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因其功高而名声不佳,关于史家将有哪些故事?

作者&投稿:仉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提起三代将门,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北宋杨家将。

可不是?我们读《水浒传》,好汉青面兽杨志在江湖中行走,逢人就会翘起拇指说:“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

杨家将为三代将门,是哪三代呢?

第一代指杨令公杨继业,其原先为北汉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号称“杨无敌”。自北汉入宋后,便任判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加云州观察使,雁门关大战显赫天下。

第二代为杨继业之子杨延昭,杨继业战死后,其子弟多迁补军职,其中杨延昭在宋真宗朝又以河北守将闻名,历知保州兼缘边都巡检使及高阳关副都部署等,加莫州防御使。真宗赞称曰“有遗父之风”,在抗辽战斗中有赫赫战功,辽称为“六郎”。

第三代为杨延昭之子杨文广,杨文广曾追随范仲淹于对夏前线,又从狄青南征。治平中,迁步军都虞候。

杨继业一门为大将三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耀眼的将星群体,也是深得后人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家族。

在演义史中,北宋除了有杨家将之外,还有以呼延庆为首的“呼家将”,但这仅仅是演义,历史上并无呼延庆这个人。

话说回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像杨家将这样三代为将的家族也并非杨家的专利。比如,在元朝,就有一个家族,也是名将辈出,个个能征惯战,基本是攻必克、战必胜,所向披靡,功高如山,遗憾的是,名声并不好。

这个家族,即是以史天泽为代表的“史家将”。

史家将的第一代领军人物为史秉直。

史秉直原籍为大兴府永清县(治今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永清镇),属金国管辖,史家为闻名河朔的豪强大户,《元史》中记:金朝末年,河朔诸郡结清乐社四十余,社近千人,每年年节均挂史家先祖史伦画像祭祀。

蒙古太祖八年(公元1213年)七月,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南下攻金,进至河北一带。

史秉直堪称识时务的俊杰,率众乡里数千人,巴巴地赶往涿州(今属河北)蒙古军太师木华黎军门归降。

蒙古军要侵并中原,自然要网罗鹰犬,史秉直带数千人主动来投,哪有不笑纳之理?

史秉直遂得令领降人家属屯霸州(今属河北),招揽了各地来附者达十万家,其挑选出壮勇万人,号称清乐军。


次年秋,木华黎攻下金国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授史秉直为行尚书六部事。

史秉直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史天倪、次子史天安、幼子史天泽,个个都长得龙精虎猛,如狼似虎。

其中,《元史》对史天倪说得极神,说他刚刚出生的那天黄昏,白气贯庭。而在六七岁的年纪,就长得“姿貌魁杰”。曾有道士给他看相,说他长的是“封侯相也”。史天倪读书勤奋,日诵千言。但长大后,屡举进士不第。当然,这也没有挫败他的雄心。他常常抚剑长啸,大呼道:“大丈夫立身,独以文乎哉!使吾遇荒鸡夜鸣,拥百万之众,功名可唾手取也。”

史天倪科场失意,却是战场得意。

史秉直屯霸州(今属河北)建清乐军后,便将这拥有万人之众的清乐军交由史天倪掌管。

史天倪的将略之才一下子就展现了出来,其以堂兄史天祥为先锋,帮蒙古人打天下,分兵略三河、蓟州,所向无敌,诸寨望风款服。

由此,木华黎初见史天倪,便生好感,引荐他为万户,负责统帅降卒,跟随自己攻略三关以南的地盘,一直杀伐到东海,所过城邑皆下。

似乎,史天倪的战略目光尚胜于木华黎,他对木黎华说:“金弃幽燕,迁都于汴,已失策矣。辽水东西诸郡,金之腹心也。我若得大宁以扼其喉襟,则金虽有辽阳,终不能保矣。”

木华黎听了,大为叹服,抚手称妙。

太祖九年(1214年),史天倪跟随木华黎面见了成吉思汗,因其“所陈皆奇谋至计”,得到了成吉思汗的喜爱,被赐金符,授马步军都统,管领二十四万户。

接着,史天倪跟随从木华黎攻高州,又从攻金国北京大定府,皆不战而克。

次年,史天倪授右副都元帅,改赐金虎符,奉诏南征,下平州、挺进真定。

镇守真定的是史天倪的命中克星——威州(治今井陉县东北)人武仙。


武仙家族和史家家族一样,也是地方豪强,他本人在蒙古军和金军争夺河北时,招聚乡兵自守,声势很大,被金朝抢先收买,进宣抚使,封为恒山公,总领中山、真定府,沃、冀、威、镇宁、平定州,抱犊寨、栾城、南宫等地。




皆因其功高而名声不佳,关于史家将有哪些故事?
太祖九年(1214年),史天倪跟随木华黎面见了成吉思汗,因其“所陈皆奇谋至计”,得到了成吉思汗的喜爱,被赐金符,授马步军都统,管领二十四万户。接着,史天倪跟随从木华黎攻高州,又从攻金国北京大定府,皆不战而克。次年,史天倪授右副都元帅,改赐金虎符,奉诏南征,下平州、...

潘璋在东吴有哪些功绩?劳苦功高的他为什么声名不显?
而潘璋之所以劳苦功高却名声不显,主要有2个原因:第一:出生太低,整个三国,说来说去,都是那些沾亲带故的世家大族的游戏,而潘璋应该是没有家世背景的,有的话,以《三国志》的习惯,第一个就是介绍祖上出生,比起四大都督都差之甚远,也比不上黄盖等老臣,所以能到右将军,可以说已经是他所能...

