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平叛功臣,为什么郭子仪封王而曾国藩仅封候?

作者&投稿:苏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个人认为,主要是郭子仪建功立业的方式和对唐朝的局势的影响力和曾国藩是有很大区别的。郭子仪的再造大唐,是多次的。因此,郭子仪“封王”还不是鼎峰,鼎峰是“尚父”,纵观历史,有几人得过此称号?而且又是善终的。曾国藩在清朝力挽狂澜,却主要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后来虽然身居高位,但再也没有类似大功,自然止步封侯。

另外,唐朝的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带兵平叛,克复两京等等,都在朝廷的军事体系之下完成的,当中也带领过回纥援兵。因此,郭子仪不但在本朝的军事体系内有很高的威望,而且在回纥,吐蕃军内,也拥有极高的口碑。这些资本,是曾国藩不曾拥有的。为何?太平天国时期,满洲八旗早就不堪了,绿营兵的战斗力很有限。于是,半私人武装,各地团练开始崛起,湘军就是如此。这些军队说到底都是忠于个人,军饷也属于自筹,半游离于朝廷之外的组织。曾国藩正是依靠这样的武装发迹起来。因此,他在朝廷的影响力自然不如郭子仪这样依靠朝廷制度成长起来的元勋。

也正是因为如此,郭子仪的威望和功劳,不止一次的克复长安,挽救大唐。当郭子仪和众官军收复两京时,已经功封“司徒,代国公”了。等洛阳再被史思明攻打而失守,唐肃宗再度启用郭子仪,此时郭子仪已经封“汾阳郡王”。“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并非度过“危险期”,因为唐朝的混乱已经暴露在了“外族”的眼中了。由于“平叛功臣”朴固怀恩勾结回纥和吐蕃反叛,长安再度被攻破,当时的唐代宗出逃,皇都落入吐蕃手里。还是郭子仪,由于被朝廷猜忌,只带30骑赶来长安周边,凭借个人威望,劝退回纥兵,集合周边的军队,收复长安。郭子仪因功被授予“铁卷”,入凌烟阁。随后,郭子仪又主要对付吐蕃的入侵,并多次打败吐蕃。唐德宗继位后,郭子仪进封太尉,赐号“尚父”,也就是皇帝“干爹”。

这还不是鼎峰,以郭子仪的功劳,皇帝甚至要“违制”来奖赏他。比如,郭子仪曾经被任命“尚书令”,尚书令一职在有唐一代,只有李世民担任过,因此后世要“避讳”,而且这里也有抑制权力过大的“尚书省”的意味。郭子仪深知这点,因此坚持辞去“尚书令”一职。郭子仪去世后,皇帝违反礼制,将他的坟墓加高一丈。所以说,郭子仪封王一点也不稀奇,封建王朝以来,郭子仪本身就是功高震主,又能在“身前身后”,全身而退的代表,也是封建时代里,人臣的一座丰碑。



曾国藩之所以不能封王,是因为曾国藩是汉族地主,而统治者是满族,因此他是不可能给汉族官员封王的。

因为清朝自清初封过三个汉族异姓王后,以后都不再封王了,曾国藩因功封侯,是一等勇毅侯,是满清对汉臣的最高级别的封赏了。

因为曾国藩平叛的只是太平天国的叛乱而已,郭子仪就不一样了,郭子仪是拿下了吐蕃。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作出的贡献不同,还有就是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同为平叛功臣,为什么郭子仪封王而曾国藩仅封候?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并非度过“危险期”,因为唐朝的混乱已经暴露在了“外族”的眼中了。由于“平叛功臣”朴固怀恩勾结回纥和吐蕃反叛,长安再度被攻破,当时的唐代宗出逃,皇都落入吐蕃手里。还是郭子仪,由于被朝廷猜忌,只带30骑赶来长安周边,凭借个人威望,劝退回纥兵,集合周边的军队,收复长安。

同为平叛功臣,为什么郭子仪封王而曾国藩仅封候?
一、郭子仪功劳大 我们来看看郭子仪的功劳:平定安史之乱、克复两京、抵御吐蕃入侵、说服回纥叛乱等等。每件事都做得完美,即使是山穷水尽,极端劣势的情况下,也能扭转乾坤。而曾国藩再辛苦地平定了太平天国后,继而在平定捻军之乱的时候力不从心。并没有全功。二、郭子仪高大漂亮有才,虽然两个人的...

周亚夫为汉景帝平定叛乱,劳苦功高,为何却被处死呢?
原因一,在平乱过程中,没及时救援梁国,导致他与梁王刘武结下了仇恨。每次梁王朝见天子,都说周亚夫的坏话。因为,在窦太后心中,梁王刘武的分量比起汉景帝刘启还重,所以得罪了梁王的周亚夫,相当于得罪了窦太后。原因二,周亚夫不识时务。景帝想要废掉太子刘荣,找来周亚夫商议对策。周亚夫认为废长立幼不...

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仆固怀恩为何会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一是在夺取李光弼兵权的事情上。郭子仪因功高震主被唐肃宗解除兵权,赋闲在家后,李光弼便成为唐军的统帅。当时,李光弼采取了十分稳健的策略,与匪首史思明对峙与洛阳一线,慢慢积蓄着反击的力量。但仆固怀恩却急于求成,与宦官鱼朝恩屡次三番上奏唐肃宗,要求与叛军决战,结果大败于邙山。后来,仆固...

李世民当政后做得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他为什么要给杜伏威冤案平反昭雪...
首先,为了笼络人心,他的政权结构用人标准是唯才是举,而不管你过去是什么立场,现在只要能为我所用,就可以既往不咎。比方说,原太子李建成、李元吉阵营中的魏徵、王圭、薛万仞都得到重用。还有一些冤假错案,也必须予以纠正。首先,给唐高祖时期的杜伏威冤案平反。杜伏威是隋末最早的割据势力之一,在...

