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知行观是什么?

作者&投稿:慎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中什么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词组,格物是因,致知是果。格物的意思就是割除物欲,致知意思就是通达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物欲割除的越彻底越干净,就越容易获得通达宇宙万法的真是智慧,就越容易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

《礼记·大学》原文里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终、始即是因、果),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而后知至”(事物被区格辨别而智慧才能获得),“……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由此可见,“格”是指分析明辨。 因此,“格物致知”是指辨明事物的轻重、先后、因果、善恶等诸方面,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思考。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张载的认识论,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但也有神秘主义的唯心论倾向,主要表现在“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上。


所谓“闻见之知”,包含有三方面内容:


(一)承认感知来源于外界事物。他说:“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又说:“人本无心,因物有心。”(《语录》)这就是说,外界之物是感觉和知觉的对象,心是对物的反映。他还说:“人谓己有知,由耳目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大心》)这种通过耳目感官和外物接触过程而获得的认识,称作“见闻之知”,而“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也就是说,耳目是人和外物交通的门户,是认识的通路。这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二)看到“闻见之知”的局限,认为只属“学”的范围,尚未得“道”。他说:“天之明莫大于日,故有目接之,不知其几万里之高也。天之声莫大于雷霆,故有耳属之,莫知其几万里之远也。”又说:“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语录》)这种认为认识不能停留在感知阶段而要运用思维,从人的内心达到“穷理”(即上升到理性阶段)的观点,在认识论上是可贵的。


(三)认为“闻见之知”作为认识的标准,必须是共见共闻。他说:“独见独闻,虽小异,怪也,出于疾与妄也。共见共闻,虽大异,诚也,出于阴阳之正也。”(《动物》)这就是说,个人的见闻,即使小异,也是个人的疾病与幻觉造成的,不可靠。而群众的见闻,如疾风迅雷,山崩海啸(xiào),虽是严重的怪异现象,也是真实可信的。这种以共见共闻来防止独见独闻的主观判断上的失误,还是颇有道理的。当然真理的真正标准并非以闻见之人数为准,社会实践才是惟一的标准。


所谓“德性之知”,也包含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认为“德性之知”是不依赖于感官所得的“天德良知”。他说:“德性之知,不萌于见闻。”(《大心》)因为它是关于天地万物规律的无所不包的认识,这是“闻见之知”所不能获得的。只有得天下之理的“天德”,方可“穷神知化,与天为一。”(《神化》)这就过于抬高了“德性之知”。


(二)主张“德性之知”是靠“尽心、知性、知天”而获得的。心从何来?张载答道:“成吾身者,天之神也。”(《大心》)张载这里讲的“神”,不是人格化的神灵,而是作为气的一种独有变化的功能。他认为气的千变万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看起来是神秘的、不可思议的,故称“神”。他说:“惟神为能变化,以其一天下之动也。”(《易说·系辞上》)所以,心也是从这“神”来的。


(三)认为“德性之知”属圣人所有。他说:“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闻见桔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这里他片面夸大圣人“心”的作用,使其“闻见之知”的唯物论滑到了“德性之知”的唯心论泥坑。


不过,张载的认识论运用在学习上,有不少可取之处,他对知与不知,总结了辩证的经验。在《中正》中说:“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在《经学理窟·气质》中说:“学者恶其自足,足则不复进。”在《经学理窟·学大原》中说:“人之好强者,以其所知少也,所知多则不自满”,“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些都是辩证的见解,十分可取。事实上,学习是从不知到知,在不自满中进步,在解决疑难中提高的。张载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是讲道德修养问题。要修做圣贤,就必然要涉及到知行观的问题,就要“格物致知”。

朱熹在《大学章句·格物致知补阙》中,对知行观作了全面的论述。他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其意如下:

(一)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格是“尽”的意思,又是“至”的意思。朱熹认为,只有把事物之理穷尽到十分了,才能算格物。“格物”首先要广见博闻,从人事到自然界,大至天地阴阳,小至昆虫草木,都要进行探索。从众多的事物之中,探索其规律。但也不是要穷尽所有的一草一木之理,而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文集》卷三九)。朱熹认为,如果泛观万物之理,醉心于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的学问,这好比“炊沙而欲其成饭也”。在他看来,要穷理,必读圣贤之书,达到封建道德的最高修养,而不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他把读书、谈话、待人、处事看成都是“即物穷理”。“如读书,便就文字上格;听人说话,便就说话上格;接物,便就接物上格。精粗大小都要格它,久后会通”(《语类一五·大学》二)。这是对儒家认识论的伦理化。

