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没有武将愿意为明朝卖命的情况,是因为发生了哪件事?

作者&投稿:布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很多人说明朝的转折点在“土木堡之变”,因为这次事件标志着朱氏皇权的旁落,而文官集团从此一家独大。虽然作者也认可这个观点,但作者认为,另一件事才是明朝丧失军心的直接原因,那就是被正史轻描淡写的“蓟州兵变”。在官方记录里,这仅仅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兵变。但往往看似平淡无奇的背后却隐藏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只有像《万历十五年》、《叫魂》等这样真正的历史研究者才能剥丝抽茧,从细微的事件中分析出历史的重大转变。

在这个兵变的背后,不但暗藏杀机,而且更是权力斗争的结果。所谓的蓟州兵变,消灭的正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戚家军”。而这里面,不但有明朝“南北兵团”之间的战争,也有万历的私心和朝廷的龌龊。

·蓟州兵变的真正原因

明朝皇家通过实施严格的海禁,与民争利,垄断了这个世界上从古至今最赚钱的生意,那就是帝国之间的海洋贸易。

但“土木堡事变”之后,崛起的文官集团就拥有了与皇家抗衡的力量,于是南方就出现了十几年也清扫不干净的“倭寇”。

这些是倭寇?还是公然对抗朝廷的沿海走私大家族呢?

想必了解历史的人都明白吧。

另外,如果郑和下西洋真的是劳民伤害,就不会被历史界大书特书了。

而这一切,都是手握笔杆子的文人灌输给后人的结果。

他们颠倒黑白的目的,就是掩盖自己曾经的贪婪。

万历二十三年,杀光明朝最强军队之后还有谁愿意为朝廷卖命呢?明朝皇帝狠起来连自己的军队都杀,这能瞒过小老百姓,能瞒得住在朝为官的那些官老爷吗?

即便是强盛的大唐,也是亡于对军队歧视和没有信誉!

蓟州兵变所消灭的正是当年赫赫有名的“戚家军”,也就是戚继光训练的义乌兵。

这场兵变看似因为拖欠工资,但

背后的政治阴谋却能把人吓出一身冷汗。


·杀光戚继光的特种部队

戚家军严格来说是戚继光的私人武装,是高薪招募来,经过特殊训练的特种部队。

这个开始只有两千的部队,通过特殊训练,每人配置多种特殊兵器,身穿鲜艳的红衣,手持狼铣,摆成令敌人威风丧胆的“鸳鸯阵”。

而这支部队之所以能训练成形,表面看是戚继光的功劳,而幕后的支持者却是张居正。

但在张居正死后就被抄家,不但废除了能挽救明朝的“一鞭法”,张居正所扶持的亲军戚家军在万历眼里也成了一根毒刺。


这支只适合沿海小阵地作战的特种兵,不但在和日本开战后被李如松像炮灰弃子一样派去干最危险,最送死,也最艰难的攻城战。

而且,戚家军所有功劳在战后全部被抹灭。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这种借敌人之手铲除自己人的手段,翻开历史比比皆是。

虽然那些粗鲁的戚家军不懂得这些东西,但他们出国卖命,不就是为了工资吗?

难道朝廷欠钱,还有理了吗?

仅仅在一战之后,清朝末年才形成现代国家和民族的概念。

在此之前的古代,当兵就是为了军饷,而且身份很低。在古代,谁犯了法发配充军,想想为什么叫兵匪了。

在出征之前答应好的,出国打仗是双倍工资。而战争过后,不但不给双倍工资,连原本的军饷也被朝廷克扣了

那帮整天将命别在裤腰带上的人听到这消息当然要闹事,而这一切都是那帮文人设计好的圈套。

所以,自古至今,最黑、最恶、最毒的莫过于文人。


戚家军刚一闹事,朝廷就派大军进行了血腥的围剿。

按常规,只杀首犯,从犯概不追究。

但这次,为了彻底灭了戚继军和张居正的南方军队势力。朝廷下令,对戚家军格杀勿论,鸡犬不留。

就这样,在前线没死的戚家军,却被朝廷逼反之后全部灭口了。


历史

就有很多幼稚的小朋友,总是认为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但真是这样吗?

郑和下西洋不赚钱吗?张居正的一鞭法不是为大明王朝好吗?心学如果能一直被发扬光大不正是解放思想的最佳时机吗?戚继军有错吗?

