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和七绝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蓍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绝诗与七律诗有什么区别?~

七言绝句是指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的诗;七言律诗则是每首八句。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

绝句

中国诗体。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 、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除李白、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另外,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七言绝句是指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的诗;七言律诗则是每首八句。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

绝句

中国诗体。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 、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除李白、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另外,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是唐代大文豪刘禹锡的著名竹枝词,词中“晴”为“情”的谐音,以绝妙的双关手法吟现出一位怀春少女的迷离心神。
很多人不禁要问的是,这“竹枝词”究竟跟七绝有何区别呢?
首先历史渊源不同,七绝是从七律截取而来、源自古风的格律化,属于狭义的诗;而竹枝词则起源于古代巴蜀地区的民歌,早期的竹枝词带有衬字而非全为整齐的七言四句式,因来自民间也不讲平仄,后经文人的传承才逐渐采用了七绝的平仄律式,虽现今竹枝的词谱跟七绝的诗谱相同,但仍属于词。
正因为竹枝属于词,其押韵也就比属于诗的七绝要宽,因其所用的《词林正韵》是在《平水韵》的基础上合并了许多韵部而成的,在创作上要比七绝束缚少。当然如今旧体诗/词的创作均开始使用普通话新韵而能抹平这一区别,但许多仍习惯使用古韵的诗人,当创作的七绝面临出韵或出律困扰时(不想因律害意),大笔一挥标上“竹枝”即可免除他人苛责。
另外因竹枝源自民歌,其语言也就更多地挥散出乡风土味,比标准七绝要通俗得多。不少已谙熟格律的古诗爱好者,为使自己的竹枝词大作更有原汁味道,常常有意加入口语而拒绝凝练,怎么也要不跟七绝太混同。当然创作竹枝词时仍要遵从七绝式的词谱,不能太过自由。但注意“孤平”等苛刻诗律是不存在于竹枝词谱中的。另有竹枝词变体是押仄韵的。
下面附一首大约二十年前我原创的竹枝词,就是唱和本篇首所贴的刘禹锡那首(有点“反其意而吟之”):
青青杨柳怅洲头, 空有飘枝映水流。
闻厌江歌捉雨日, 无晴不比有晴愁 。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竹枝词创作中应遵守的格律:
1、体式律:竹枝词每首四句,每句为七字,共二十八字。
2、平仄律:可遵七绝平仄,也可用拗体(包括律绝大忌“三平尾”),其中第三句末字必须是仄声字。在不妨碍语言晓畅、清新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用字平仄相间,忌同声字串连使用时超过四个字:如“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之类。
3、押韵律:在同一首竹枝词中,韵字可用读音大致相近的平声韵,(即邻韵通押)忌用仄声韵(仄声字音值稍短,体现不出用平声字做韵脚时的那种悠扬韵味);允许方言入韵。
为使当代竹枝词保持通俗易懂和清新自然的诗风,竹枝词作者在创作中应当遵守以下禁忌:
1、用词不可以违反生活语言习惯使用词语倒装。如将 “天地”倒成“地天”、将“先后”倒成“后先”、将“慷慨解囊”倒成“解囊慷慨”等。
2、忌用文言词汇中的“之、乎、者、也、矣、焉、哉、欤”等一类虚词和“尔、汝、吾、子”等人称代词。
3、忌用典:除民间习用的如“牛郎织女”之类的俗典外,凡是须加注方能使读者读懂的典故一律不可用。
4、忌用僻词僻字。凡现当代生活中已不常用的字、词,一律不用。
5、忌生造词汇和凑韵。

尽管人们感觉竹枝词和七绝似乎一样,但仔细研究还是有不同。潘春葆先生认为区别有三:

