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赏析及内容

作者&投稿:素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所画,有很大的艺术价值,一起去进行欣赏下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富春山居图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富春山居图简介

  在他居富春江时,身上总是带着皮囊,内置画具,每见山中胜景,必取具展纸,摹写下来。富春江北有大岭山,公望晚年曾隐居于此,他以大岭山为师,曾画有《富春大岭图》。纸本,水墨,纵33厘米,横636.9厘米,开始创稿于至正七年(1347年),时断时续,历经数年,至正十年,他83岁,为此图作题时,尚未最后竣稿。此图描绘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坡陀起伏,林峦深秀,笔墨纷披,苍茫简远,是黄公望水墨山水画中的杰作。明代邹之麟题跋中,将此图与王羲之《兰亭序》相媲美。元惠宗至正七年(1347),黄公望准备画一幅富春山全图,此时黄公望已是近八十岁的老人了,前后经历三四年的经营,始告完成。此图描写富春江两岸秋景,笔法上取董、巨,又自出新意,多用披麻皴,干笔皴擦,丛树平林多用横点,林峦浑秀,似平而实奇,整个画面,似融有一种仙风道骨之神韵。这便是《富春山居图》。此图经明沈周、文彭、周天球、董其昌、邹之麟等题记。邹之麟在题跋中称此图“笔端变化鼓舞,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明清许多画家都从《富春山居图》中得到启示,影响深远。清乾隆时此画入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当时社会上摹本有十余种之多。乾隆在见到此本之前,曾得摹本,认为真迹,并在上题了词。真本得到后,反被定为伪品,成为画史上一大笑柄。此图在清代初年为吴正志所得,吴传其子吴洪浴,洪浴爱之如命,临死前曾令家人将其殉之于火,幸被侄子吴真度从火中抢出,但已被烧成两段,因而被后人称之为《剩山图》。现在,此图的主要部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余者藏于浙江博物馆。

  《富春山居图》足以代表他一生绘画的最高成就。图为长卷,纵仅33厘米,横636.9厘米,山峰起伏,林峦蜿蜒,平岗连绵,江水如镜,境界开阔辽远,雄秀苍莽,简洁清润。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变化无穷。其山或浓或淡,都以干而枯的笔勾皴,疏朗简秀,清爽潇洒,远山及洲渚以淡墨抹出,略见笔痕。水纹用浓枯墨勾写,偶加淡墨复勾。树干或两笔写出,或没骨写出,树叶或横点,或竖点,或斜点,勾写松针,或干墨,或湿墨,或枯笔。山和水全以干枯的线条写出,无大笔的墨,惟树叶有浓墨、湿墨,显得山淡树浓。远处的树有以浓墨点后再点以淡墨,皆随意而柔和。虽师出董巨,又超出董巨,把赵孟頫在《水村图》、《鹊华秋色图》、《双松平远图》中所创造的新法又推向一个高峰,自出一格。

  富春山居图内容

  《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

  第一部分:剩山图从一座顶天立地浑厚大山开始,长篇巨制,拉开了序幕,图画上峰峦收敛锋芒,浑圆敦厚,缓缓而向上的土堆,层层叠叠渐进堆砌着,又转向左方慢慢倾斜,黄公望使用他最具独特见长的"长披麻皴"笔法,用毛笔中锋有力向下披刷,形成画面土壤厚实的质地,山岚白色雾气迷蒙,表现出江南山水湿润的独特气候之特色。

  第二部分中所画的山脉的发展变化发生了转折,随着山脉的层次变化,画中的树木、土坡、房屋和江中泛起的小舟更有一种层峦环抱、山野人家的萧瑟感。隔着一段水路第二部分也将进入尾声,主体的山峦在左边,群山全都呼应在左面,而近处的松柏微微摆动至右,遥相呼应远处的大山,承先启后,路转峰回。