而这一个个好的东西为什么都会被灭了,而且还要被抹黑呢?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正史是如何记载的

先是,南兵鼓噪,总兵王保欲张大其事,冀以邀赏。且南北兵素不相能,乘其衅杀戮,不免过当,亦有滥及居民者。


给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时交章论之,言南兵以要赏结聚,本无逆谋,及总兵王保令各纳军器,赴教场听处分,南兵已唯唯听命,及甫入教场,而王保挥兵乱斫,死者无数。

乱斫之后令分队过堂,按籍点名,随点随斩,虽长平、新安之杀降坑卒,未为过之。且传言杀南兵之夜,官军乘势劫掠,抢掳恣淫,被害诸商确有的证。

滥杀之惨,何可胜言!因请亟选风力科道一人,往蓟镇,从公详勘。兵科都给事吴文梓等,亦乞敕兵部转行按关二臣,严行查勘。




朱元璋手下少有人知的武将陈亨,为何却成了改变明朝历史走向的人?_百 ...
陈亨原为元朝武将,后来归于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武将,陈亨的军师才能和对朱元璋的鞠躬尽瘁,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但当时朱元璋身边能人聚集,相比徐达,傅友德等人,陈亨更是少有人知了,但正是这样默默无闻的人以其聪慧的头脑和长远的目光改变了明朝历史走向。明太祖朱元璋逝世后,明惠帝朱允炆...

朱元璋忌惮武将,开国功臣耿炳文是怎么逃过他的魔爪的?
耿炳文作为朱元璋手底下最得力的武将,之所以能笑到最后是因为他足够忠心,而且在与朱元璋相处中懂得进退,因此才没有被朱元璋猜忌。耿炳文也算是朱元璋手下为数不多的元老大臣之一,他一生中建立军功无数,而且十分效忠朱元璋,最后还被朱元璋定为皇太孙朱允炆的辅佐大将军,足以可见朱元璋有多么信任他。耿炳...

明朝靖难之役中,实力远不及建文帝的朱棣为何能获得江山?
所以导致朱棣在进攻的时候找不到武将能用,因而才会在几年的时间里被打到国都。建文帝可以说是自身的领导能力是非常弱的,而且在上位后没有先稳固好自己的位置,却听信于身边的大臣,立即实行新政,导致在一开始就先失去了一批支持者,而且在实行削藩的时候却没有一开始先对付朱棣,因为当时明王朝的...

明朝后期为什么军人都争做逃兵?
二、 重文轻武明朝一直存在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国家治理的政策问题,国家重文轻武士兵将士的地位低下甚至连宦官的地位都不如,所以还有些士兵为了谋生宁愿进宫子宫也不愿意去当士兵继续受到虐待,武将没有太大的权力,帝王经常性派太监指挥军队监军,这种指挥方式让士兵的军心不稳同时气不平,凭什么一个...

明朝文字狱
����从客观上来看,明朝建国初,中小地主出身的文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对新建明朝持依靠态度,主观上比较合作,愿意为明朝出力,有官便作的文人;其二则是对明朝国民自卫队——红巾军有刻骨仇恨,于是在态度上体现出与政府(朝庭)不合作和对抗;还有一类介于...

假如崇祯没有将袁崇焕凌迟,他能挽救明朝吗?
除此之外,明朝的灭亡与当时的鼠疫也有关系。当时,鼠疫横行,很多军民被传染致死。可想而知,在那个年代,瘟疫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而且还在军中蔓延开来,会直接影响军队的作战能力。据说,当年李自成攻入都城之后,竟然连一个守城门的都没有,本来人都因为瘟疫而减少了,再加上很多人不愿意拜拜送死...

如果没有魏忠贤,明朝灭亡会不会推后二十年?
不会的,明朝的政治体制是非常优秀的,已经形成内阁制度,但确实确立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之上,而其君主都无能之极,试问天启帝即使不用魏忠贤,但一个木匠皇帝能担得起治理国家的大任吗?

若没有发生土木堡之变,大明是否会由盛入衰吗?
2、土木堡之变让明朝有能力的将领全部战死。很多人说明朝的灭亡是因为明朝没有可以用的武将,只有一个桀骜不驯的袁崇焕。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土木堡之变,明朝还会是人才济济的景象,根本不会给袁崇焕懈怠的机会。土木堡之变给明朝的局势带去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明朝无人可用。3、土木堡之变中明朝的...

