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原文及翻译赏析

作者&投稿:虫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省试湘灵鼓瑟原文: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省试湘灵鼓瑟翻译及注释

翻译 常常听说湘水的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美妙的乐曲使得河神冯夷闻之起舞,而远游的旅人却不忍卒听。那深沉哀怨的曲调,连坚硬的金石都为之感动、悲伤;那清亮高亢的乐音,穿透力是那样强劲,一直飞向那高远无垠的地方。当如此美妙的乐曲传到苍梧之野时,连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也为之感动,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长在苍梧一带的白芷,在乐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乐声顺着流水传到湘江,化作悲风飞过了浩渺的洞庭湖。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

注释 1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通称省试。2鼓:一作「拊」。云和瑟:云和,古山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和之琴瑟。」3帝子:屈原《九歌》:「帝子降兮北渚。」注者多认为帝子是尧女,即舜妻。4冯(ping)夷:传说中的河神名。见《后汉书·张衡传》注。空:一作「徒」。5楚客:指屈原,一说指远游的旅人。6金:指钟类乐器。石:指磬类乐器。7杳冥:遥远的地方。8苍梧:山名,今湖南宁远县境,又称九嶷,传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此代指舜帝之灵。来:一作「成」。9白芷:伞形科草本植物,高四尺余,夏日开小白花。十潇浦:一作「湘浦」,一作「潇湘」。⑾人不见:点灵字。⑿江上数峰青:点湘字。

省试湘灵鼓瑟赏析

  这首诗传诵一时,并奠定了钱起在诗坛的不朽声名。

  诗题「湘灵鼓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诗句,其中包含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

  根据试帖诗紧扣题目,不得游离的要求,诗人在开头两句就概括题旨,点出曾听说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并暗用《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描写女神翩然而降湘水之滨,她愁容满面、轻抚云和瑟,弹奏起如泣如诉哀伤乐曲。动人的瑟声首先引来了水神冯夷,他激动地在湘灵面前伴乐狂舞,然而一个「空」字,说明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倒是人间那些被贬谪过湘水的「楚客」,领略了湘灵深藏在乐声里的哀怨心曲,禁不住悲从衷来,不忍卒闻。

  接下来,诗人着意渲染瑟声的感染力。「苦调凄金石,清音入香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瑟声哀婉悲苦,它能使坚硬的金石为之凄楚;瑟声清亢响亮,它可以响遏行云,传到那穷高极远的苍穹中去。瑟声传到苍梧之野,感动了寄身山间的舜帝之灵,他让山上的白芷吐出芬芳,与瑟声交相应和,弥漫在广袤的空间,使天地为之悲苦,草木为之动情。

  中间这四句,诗人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思绪在湘水两岸、苍梧之野、洞庭湖上往复盘旋,写出了一个神奇虚幻的世界。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这两句写湘灵弹奏的乐曲同舜帝策动的芳香在湘水之源交织汇合,形成一股强劲的悲风,顺着流水,刮过八百里洞庭湖。

  至此,乐曲进入了最 *** ,感情达到了白热化。凭借著诗人丰富的想像,湘灵的哀怨之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抒发和表现。然而全诗最精采的还不在于此,令全篇为之生辉的是结尾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旧唐书·钱征传》称这十个字得自「鬼谣」,其实无非说这两句诗是钱起的神来之笔。此联的妙处有:

  一是突然转折,出人意料。在尽情地描写乐曲的表现力之后,使乐曲在 *** 中嘎然而止,这是一重意外;诗境从虚幻世界猛然拉回到现实世界,这是又一重意外。二是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全诗从湘水女神出现开始,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尾两句如横空出世,堪称「绝唱」,但同时又是构成全篇整体的关键一环;所以虽然「不」字重出,也在所不惜。作者敢于突破试帖诗不用重字的规范,确属难能可贵。三是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诗的前面大部分篇幅都是运用想像的画面着力抒写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一笔跳开,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这极其省净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或许湘灵的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绵绵不断的流水,或许湘灵美丽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峥嵘的数峰青山,或许湘灵和大自然熔为一体,年年岁岁给后人讲述她那凄艳动人的故事,或许湘灵的瑟声伴着湘江流水歌吟,永远给人们留下神奇美妙的遐想。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了。 宋代 词论家有「以景结情最好」之说,恐怕是从这类诗作中得到的启迪。

省试湘灵鼓瑟创作背景

  这首诗为钱起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参加进士考试时所作。 唐代 参加考试的举子有两类,一类为中央和地方各类学馆的学生,称为生徒,需通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和选拔;另一类为非学馆出身的各地文士,称为乡贡,需通过县和州府两级初试。这两类举子最后都集中到尚书省,参加相应科目的考试。考试原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自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后改由礼部侍郎负责。由于吏部与礼部均属尚书省,遂称为省试。为通过省试而作的应试诗,就称为省试诗。省试诗有其特定的格式,要求为五言律诗,六韵十二句,并限定诗题和用韵。由于省试诗限定了题目和内容,又对声韵要求十分苛严,此类诗鲜有传诵人口的佳作。不过,有的作者善于「戴着镣铐跳舞」,往往能够即席发挥,写出传诵不衰的好诗来。钱起这首《省试湘灵鼓瑟》,就是一首千古称赏的名篇。 诗词作品: 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作者:【 唐代 】 钱起 诗词归类: 【音乐】、【爱情】、【哀怨】、【思慕】、【以景结情】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是不是古体诗
属于五言排律。这首诗为钱起公元751年(天宝十载)参加进士考试所作,该诗传诵一时,并奠定了他在诗坛的不朽声名。按照唐代科举制度,各州县选拔士子进贡京师,试于尚书省,由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叫做“省试”,也叫“会试”。考试时所作的诗,叫“试帖诗”。这种诗一般五言六韵,有严格的格律规定...