  由第二部分至第三部分也是墨色变化最大,空间变化最丰富,第二部分也是呼应第三部分开始,黄公望画笔突转,略用皴染的坡与平静的江面,又向后延伸,画面由密变舒,疏离秀丽,又用浓墨细笔勾勒出画中水波、丝草,阔水细沙,风景灵动。水是从哪里来,是从天空的云出来的,唐诗里面讲"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果你跟着画面走,在富春江上水的穷绝之处就是它的水口,然后你觉得穷是绝望,可是这个时候应该坐下来,看到云在升起来,而云气刚好是生命的另外一个现象。所以黄公望也把这些哲学、文学的东西变成山石、水沙跟云起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四部分,全篇画作笔墨最少,没有皴染,只有山,只有水,还原了自然的本真,构图上跨越第五部分,一片水沙,一段最长的留白,如同一年四季,时间流逝,岁月匆匆。画中点点枯苔小树土坡,河岸边的小桥连接着第五部分,而《富春山居图》这六个部分也像极了春夏秋冬,从前三部分的繁华葱荣、大气磅礴,到第四部分如同时间中的秋冬,静观万物,繁华落尽,肃静苍茫。

  第五部分至第六部分中宽远的白沙,留白处两艘小船并行江中,船上渔夫也只是点景,微小的身影,渺小的生命,在整片的留白中,一如一颗尘埃。远处一片远山,笔的线描,墨的拖带,交织在一起,一直延续在后面的大段留白中。

  富春山居图赏析

  开卷描绘坡岸水色,远山隐约,接着是连绵起伏,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大片的空白,乃是长卷画的构成特色。笔墨上已显然取法董源、巨然,但更为简约利落。

  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而似天成。将近20厘米的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厚,洒脱而极富灵气,洋溢着平淡天真的神韵。全图用墨淡雅,仅在山石上普染一层极淡墨色,并用稍深墨色染出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只有点苔、点叶时用上浓墨,但已足以醒目。

  这是一幅浓缩了画家毕生追求,足以标程百代之作,可谓水旷、山远、林幽、石秀的全息式山水长卷,足可媲美张择端风物画《清明上河图》的全景线轴。无怪乎董其昌见了惊呼:“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

  黄氏晚年之作,整体上率真简约但仍具象,《富春山居图》中线条简洁流畅,但无论山水、房舍、驳船皆灵动可感,以像称胜,相反王氏晚年作品则苍莽茂密趋向写意。在《青卞隐居图》中山水、丛莽、沟壑、碎石皆在苍茫中尽显深邃幽雅,浑然一体,意象苍莽而以泼墨写意独得神韵。具象与写意,从整体画风上讲并无优劣之分,苍莽而写意,难以捉摸,故王蒙的画难学,明清两代几乎没有得其真传者。而黄公望的简约而具象,似乎很合文人画家的心意。经董其昌倡导,清初“四王”的努力耕耘,黄公望的画风终于风靡清代将近三百年之久。

  黄公望以自己笔意深远苍茫,峰峦浑厚,气势雄秀的风格开一代新画风,其作的神采、气韵,去邪、甜、俗、赖的美学高标为后世山水画的发展竖起了不休之典范。愿用邹之麟称赏《富春山居图》的话来缅怀黄公望,“知者论子久画,书中之右军也,圣矣。至若《富春山居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




富春山居图赏析
1、《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天长地久,仿佛时间静止,物我两忘。近景坡岸水色,峰峦冈阜, 陂陀沙渚,远山隐约,徐徐展开,但觉江水茫茫,天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2、《富春山...

富春山居图赏析及内容
第一部分:剩山图从一座顶天立地浑厚大山开始,长篇巨制,拉开了序幕,图画上峰峦收敛锋芒,浑圆敦厚,缓缓而向上的土堆,层层叠叠渐进堆砌着,又转向左方慢慢倾斜,黄公望使用他最具独特见长的"长披麻皴"笔法,用毛笔中锋有力向下披刷,形成画面土壤厚实的质地,山岚白色雾气迷蒙,表现出江南山水湿润的独特气候之特色。 第二部...

《富春山居图》作品赏析怎么写?
《富春山居图》作品赏析:开卷描绘坡岸水色,远山隐约,接着是连绵起伏,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大片的空白,乃是长卷画的构成特色。笔墨上已显然取法董源、巨然,但更...

富春山居图赏析
2. 笔墨精妙:画家运用干湿相宜的笔墨,细腻地描绘了山石的质感、树木的苍劲以及江水的流淌。3. 意境深远:画作所表现的江南山水,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更融入了画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三、风格解读 《富春山居图》融合了江南山水画的传统风格与元代特有的文人画气息。画...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赏析
《富春山居图》中流露出的正是初秋富春江的枯淡与萧瑟,其中蕴含着生命的短暂和命运的坎坷,却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与超脱。这幅画作既是黄公望对生活的安慰,也是他情感的释放和寄托,静中见波澜,萧瑟中显志向。它展现出一种“总非人间所有”的寂寥意境,是画家生命情感的真实写照,气静神闲,寂寞高旷...