第一,《竹枝词》是词,《七绝》是诗。诗与词的格律是不一样的,诗的平仄要符合诗谱,词的平仄要符合词谱。刘禹锡的另一首竹枝词:“小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头。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是侬愁。”四句平仄就明显不符合七绝诗谱,失对失粘。再如苏轼九首《竹枝词》之二:“水滨击鼓何喧阗,相将叩水求屈原。屈原死以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也是这样,四句第二字“滨、将、原、船”皆为平声,失对失粘。首句结尾“何喧阗”,为三平调。作为七绝是不可以的,但作为词是可以的。

第二,《竹枝词》押词韵,《七绝》押诗韵。诗韵如《平水韵》(即《佩文诗韵》,共106韵。而词韵如《词林正韵》,共19韵。19韵部的《词林正韵》,实质上是106韵部的《平水韵》(如《佩文诗韵》)的合并。上述刘禹锡竹枝词“小桃红花”,韵脚“头、头、愁”,均在第十二部[十一尤]平韵部,但“头”重韵,作为诗是不可的,但作为词是可以的。苏轼竹枝词“水滨击鼓”押两韵,显然押的不是诗韵,也是词韵。

第三,《七绝》押《平水韵》,106韵,皆是独用,不可通押。《竹枝词》押《词林正韵》,同一部中的平韵或仄韵,可以通押。苏轼竹枝词“水滨击鼓”,韵脚“阗、年”在第七部[一先]韵部,“原”在第七部[十三元]韵部。苏轼另一首竹枝词:“横行天下竟何事,弄马乌江马垂涕。项王已死无故人,首入汉庭身委地。”韵脚“事、地”均在第三部[四寘]仄韵部,“涕”在第三部[八霁]仄韵部。也是同样。(见网页链接)



竹枝词和七绝有什么区别

这“竹枝词”究竟跟七绝有何区别呢?

1 首先历史渊源不同,七绝是从七律截取而来、源自古风的格律化,属于狭义的诗;而竹枝词则起源于古代巴蜀地区的民歌,早期的竹枝词带有衬字而非全为整齐的七言四句式,因来自民间也不讲平仄,后经文人的传承才逐渐采用了七绝的平仄律式,虽现今竹枝的词谱跟七绝的诗谱相同,但仍属于词。
正因为竹枝属于词,其押韵也就比属于诗的七绝要宽,因其所用的《词林正韵》是在《平水韵》的基础上合并了许多韵部而成的,在创作上要比七绝束缚少。当然如今旧体诗/词的创作均开始使用普通话新韵而能抹平这一区别,但许多仍习惯使用古韵的诗人,当创作的七绝面临出韵或出律困扰时(不想因律害意),大笔一挥标上“竹枝”即可免除他人苛责。
2 另外因竹枝源自民歌,其语言也就更多地挥散出乡风土味,比标准七绝要通俗得多。不少已谙熟格律的古诗爱好者,为使自己的竹枝词大作更有原汁味道,常常有意加入口语而拒绝凝练,怎么也要不跟七绝太混同。当然创作竹枝词时仍要遵从七绝式的词谱,不能太过自由。但注意“孤平”等苛刻诗律是不存在于竹枝词谱中的。另有竹枝词变体是押仄韵的。

竹枝词与七绝的区别:第一,《竹枝词》是词,《七绝》是诗。诗与词的格律是不一样的,诗的平仄要符合诗谱,词的平仄要符合词谱。
第二,《竹枝词》押词韵,《七绝》押诗韵。诗韵如《平水韵》(即《佩文诗韵》,共106韵。而词韵如《词林正韵》,共19韵。19韵部的《词林正韵》,实质上是106韵部的《平水韵》(如《佩文诗韵》)的合并。
第三,《七绝》押《平水韵》,106韵,皆是独用,不可通押。《竹枝词》押《词林正韵》,同一部中的平韵或仄韵,可以通押。
此外,《竹枝词》多写儿女柔情,风土人情等。而《七绝》内容,则要广泛得多。其实竹枝词不仅是七言,五言也可以。