隋炀帝对中国做出不少贡献,死后为何没有一个好名声?
杨广与李世民都是采取不正当手段取得皇位,如果要想获得一个好名声,那么只有用功绩来说话了。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连孔子也会犯错误,古代君王杀人也是家常便饭!关键是他们当政时的功绩能不能超过他所犯的过世,为人民谋了多少福祉。那么,杨广和李世民做皇帝以后,做了哪些事情呢?杨广在即位...

都是名声惹的祸——历史上的刘伯温
公元1360年,才高八斗的刘伯温终于决定出山,辅佐朱元璋打江山。前后历时数年征战,朱元璋最终登上皇帝宝座,改元“洪武”史称明太祖。朱氏大业已成,该进爵的就封官,该有赏的就封地,但功高盖世的刘伯温,却只被封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在同等爵位功臣里,他的俸禄也是最低。刘伯温不糊涂,揣摩...

...战功和地位都在杨业之上,为何落了一个奸臣的名声?
而潘美会落得一个奸臣的名声,却是因为杨业。杨家将一个家族每个人都是英雄,打仗特别的厉害,并且还很忠心,杨家将原本并不姓杨,是宋朝的君王从北汉那里抢过来的,他们在归顺宋朝之后才改了姓名,然而他们是从北汉过来的,所以明朝虽然使用着他们,却也在暗地里防备着他们。后来辽军进攻北宋,宋太宗...

为什么岳飞“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岳飞一心为国,军事情商极高,政治情商不够,手握军权,而且名声极大,军令严明,爱戴下属,关心百姓,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军中,名声过显,功高震主。可以说,如果岳飞是野心家,谋朝篡位,成功的几率或许比较高。当然岳飞一心精忠报国,收复中原,不会有此野心,但出于九五之尊之帝王却不敢将自己前途与...

在秦国历史上有哪4位名臣功高震主,最后不得善终的是谁?
但在秦孝公去世后,功高震主且位高权重的商鞅就倒霉了,不是说秦惠文王没有容人之量,是因为商鞅影响力太大了,商鞅不死,秦惠文王无法真正掌权,所以商鞅就这么被害了,死后还被车裂……第二位:魏冉 魏冉是谁?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不认识魏冉很正常,因为他前有商鞅,后有白起,夹在...

古代哪三种人没有好下场其一是功高盖主,剩下两个是什么
一、墙头草,没有忠心的人:在古代,那些缺乏忠诚、见风使舵的人,常常被视作不可信赖的人。他们如同墙头草一般,随风摇摆,无法坚定自己的立场,最终往往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就和尊重,其结局也往往不佳。二、改革的人:历史上,改革者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为改革往往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

功高盖主,往往不得善终,历史上有哪些人物功成名就后全身而退?
”因为范蠡善于经商,很多人都很崇拜他,后来他也被尊之为财神。范蠡离开楚国后帮助勾践灭吴国,兴越国,后退隐。范蠡之所以退隐是因为他非常了解勾践的为人,他品行不佳、亲小人,远贤臣,而且度量比较小,喜欢记仇。对于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所以,他选择退隐,全身而退。第二个人物,也是大家...

...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功善天下者不赏,名声振...
把鸟打尽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没有用处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没用了,不如烹了吃了。攻陷了敌国,将臣也就没用了,杀掉也可以了。 这里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

凌源市17510879466: 卢照邻《咏史》翻译 -
劳尹益母: 咏史四首(其一) 卢照邻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

凌源市17510879466: 翻译 《战国策 秦策三》 -
劳尹益母: 翻译: 范睢得王稽之助来到秦国,他献书昭王说:“臣听说明君主政,有战功的必然得到奖赏,有能力的一定授予官职;功劳大的俸禄多,战功多的爵位高,能治理民众的官位高.没有才能的不会让他任职,有能力的不会被埋没. 假如大王认...

凌源市17510879466: 章学诚主要的史学思想和主张是什么 -
劳尹益母: 展开全部一、历史认识中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 (一)关于社会历史进步的思想.中国古代史家和思想家对历史发展变化的认识,起始甚早.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把这个问题作为学术争鸣的主要问题之一.自西汉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凌源市17510879466: 历史人物小传200字左右 -
劳尹益母: 魏延是蜀汉名将,他跟随刘备入川后表现突出,得到刘备器重,屡次被委以重任.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作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延为人孤高,善养兵卒,勇猛过...

凌源市17510879466: 《后汉书 张俭传》原文及翻译 -
劳尹益母: 《后汉书·张俭传》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凌源市17510879466: 欧阳修《岘山亭记》翻译及重点字词解析 -
劳尹益母: 译文: 岘山面临汉水,看上去山势突出高大,(实际上)它是周围群山之中的小山.然而它在荆州特别有名,这难道不是因为那里的人(才著名)吗?那些人是谁呢?是羊祜叔子、杜预元凯.当晋与吴用武力相争时,常常要倚仗荆州,以它为...

凌源市17510879466: 翻译战国纵横家书译文1 -
劳尹益母: 部分记载比《史记》更详细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包括《苏秦自赵献书燕王章》、《苏秦使韩山献书燕王章》、《触龙见赵太后章》等多个章节,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更多可靠依据.图/湖南省博物馆 《史记》被称为“千古之绝作”.由于司马迁当时条件所限,书中部分内容可能与史实存在偏差,今人限于资料缺乏,对《史记》部分内容的理解也可能有谬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是专门记载历史的书,还有一些历史记载散见于其他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大部分内容以苏秦为主,其记载的苏秦及“触龙见赵太后”等部分史实,比《史记》更详细,其与《史记》不同或相左的内容,为史学家提供了一种参考.

凌源市17510879466: 《左传》原文及翻译: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 -
劳尹益母: 原文: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於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

凌源市17510879466: 《书普序》 -
劳尹益母: 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义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义、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

凌源市17510879466: 《王勃作<滕王阁序>》译文 -
劳尹益母: 原文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从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去,专会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