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首开图书分类先河是谁

作者&投稿:勤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开历史之先河,将谈判进行专门研究的是谁~

王诩,又叫鬼谷子,东周战国时卫国人。生于魏国,其父为魏国大夫王错,曾在韩,宋,齐三国任职。后因不愿让故人为难,辞去官职,隐居于朝歌清溪之鬼谷,自称鬼谷先生,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享年75岁。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其杰出弟子有张仪,苏秦,孙膑,庞涓。曾隐居云梦山水帘洞箸《鬼谷子》,此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七篇,中卷中的转丸,却乱已失传。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
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 。
《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可说是第一本将谈判进行专门研究的著作!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国法》  它是我国一部大型的综合性图书分类法。 1971 年在北京图书馆的倡议下,由全国 36 个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组成编辑组而编制的。 1975 年正式出版, 1979 年 8 月正式成立《中图法》编委会, 1980 年刊印第二版, 1990 年出版第三版。已被我国 90% 以上的图书和情报部门所采用, 1981 年国家标准局发文确定《中图法》为国家标准试用本。将体系结构序列为 5 大部 22 个大类。分类如下:

  (详见本馆主页)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哲学 B 哲学

社会科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

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科学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

综合性图书 ---------------------------------- Z 综合性图书

  在 22 大类的基础上,依据发展原则和客观原则,遵循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古到今的逻辑原则,层层隶属,逐级展开,形成一个等级分明,次第清楚的分类体系(详见附录)。在此基础上进而配备了各种通用复分表和专类复分表。

  《中图法》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其编制特点:

  (1)是一部综合性的大型分类法,类目详细,注释较多,并编有不同类型的版本,可满足各类型图书馆和情报部门文献分类的需要。

  (2)在等级列举的基础上采用组配编号法,设置交替类目,编有多种复分表,采用多重列类法等,编制技术较完善。

  (3)分类号简短易记,便于使用。

  (4)编有较为详细的类目索引及使用说明(手册)等。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目录制作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二千余年的历史。我国第一个成熟图书分类法的建立始于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建立的《七略》。《七略》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公元前26年汉成帝河平三年,刘向等人校勘当时皇家藏书一万多卷,并为每种书编撰叙录一篇,后将各书叙录汇辑成册取名《别录》。分成六部:第一部“六艺”,包括易、书、诗、礼、乐、御、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类;第二部“诸子”,包括儒、道、阴阳、法、名、纵横、杂、农、小说十类;第三部“诗赋”,包括屈原等、陆贾等、孙卿等、杂赋、歌诗五类;第四部“兵书”,包括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类;第五部“数术”,包括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第六部“方技”,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共计三十八类。六部前有总序一部合为七部。刘向死后其儿子刘歆把《别录》简化,编为《七略》,意思是存《别录》七部之略,全书分为七大类分别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合称《七略》。其中辑略是写在六略之前的一篇概括性的学术简史。这七部(书目只是六部)分类法是现存有文献可考的我国第一部最有系统的图书目录。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别录》和《七略》在唐末已经佚失,现今我们只能从东汉班固以《七略》为蓝本编成《汉书·艺文志》中窥视《七略》的概貌。《汉书•艺文志》也就成为了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专著。

刘歆父子建立的六部三十八类图书分类法并没能沿用至今。因西汉藏书在东汉献帝之时遭遇劫难,魏文帝曹丕时代“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由秘书郎郑默据以编撰成《中经》,形成了后来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中经》这部书目录由于亡佚,难以确知其分类。但据晋武帝泰始十年秘书监荀勖校理群书编成的《中经新簿》(也称《晋中经簿》)可以确知采用了四部分类法。《中经新簿》其类目如下:甲部,有六艺及小学诸书;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到了唐代,魏徵、长孙无忌等修撰的《隋书·经籍志》用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取代了甲、乙、丙、丁四部。此后历代的公私藏书目录均采用这种四部分类法。因唐朝初年设立的集贤书院是按经、史、子、集分四库贮藏图书,名为“四库书”。 这便形成了“四库”名称的由来。清代修《四库全书》仍沿用着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只是对子目进行了一些调整。由于纂修《四库全书》出自钦定,《四库总目》成书后,四部分类法便占据了分类界的统治地位。此后称四部分类法为四库分类法。《四库全书》的体系排列是:

