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统一实行郡县制,郡县制最早究竟是谁提出来的?

作者&投稿:段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朝郡县制是不是统一全国后最早开始实行的?~

不是 秦国统一六国前 郡县制就比较普遍了

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春秋的县可分为两种类型:楚和秦的县都直属于君主;晋、吴的县多是卿大夫的封邑。两者都是直属于国君的别都,具有边防重镇的作用。楚武王灭掉权国,将其改建为县,是为设县之始。春秋后期,县制开始逐渐推行于内地。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 ,并转变为作为地方政权而实行官僚制度的县制。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县之下有乡、里等作为国家对居民进行控制的基层组织单位 。郡的设置要较县为晚 。秦穆公九年(前651),晋公子夷吾(即晋惠公)对秦国使者谈到“ 君实有郡县”,为秦国设郡的最早记载。而后,晋、赵、吴相继设置了郡。这一时期的郡地位比县为低,但县与郡之间并无相统属的关系。到了战国时期,有名可考的最早设置的郡当为魏文侯时的西河郡(吴起曾为西河守)、上郡和楚悼王时的宛郡。随着边防设郡之地逐渐繁盛,内地的县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就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为郡之长,多由武官充任,有征兵领军之权。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

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郡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经过历代法家代表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发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再经过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为了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唐乾元元年(758)年,改郡为州,郡县制废。
郡县制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行政区划)的总称。
西周时县大於郡,《逸周书作雒》:“千里百县,县有四郡”;《左传》哀公二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春秋时代一些诸侯国为了加强管理而置县和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官员为地方官。後来晋又在国内置郡。由国君任免地方官,这制度使分散的权力层层集归中央,防止因分封而导致分裂。至战国时代这种制度逐渐为各强国采用,逐渐减少分封於贵族的地区。
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熊通,先楚熊坎的次子,夺得兄长熊旬的王位自立为楚王。在三年之后便想渡江攻打西周在汉中布置的重镇,但是第一次失败了,于是回国养精蓄锐,之后吞并了周围的国力衰弱但物资丰富的权国,改权国为权县,熊通命权王做了县尹,权王哪肯舍弃王位做一个小县尹呢,于是私下召集兵马发生叛乱,楚王熊通知道后马上发兵平乱,将权王带回楚国看管,又在权县选拔人才做县伊。这是中华县制之肇始。
郡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秦穆公嬴任好。嬴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被《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九年(前651),晋公子夷吾(即晋惠公)对秦国使者谈到“君实有郡县”,为秦国设郡的最早记载,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郡制的记载。[2]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县大于郡,千里百县,县有四郡,因此秦始皇之前的地方行政制度为“县郡制”。秦始皇统一天下後,曾出现过应否置郡的争论。当时不少大臣,特别是李斯的上司王绾,认为原楚国、燕国、齐国等地的领土都远离秦国,主张实行分封,授各地贵族予世袭的诸侯名份,惟身为廷尉的李斯认为分封制是周朝诸侯混战的根源,他大胆地反驳道,周制订的这个政策已经证明是一个政治灾难。周王室的亲戚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立刻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所以结论是“置诸侯不便”。[1] 他力排众议建议实行郡县制,并得到秦始皇的采纳。在郡县制底下,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秦代至此成为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在全境推行“郡县制”的朝代。至汉代仍承袭这个制度,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自此成为日後各朝地方政制的基础,直到唐朝,才被道路制所取代。
唐代柳宗元写有政论文章《封建论》,认为中国分封制度是百害而无一利,并阐发了郡县制的优越性。

县制起源于楚国,而秦代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在全境推行“郡县制”的朝代。秦始皇统一天下後,曾出现过应否置郡的争论。当时不少大臣都主张实行分封,授各地贵族予世袭的诸侯名份,惟身为廷尉的李斯却力排众议实行郡县制,并得到秦始皇的采纳。在郡县制底下,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至汉代仍承袭这个制度,自此成为日後各朝地方政制的基础。