前者是“词”
有词谱,有词韵。
后者是“诗“
讲究诗谱,有诗韵。
一般来说,
作为绝句,一二四是要严格押韵的,而且,要押平水韵,不能混用~~常见的,前两联,多是严格对账的。
作为竹枝词,则不一定遵守上述规则,押韵也只是压词林正韵即可,会比绝句活泼的多。
当然,在取材方面,竹枝词多数都是描写生活中的小感悟,绝句则要广泛的多。


竹枝词和七绝有什么区别
首先历史渊源不同,七绝是从七律截取而来、源自古风的格律化,属于狭义的诗;而竹枝词则起源于古代巴蜀地区的民歌,早期的竹枝词带有衬字而非全为整齐的七言四句式,因来自民间也不讲平仄,后经文人的传承才逐渐采用了七绝的平仄律式,虽现今竹枝的词谱跟七绝的诗谱相同,但仍属于词。正因为竹枝属于词,...

竹枝词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与七绝有什么不同?
一、什么是竹枝词竹枝词划分有三大类:一种是单纯以民歌为主,第二种是不按照七言四句所作,第三种是以民歌为基础的七绝。但是这三种的共同风格都是以民歌为主要特点,它们之间不同的则是民间的创作大多是简单、直白、通俗;而带有古代的风格则是没有任何格式上面的规定,十分的自由;具有格律的竹枝...

什么是竹枝词?与七绝有什么不同?
竹节词和七绝很相似,但是并不是很普通的七言四句的格律。竹节词在内容上一般展现的都是风土民情,山川风光,劳动生活等,里面有着浓浓的农村生活色彩。竹节词总共能分化出三大类,第1类是纯民歌,第2类是民歌格调的七绝,第3类是不遵守格律的七言四句。竹节词主要带有的都是民歌色彩而打油诗,却是有...

杨柳枝词与七言绝句有区别吗
古有折柳送别风俗,故咏杨柳之诗歌甚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常用主题,中唐之后,此词均作七绝。由上可见杨柳枝词只是一种题材,是七绝中的一种,多用以咏柳枝。

七绝诗有何特点?
最后,要区别七绝与竹枝词、民歌的异同,七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重在文气。竹枝词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故与地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洋溢着鲜活的世态民情、浓厚的文化个性和乡土气息,竹枝词也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如金字诗社罗代华的《仙人棋局》:“仙人山上一棋盘,谁可参得透秘玄?天降经天纬地...

诗歌的体裁有什么区别?
从创作形式来分,可分为民歌、歌词等;从读者对象上分,可分为青年诗、儿童诗等;从诗歌的思想内容上分,可分为政治诗、政治讽刺诗、爱情诗等。抒情诗是一种通过抒发作者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诗歌。在古今中外众多诗篇中,绝大部分都是抒情诗。抒情诗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人物形象,也不...

刘禹锡 竹枝词
可见,竹枝词的拗体特色,成为与七绝诗体的重要区别之一。竹枝词的这种特色,给了它广泛流传发展的便利条件。由于格律较自由,束缚较少,作者易于掌握,有广大的写作队伍。这里特别应提及的是,竹枝词格律宽泛,并未破坏诗的韵律美。相反,从刘、白以来,历代诗词大家都喜欢它,出现过许多脍炙人口的绝妙...

道是无情却有情
竹 枝 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赏析]《竹枝词》是巴渝一带的民间歌谣,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依照这种歌谣的曲调写了十来首歌词,以本篇最为著名。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用歌声来传情,这或者是单方面的,或者是双方之间的。细想起来,这一...

刘禹锡的《竹叶词》
《竹枝词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竹枝词原是古代本巴、渝一带的民歌。这组民歌体诗在形式上都是七绝,可以看成是组诗,但在写法上与诗有所不同,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词。这些作品从各个侧面表现夔州一带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及其风俗与风情,展现了巴蜀地区的节物风光与生活、生产、爱情与...