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共十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共十五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共十四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共五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图书集成。总计四部四十四类六十六属。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三百册,六千七百五十二函。共抄七部分藏于北四阁(北京故宫的文渊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和南三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的文汇阁、杭州的文澜阁)中。值得一提的是《四库全书》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著作。而把章回小说、戏剧著作排之在外,这不能不说是件怪事。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明显不足之处在于: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诸子著作放在子部之外。深受罢除百家独尊儒术之害。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轻视科技著作。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这些缺陷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视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邪说, “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 七部《四库全书》最后命运为:文源阁本在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焚掠圆明园时与阁俱毁。文渊阁本现存台湾省。文溯阁本现存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存北京图书馆。文宗阁和文汇阁本均在咸丰三年太平军与清军作战时毁于战火。文澜阁本在咸丰十一年太平军攻克杭州时阁毁书散,后由杭州藏书家丁丙、丁申兄弟自力收集购回八千余册,并将部分缺书重加补抄。光绪六年文澜阁重建,丁氏兄弟将书交回文澜阁。此书后经两次补抄已全部补齐,现藏浙江图书馆。

因中西方两种学术体系及知识系统的差异,西方古代的图书分类法与我国有着本质区别。西方图书分类法始于古希腊。发源于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主张分为历史、哲学、文学三大类。近代以后,随着知识分化及分工发达,学术分类更加细密,逐渐形成了西方近代意义上的图书分类。

相比与我国的四部分类法西方按性质分类应当说更为科学。我国的四部分类法随看似按性质分类其实更倾向于形势分类。就经部而言:诗类属文学,礼类属社会科学,春秋类属历史,而《论语》又属哲学。随着国门开放,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西方翻译书籍的增多及西方分科性学术的普及,图书分类及学术分科向细密化发展是大势所趋,那么就必然要求冲破四部分类体系,按照近代分科观念及分类原则,以学科为分类标准对中西典籍进行分类,对中国知识系统进行重新配置与整合。自十九世纪末开始中国学者开始对四部分类法进行改造并有所突破,至二十世纪中期完成了与国际图书分类的接轨。纵观世界各国的图书分类随各有不同之处但基本原则一样,那就是图书分类法的理论法则是形式逻辑;图书分类法的技术规则遵循:基本级别律、交叉学科定位律、文献传承律、排序先后律、排架同位律。

基本级别律:基本划分为7级,作为常识处理。第一级以宇宙属性为标准分为人文类图书和自然类图书。第二级以基本学科属性为标准划分。第三级以附属学科标准划分。第四级以图书的功能属性划分。第五级以图书品种属性划分著作。第六级根据图书国际空间划分为本国和外国图书(非学科定义空间)。第七级以图书时序划分(非学科时序)。

交叉学科定位律:所谓学科交叉,主要是指基本学科交叉,也指附属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学科交叉一般有如下几种:一. 行业应用学科和理论基础学科交叉。二. 行业应用学科交叉。三.理论基础学科交叉。四. 一般应用学科与理论基础学科交叉。交叉学科定位应该遵循学以致用原则。从应用不从理论,从行业不从基础,从前不从后。

文献传承律:文献传承律主要以学科为母项,用二分法(原著、派生)提纲挈领,四分法(著述、学术、教学、帮助)分门别类,以逻辑规则逐级划分,以古今时代为经,中外空间为纬,将古今中外的图书归集,以反映文献的传承关系。