(二)致知,就是推展、扩充自己的知以至于极点。致是推开、推极的意思。为什么认识能全知全能,无所不通呢?在朱熹看来,这是“本心之知”,“非从外得”。因为“理便在心之中”(《语类》卷五)。“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语类》卷九)。这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他认为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只是“理”自身的自我认识。所以心是无所不知的,认识“理”也无需外求,只不过是认识我的道理而已。例如,儿童懂得爱父亲,长大了懂得敬兄长等。不过,这只是“本心之知”,还必须推展开去,达到知无不尽的极限。因此,他的“格物致知”是“格物以理言”,“致知以心言”。因为理在心中,因而,致知就是省察本心,不要让人心之灵被人的感觉、气质。感情等物欲所蒙蔽。好像镜子蒙上了灰尘就不复光了,要把灰尘拭掉,使镜子照出自身。这样,朱熹就从本体论上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到了认识论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作为先验论的认识过程,当然就不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了,而是从所不知到受蒙蔽,又重新回到知的过程。朱熹把这一过程比着人的醒与睡的过程。他说:“人之本心不明,一如睡人都昏了,不知有此身,须是唤醒方知……”(《语类》卷一一四)这就是说,人睡觉了,知识和道德观念并未消失,只是暂时不能发挥作用;一唤醒就什么都明白了,而且“耳目聪明”,能够正确地“应事接物”,不会发生差错了。这种以唤醒沉睡着的人心,达到消除蒙蔽,恢复天赋的智慧,与古希腊柏拉的理念“回忆”说是多么地相似啊!

不过,朱熹的认识论又有违背其先验论的合理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提出了“即物穷理”的唯物主义命题。他认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语类》卷四四)这就是说,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只有与客观事物接触,才能认识它的规律。他举例说,老虎到底可怕不可怕,只有被咬过的人,才最懂得;酒能否醉人,饭能否饱人,毒药能否杀人等,也只有吃过后才得知。朱熹在这里意识到了一切真知都发源于直接经验。这已接近唯物论的经验论。

(二)提出了“知行相须”的辩证命题。作为“理在气先”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在认识论上必然主张知先于行,不了解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的道理,割裂知与行的统一观。但他又认为行重于知,提出了“知行相须”的重要命题。他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语类》卷九)朱熹继承了孔子的学以致用的传统,发展了儒家重视践履的精神。在他看来,知而不行,“关门独坐”,苦思冥(míng)想,只讲一个“悟”字是不行的,好比目无足不行一样。他说:“今也须僧家行脚,接四方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治乱得失之迹。这道理方见得周遍。”(《语类》卷一一七)只有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这种“行为重”、“知行相须”的观点,已有知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偏废的辩证思想,颇有超过前人之见,在中国认识史上也是一大贡献。


张栻详细资料大全
张栻理学上承二程,推崇周敦颐《太极图说》,以“太极”为万物本原,主张格物致知,知行互发。在知行关系上他认为“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行有始终,必自始以及终。”“盖致知以达其行,而行精其知”(《论语解·序》)。曾创建善化(今长沙)城南书院,主持岳麓书院,并先后在宁乡道...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的比较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第二,知之明也,因知进行。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还辩证地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他认为有两类人:一类人知而后行,以知统行,这是“君子”;另一类人知而不行,知行脱节,这是“小人”。《礼记?大学》把“格物致知”放在...

行先知后是谁提出的
在别人已经了解和知道某种事物的同时,自己并没有发现,而后又察觉到就称之为后知后觉。事情总是过后才反应过来。2、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由于道德实践需要封建伦理指导,因此“知为先”。又因封建伦理不能只流于空谈,所以“...

中国文化中的义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蕴含意思?
中国文化中的义理是指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 义理蕴含的意思有: 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唐末农民大起义,摧毁了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势力,经过五代十国短暂的战乱时期,北宋王朝重新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先知后行的思想是谁提出
朱熹认为,如果放弃对天理的追求,只把精力花在草木、器用的研究上,那就如象散兵游勇那样,回不到老家。他说:“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文集》)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

孔子的知行观是怎样
孔子时代,社会处于频频战乱之中,古希腊的社会情形也是差不多的。在当时,某一社会个体的生存价值绝大部分是由其蒙昧的实践观、原始的实践能力所决定的。身强体健的勇士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在孔夫子之后,在中国,开创了一个社会个体追求知行观的漫长的历史时期。无论“格物致知”、“学而知之...