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郡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经过历代法家代表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

秦国历经商鞅变法再经过秦始皇的改革,郡县制正式成为秦国全国的地方政治体制。

详细介绍:

春秋时代,随着世卿世禄制被官僚制的取代,地方组织也逐渐由采邑制转为县制~郡制。县与郡的出现,同春秋时的政治形势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一些国家在所占有的领地的地方推行由国君直接管理的县郡管理体制。最初的郡大多建于边境地区,区域虽大,地位却比县底。晋国的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哀公二年这是我国历史上推行县郡两级制的开端。这个时候县的建制高于郡。开始时,县和郡都是有国君派官驻守,后来为了扩大兼并和抵御外敌的需要,就成了固定的地方政权组织,有权应变边境的突发事变。

发展到了战国时,随着边地日益繁荣,就在郡下分设若干个县,郡在建制上的地位高于县,并逐渐形成郡县两级地方组织。

光有中央政府机构而无地方行政机构,仍然形不成强大的封建统治网络。但建立什么样的地方行政机构,这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是经历了一场激烈争论的。

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主张沿用周代以来的封国建藩制度,分封诸皇子为王。他们的理由是有利于统治新征服的六国地区。而廷尉李斯则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诸侯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

很显然,李斯的主张符合专制皇权和统一的要求。因而得到了秦始皇的采纳,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后随边境的不断开发和郡治的调整,增至四十余郡。

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其组织机构与中央政府略同,设郡守、郡尉、郡监(监御史)。郡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掌全郡政务,直接受中央政府节制;郡尉,辅佐郡守,掌管全郡军事;郡监,掌监察工作。

郡以下设县或道。县是秦朝统治机构中关键的一级组织,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构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个单位。内地设县,边地少数民族地区设道。

满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设县长。令、长为一县之首,掌全县政务,受郡守节制。县令下设尉、丞。尉,掌全县军事和治安;丞,为县令或县长的助手,掌全县司法。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乡和里是行政机构,亭为治安组织。乡设三老、啬夫和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税收,游徼掌治安。

乡以下为里,是秦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设里正或里典,其职能除与乡政权职能大体相同外,还有组织生产的任务。此外,还有司治安、禁盗贼的专门机构亭。

秦规定,两亭之间相隔十里,设亭长。亭遍布于城乡各要地。乡里的作用逐渐强化,并超过郡县,民间有知乡里,不知郡县的说法。

扩展资料:

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

郡设守、尉、监(监御史)。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辅佐郡守,并典兵事。郡监掌监察事宜。秦始皇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一郡。

县,万户以上者设令(县令),万户以下者设长(县长)。县令、县长领有县丞、县尉及其他属员。县令、县长主要管政务,县尉掌握军事,县丞掌管司法。

县以下设乡,其主要职能有四:

1、摊派徭役;

2、征收田赋;

3、查证本乡被告案情;

4、参与对国家仓库粮食的保管工作。

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赋税,游徼掌治安。乡下设里,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有里典,后代称里正、里魁,以“豪帅”即强有力者为之。里中设置严密的什伍户籍组织,以便支派差役,收纳赋税。并规定互相监督告奸,一人犯罪,邻里连坐。

此外还有掌管治安、盗贼的专门机构,叫做亭,亭设亭长。亭除了主要管理治安,还负责接待往来的官吏,掌管为政府输送、采购、传递(文书)等事。两亭之间,相距大约十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郡县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