排序先后律:排列以先古后今,先国内后国外,先一般再特殊,先理论后应用、先理学后工学、先单行再合订、先原著后派生的办法。

排架同位律:同作者、同标题、同内容、同时期、同品种在同学科前提下原则上同位并列排架。

图书分类学科的定义是:人文类学科——是关于人类的信仰、情操、思维、行为、生活方式及其社会关系的学问。自然类学科——是关于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问。基础学科——是人文类学科和自然类学科在特定学科领域的理论或技术研究的学科。有理论基础学科和技术基础学科之分。应用学科——是指基础学科在某行业或领域应用的学科。泛论学科——是指在人文或自然领域具有广泛意义的理论学科。

图书分类法在各藏书机构级别的不同尚有一些规则和区别,图书分类法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图书分类学),在此我就不再多谈了,有以上的基础足够管理好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在我国现代各级图书馆虽然存在着不同的分类,但基本遵循着: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哲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教育,科学,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TD 矿业工程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TF 冶金工业 TG 金属学,金属工艺 TH 机械,仪表工业 TJ 武器工业 TK 动力工程 TL 原子能技术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子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 TQ 化学工业 TS 轻工业,手工业 TU 建筑科学 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 Z 综合性刊物。

附:有关书籍的一点小常识

部:书籍的计量单位之一。中国古代简策时代的册(策)书用箩筐储藏,箩筐称作“篰”,其后“篰”演变为“部”。一部书有时相当于一种书,有时包含若干种。其册数无限定,可以仅为一册,如《论语》;也可以是多卷或多册图书构成,如《二十五史》收编《史记》、《前汉书》、《后汉书》等25种历史著作,也各是一部书。大部头的书籍,一部书可以包括数千种或数千册。如中国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种:图书的计量单位之一。凡自身构成一个独立体的图书,均称一种图书。现代出版物一种图书可以是一册,也可以是多册,其特点是具有单独的书名、单一或统一的定价。如《毛泽东著作选读》全书分上、下两册一个定价,计为一种。而《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共60卷,每卷均单一定价,则计60种。《四库全书》在四大部类下又分若干小类,在一些小类下又细分子目,一目计一种。

卷:书籍的计量单位之一。中国古代写在帛或纸上的书,卷起来收藏。因此书籍的数量按“卷”计。一部书可以分成若干卷,每卷的文字自成起讫。后代沿用下来,“卷”指全书的一部分,如卷一、第一卷、上卷等。现代出版物中,一卷多为一册,但也有一卷分若干册,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共50卷,其中第26卷分I、II、III三册、第46卷分上下两册。有些书则在一册之内包含若干卷,如陈寿著《三国志》书局1959年版)共5册,第1~3册为《魏书》,计30卷,第4册《蜀书》15卷,第5册《吴书》20卷。

册:书籍、期刊的一种装订形式。“册”的名称源于中国古代书籍形式——简策。在发明纸以前,中国把竹劈成单片用来书写文字叫做简,编连起来的简叫做“策”,也写作“册”。写在简上的文章可以分成数册。中国书籍的装订形式经过卷轴制发展到册页制,其后又经过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演变到今天的书刊装订形式,基本保持着册页装订形式。现代出版物,期刊一般以一期装订一册。书籍一种装订一册或若干册。篇幅较大的书为便于刊行,通常根据书的内容结构分册编序出版。其中有分上、下册(或卷)出版的;有分上、中、下三册出版的;也有的书以数码编序的,如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等。册还有“分册”和“附册”之分。分册指分卷册装订的著作的一个实体单元。有的书依著作内容划分单元,如《辞海》分成《语词》、《哲学》等20多个分册出版。册是独立的形体,用以统计书刊出版发行数量和图书馆的藏书量。图书版权页上的“数”一项,是以册计算的。非出版物的实用的本子,如账册、纪念册等均以册的形式装订,并以册计量。

篇:首尾完整的作品。古代把写在扁平的竹简上的诗或文章等作品称“篇”。这是个形声会意字,“竹”为形符,会意字“肩”(户+册)作声符。竹简用绳子串联成“册”,文章短的一篇或几篇一册,长的一篇可能包含数册。“篇”常用作文章或书的名称,如《劝学篇》、做量词用表示一部完整的作品,如“一篇文章”、“诗百篇”;也用于带有文字的纸张、书页,“一篇”为“两个页面”。“篇”和“编”有时通用,都可指书的一个组成部分。