富春山居图的内容简介
二、画作内容 画作以长卷形式展开,起始段描绘富春江两岸的开阔景色,远山起伏,江面平静。随后逐渐过渡到山村、丛林、溪流和桥梁等细致景致。全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三、艺术特色 《富春山居图》采用了散点透视法,将高远、平远和阔远等构图技法融为...

怎样赏析富春山居图?
赏析富春山居图 一、概述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以其独特的构图、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画技,成为中国山水画中的瑰宝。这幅画作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二、画作构图与技巧 1. 构图方面:画作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将富春江两岸的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山势...

分析作品《富春山居图》。
(1)《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以苍润精练的笔墨和优美动人的意境,描绘了浙江富阳一代的山容水貌和富春江上的旖旎风光。(2)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黑白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以洒脱的笔墨抒发作者的主观意趣。(3)《富春山居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富春山居图赏析富春山居图欣赏
1. 《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美景。展开画卷,仿佛跟随画面中的景致前行,每一步都引人入胜。江边树木茂密,渔人在垂钓,一人独自坐在茅草亭中,倚靠在桥栏上,静赏水中的鸭群游戏。画面中,时间仿佛静止,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相忘的境界。近景展现坡岸和江水的色彩,远山若隐...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鉴赏
1.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所创作的一幅画作,分为前后两段。2. 该画作主要描绘了浙江富春江两岸的山水景色,呈现出初秋的景色特点。3. 画中的峰峦和树木形态各异,展现出雄秀苍莽的气息,变化无穷。4. 画面中还描绘了茂密的树林、村舍、渔舟、小桥和飞泉等元素,丰富多彩且自然。5. 画法...

诏安县17252029608: 富春山居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 搜狗百科
於选和络:[答案] 黄公望被称为中国山水画的一代宗师,他的山水画“山川浑厚草木华滋”,堪称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富春山居图》作于1347-1350年间,是黄公望最花心血的作品.该画被推为黄公望的“第一神品”,却饱经沧桑.明画家沈周曾收...

诏安县17252029608: 《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於选和络: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是黄公望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 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 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高一尺佘,长约二丈.此图展现了富 春江一带景色:富春:r两孛峰峦坡,夂景木苍苍,疏密有致地生于七间江三,落、平坡、亭台、渔舟、小桥等散落其闵.董其昌称道:“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确给人 用尺千里之感.这样的山水画,无论布局、笔墨,还是以意使法的运用上,皆使观者不能不赞叹.

诏安县17252029608: 富春山居图画的是哪里(富春山居在哪个位置)
於选和络: 富春山居图画的是富春江的全景.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内容约80%为桐庐境内富春江景色,20%为富阳景色.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诏安县17252029608: 《富春山居图》描写了什么画面?
於选和络: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两段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诏安县17252029608: 富春山居图表达了什么情感 富春山居图是想展现怎样的心境和情怀 -
於选和络: 1、富春山居图描绘了画家黄公望静谧、抒怀的心境和情感. 2、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足以代表他一生绘画的最高成就,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

诏安县17252029608: 富春山居图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怀 -
於选和络: 富春山居图鉴赏 一、背景介绍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为好友无用师所绘的 作品,创作于 1347年至1350年,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山和水的布臵疏密有致,墨色浓淡干湿并用,用墨秀润淡雅,但气度不凡、极富变化,是黄公望的代...

诏安县17252029608: 富春山居图的内容简介 -
於选和络: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八十二岁前后创作的富春江山培中水长卷,是中国长卷美学发展到巅峰的杰作,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卷》由美学大师蒋勋执笔导读,对画作的美学价值及历史价值进行深度剖析,引领我们赏析浑厚大气的长卷风景,一一解读画卷中的深刻隐喻,娓娓道尽一条河流在历史中的念斗故事,以及画卷背仔中磨后独特的东方美学和人生哲学.

诏安县17252029608: 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
於选和络: 描绘的是富春江—带秋天的景致. 《富春山居图》画的是浙江富春山两岸初秋景色,笔墨苍简清润,体现了黄公望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其作山水画所倡导的去邪、甜、俗、赖的高标画风在此画中做出了完美诠释. 开卷描绘坡岸水色,远山隐...

诏安县17252029608: 《富春山居图》是什么?
於选和络: 《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 厘米,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 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 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