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春秋的县可分为两种类型:楚和秦的县都直属于君主;晋、吴的县多是卿大夫的封邑。两者都是直属于国君的别都,具有边防重镇的作用。楚武王灭掉权国,将其改建为县,是为设县之始。春秋后期,县制开始逐渐推行于内地。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 ,并转变为作为地方政权而实行官僚制度的县制。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县之下有乡、里等作为国家对居民进行控制的基层组织单位 。郡的设置要较县为晚 。秦穆公九年(前651),晋公子夷吾(即晋惠公)对秦国使者谈到“ 君实有郡县”,为秦国设郡的最早记载。而后,晋、赵、吴相继设置了郡。这一时期的郡地位比县为低,但县与郡之间并无相统属的关系。到了战国时期,有名可考的最早设置的郡当为魏文侯时的西河郡(吴起曾为西河守)、上郡和楚悼王时的宛郡。随着边防设郡之地逐渐繁盛,内地的县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就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为郡之长,多由武官充任,有征兵领军之权。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 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汉继秦制,比秦更为严整。司马迁说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晋书》以为统一后又有所增设,可达40郡之多。汉时不断增立新郡,东汉顺帝时全国共有105郡国。国指诸侯王国 ,武帝以后 ,国的地位相当于郡。一郡所统之县,一般约为20县上下,一郡总人口数以20万左右者居多,多者也可逾百万。汉代一县,其面积大约为方百里。汉代列侯所食之县曰侯国,皇后、公主所食之县曰邑,有少数族居住之县曰道。县之下置有乡、亭、里 。里是民户聚集之处,犹如后世之村落。秦称郡之长官为守 。汉景帝时改名太守,西汉时郡的军事平时似主要由郡尉主管。由于郡守要兼领武事,故当时人常以“郡将”称之。郡之长官,除太守外,秦置监、尉。西汉置尉而不置监。景帝时改尉为都尉。都尉和太守的治所可分设于两地。都尉也设府置官属,在郡中和太守并重,有时可代太守行事。县之长官为令、长。新莽时曾将令、长改名为“宰”。《汉书》说县满万户者,其长官称令,不满者称长。令、长的职责是掌管一县的治安、刑讼及赋敛徭役等事。令、长之下设丞一名,以主文书、仓库和监狱。 又设尉,专管武事,大县则设左尉 、右尉各一人。汉代的太守、令、丞、尉皆由中央任免。

最早是秦始皇提出的,他为了打破官僚的垄断,能够更好地中央集权

丞相李斯提出的郡县制


秦汉地方实行郡县制至东汉末形成哪三级行政制度
秦汉地方实行郡县制至东汉末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制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而统一天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秦始皇下令废除了自西周以来持续了八百多年的“封藩建卫”制,开始在全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他将全国分为36个郡,至秦末增加至40个,这标志着郡县制作为我国最早的一种行政...

郡国制与郡县制
他力排众议建议实行郡县制,并得到秦始皇的采纳。在郡县制底下,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至汉代仍承袭这个制度,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自此成为日後各朝地方政制的基础,直到唐朝,...

为什么汉代要分封和郡县并存的制度?
说到中国古代的郡县制度,我们应该都会想到中国汉代时期。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的统治者,一直都是实行分封制。而中国汉朝时期实行的国家统一制度,并不是一时以来的分封制,而是著名的郡县制度。然而在我国汉朝时期之所以会实行分封制和郡县制度并存,主要是与我国汉朝时期的政治形势有关。一、郡县制度...

郡县制并非嬴政所创,秦始皇为何实行郡县制不分封自己儿子?
秦国在统一天下后,曾经对整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有过一番讨论,包括皇帝制度、服饰礼仪等,当然包括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由大臣们来议论,然后由秦始皇来决策。以丞相王绾为首的大部分朝臣建议秦始皇把自己的儿子、秦国宗亲、功臣分封到燕国、齐国、楚国这样的偏远地区,镇守地方,以稳定秦朝的统治。...

从郡县制行省制度,中国历代的地方行政区划都有什么变化?
南北朝后期,北周有221各州,南陈有100多个州,地方行政区划十分混乱。隋朝统一后,将州县中间的郡废除,实现州、县二级制,隋炀帝时期又改州为郡,并在青海地区设立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唐朝又改郡为州,郡县制被废除。道路制时代 唐朝初期,实行州县二级制,但是由于疆域不断扩大,州的数量也...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汉朝承袭了秦朝“郡县制”,这种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与秦行政区划不同的是,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封国包括王国和侯国,这种两种并行制又称“郡国制”,两汉时期虽郡国并行,但仍以“郡县制”为主。汉朝初期,刘邦面对拼凑起来的诸侯...