编:把竹简串联成册的绳子或皮条。后引申为成本的书。现常用作书名(一卷本或多卷本),如《中国通史简编》。一部书按内容划分大于“章”的结构单位:“第一编”、“上编”、“下编”。“编”的篇幅有长有短,从书册的物质形式看,有数编一册、一编一册,也有一编数册。

辑:按一定编选原则,将一个人或若干人的分散的同类作品或有关某个主题的资料收集在一起编辑成集。如《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收集了自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历史资料共编成6辑,既有原始档案,也有个人的文章和当局的电文。图书的量词。成套的图书、资料汇编等按其内容或按发表先后顺序分成的各个部分,如《近代稗海》,收编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史料,已出多辑。期刊用语。某些期刊为满足部分专业读者的需要而出版的专辑。

集:汇集单篇作品的书册,如文集、画集等。集有总集与别集之分。汇集各家注解的书也指通释经传的注释。《论语集解》就是集诸家之说,记其姓名,陈述彼此差异。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中的集部。晋代荀勖把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甲部为经,乙部为诸子,丙部为历史,丁部为诗赋、图赞、汲冢书。其后李充撰《晋文帝四部书目》,改甲部为经、乙部为史、丙部为子、丁部为集。至唐代魏征等编《隋书·经籍志》,则把四部直接称为经、史、子、集四部。直到现在一些古籍分类仍然沿用。《四库全书》集部收录有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集也是出版物的量词。成套的出版物有分集出版的,为表明其连续性,常冠以顺序号,如“第一集”、“第二集”,上、中、下集,初集、续集,甲集、乙集等,《康熙字典》则按地支分子、丑等集

中国历史上首开图书分类先河是西汉的刘歆。
他编制的《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系统反映国家藏书的分类目录,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图书分类法,成书于公元前6年,根据当时的国家藏书编制而成。

刘向
首开图书分类的人是:西汉时期的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汉成帝时,刘向受命参与校理宫廷藏书,校完书后写一篇简明的内容提要,后汇编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
《别录》中国第一部有书名,有解题的综合性的分类目录书。二十卷。著录图书六百零三家,计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卷,分为六大部类、三十八种,每类之前有类序,每部之后有部序,叙录内容包括:书目篇名,校勘经过,著者生平思想,书名含义,著书原委,书的性质,评论思想,史实,是非,剖析学术源流和书的价值。部序之前、类目之后皆有统计,全书最后还有总计。其子刘歆据此序录删繁就简,编成《七略》。《别录》唐代已佚,今据《汉书·艺文志》可考见其梗概。


中国历史上首开图书分类先河是谁
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

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原则是什么?
(1)是一部综合性的大型分类法,类目详细,注释较多,并编有不同类型的版本,可满足各类型图书馆和情报部门文献分类的需要。(2)在等级列举的基础上采用组配编号法,设置交替类目,编有多种复分表,采用多重列类法等,编制技术较完善。(3)分类号简短易记,便于使用。(4)编有较为详细的类目索...

开国第一战的图书目录
上卷序章 百年羞怯 病夫萎靡落劫灰一朝崛起 雄师奋勇破强梁第一章 秘密交易 雅尔塔东西抗衡公开分裂 高丽国南北对峙第二章 小人得志 李承晚枪炮北向大军逞威 金日成锋镝南指第三章 侵朝霸台 杜鲁门先行不义调兵遣将 毛泽东未雨绸缪第四章 兵行诡道 老麦克仁川登陆庙算玄机 小参谋北京预警第五章 得陇望蜀...

