭小了.新的分类法:可说于自然科学(即旧时所谓的科学如物理化学等包括在内)之外,还有人文科学;人文科学内便有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医学、工农等等.只要有学术价值而自成体系的都在人文科学以内 .

东丽区18341469429: 19世纪中叶的中国三次早期探索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启示是什么? -
示羽援生: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某些有识之士,如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改变了夜郎自大的态度.他们试图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于是,从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

东丽区18341469429: 晚清民国间,为何中国人竞相去日本留学?
示羽援生: 清朝在庚子赔款之后大力推行“新政”,表现在文化上,就是一面在国内创办新式学堂,一面派遣大批学生出国留学.在派遣的留学生中,去日本留学的人数最多. 据记载...

东丽区18341469429: 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是什么
示羽援生: “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是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编制的表格,由中国驻外使领... 员工.一式三份的“海外留学归国证明”.第一份副本由返回者保管,第二份副本由...

东丽区18341469429: 去外国留学又回国做贡献的科学家 -
示羽援生: 钱学森詹天佑

东丽区18341469429: 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娶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 -
示羽援生:[选项] A. 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 B. 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 C. 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 D. 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