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是否以一票之差没能成为国语

作者&投稿:石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说粤语和国语只有一票之差来着~

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当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建立之初,粤语一票之差成为国语(普通话)。而且有鼻子有眼地说,当时在国会内订立国语时,要求粤语成为中国国语的呼声相当高。当时广东籍议员掌握了过半数议席,粤语成为国语理应不成问题;惟孙中山虑及中国之统一问题,逐一向议员游说以汉语北方话作为国语。最终,粤语以一票之差(一说为三票)败北,汉语北方话成为中华民国国语。

当初民国定国语时,粤语不是以一票只差输给了普通话。这个网络上有很多版本的说法,实际上都不能确定。
辛亥革命之后,国语这个词得到当时北洋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称呼。但是,清王朝的覆灭使北京官话的标准音地位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因此,民国初期出现两场关于国语的争论。
1912年12月由蔡元培任总长的教育部成立读音统一会筹备处,由吴敬恒(稚晖)任主任,并制定读音统一会章程8条。规定读音统一会的职责是为审定每一个字的标准读音,称为“国音”。每个字的音素定下来之后,还要制定相应的字母来代表每一个音素。
1913年,新建立的民国政府制定的老国音虽以北京音为主,但为了兼顾各地,仍具有南京官话的特征,如有入声等。当时预定为官方语言的国音是南京话和北京话的结合:平翘、前后鼻、尖团区分、部分音调按照北京话,而部分韵母、入声音调按照南京话,成为一个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复合普通话。
1918年(民国7年)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以“折中南北牵合古今”为原则,包括保持入声特征,主要由北京官话和南京官话混合提取创造。南京大学(前身为国立东南大学与南京高师)教授张士一发表《国语统一问题》,其主张以北京话作为国语标准基础的意见得到当时多数人支持。
当时来自北方直隶省的著名语言学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的发明人)对于会员构成非常不满,指出江浙人占25人之多,其中来自无锡的就有5人。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会议实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个会员一票。
当时对于一省一票制度争论也很激烈,来自江苏的汪荣宝声称,“若每省一表决权,从此中国古书都废了。”王照反问:“此语做何解释?”汪不语,王照接着质问:“是否苏浙以外更无读书人?”北方会员坚决要求每省一票,威胁说如果通不过就自行解散退出会议。
最后在教育部代部长董鸿炜推动下,终于通过了一省一票制度。这个一省一票的制度是解读会议结果的关键。 该会从清代李光地的《音韵阐微》中选出一批比较常用的汉字,对每个字都用每省一个表决权、多数票决定的办法,在1913年审定了6500多个汉字的读音,又对”俚俗通行”的汉字和化学新字、度量衡译音字等600多个,同样审定了读音。这样审定的汉字读音用当时新制定的注音字母注音,称为“国音”。
国音统一会议终于在5月22日闭幕,由于会议期间争吵激烈,会议的议长吴敬恒在4月22日辞职,接任的王照也在5月7日后请了病假,临时由直隶的王璞主持会议。当时对于浊音和入声尤为激烈,江苏代表汪荣宝夸张地说:“南人若无浊音及入声,便过不得日子。”
同样是江苏的代表、会议议长吴敬恒也语出惊人:“浊音字甚雄壮,乃中国之元气。德文浊音字多,故其国强;我国官话不用浊音,故弱”。会议过程中,对有争议的字音,以一省一票原则的多数票决定“国音”。
整体来说,最后的结果还是以北京官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它方言的语音特点(主要参考南京语音),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这次会议审定的汉字读音被后人称之为“老国音”。并从1918年开始推行。