曲终未必人散有情自会重逢是什么意思
译文:一曲终了,人们未必都会散去。有缘分的话,自然再会相逢。曲终未必人散,有缘自会相逢。这句诗是人们口口相传后形成的。并没有具体的作者、出处。其中,“曲终人散”这个词,最早是在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中演绎出来的。原句意思指的是曲终声...

省试湘灵鼓瑟唐代钱起所作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钱起,字仲文,唐朝时期诗人,是“大历十大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二人合称“钱郎”。下面给大家带来钱起所作的《省试湘灵鼓瑟》,和大家一起分享。前贤爱恋“山水性情”,其中所讲的道理,大家自然都懂得。我们知道得更清楚,所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话语里面所蕴含着的自然真谛。一直以来,...

古代试帖诗之“双璧”
古代试帖诗之“双壁”文\/竹溪云山 文学史上有乐府“双璧”,指的是《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在古代科举史上,也有试帖诗的“双璧”,这就是唐代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和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从唐代以来的科举时代,应试命题诗文浩如烟海,而这两首硕果仅存,足见其动人之处。《终南望余...

有鼓字的诗句,急啊
1、唐代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释义:常常听说湘水的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美妙的乐曲使得河神冯夷闻之起舞,而远游的旅人却不忍卒听。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是不是古体诗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作者是唐代的,是唐人,他写的诗当然是古体诗词了。不可能成为现代诗,当时也没有打油诗。显然是一首无言吗!诗的开头两句点题,赞扬湘灵善于鼓瑟,那优美动听的乐声常常萦绕耳边。在试帖诗里,这叫做概括题旨。望采纳~~~不懂欢迎追问~~~...

曲终人散的文言文
“曲终人散”的意思:鼓瑟之人一曲演罢,听客纷纷离去,江水依旧东流,峰峦叠起青山依旧。意思是万事万物都有消亡的一刻,曲子停息了。人也就都散了。或比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拓展资料】 曲终人散,读音:[qǔ zhōng rén sàn] 出处:唐代诗人钱起参加进士考试时所作,所作《省试湘灵鼓瑟》诗末二句“曲...

"有缘自会重逢”前一句是什么
这是一句熟语,民间有好几种说法:1、曲终未必人散,有缘自会相逢。改编自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中演绎出来的。原句意思指的是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比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译文:一曲...

宋代十二句试贴诗有哪些
较常见得试贴诗五言六韵十二句。较有名的试贴诗就算是钱起这首了,《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灵、听、冥、馨、庭、青:青韵,青独用。宋朝人计...

唐太宗时期关于科举的诗句
《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登第报家人》 董德元 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 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 《省试湘灵鼓瑟》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

海东地区13972448963: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
兴彦骨折: 出自唐代诗人钱起进士试《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山数峰青”意思是:鼓瑟之人一曲演罢,听客纷纷离去,江水依旧东流,峰峦叠起青山依旧.万事万物都有消亡的一刻 曲子停息了,人也就都散了.或比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海东地区13972448963: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省试湘灵鼓瑟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 -
兴彦骨折:[答案] (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 江上烟气消散,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 赏析: 这首诗传诵一时,并奠定了钱起在诗坛的不朽声名. 诗题“湘灵鼓瑟”...

海东地区13972448963: 把古诗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
兴彦骨折: 【赏析】 从诗题“省试”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试帖诗.“湘灵鼓瑟”这个题目,是从《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句中摘出来的. 诗的开头两句点题,赞扬湘灵善于鼓瑟,那优美动听的乐声常常萦绕耳边.在试帖诗里,...

海东地区13972448963: 省试湘灵鼓瑟
兴彦骨折: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唐]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海东地区13972448963: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
兴彦骨折: 描绘了曲终人散之后,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的画面. 出自《省试湘灵鼓瑟》,是唐代诗人钱起进京参加省试时的试帖诗.这首诗传诵一时,并奠定了钱起在诗坛的不朽声名.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区)人.公元...

海东地区13972448963: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谁的诗句? -
兴彦骨折:[答案] 《省试湘灵鼓瑟》是一首 试帖诗 ,由唐代诗人 钱起 参加进士考试时所作.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

海东地区13972448963: 曲终人未散,有情自相逢的意思 -
兴彦骨折: 意思是:有情义之人还会后会有期,是对分别的一种美好期许. 出自:钱起[唐代]《省试湘灵鼓瑟》. 原文: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海东地区13972448963: “曲终人不见”出自哪里?请赏析这首诗
兴彦骨折: 省试湘灵鼓瑟① 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②.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③.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

海东地区13972448963: 曲终人散该咋解释 -
兴彦骨折: 释义 鼓瑟之人一曲演罢,听客纷纷离去,江水依旧东流,峰峦叠起青山依旧.万事万物都有消亡的一刻 曲子停息了.人也就都散了.或比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出 处 《省试湘灵鼓瑟》 唐代诗人钱起进士试,所作《省试湘灵鼓瑟》诗末二...

海东地区13972448963: 曲终人散出自哪? -
兴彦骨折:[答案] 《省试湘灵鼓瑟》 唐代诗人钱起进士试,所作《省试湘灵鼓瑟》诗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后演绎为曲终人散.《竞渡曲》 《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