萧道成平叛建首功
他制定了周密的策略,先稳住阵脚,再分兵两路攻击,成功击败薛索儿。在一次夜袭中,萧道成冷静应对,稳定军心,使得敌军偷袭未能得逞。经过数次交锋,薛索儿败退,叛军势力被彻底平定。宋明帝大喜,对平叛功臣如萧道成给予重用。公元467年,萧道成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成为地方的重要守护者。

平定安史之乱的四大战神,一降一反一病逝一被斩,为何无一善终?
一、是名将但不是平叛功臣 1、高仙芝、封常清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在安西四镇威名远播,曾大破小勃律,威慑四方胡人归顺。但因为背信弃义攻灭已经缔结合约的石国掠夺财富,石国投靠大食,最终高仙芝惨败,被解除兵权入朝。当时,安禄山叛军初起,高仙芝与旧部下封常清受命抵抗叛军,所率部队战斗力不强,与叛军一交手连战连败...

三国演义第一回合翻译(完整翻译)
十常侍怕事闹大不好收拾,就让灵帝封赏平叛功臣,灵帝封刘备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刘备遣散军兵,只带关、张及二十余名亲随上任。 到任后他努力治理县境,深得民心。 不到 四个月,朝廷突然降下圣旨,要把因军功而为官的平民淘汰。 刘备正担心身在淘汰之列,恰 逢督邮到县里视察。 刘备出城迎接,督邮连马都不...

唐朝是被谁灭了,原因?
d) 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了安抚叛将和平叛功臣,增设了大量节度使,导致藩镇林立。这些节度使实际上拥有自主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形成了对唐朝中央的独立状态。长期的藩镇割据和战争,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了生产的破坏和人民生活的苦难。在农民起义和藩镇割据的...

我很喜欢看《未央沉浮》这部小说,可是我找不到完整版,看到“掣肘”,后 ...
身为平叛七国之乱功臣的他,越轨越矩私盖高阁,帝赦之。用度靡费私饱国税,帝赦之。铸钱称制藐视皇庭,帝赦之……刘启一步步地退让,武儿一步步地前进。他永远不会满足,只因为他曾经为大汉立过汗马功劳,挽救了濒临灭亡的大汉江山。我不知道武儿为何会变了模样,就像如今他进京朝拜时,也再不对我和启儿诚心诚意的双...

宜丰县19427682045: 郭子仪和曾国藩谁更厉害一些 -
勾学松奇: 中国封建历史上,郭子仪之后,能这样功高盖主,又能善始善终的,真只有曾国藩一个.这就是前有郭子仪后有曾国藩.这算明哲保身,多少有点贬义,但是这一点上,比郭子仪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面临的政治环境更凶险更复余.郭子仪面对的唐德宗等是相当信任他的.而曾国藩不一样,许多人难以心安.矛盾大得多,曾国藩在这种环境下要明哲保身,压力要大得多.再者,郭子仪不过是见着拆着,曾国藩更是高手,早在许多年前就预料到危局,提前做了预料与措施.他提了保身六法.

宜丰县19427682045: 功高盖主却能够得到善终,郭子仪做了什么,躲过了兔死狗烹的下场? -
勾学松奇: 你好,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

宜丰县19427682045: 唐朝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谁的功劳更大? -
勾学松奇: 李光弼的军事才能无人能比,郭子仪的政治能力更胜一筹,为人处世郭子仪更好一些,正是因此,二人的人生结局堪称迥异,一个是“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一个则是疑惧重重、最后郁郁而终.但是就功劳来说,此中兴二将,李光弼的功劳大些,俗称“李郭”

宜丰县19427682045: 郭子仪作官最高达到什么位置 -
勾学松奇: 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 这个是最高官职

宜丰县19427682045: 郭子仪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
勾学松奇: 历史上的郭子仪的结局是善终的,享年85岁,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非常长寿了.不过因为功高盖主还能善终的,也确实很难得了.郭子仪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个少有的“完人”.说他是传奇,是因为他是优秀的军事家,是千古名将,立下了不...

宜丰县19427682045: 为什么唐肃宗称赞郭子仪对大唐在造之功 -
勾学松奇: 郭子仪在平叛安史之乱的战役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大唐王朝最为危险的时候,郭子仪站了出来了,凭借一腔热血和卓越的指挥才能与叛军奋力拼杀,带领一批忠勇将士屡次战胜强大敌军,收复两京,不断挫败强大对手,力保李唐王朝渡过难关.

宜丰县19427682045: 李白是不是救过郭子仪? -
勾学松奇: 后汾阳以功成官爵,请赎翰林,上许之,因免诛,其报也.” 另外,《新唐书·李白传》、王琦《李太白年谱》、《乐史·李翰林别集序》、《学圃苏引李白集序》等典籍文字,均言李白在太原期间曾救过后来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了大功而被封为汾阳王的郭子仪.若干年后李白因参与永王“平叛”事而身陷囹圄,多亏已经功勋卓著的郭子仪出面解救,甘愿以其官爵为李白赎罪,才得以使肃宗皇帝免其死罪而流放夜郎.可见此事不假.倒是中间的很多细节,则有可能是后人杜撰的.

宜丰县19427682045: 揭秘:评书里“一字并肩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
勾学松奇: 我们在听评书的时候,很少会听到有谁谁谁被封了个侯,而我们经常能听到的是,皇上一高兴,当场就封谁谁为王了. 异姓被封王在唐朝的时候比较常见,历史上较为著名的有汾阳王郭子仪、燕郡王罗艺,或者是为了赏赐功臣,又或者是为了安...

宜丰县19427682045: 唐朝郭子仪简介?
勾学松奇: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