扩展资料:
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号召“废孔学不可不废汉文”,提出以国语罗马字代替汉字的主张。1923年,钱玄同在《国语月刊》第一卷《汉字改革专号》上发表〈汉字革命〉长文:“我敢大胆宣言:汉字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国语决不能统一,国语的文学决不能发展,全世界的人们公有的新道理、新学问、新知识决不能很便利、很自由地用国语写出。
何以故?因汉字难识、难记、难写故;因僵死的汉字不足以表示活泼泼的国语故;因汉字不是表示语音的利器故;因有汉字作梗,则新学、新理的原字难以输入于国语故”。紧随其后,一大批留过洋的知识分子,诸如蔡元培、黎锦熙、赵元任、林语堂、周辨明、许锡五等人,纷纷发表汉字拉丁化的文章,提出罗马字拼音的方案,掀起了“国语罗马字运动”的浪潮。
所谓国语罗马字,就是用26个拉丁字母表示汉语的声、韵、调。但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国音”的比较复杂的语音成分就成了它的最大障碍。因此,主张国语罗马字的学者,要求统一汉字语音,以北京音为标准,修改国音,去掉“老国音”的尖音和入声等语音成分。
1920年国语推行不到两年就爆发一场当时名为“京国之争”(指京音和国音)的大辩论。问题的起因就在于国语标准音。支持国音和支持京音的分成两派。国音是主要“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京音是“纯以北京话为标准”。两派争吵非常厉害。
于是张士一发表文章,主张“注音字母连带国音都要根本改造”,应“先由教育部公布合于学理的标准语定义,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话为国语的标准”。这个主张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特别在南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开会响应,甚至通过决议:“不承认国音,主张以京音为标准音”,“请教育部广征各方面的意见,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1920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马裕藻、周作人、刘复、钱玄同、胡适等人提出的议案《国语统一进行方法》,其中第三项为“统一国语既然要从小学校入手,就应该把小学校所用的各种课本看作传布国语的大本营,其中国文一项尤为重要”。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和江蘇全省师范附属小学联合会相继做出了定北平语音为标准音的决议,最後由“增修国音字典委员会”将国音确立了“以北平读法为标准音”,即“新国音”,并开始在全国学校推广。1921年,中华国音留声机片及国语留声机片先後发行,确定了国音声调。
中华国音留声机片由王璞在上海发音,阴阳上去依北京声调,入声短而不促,仿自北京读书音。国语留声机片是赵元任在美国发音,上海商务印书馆制作发行,阴阳上去依北京声调,入声则为标准南京音。
参考资料:
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_百度百科

粤语曾经在同盟会、国民党中拥有特殊地位,是另一个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
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国民党,以海外华侨为主要筹款来源,早年追随他的高级干部里面,广东人占了最大比例,随手举些例子: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冯自由、王宠惠、胡汉民、汪精卫、陈璧君、朱执信、廖仲恺、何香凝、古应芬、许崇智、邹鲁、邓泽如、李福林等等。这些人多数是讲粤语的广府人,个别是会讲粤语的客家人。孙中山自1917年起,三次开府广州,在此过程中涌现了大批广东、广西干部,如谭平山、陈公博、邓演达、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张发奎、陈济棠等,这些人也习惯操粤语。
即使是湖南人黄兴,出于在南洋、香港、广州活动的需要,也学了一些简单的粤语。越南河口起义时,黄兴乘火车遇到法警查问,“兴操粤语答之,而语音不类”。黄兴讲的粤语不够地道,引起法警怀疑而将其扣押,被递解出境,对河口起义失败有重大影响。邹鲁感叹:“克强此举实与革命军成败关系甚巨。”(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民国丛书”影印本,第746页)
1924—1927年间,国民党中央在广州召开会议,习惯上是双语并用,国语发言译为粤语,粤语发言则翻译成官话。1924年1月21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对大会宣言稿进行修正,由戴季陶用国语、胡汉民用粤语,依次将修正案全体朗读报告(1924年1月29日《申报》)。
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党代表胡汉民用“国语”致词后,国民政府主席汪兆铭则用广东话演讲。(1925年7月2日《广州民国日报》)
1926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及讨论廖仲恺被刺案,当何香凝用“国语”发言后,七十号代表李国瑞即提出:“请托一位同志翻译为广东话。”(《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第1册,第284页)
1926年7月9日,在广州东较场举行隆重的北伐誓师大会,由谭延闿代表国民政府向总司令蒋介石授印,吴稚晖代表国民党中央向蒋介石授旗。蒋介石发表就职演说,由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翻译成粤语。(杨资元等:《邓演达》,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97页)