白居易杨柳枝词永丰坊园中垂柳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诗人正是运用抑 扬交替的手法借咏柳抒发了自己怀才 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全诗】《杨柳枝词\/永丰坊园中垂柳》.[唐].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注释】①杨柳枝:唐教坊曲名。形式为七言绝句,此题专咏柳。唐白居易、刘禹 锡、李商隐、...

大宁县15016511624: 刘禹锡的竹枝词意思是什么
陟狡茵栀: 竹枝词的特色【诗文欣赏】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文解释】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

大宁县15016511624: 竹枝词这首诗的韵脚是什么 -
陟狡茵栀: 民歌作者不太懂韵书上的规范,民间竹枝词也多依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声韵.刘禹锡最早作的九首竹枝词,可以说没有一首是符合规范的.从第一首开始: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第三句第四字用...

大宁县15016511624: 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说:“宋元以降,竹枝词作者寝多,形式与七言绝句无异,内容则以咏风土为主,无论通都大邑或穷乡僻壤,举凡山川胜迹,人物风流,... -
陟狡茵栀:[选项] A. 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B. 反映当地风俗民情 C. 保存丰富社会史料 D. 反映交通发达盛况

大宁县15016511624: 诗歌的体裁有什么区别? -
陟狡茵栀: 诗歌的种类繁多,其划类的标准也不一致. 从叙写内容的方式来分,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 从诗的格式来分,可分为格律诗、自由体诗、散文诗; 从创作形式来分,可分为民歌、歌词等; 从读者对象上分,可分为青年诗、儿童诗等; 从诗歌...

大宁县15016511624: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的体裁 -
陟狡茵栀: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的体裁是七言绝句(简称七绝).《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属于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其二: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第一首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第二是不像第一首那样以谐音写含蓄情事,而是从身居蜀地耳闻巴人歌唱自然引发怀乡幽思.全诗风格明快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俗特色.

大宁县15016511624: 古诗竹枝词的意思 -
陟狡茵栀: 在这首诗的姑娘,也许正在尝着失恋的痛苦,也许是丈夫已经变了心.唱出来的调子是低沉的.她正在体味着自己的苦痛.这一首运用的也是民歌常用的手法:先写眼前的景物,然后再用它来作比喻,从而形象地写出了本来没有具体形象的内心...

大宁县15016511624: 竹枝词 字词及古诗的意思 -
陟狡茵栀: 是不是这首 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这是最常见的一首 诗意: 在初春的江边,看着我心爱的郎君在江上打渔,听见他的曼妙歌声.看那天空,东边是晴天,西边却是雨天.不知道晴啊还是无晴啊. 晴情谐音,花季的少女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与苦涩之中,猜测着心上人的心意.猜测着那个人到底喜不喜欢自己.巧用太阳雨的自然景观,表达少女的心情.词语解释 晴:与情字谐音,双关妙用.

大宁县15016511624: 七律与绝句的区别??? -
陟狡茵栀: 简单点说:七律,即:七言律诗,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而绝句只有四句.详细:律诗 (包括: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

大宁县15016511624: 古诗画 属于哪一类古诗 -
陟狡茵栀: 画中附的诗一般称作“题画诗”,多为咏物言志或托物感怀之作. 1、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古体诗·近体诗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

大宁县15016511624: 乐府与绝句的区别 -
陟狡茵栀: 绝句属于近体诗,也就是格律诗.绝句又称截句,就是律诗截了一半.所以一般四句的格律诗就是绝句,八句的格律诗就是律诗. 乐府的话,比较复杂.因为乐府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朝.那时候有所谓的乐府民歌.后来很多人模仿而作的东西也称乐府,比如曹操的短歌行啥的.魏晋唐宋,很多人拟乐府.白居易作了大量的新乐府诗,就体裁上看都是非格律诗,也就是所谓的“古诗”. 不过由于都是要入乐2的关系,有人也把词算在乐府里.所以乐府的概念比较宽泛.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