杨氏之子的作者简介
杨氏之子的作者是刘义庆。刘义庆简介: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

南京大学算是名牌大学吗?
答:南京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和211工程大学,综合实力超强,是国家前十名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那个皇帝在位期间首开英武殿
南薰殿东面有灯库,西面有御书处。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华民国内务总长朱启钤呈请,将奉天及热河行宫所藏各种宝器运至北京。民国二年(1913年),大总统袁世凯派护军都统治格负责筹备,并会同清室委员将古物分批运到北京,民国三年(1914年)10月运完。此后又将北京紫禁城的清廷物品择要并入,成立“古物...

简述我国礼仪发展的历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的礼仪建设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礼仪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礼仪革新阶段(1949——1966年) 1949年至1966年,是中国当代礼仪发展史上的革新阶段。此间,摒弃了昔日束缚人们的“神权天命”、“愚忠愚孝”以及严重束缚妇女的“三从四德”...

关于江西古色文化的诗句
明代吉水人罗洪先绘制的《广舆图》,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册分省地图集。 南宋宰相、吉安县人周必大退休回乡后,主持刻印了大型类书《文苑英华》1卷,使宋代以前大量的文史最料得以流传,创中国私人雕版印刷图书之最。 吉安人物 篇幅有限,历史上享有盛誉的杰出学者、民族工商业巨子和社会公众人物。 南宋民族英雄、状元、宰...

首开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禁锢的是秦始皇的 事件
首开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禁锢的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 但是该事件历史上有争论: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留下千古骂名,给人看为大暴君,其实是冤枉秦始皇了。这个数字事实上是非常小的。在长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杀人成千上万的事情多不胜数。但是,这件事情最大程度上得罪了文人儒生集团,儒家从战国以来一直是个...

故宫的 典故
殿中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东次间设铜壶滴漏,乾隆年后不再使用。在交泰殿内西次间一侧,设有一座自鸣钟,这是嘉庆三年制造的。皇宫里的时间都以此为准。自鸣钟高约6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座钟。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是皇后生日...

清新县19852661253: 中国历史上首开图书分类先河是谁 -
前路捷清: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目录制作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二千余年的历史.我国第一个成熟图书分类法的建立始于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建立的《七略》.《七略》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公元前26年汉成帝河平三年,刘向等...

清新县19852661253: 中国历史上首开图书分类先河的是孔子?
前路捷清: 当然、他修订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清新县19852661253: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是如何形成的 -
前路捷清: 《七略》最早对中国的典籍提出六种分类法,后来由于兵书渐少,西晋秘书监荀勖的《晋中经簿》(《中经新簿》)根据郑默的《中经》,将六略改为四部,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略〉,乙部录“子书”相当于〈诸子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相当于〈诗赋略〉. 东晋李充编《晋元帝书目》,进一步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清人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序》说:“晋荀勖撰《中经簿》,始分甲、乙、丙、丁四部,而子犹先于史.至李充为著作郎,重分四部: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而经、史、子、集之次始定.”

清新县19852661253: 我国古代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是什么 -
前路捷清: 《七略》(西汉

清新县19852661253: 谁是历史之最? -
前路捷清: 盘点中国历史古籍之最 1 最早的类书——皇览 2 现存最早的类书——北堂书钞 3 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4 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5 最早的政书——政典 6 现在最早的政书——通典 7 现存编纂最早的断代政书——唐会要 8 ...

清新县19852661253: 我国古代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是什么
前路捷清: 《七略》(西汉•刘歆)

清新县19852661253: 我国古代藏书最早是在什么代 -
前路捷清: 汉代 《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系统反映国家藏书的分类目录,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图书分类法,成书于公元前6年,根据当时的国家藏书编制而成.

清新县19852661253: 中国书籍之“最”
前路捷清: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韵书是《切韵》. 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 第一部字书是《字通》. 第一部诗集是《诗经》. 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 弟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 第一部神话小说是《...

清新县19852661253: 四库全书的历史 -
前路捷清: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

清新县19852661253: 魏晋时期的四部图书分类法 -
前路捷清: 四分法又称四部图书分类法 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一种.指把文学作品按照一定的分类学理论划分为不同文学体裁类别的方法.依据这种方法,文学作品可以划分为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种文学体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