推广普通话的时候,四川话是以一票之差输给北京话吗?
主要内容有汉字简化和普通话的确定,其中普通话的确定是投票的,各种方言的票数是:北京官话 52 西南官话 51 吴语 46 粤语 25 中原官话 7 冀鲁官话 6 江淮官话 6 闽语 2 东北官话 1 西北官话 - 胶辽官话 - 晋语 - 客家语 - 赣语 - 湘语 - 弃权 11 总计 207 ...

粤语和普通话一票之差是什么?
粤语或洛阳话、陕西话等一票之差 成为国语或普通话的说法也是假的。普通话之所以是官方语言,是因为明清两代官话已经形成,全国各地基本认同,粤语又称白话,是两广地区以广州话为主体的方言,在两广地区除了粤语还有壮语、潮汕话、客家话,而除了两广地区有一定人使用,其它各省没有一个用粤语的,所以就算...

粤语差1票就成了普通话?粤语成为普通话的可能性有多大?
想想看,如果真以粤语作为国语,那么整个汉语系统的语法和文字必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就会完全脱节,以后的每篇文章里就会充斥着大量诸如“系唔系、啱唔啱,好威水、侯赛雷”之类莫名其妙的字眼,这,是无法可以想象的事。所以说,那些说粤语以一票之差落选国语的说法,只能当作故事...

「四川话只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话」是真的么?
在本次会议上啊,主要内容呢是汉字简化和普通话的确定,其中普通话的确定是投票的方式。其中呢,北京官话 有52票,西南官话有51票,吴语有46票,粤语有25票,其他的,像闽语 ,东北官话 ,西北官话,胶辽官话 ,晋语 ,客家语 ,赣语 ,湘语 ,这也就一二票,排名第二的西南官话确实是以一票之差与...

普通话投票的历史
当时的投票结果是北京官话(以北京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52票位居榜首,西南官话(以西南官话为基础方言,以成都语音为标准音)获51票,以一票之差名落孙山。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当年普通话投票四川话只差一票就通过了有谁知道详细情况
2011年新浪微博“万能方言大PK”话题引发全国网友热议。一个流传多年的传说又出现了:“四川话当年差一票当选普通话。”这是真的吗?11月6日,著名学者方舟子辟谣称,普通话从未投票选举。据公开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将“国语”定名为“普通话”。1956年,国务院指示推广普通话,要求“以北京语音为...

当年普通话投票四川话只差一票就通过了有谁知道详细情况
2011年新浪微博“万能方言大PK”话题引发全国网友热议。一个流传多年的传说又出现了:“四川话当年差一票当选普通话。”这是真的吗?11月6日,著名学者方舟子辟谣称,普通话从未投票选举。据公开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将“国语”定名为“普通话”。1956年,国务院指示推广普通话,要求“以北京语音为...

所谓"1928年,国民政府的国语投票"是否史实?
惟会上代表一致赞成将北京音定为官方音,亦没有投票。3、美国也有一个流传已久的很相似的传说,称为米伦伯格传说。传说美国首位众议院议长,本身为德裔美国人的弗雷德里克·米伦伯格投了关键的一票,令德语以一票之差未能成为美国的国家官方语言。这个传说也已经查证为虚构。

民国初年,哪种方言“差一票”就成为国语?
据传说是广东话,也就是粤语,广东人都说当初粤语以一票之差最终落选国语“大赛”。也就是说,如果当年粤语能多努力一把的话,我们现在要普及的就不是北方方言为主的普通话了。想一想这个“假设”如果成真了,还真是够让人害怕的。至少,北方人会有一半以上“南式”普通话不及格的人吧。但追溯当年...