谁知道有关孔子的知行观
孔子时代,社会处于频频战乱之中,古希腊的社会情形也是差不多的。在当时,某一社会个体的生存价值绝大部分是由其蒙昧的实践观、原始的实践能力所决定的。身强体健的勇士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在孔夫子之后,在中国,开创了一个社会个体追求知行观的漫长的历史时期。无论“格物致知”、“学而知之...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贡献 朱熹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由于道德实践需要封建伦理指导,因此“知为先”。又因封建伦理不能只流于空谈,所以“行为重”。“知先”“行重”是实践道德的两个方面,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如果从认识的角度看,“知先行后”颠倒了主次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知行之间应以“行”为第一性。“知为...

宋朝最有建树的思想家是谁?
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由于道德实践需要封建伦理指导,因此“知为先”。又因封建伦理不能只流于空谈,所以“行为重”。“知先”“行重”是实践道德的两个方面,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如果从认识的角度看,“知先行后”颠倒了主次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知行之间应以“行”为...

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其主要观点有:第一,行先于知,由行致知。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大都认为行先于知,主张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

孝感市18385649434: 什么是知行观?
邱药产后: 知行观.即认识论.随着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认识问题已引起先秦哲学家的重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认识的来源、认识过程和求知方法的问题.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者,但强调“学而知之”.兼重学与思、知与行.墨子提出三表,...

孝感市18385649434: 孔子的知行观是怎样 -
邱药产后: 所谓知行观,是指社会个体协调知识与行为的能力,它的量化标准,是某一个体知识加社会行为所获得的物质生活实在物的多少.在帝国时代,社会个体的生存价值是与其知行观成正比的.中国的孔子同苏格拉底-柏拉图是处于同一时代的思想...

孝感市18385649434: 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
邱药产后: “格物致知”是《大学》一书所提出的儒者求学八个阶段中最初始的两个阶段(见《大学》一则),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到了南宋,朱熹将“格物致知”提高到了特别崇高的位置. “格物”是到达事物的极致,穷尽事物的本然之理.认识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深入浅的过程.穷理就是探究社会普遍永恒的道德法则.“致知”就是把自己已知的加以推广,以此物推及彼物,从有穷推及无穷.朱熹探讨了知行的关系,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

孝感市18385649434: 什么是知行观?唯物主义知行观、唯心主义知行观,怎样的情况?疑5 - 60 -
邱药产后: 知行观,这个说法是中国哲学的范畴,在中国哲学中,知行关系主要表现为知先行后还是行先知后.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简单来说,就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唯物主义的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同时不否认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产生不依赖于实践,是人的头脑自生的.

孝感市18385649434: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什么意思 -
邱药产后: 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 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在该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识.

孝感市18385649434: 什么是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
邱药产后: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

孝感市18385649434: 宋明理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
邱药产后: 格物就是"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大学章句》).致知是"推极吾之知识, 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大学章句》).本着先验论、天赋论,《大学》认为格物致知是用 心灵去接近和推究事物,使人的认知发挥出来,显露出来,使"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吾 心之所知无不尽也"(《大学章句》).这其实是要丰富和完善自己对事理(主要是道德意 义上的事理)的认识,为下一步情感和意志上的诚意、正心的内化奠定认知上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朱熹说:"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大学章句》)

孝感市18385649434: 如何理解王阳明心学的“心” -
邱药产后: 用阳明先生的一句话来回答一下:“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人的行为是受思维控制的,王阳明从朱熹关注外物的天理到关注内心的良知.只要我们的良知光明,那么所做之事也就完全符合天理.

孝感市18385649434: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
邱药产后: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粻骇纲较蕺记告席梗芦"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孝感市18385649434: 何为"心即理""知行合一"与"格物致知 -
邱药产后: 宋代陆九渊,明代王守仁 心学派的哲学命题.心即理的真正含义并不是肤浅的“心”就是“理”的意思.心即理的理论基础是物我一体论,即身、心、意、知、物是浑然一体的,不可以相互独立的存在.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