朱元璋对贪官那么狠,为何在当政期间,没有人造反呢?
他们如果想造反,并不能从真正扳倒朱元璋,反而会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因为当时的朱元璋在全国各个地区都布有自己的眼线。任何一个地方有异动,他都会立马知道,所以人类根本就没有造反机会。况且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实行了军户制,这就让明朝的武将并没有太大造反的欲望。三、综述明朝朱元璋时期之所以没有人敢...

左良玉手握80万精兵,为何崇祯自缢他见死不救?
他们也对崇祯彻底失望。崇祯为了防止武将叛乱,重启启用宦官集团。每一个武将身边都有一双眼睛在监视他们,而且是明目张胆的监视。将领为了大明王朝浴血奋战,却始终得不到崇祯的信任。此时此刻已经再也没有人为大明王朝拼上自己的性命,李自成的大军来到崇祯面前,崇祯已经没有能力调动任何一支部队。

牡丹江市13680136827: 为什么明末名将多是文官出身,纯武将却不多 -
楚芸克之: 我觉得也是实事所迫,因为朝廷重文轻武,而这些文官不断的排挤武将,武将就不愿意去带兵打仗了,显而易见,文官打败仗处罚很轻,只要姿态放低些,皇帝就会宽容,打胜仗了就大吹特吹,说自己如何的运筹帷幄;武官打败仗了那是往死里整,打胜了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最后,武官不愿意了,文官只能自己顶上,为了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安全,只能拼命的学习打仗,一般愿意顶上的都是有能力和担当的文官,小人贪官除非是没办法,我觉得不会去接这个差事虽然文官会打仗的不少,但是更多的是捞钱和卖国的,打的败仗就更多了,而且是关键时刻,决定国运的战役

牡丹江市13680136827: 明末的文臣武将,为何都选择降清? -
楚芸克之: 明朝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后,当时还有三股势力在逐鹿中原,一是南明政权,二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三是皇太极的满清政权,这样的局面也没有持续很久,满清就相继灭掉了南明和大顺,正式成为中原新一任王朝——大清.在满清入关后,大批...

牡丹江市13680136827: 大明王朝最终灭亡的原因 -
楚芸克之: 明朝皇帝的昏庸无道,奸臣当道,朋党之争.自然灾害频繁,政府救助不利,民怨沸腾.满族女真人的入侵,皇帝不能正确的决策(崇祯优柔寡断,当断不断.错误的处理了袁崇焕)农民起义不断(闯王...

牡丹江市13680136827: 明末猛将如云,最后为什么却如此不济 -
楚芸克之: 一个词形容,气数已尽,如果光有外患,或者光有西北民乱,明朝都亡不了.可惜崇祯上台后,西北连续几年干旱,国家又无力赈灾,导致民变四起

牡丹江市13680136827: 吴三桂救驾来迟导致明朝灭亡,是他军事能力有问题还是他本来就不太想救驾? -
楚芸克之: 这是我根据另一位大哥写的,摘录了一些,他分析得非常好!楼主看了什么问题也没了!吴三桂驻守山海关的时候,局面之艰难、承受的压力只有比袁崇焕更大.满清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已经没有后患和牵制,并且可以不经山海关进攻北京城....

牡丹江市13680136827: 请问明末清初士大夫对于投降清朝还是不降的选择 -
楚芸克之: 我觉得当时的士大夫有三种心理:一种是宁死不降,这种人有几个杰出的代表,例如,我国南方的一个士大夫(某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因为不蓄发而导致清军屠城;第二种是投降派,这个很显然,并非所有的孔孟书生都将忠臣不侍二主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这个就不用举例子了,很普遍;第三种,我认为是模棱两可型,没有骨气宁死不降,又不甘心舍弃自己的俸禄和待遇投降清军做满洲人的奴才.

牡丹江市13680136827: 明朝被灭后,为什么会有人自称是明 -
楚芸克之: 1. 汉人不愿意接受满族人统治,于是希望恢复明朝,还有一定的组织如天地会. 2. 南明残余部队的后代以及台湾郑氏政权的后代希望恢复明朝.

牡丹江市13680136827: 清朝和明朝对比,哪个朝代明君更多?两个朝代国力对比如何? -
楚芸克之: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也有学者指出逾亿. ——翦伯赞 01.总述清朝和明朝对比,哪个朝代明君更多?两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