民国初年,到底哪一种方言“差一票”成为国语
”同样是江苏的代表、会议议长吴敬恒也语出惊人:“浊音字甚雄壮,乃中国之元气。德文浊音字多,故其国强;我国官话不用浊音,故弱”。会议过程中,对有争议的字音,以一省一票原则的多数票决定“国音”,所以说在审定的这么多汉字中,也许有一些是“差一票”通过的,但不存在某一个方言整体差一票被...

融水苗族自治县15979087979: 粤语与普通话只差一票就成为国语吗 -
达奚胃硅炭: 不是. 粤语[只差一票] : 只系争一票

融水苗族自治县15979087979: 粤语有没有可能成为官方语言,以一票之差败给国语是真 -
达奚胃硅炭: 直接跟你说吧,暂时这个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的.国语为啥叫国语,就是全国人民都通用的语言啊,而且从1923年开始就已经规定了,不可能一时之间换的.

融水苗族自治县15979087979: 中国七大方言,民国初年到底哪种方言差一票成为国语? -
达奚胃硅炭: 最终民国政府决定采用北方官话为普通话,并且临时采用了一套注音符号系统,可见当时的一票之差定为国语纯属是个民间传说,虽然现在很难知晓当时的具体票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北方官话一定是以压倒性优势取得胜利的.

融水苗族自治县15979087979: 听说当年选国语,四川话差一票就当选了,是真的吗?
达奚胃硅炭:错 是广东话 也就是粤语 . 当年民国选定国语的时候,粤语以一票之差输给北京话. 从历史的角度说,粤语是最纯净的汉语,而北京话是中原地区语言与北方少数民族以及满族语的混合语.并不是纯正的汉语.

融水苗族自治县15979087979: 传问中国选国语是粤语跟普通话只差一票 -
达奚胃硅炭: 曾经看过某香港电视台节目里面的主持人说过.貌似是真的.不过好像是建国之前.大概时间没记住 采纳哦

融水苗族自治县15979087979: 粤语差点成了国语?
达奚胃硅炭: 在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以成都音为标准音的西南官话以一票之差输给了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北方官话,第三名是吴语(以苏州或上海音为标准音),第四名是粤语(以广州音为标准音).

融水苗族自治县15979087979: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差几票就决定了粤语为新中国官方语言了??? -
达奚胃硅炭: 建国的时候,官方语言投票时粤语以一票之差输给北京话.不过这只是民间传说啦!因为新中国官方语言是普通话,普通话科学的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融水苗族自治县15979087979: 粤语为什么没成为国语 -
达奚胃硅炭: 因为当初政协投票的时候粤语落选了,连孙中山这样的广东人都没有投粤语,不过分差据说不大,不过现在看来我觉得确实普通话比较简单,适合普及

融水苗族自治县15979087979: 粤语和国语哪个历史久?粤语是不是只差一票,孙中山本来想把粤语做官方语言的???????? -
达奚胃硅炭: 粤语中相对于国语保留了较多古汉语的元素,但也有自己的发展 包括国语的大部分官话方言则是中世汉语吸收了大量阿尔泰语系(例如满语)的元素后形成的,并不那么像古代汉语 在中国,语言的变化都是从北往南移动的.新生的语言从北方出现,慢慢压迫古老的语言往南迁移.这样一波一波的冲洗后,就形成了粤语,闽南语,客家语等最南端的语言最为原始,吴语,湘语等语言较为年轻,而赣语,晋语,官话最为年轻的局面(官话作为最年轻的中国语言,占据了中国的北方大部分和西南地区)

融水苗族自治县15979087979: 粤语是不是中国最高贵的方言 -
达奚胃硅炭: 语言并没有高贵不高贵之分 只是流行与不流行这一说 在前几年 粤语以一票之差输给了普通话 无法成为现在的国语 那就是说国语是比粤语流行 但论搞怪一说还是粤语更胜一筹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望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