下列关于秦朝郡县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 ②形...
D 试题分析: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因此①②③④都正确,答案为D。点评:...

题目: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主要意义在...
那个时候也就刚统一,大家“思想上”都还没有统一起来,不稍微的管束一下不行啊。而秦始皇当时的方针的宗旨可都是为着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目标去的,而且效果是不错的。如果说是对百姓不公平,倒不如说是打破和损害了当时的封建领主的利益,加强了中央集权。至于前期的什么七国争霸,出现的牺牲那是...

郡县制和分封制,各有哪些优劣?
自秦朝统一天下后就开始实行了郡县制,各个地方官员由中央调派,不会世袭也就不会出现地方实力强于中央的情况,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旦地方发生了暴乱,只能等待中央救援,很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到了汉朝就采取了分封制跟郡县制相结合的情况来治理天下。你知道郡县制和分封制各有哪些优劣吗?欢迎...

汉代到底是分封制还是郡县制?
秦代至此成为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在全境推行“郡县制”的朝代。至汉代仍承袭这个制度,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汉代一县,其面积大约为方百里。汉代列侯所食之县曰侯国,皇后、公主所食之县曰邑,有少数族居住之县曰道。县之下置有乡、亭、里 。里是民户聚集之处,犹如后世之村落。汉封功臣,大者王,...

甘谷县17533805018: 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知古创论”.郡县制最早始于( ) -
人玉奎先:[选项]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秦朝建立后 D. 西汉初期

甘谷县17533805018: 郡县制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
人玉奎先: 郡县制最早出现于秦孝公商鞅变法的时候.其措施是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该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废井田、开阡陌”的经济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使全国的行政能力大幅度提高. 汉朝沿袭了秦朝的制度,刘姓可以封王,沿袭分封制;中央管辖的地方继续推行郡县制,像围棋一样穿插着,相互监督、牵制.历史到后来,郡县制的优点越来越被统治者看好,就慢慢沿袭发展了下来. 建议你下来看看柳宗元的《封建轮》

甘谷县17533805018: 中国郡县制之始 -
人玉奎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吞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大帝国.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汉书·地理志》),因此采纳廷尉李斯的建议,“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汉书·地理志》),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制,是年即分天下为36郡,把郡县行政区划制度推行到全国.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定的标志,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甘谷县17533805018: 郡县制的首创者是谁? -
人玉奎先: 秦武公. 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武公越过陇山,锋镝直指占据今甘谷的冀戎,平定后,以族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行政管理机构——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这是中华县制之肇始. 秦代为中国历...

甘谷县17533805018: 我国最早设郡县是在什么时候? -
人玉奎先: 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

甘谷县17533805018: 我国什么时候采取郡县制? -
人玉奎先: 最早是春秋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盛行于秦汉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春秋的县可分为两种类型:楚和秦的县都直属于君主;晋、吴的县多是卿大夫的封邑.两者都是直属于国君的别都,具有边防重镇的作用.楚武王灭掉权国...

甘谷县17533805018: 郡县制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 -
人玉奎先: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正式实行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甘谷县17533805018: 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知古创论”.郡县制最早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
人玉奎先: A本题考查的是郡县制实施的最早时间,在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郡县制最早提出,故选A.

甘谷县17533805018: 郡县制始于什么时期? -
人玉奎先: 郡制和县制在春秋就有了,但是县大于郡,最终全国统一用此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 采用李斯的建议.废分封,立郡县.商鞅变法时也推行县制但是是与分封制并存的.所以说郡县制始于秦朝.

甘谷县17533805018: 郡县制在中国最早实施的是哪个朝代? -
人玉奎先: 秦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